医用凡士林油纱布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50472阅读:2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凡士林油纱布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凡士林油纱布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皮肤损伤护理的医用 敷料的凡士林油纱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凡士林油纱布是一种广泛使用在医疗护理中的对伤口创面进行包扎护理用 纺织品织物,因其具有优良的保湿和润滑功能,越来越多的使用在临床伤口护理上。在现有 技术中,专利名称为《一种医用凡士林纱布》(专利号为CN03239803. 4)公开了一种医用凡 士林油纱布,由交织的纤维和涂布其上的凡士林涂层构成,用该医用凡士林油纱布填塞鼻 腔止血或保护创面。然而,这种医用凡士林油纱布主要存在二个缺点一是采用棉纤维做底 布时容易出现断头、散线、起毛、延展性小等缺点;二是医用凡士林油纱布在使用过程中,吸 液和透液性差,且凡士林油会残留于创面,以上缺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用凡士林油纱布 的应用。本发明针对传统医用凡士林油纱布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用凡士林油纱布的 制造方法,解决了现有医用凡士林纱布断头、起毛、散线以及凡士林油残留的弊端,有效地 提高了皮肤损伤创面的愈合进度。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凡士林油纱布,由经纬双向垂直织造法织造的聚酯纤维底布和添加有 SEBS的新型凡士林油组成。所述的聚酯纤维底布由双经线和双纬线采用经纬双向垂直织 造法织造而成,所述的经纬双向垂直织造法是采用双纬线和双经线成“8”字型由钩编机织 造,具体编织结构见附图1。所述的SEBS为加氢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为 优异的耐候性、耐热性、耐压缩变形性、良好的力学性能的弹性体,可与凡士林油互溶。添加 SEBS的作用是使得凡士林纱布从创伤部位揭开后,不会有残留凡士林油,增加本凡士林纱 布的舒适性,且增强了凡士林纱布的储存稳定性。一种医用凡士林油纱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一、织造聚酯纤维底布由钩编机织造,采用经纬垂直织造法使得双纬线和双经线 成“8”字型,造成的有益效果是任意方向剪断经线或纬线,都不会出现散线和断头现象。二、配制凡士林油将一定量的SEBS粉、水胶颗粒和凡士林油混合后,常温浸泡 5 24小时。然后将上述浸泡混合液在25°C 130°C之间搅拌反应1 8小时,形成稍有 流动性的混合油胶体,既得所述的新型凡士林油。三、上油将织造好的聚酯纤维底布先通过上述第二步配制好的凡士林油混合液, 然后穿过双软辊进行挤压,以去掉多余的凡士林油,然后收卷。四、后处理将经过第三步骤上油好收成大卷的医用凡士林油纱布在室温下放置 一周时间,使得凡士林油与聚酯底布很好的结合浸润。
五、裁切经过第四步骤处理好的医用凡士林油纱布分切成一定规格,包装既得所 述的医用凡士林油纱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聚酯纤维底布的编织方法解决了现有医用凡士林纱布断 头、起毛、散线等问题,聚酯纤维与添加有SEBS的凡士林油可以很好的结合,克服了传统凡 士林纱布使用后创面有凡士林油残留的弊端,上油过程采用很细微的间隙性上油,增强了 所述的新型凡士林油纱布的透气性和渗透性,有效地提高了皮肤损伤创面的愈合进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聚酯纤维底布的编织方法解决了现有医用凡士林纱布断 头、起毛、散线等问题,聚酯纤维与添加有SEBS的凡士林油可以很好的结合,克服了传统凡 士林纱布使用后创面有凡士林油残留的弊端,上油过程采用很细微的间隙性上油,增强了 所述的新型凡士林油纱布的透气性和渗透性,有效地提高了皮肤损伤创面的愈合进度。


