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936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耳穴贴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特别涉及对耳穴进行刺激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医用器械。
背景技术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 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性能等。利用这一现象可 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或刺激这些反应点(耳穴)来防治疾病。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 的关系。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耳穴)。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 调治作用。耳穴贴压是一种刺激耳穴的主要方法,目前临床上采用耳穴贴压治疗时,大多采 用磁珠或王不留行子等加胶布贴压,操作上需要一定技术,否则容易出现偏移穴位等问题; 由于采用胶布粘贴,遇水或经过一定时间后容易脱落,需要病人反复就诊,频繁治疗,而且 胶布存在过敏可能,影响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穴贴压器,固定更方便,可重复利用,病人使用更舒 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耳穴贴压器,包括耳穴贴压头,耳穴贴压垫,以及连接该耳穴贴压头和该耳穴贴压垫的弹性夹;该耳穴贴压头为子弹头形状,子弹头形状的尖端置于耳穴,用于对该耳穴进行按 压刺激;耳穴贴压垫置于该耳穴的背面;弹性夹用于将耳穴贴压器固定在耳廓上,并为耳 穴贴压头提供按压耳穴的力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耳穴贴压器,包括耳穴贴压头,耳穴贴压垫,以及连接该耳穴贴压头和该耳穴贴压垫的弹性夹;该耳穴贴压头为子弹头形,子弹头形的尖端有一凹槽,该凹槽中嵌入磁珠或王不 留行子,该磁珠或王不留行子置于耳穴位置;通过耳穴贴压头和耳穴贴压垫将磁珠或王不留行子按压在耳穴上,其中耳穴贴压 垫置于耳穴的背面;弹性夹用于将耳穴贴压器固定在耳廓上,并为耳穴贴压头提供按压耳穴的力量。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外形美观且简单,成本低廉,固定方便,可重复 利用,病人使用更舒适。进一步地,耳穴贴压头和耳穴贴压垫均采用可接触人体皮肤的软性塑胶材料制 成,可以防止皮肤过敏。进一步地,呈8字形的弹性夹有较强的弹力,可以增加按压效果;采用具有记忆弹 性的金属丝,在弹性夹形变后也可以轻易地恢复;金属丝外包可接触人体皮肤的软性塑胶 材料可以防止皮肤过敏,并且有防水的效果。8字形的弹性夹的小圆圈部分还可以加装装饰物,成为耳部佩戴的装饰品。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耳穴贴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另一种形式弹性夹的耳穴贴压器的结构示意 图;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耳穴贴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耳穴贴压头的局部结构放大后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另一种形式弹性夹的耳穴贴压器的结构示意 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 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 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耳穴贴压器。该耳穴贴压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 中包括耳穴贴压头11,耳穴贴压垫12,以及连接该耳穴贴压头11和该耳穴贴压垫12的 弹性夹13。该耳穴贴压头11为子弹头形状,子弹头形状的尖端置于耳穴,用于对该耳穴进行 按压刺激。耳穴贴压头11的子弹头形状的底部111直径为2至4mm,优选地,可以取3mm。耳穴贴压垫12是顶部呈圆弧状的圆盘,其顶部121略呈圆弧状,其底部122直径 为4至6mm。优选地,圆盘底部122直径为5mm。耳穴贴压垫12置于耳穴的背面。耳穴贴压头11和耳穴贴压垫12均采用医学上允许接触人体皮肤的软性塑胶材料 制成,可以防止皮肤过敏。弹性夹13 —端与该耳穴贴压头11子弹头形状的底端111相连接,另一端与耳穴 贴压垫12底部122相连接,用于将耳穴贴压器固定在耳廓上,并为耳穴贴压头11提供按压 耳穴的力量。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夹13呈8字形,采用具有记忆弹性的金属丝外包可接触 人体皮肤的软性塑胶材料制成。呈8字形的弹性夹有较强的弹力,可以增加按压效果。采 用具有记忆弹性的金属丝,在弹性夹形变后也可以轻易地恢复。金属丝外包可接触人体皮 肤的软性塑胶材料可以防止皮肤过敏,并且有防水的效果。8字形的弹性夹的小圆圈部分还 可以加装装饰物,成为耳部佩戴的装饰品。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弹性夹13也可不是8字形,而是其它形状,例如只有 一个环,如图2所示,弹性可能弱一些。该耳穴贴压器材质柔软,造型小巧、轻便,病人使用舒适、固定方便,成本低廉,可重复利用。使用时,将耳穴贴压头11置于相应耳穴,耳穴贴压垫12(如耳穴贴压垫12的顶部121)置于耳穴背面,以弹性夹13固定在耳廓上,通过耳穴贴压头11对相应耳穴的按压刺 激,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耳穴贴压器。