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53762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以中药为组份制备而成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 中药穴位敷贴丸剂。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及患病人数逐渐增加,已成为 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老年期痴呆分为老年性痴呆(Alzheimer病)、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简称“VD” )和混合性痴呆三种,血管性痴呆是仅次于老年性痴呆,属中医“中风 痴呆病”范畴,是我国及亚洲国家最常见的痴呆原因之一。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西医主要以脑血管扩张药、脑代谢改善药及促智能药,但 疗效并不十分满意,且副作用明显或价格昂贵。许多医家认为中风痴呆的病机以虚为本,以 实为标,本虚为诸脏亏损,特别是与肝、肾、心、脾关系密切,标实多为气滞、血瘀、痰阻。因而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治疗也日趋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中医多以汤剂或中成药为主,服用不 便或患者常难以坚持用药。因此寻求一种使用方便的中药制剂显得非常必要。中药穴位敷贴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方法,是集中药的药理作用和针灸的穴位刺 激为一体的一种给药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以 安全有效地防治血管性痴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 丸剂,由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以及活性成份组成,活性成份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构成1-50重量份的葛根;1-50重量份的石菖蒲。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的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将葛根、石菖蒲、黄芪和川芎粉碎至100目,过筛;按葛根1-50重量份、石菖蒲1-50重量份、黄芪1-50重量份、和川芎1_50重量份 的比例称取,混勻;加辅料或赋形剂;加入黄加入黄酒中;制成中药穴位敷贴丸剂。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以葛根异黄酮为主,附以石菖蒲挥发油、黄芪多糖及川芎嗪组合制成血管性痴呆 的穴位敷贴制剂,使葛根异黄酮对人体大脑细胞的激活作用和对脑循环的改善作用,与石 菖蒲挥发油、黄芪多糖及川芎嗪相结合,形成协同作用,增强葛根异黄酮在人体内的生物活性,促进受损大脑细胞修复和再生能力,为老年人提供一种有效安全的防治血管性痴呆的 穴位敷贴外用药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 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实施 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该 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由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以及活性成份组成,活性成份由以 下重量配比的组分构成1-50重量份的葛根;1-50重量份的石菖蒲。葛根,英文名Pueraria Root,别名葛条、粉葛、甘葛、葛藤、葛麻。为豆科植物野葛 Pueraria lobata(Wild.)Ohwi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白勺〒 #ΑΙ。
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性凉,味甘、辛。功能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石菖蒲,英文名Rhizoma acori tatarinowii,学名Acorus gramineus。另Ij名山 菖蒲、药菖蒲、金钱蒲、菖蒲叶、水剑草、香菖蒲。天南星科菖蒲属。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 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主产于四川、 浙江、江苏等地。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砂,晒干,生用。制备方法如下原料为葛根和石菖蒲,均由厂家或市场选购,其质量标准应当符合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的规定。将葛根和石菖蒲粉碎至100目,过蹄,按上述比例(葛根1-50重量份、石菖蒲1-50 重量份)称取原料,混勻,加适量辅料或赋形剂,加入黄酒中,制成每丸直径约1厘米的中药 穴位敷贴丸剂。本发明为穴位敷贴外用制剂,有效成分的用量是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选位大椎、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四穴,每穴1丸,以胶布固 定三天后,换药丸。一疗程为8周。研究表明,葛根所含的葛根异黄酮具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扩张冠状血管、改善 微循环、抑制动脉硬化、抗心律失常、改善脑循环等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抗血小板聚集、降糖 降脂、抗肿瘤、抗氧化、益智与解毒等方面的功效。据研究,葛根素可通过下调AD大鼠模型 脑组织A β-40和Bax的表达,抑制β淀粉样蛋白的神经毒性,减轻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凋 亡,具有神经保护和抗痴呆作用。葛根异黄酮是一种天然自由基清除剂,对DNA损伤有明显 的保护作用,可抑制脂质过氧化物所致衰老退行性病变。石菖蒲作为常用益智中药,在痴呆及其他智能障碍或减退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 地位。石菖蒲主要成分包括石菖蒲挥发油,如β-细辛醚、α-细辛醚、欧细辛醚、细辛醛及 石竹烯等。其具有芳香化湿、开窍醒神作用,用于治疗湿浊蒙蔽清窍、热入心包之神志昏乱、痴呆等症。有研究显示,石菖蒲挥发油加脑复康能明显改善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 高脑组织重量、提高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乙酰胆硷酯酶水平。石 菖蒲外嗅香熏辅助治疗对于阻止脑萎缩,防治老年性痴呆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活性成 份中增加了黄芪。活性成份为
1-50重量份的葛根;
1-50重量份的石菖蒲;
1-50重量份的黄芪。
黄蔑,英文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Huang-qi,Milk--Vetch Root, HuangChi's,拉丁文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0别名棉芪,绵芪,绵黄芪,
