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控气动安全掏挖耳垢的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115223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控气动安全掏挖耳垢的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挖耳垢器械,尤其是涉及了 一种手控气动安全挖耳垢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采用的挖耳垢器械,都是属于金属制成的硬质掏挖耳垢的器械,在掏挖 耳垢的整个过程中,稍有不慎,会造成挖耳过程的痛感,这主要是整个挖耳垢器械是由硬质 材料制成的,其整体一般都取材于金属材料或竹木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提出一种用于挖耳的非硬质器械(指与耳朵的接触部位是非硬 质的)器械来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本发明在结构上包括气囊球,以及联通该气囊球的输气硬管,其特征在于上 述的输气硬管的另一端与用于掏挖耳垢的且在其中部位置设置了上翘掏挖环的气动囊联 通。——输气硬管取材于无缝金属管(例如不锈钢管)或硬质塑料管(例如钢化玻璃 管);气囊球或/和气动囊,采用弹性橡胶或弹性橡塑材料或弹性塑料制成。本发明使用方法,即掏挖耳垢的使用步骤如下A.只要用手捏住气囊球,通过输气硬管将设置有上翘掏挖环的气动囊伸入到耳朵 内有耳垢的地方;B.再通过手捏压气囊球,让气动囊立即胀起,迫使上翘掏挖环的直径变大,抵压住 耳朵内的耳垢;C.最后,在继续捏压气囊球并向耳朵外部移动的过程当中,将耳垢从耳朵内掏挖 出来。本发明的特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由于掏挖耳朵时采用的是气动抵压方式 并且又是由具有弹性材料制成的上翘掏挖环来直接执行耳垢的掏挖工作,这就为不易在挖 耳过程中由于不慎而造成上述的痛感,创造了条件。


图示意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1 气囊球;2 无缝的输气硬管;3 气动囊;4 上翘掏挖环。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结构及其简单,输气硬管2两头联通的气囊球1与气动囊3均采用密封 定位的结构形式。——可以采用永久定位的胶水或其他非永久定位的常规方式来实现,输 气硬管2的内径可取2毫米,壁厚可取0. 5毫米。气囊球1与气动囊3的壁厚为1毫米。使用时,只要用手捏住气囊球1,通过输气硬管2将本发明中设置有上翘掏挖环4的气动囊3伸入到耳朵内有耳垢的地方,再通过手稍许捏压气囊球1,通过输气硬管2的气 体就会让气动囊3立即胀起,将会迫使同样具有弹性的上翘掏挖环4的直径稍许变大,抵压 住耳朵内的耳垢,之后,即可在继续捏压气囊球1并向耳朵外部移动本发明的过程当中,将 耳垢从耳朵内掏挖出来。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控气动安全掏挖耳垢的器械,它包括气囊球(1),以及联通该气囊球(1)的 输气硬管⑵;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输气硬管O)的另一端与用于掏挖耳垢的且在其中部位置设置了上翘掏挖环 ⑷的气动囊⑶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控气动安全掏挖耳垢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 气硬管( 取材于无缝金属管或硬质塑料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控气动安全掏挖耳垢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 囊球(1)或/和气动囊( 采用弹性橡胶或弹性橡塑材或弹性塑料制成。
4.一种手控气动安全掏挖耳垢的器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掏挖耳垢的使用步骤如下A.只要用手捏住气囊球(1),通过输气硬管( 将设置有上翘掏挖环(4)的气动囊(3) 伸入到耳朵内有耳垢的地方;B.再通过手捏压气囊球(1),让气动囊C3)立即胀起,迫使上翘掏挖环的直径变 大,抵压住耳朵内的耳垢;C.最后,在继续捏压气囊球(1)并向耳朵外部移动的过程当中,将耳垢从耳朵内掏挖 出来。
全文摘要
一种手控气动安全掏挖耳垢的器械及其使用方法,在结构上包括气囊球(1),以及联通该气囊球(1)的输气硬管(2);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输气硬管(2)的另一端与用于掏挖耳垢的且在其中部位置设置了上翘掏挖环(4)的气动囊(3)联通。所述的输气硬管(2)取材于无缝金属管或硬质塑料管,所述的气囊球(1)或气动囊(3)采用弹性橡胶或弹性橡塑材料或弹性塑料制成。其使用方法很简单使用时,只要用手捏住气囊球(1),将设置有上翘掏挖环(4)的气动囊(3)伸入到耳朵内有耳垢的地方,再通过手稍许捏压气囊球(1),让胀起气动囊(3)驱动上翘掏挖环(4)抵压住耳朵内的耳垢,之后,即可在继续捏压气囊球(1)的过程中,将耳垢从耳朵内掏挖出来。
文档编号A61F11/00GK102048613SQ20091015452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0日
发明者梁若枫 申请人:梁若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