该耳穴贴压器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 括耳穴贴压头21,耳穴贴压垫22,以及连接该耳穴贴压头21和该耳穴贴压垫22的 弹性夹23。该耳穴贴压头21为子弹头形,子弹头形的尖端有一凹槽213 (如图4所示),在该 凹槽中嵌入磁珠或王不留行子212。可以理解,除了磁珠或王不留行子,也可以是其它起到 活血等治疗作用的小珠状物体。耳穴贴压头21的子弹头形状的底部211直径为2至4mm,优选值为3mm。凹槽的 直径为1至2mm,优选值为1. 5mm。耳穴贴压垫22是顶部221呈圆弧状的圆盘,其底部222直径为4至6mm,优选值为 5mm ο通过耳穴贴压头21和耳穴贴压垫22将磁珠或王不留行子按压在耳穴上,其中耳 穴贴压垫22置于耳穴的背面。耳穴贴压头21和耳穴贴压垫22均采用可接触人体皮肤的软性塑胶材料制成,可 以防止皮肤过敏。弹性夹23用于将耳穴贴压器固定在耳廓上,并为耳穴贴压头21提供按压耳穴的 力量。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夹23呈8字形,采用具有记忆弹性的金属丝外包可接触人体皮 肤的软性塑胶材料制成。呈8字形的弹性夹23有较强的弹力,可以增加按压效果。采用具有记忆弹性的金 属丝,在弹性夹23形变后也可以轻易地恢复。金属丝外包可接触人体皮肤的软性塑胶材料 从而防止皮肤过敏,并且有防水的效果。8字形的弹性夹的小圆圈部分可以加装装饰物,成 为耳部佩戴的装饰品。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弹性夹23也可不是8字形,而是其它形状,例如只有 一个环,如图5所示,弹性可能弱一些。该耳穴贴压器外形美观且简单,成本低廉,与传统临床使用的磁珠或王不留行等 加胶布贴压方法相比,固定方便,可重复利用,病人使用更舒适。使用时,先将磁珠或王不留行子212压入耳穴贴压头21顶部的凹槽213中,再将 耳穴贴压头21置于相应耳穴,耳穴贴压垫22 (如耳穴贴压垫22顶部221)置于该耳穴背面, 以弹性夹23固定在耳廓上,通过耳穴贴压头21对相应耳穴的按压刺激,结合磁珠或王不留 行子的功效,共同发挥治疗作用。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耳穴贴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耳穴贴压头,耳穴贴压垫,以及连接该耳穴贴压头和该耳穴贴压垫的弹性夹;该耳穴贴压头为子弹头形状,子弹头形状的尖端置于耳穴,用于对该耳穴进行按压刺 激;所述耳穴贴压垫置于该耳穴的背面;所述弹性夹用于将所述耳穴贴压器固定在耳廓 上,并为所述耳穴贴压头提供按压耳穴的力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穴贴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穴贴压头的子弹头形状的 底部直径为2至4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穴贴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穴贴压垫是顶部呈圆弧状 的圆盘,其底部直径为4至6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穴贴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穴贴压头和耳穴贴压垫均 采用可接触人体皮肤的软性塑胶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穴贴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呈8字形,采用具有记 忆弹性的金属丝外包可接触人体皮肤的软性塑胶材料制成。
6.一种耳穴贴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耳穴贴压头,耳穴贴压垫,以及连接该耳穴贴压头和该耳穴贴压垫的弹性夹;该耳穴贴压头为子弹头形,子弹头形的尖端有一凹槽,该凹槽中嵌入磁珠或王不留行 子,该磁珠或王不留行子置于耳穴位置;通过所述耳穴贴压头和耳穴贴压垫将所述磁珠或王不留行子按压在耳穴上,其中所述 耳穴贴压垫置于耳穴的背面;所述弹性夹用于将所述耳穴贴压器固定在耳廓上,并为所述耳穴贴压头提供按压耳穴 的力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穴贴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穴贴压头的子弹头形状的 底部直径为2至4mm ;所述凹槽的直径为1至2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穴贴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穴贴压垫是顶部呈圆弧状 的圆盘,其底部直径为4至6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穴贴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穴贴压头和耳穴贴压垫均 采用可接触人体皮肤的软性塑胶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穴贴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呈8字形,采用具有记 忆弹性的金属丝外包可接触人体皮肤的软性塑胶材料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公开了一种耳穴贴压器,固定更方便,可重复利用,病人使用更舒适。该耳穴贴压器包括耳穴贴压头,耳穴贴压垫,以及连接该耳穴贴压头和该耳穴贴压垫的弹性夹;该耳穴贴压头为子弹头形状,子弹头形状的尖端置于耳穴,用于对该耳穴进行按压刺激;耳穴贴压垫置于该耳穴的背面;弹性夹用于将耳穴贴压器固定在耳廓上,并为耳穴贴压头提供按压耳穴的力量。耳穴贴压头还可以有一个凹槽,以容纳磁珠或王不留行子。
文档编号A61H39/04GK102038602SQ20091020683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5日
发明者竺炯, 谢蕴莹 申请人:竺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