棉黄芪,黄蓍,黄耆,箭芪,箭黄苗,内蒙古黄芪,王孙,戴苗,戴糁,戴椹,独椹,蜀脂,百本,百 药棉,百药绵,土山爆张根,独根,二人抬,大有芪,蒙芪,元芪,红蓝芪,白皮芪,黑皮芪,膜荚 黄芪,东北黄芪,内蒙黄芪,冲正芪,武川芪,炮台芪,浑源芪。它来源於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 黄芪的乾燥根。药材性状黄芪直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表面纵皱色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 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有粉性,皮部黄白较疏松。性味甘,温。功效补气固 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制备方法如下原料为葛根、石菖蒲、黄芪,均由厂家或市场选购,其质量标准符合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的规定。将葛根、石菖蒲、黄芪粉碎至100目,过蹄,按上述比例(葛根1-50重量份、石菖蒲 1-50重量份、黄芪1-50重量份)称取原料,混勻,加适量辅料或赋形剂,加入黄酒中,制成每 丸直径约1厘米的中药穴位敷贴丸剂。本发明为穴位敷贴外用制剂,有效成分的用量是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选位大椎、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四穴,每穴1丸,以胶布固 定三天后,换药丸。一疗程为8周。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黄芪多糖、皂苷类、黄酮类和氨基酸等等,可以提高免疫功 能,增强抗氧化、抗辐射和抗癌作用,保护心脑血管、肝脏、肾脏和肺脏作用,保护脑细胞、提 高记忆力、舒张血管平滑肌、降脂降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等作用。近年黄芪广泛用于治疗 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活性成 份中增加了川芎。活性成份为1-50重量份的葛根;1-50重量份的石菖蒲;1-50重量份的黄芪;1-50重量份的川芎。
川芎,英文名,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夏季 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炕干,再去须根。性味辛,温。 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制备方法如下原料为葛根、石菖蒲、黄芪、川芎,均由厂家或市场选购,其质量标准符合国家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将葛根、石菖蒲、黄芪、川芎粉碎至100目,过筛,按上述比例(葛根1-50重量份、 石菖蒲1-50重量份、黄芪1-50重量份、川芎1-50重量份)称取原料,混勻,加适量辅料或 赋形剂,加入黄酒中,制成每丸直径约1厘米的中药穴位敷贴丸剂。本发明为穴位敷贴外用制剂,有效成分的用量是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选位大椎、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四穴,每穴1丸,以胶布固 定三天后,换药丸。一疗程为8周。川芎主要有效成分为四甲基吡嗪(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和阿魏酸,具 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及Ca2+通道阻滞作用,川芎嗪可通过血脑屏障,改善脑循环障碍,对 神经元和线粒体有保护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头痛、胸胁疼痛、经闭腹痛和冠心病等。据研 究,川芎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有预防作用。另有研究,采用正电子计算机 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检测发现,川芎嗪对血管性 痴呆大鼠脑内葡萄糖代谢有改善作用,对血管性痴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 有效依据。川芎嗪药理作用广泛,近几年逐渐受到重视,具有抗中枢神经缺血损伤、改善学 习记忆、抑制癫痫发作等作用。以葛根异黄酮为主,附以石菖蒲挥发油、黄芪多糖及川芎嗪组合制成血管性痴呆 的穴位敷贴制剂,使葛根异黄酮对人体大脑细胞的激活作用和对脑循环的改善作用,与石 菖蒲挥发油、黄芪多糖及川芎嗪相结合,形成协同作用,增强葛根异黄酮在人体内的生物活 性,促进受损大脑细胞修复和再生能力,为老年人提供一种有效安全的防治血管性痴呆的 穴位敷贴外用药物。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活性成 份中各原料的比例为葛根20重量份、石菖蒲40重量份。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第五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活性成 份中各原料的比例为葛根35重量份、石菖蒲25重量份。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第六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活性成 份中各原料的比例为葛根25重量份、石菖蒲35重量份。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第七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活性成份中各原料的比例为葛根30重量份、石菖蒲30重量份。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第八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活性成 份中各原料的比例为葛根10重量份、石菖蒲10重量份、黄芪30重量份。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第九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活性成 份中各原料的比例为葛根10重量份、石菖蒲30重量份、黄芪20重量份。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第十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活性成 份中各原料的比例为葛根30重量份、石菖蒲10重量份、黄芪20重量份。本发明第十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第十一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活性 成份中各原料的比例为葛根20重量份、石菖蒲20重量份、黄芪20重量份。本发明第十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第十二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活性 成份中各原料的比例为葛根20重量份、石菖蒲10重量份、黄芪10重量份、川芎20重量份。