图1是所述的一种医用凡士林油纱布的示意图,1为所述的聚酯纤维底布;2为凡 士林油;3为透气孔。图2是所述的聚酯纤维底布的编织结构示意图。11为纬线1,12为纬线2,13为双经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医用凡士林油纱布,由经纬双向垂直织造法织造的聚酯纤维底布(1)和添加 有SEBS的新型凡士林油⑵组成。所述的聚酯纤维底布(1)由双经线(13)、纬线(11)和纬 线(12)采用经纬双向垂直织造法织造而成,所述的经纬双向垂直织造法是采用双纬线和 双经线成“8”字型由钩编机织造,具体编织结构见附图1。所述的SEBS为加氢苯乙烯-乙 烯_ 丁烯-苯乙烯共聚物,为优异的耐候性、耐热性、耐压缩变形性、良好的力学性能的弹性 体,可与凡士林油互溶。添加SEBS的作用是使得凡士林纱布从创伤部位揭开后,不会有残 留凡士林油,增加本凡士林纱布的舒适性,且增强了凡士林纱布的储存稳定性。本发明医用凡士林油纱布的制造方法,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第一步织造聚酯纤维底布。采用经纬垂直织造法使得双纬线和双经线成“8”字 型由钩编机织造,具体编织结构见附图1和附图2。如附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凡 士林油纱布的聚酯纤维底布(1),双经线(13)和纬线(11)和纬线(12)交错成“8”字型由 钩编机织造,其特征是编织过程中双经线(13)不移位,纬线(11)从双经线(13)的第一根 经线进入第一针,跳过第二根经线,进入第三根经线的第三针,然后绕第三根经线从第三针 跳到第二针,再从第二针跳到第三针,最后从第三针跳回第一根经线的第一针;纬线(12) 从第四根经线的第四针开始跳回第一根经线的第一针,然后跳到第二针,再从第二针跳到 第一针,最后跳回第四针。纬线(11)和纬线(12)如图交织成网状结构,造成的有益效果是 任意方向剪断经线或纬线,都不会出现散线和断头现象。第二步配制凡士林油(2)。将一定量的SEBS粉、水胶颗粒和凡士林油混合后,常 温浸泡5 24小时。然后将上述浸泡混合液在25°C 130°C之间搅拌反应1 8小时,形 成稍有流动性的混合油胶体,既得所述的凡士林油(2)。第三步上油。将织造好的聚酯纤维底布先通过上述第二步配制好的混合液,然后穿过双软辊进行挤压,以去掉多余的凡士林油(2),然后收卷。所述的双软辊采用很小的凸 轮转轴,在软辊转动过程中会使得医用凡士林油纱布油量总体均勻,这样设计的有益效果 是该医用凡士林油纱布在保持足够湿润时增强其透气性、渗透性。第四步后处理。将经过第三步骤上油好收成大卷的医用凡士林油纱布在室温下 放置一周时间,使得凡士林油与聚酯底布很好的结合浸润。第五步将经过第四步骤处理好的医用凡士林油纱布分切成一定规格,包装既得 所述的医用凡士林油纱布。
权利要求
一种医用凡士林油纱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案实现一、织造聚酯纤维底布由钩编机织造,采用经纬垂直织造法使得双纬线和双经线成“8”字型,造成的有益效果是任意方向剪断经线或纬线,都不会出现散线和断头现象二、配制凡士林油将一定量的SEBS粉、水胶颗粒和凡士林油混合后,常温浸泡5~24小时。然后将上述浸泡混合液在25℃~130℃之间搅拌反应1~8小时,形成稍有流动性的混合油胶体,既得所述的新型凡士林油三、上油将织造好的聚酯纤维底布先通过上述第二步配制好的凡士林油混合液,然后穿过双软辊进行挤压,以去掉多余的凡士林油,然后收卷四、后处理将经过第三步骤上油好收成大卷的新型凡士林油纱布在室温下放置一周时间,使得凡士林油与聚酯底布很好的结合浸润五、裁切经过第四步骤处理好的医用凡士林油纱布分切成一定规格,包装既得所述的医用凡士林油纱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凡士林油纱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 经纬垂直织造法由钩编机织造完成,其特征是编织过程中双经线不移位,其中一根纬线从 双经线的第一根经线进入第一针,跳过第二根经线,进入第三根经线的第三针,然后绕第三 根经线从第三针跳到第二针,再从第二针跳到第三针,最后从第三针跳回第一根经线的第 一针;另一根纬线从第四根经线的第四针开始跳回第一根经线的第一针,然后跳到第二针, 再从第二针跳到第一针,最后跳回第四针,两根纬线交织成网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凡士林油纱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 双软辊挤压凡士林油方法,所述的双软辊采用很小的凸轮转轴,在软辊转动过程中会使得 新型凡士林油纱布油量总体均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凡士林纱布的制造方法,采用织造聚酯纤维底布、配制凡士林油、上油、后处理和裁切五个步骤,最后得到成品,通过经纬垂直织造法,使底布不管从任意方向剪断经线或纬线,都不会出现散线和断头现象,解决了现有医用凡士林纱布断头、起毛、散线等问题,酯纤维与添加有SEBS的凡士林油可以很好的结合,克服了传统凡士林纱布使用后创面有凡士林油残留的弊端,上油过程采用很细微的间隙性上油,增强了所述的新型凡士林油纱布的透气性和渗透性,有效地提高了皮肤损伤创面的愈合进度。
文档编号A61L15/24GK101856507SQ20091009735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3日
发明者宋九星, 张新强, 胡修元, 谢成梁, 鲁建国 申请人:鲁建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