本发明第十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第十三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活性 成份中各原料的比例为葛根20重量份、石菖蒲20重量份、黄芪10重量份、川芎10重量份。本发明第十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第十四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活性 成份中各原料的比例为葛根20重量份、石菖蒲10重量份、黄芪20重量份、川芎10重量份。本发明第十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第十五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活性 成份中各原料的比例为葛根10重量份、石菖蒲15重量份、黄芪15重量份、川芎20重量份。本发明第十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第十六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活性 成份中各原料的比例为葛根15重量份、石菖蒲15重量份、黄芪15重量份、川芎15重量份。在本发明中的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指用于治疗剂给药的载体,包括各种赋形剂和稀释剂。该术语指这样一些药剂载体它们本身并不是必要的活性成分,且施 用后没有过分的毒性。合适的载体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Remington' s Pharmaceutical Science (Mack Pub. Co.,N. J. 1991)中可以找到关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 剂的充分讨论。在组合物中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包括液体,如水、盐水、甘油和乙醇。另 外,这些载体中还可能存在辅助性的物质,如崩解剂、润湿剂、乳化剂、PH缓冲物质等。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试验目的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石菖蒲、黄芪、川芎三药 研磨成粉,浸以黄酒,制成丸状,敷贴于大椎、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四穴,分别于治疗前、治 疗后4周及治疗后8周,进行HDS量表评分,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HDS评分 在治疗8周后明显增高(P = 0.000)。治疗组总有效率81.3%,对照组总有效率25.0%,两 组有差异(P = 0. 012)。结论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认知功能有良性作用。入选标准①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第四版《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 IV)中痴 呆诊断标准。②有脑卒中病史,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③CT及MRI证实大脑半球或皮层 下缺血改变。④病程波动,呈阶梯样进展。⑤Hachinski缺血量表记分>7分。⑥长谷川 智能量表(HDQ得分在10 22之间。按以上标准,入选者共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 照组。二组在年龄、性别、病种结构、HDS评分平均值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方法二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改善脑代谢、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等。对 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疗程8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治疗,一周2次,疗 程共8周。中药穴位敷贴剂由中草药石菖蒲、黄芪、川芎按1 1 1的比例混合研磨成细 末,加黄酒,做成药九状,用胶布将药丸敷贴于大椎、神门、足三里、三阴交4个穴位,每三天
更换一次。疗效评判标准采用长谷川智能量表(HDS)为认知功能的判定。得分增加> 20%为显效,增加 ^ 12%为有效,增加< 12%为无效,分值减少为恶化。研究结果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HDS评分的比较(分,^ x±_s )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其特征在于,由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以及活 性成份组成,所述活性成份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构成1-50重量份的葛根; 1-50重量份的石菖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 份还包括1-50重量份的黄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 份还包括1-50重量份的川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 份中所述葛根为20-30重量份; 所述石菖蒲为20-30重量份; 所述黄芪为20-30重量份; 所述川芎为20-30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丸剂每丸的直径在0. 5-1. 5厘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丸剂为 穴位敷贴外用制剂,其用量为选位大椎、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四穴,每穴1丸,以胶布固定三天后,换药丸,一疗程为 8周。
7.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葛根、石菖蒲、黄芪和川芎粉碎至100目,过筛;按葛根1-50重量份、石菖蒲1-50重量份、黄芪1-50重量份、和川芎1-50重量份的比 例称取,混勻;加辅料或赋形剂; 加入黄酒中; 制成中药穴位敷贴丸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成中药穴位敷贴丸剂的步骤中,每丸的直径在0. 5-1. 5厘米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学中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丸剂以葛根异黄酮为主,附以石菖蒲挥发油、黄芪多糖及川芎嗪组合制成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制剂,使葛根异黄酮对人体大脑细胞的激活作用和对脑循环的改善作用,与石菖蒲挥发油、黄芪多糖及川芎嗪相结合,形成协同作用,增强葛根异黄酮在人体内的生物活性,促进受损大脑细胞修复和再生能力,为老年人提供一种有效安全的防治血管性痴呆的穴位敷贴外用药物。
文档编号A61K36/888GK102058737SQ200910201809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8日
发明者李剑, 杨中良 申请人: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