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932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射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人体或动物体组织中注射药品的注射针。
背景技术
:在特定外科手术期间以及在牙科治疗期间,必须对病人施以局部麻醉剂。这种麻醉只限于目标区域,并且在牙科治疗的情况下,这种麻醉应该限于将被处理的牙齿。通常,通过注射到将被麻醉的组织中来施加麻醉剂产品。在人或动物的皮肤病治疗期间,有时需要被设计为以更安全且更小疼痛的方式进行注射的针。此外,在牙科治疗期间,通过在牙龈中进行麻醉剂产品的注射,以在外围软组织中产生效果。因此,需要可通过其尽可能精确地到达指定麻醉位置的针,从而能够限制被施加的麻醉剂产品的量。然而,与呈现给病人的烦恼无关,麻醉剂的效果也并不总是最佳,这是因为麻醉剂产品部分地以与将被处理的牙齿有一定距离地进行分布而不是保留集中在其中。此外,注射针通常会偏移,因为在剌入组织(尤其是软组织)时会变形。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针主要用于施加麻醉剂产品,但此外还用于其它应用,例如皮肤病应用,其问题是在人体或动物体适当指定的位置沉积药品。在不同的麻醉技术中,本发明尤其关注在牙科手术中进行的韧带内麻醉(intralig咖entaryanesthesia)禾口Troncular麻酉卒。韧带内麻醉包括将麻醉剂产品注射进入将被处理的牙齿周围的韧带中。利用传统针通过韧带内麻醉所引起的问题是使针充分深地剌入韧带的难度。即使利用最细的针,这还经常引起麻醉剂的泄漏。为了找到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医生试图更深地推进他/她的针,但很多次针都发生弯曲。从而,不得不更换针并重新剌入。Troncular麻醉是在进入牙齿通道(dentalchannel)之前的低位牙神经的麻醉技术。在将针剌入软组织的期间,尤其在Troncular麻醉或局部麻醉期间,针被推进的十分深。在其剌入期间,传统针发生变形,紧接着导致弯曲的轨迹,这使得不能够在预期位置正确地执行注射。这是不可忽略的失败因素。为了找到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已经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应该知道,大部分所使用的针具有0.4或0.5mm的直径。首先,需要增大针的直径以增加其刚性。推荐优选使用0.51mm的直径。传统地,针的内径为O.25mm。推荐使用双旋转插入技术(BRIT),其包括通过在剌入期间在一个方向上的半圈以及在另一方向的半圈交替旋转针,这消除了偏离的效果。这种操作执行起来非常困难,并且只有自动注射器才允许这么做。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以施加药品的注射针,其找到了克服上述缺点的解决方案。利用用于将药品注射到人体或动物体中的注射针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其中,该针包括管状体,具有两个相对端部,第一端部用于连接至产品供应装置,而第二端部用于剌入人体或动物体,第二端部设置有形成针尖的主斜面和次斜面。根据本发明,次斜面被定位为与主斜面相对,并且与主斜面一起形成相对于管状体的纵轴倾斜的单个切割边缘,切割边缘在穿过管状体的纵轴的主斜面的中间面的任意一侧延伸。通过次斜面相对于主斜面的相对定位以及切割边缘在穿过管状体的纵轴的主斜面的中间面的任意一侧延伸,在针剌入身体的方向上看,形成针的前端以使针经受相互减小的近似反向力。从而,将针的偏离减小到最小。根据本发明的该注射针的有益效果还可以进一步通过使针具有以下分别考虑或根据任意技术上可行的组合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个来提高次斜面与管状体的纵轴一起形成小于10度的角;主斜面与管状体的纵轴一起形成5度至25度之间的角;主斜面与管状体的纵轴一起形成5度至10度之间的角;主斜面和次斜面在它们之间形成15度至30度之间的角;对于不同的针口径,管状体具有小于标准值的内径;针设置有定位标记,相对于针的纵轴,该定位标记被定位为与主斜面相对;根据以下两个示例性实施例构成的针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参照附图进行描述,其中图1示出了在观看次斜面的侧视图中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注射针;图2示出了在观看主斜面的侧视图中的第一针;图3示出了观看主斜面的顶视图中的第一针;图4示出了在两个斜面上的轴视图中的第一针;图5示出了在观看次斜面的侧视图中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注射针;图6示出了在观看主斜面的侧视图中的第二针;图7示出了主斜面上的顶视图中的第二针;图8示出了在两个斜面上的轴视图中的第二针;以及图9示出了具有定位标记的注射针。具体实施例方式图l至图4示出了用于韧带内麻醉的注射针。该针包括具有纵轴A和两个相对端部2的管状体l,其第一端部2适用于连接至产品供应装置,例如连接至注射器或柔性管(该柔性管自身又连接至圆筒或任意其他类型的容器),或者连接至适用于以可编程的方式施加药品的自动装置。用于剌入人体或动物体的第二端部3设置有主斜面4和次斜面5,二者形成单个切割边缘6和针尖7。注射针的管状体1是基本中空的柱体,并且相对应纵轴A轴对称。因此,管状体14具有外径El和内径Ll。当外径El表示注射针的口径时,内径LI表示管状体1的管腔大小,药品能够在注射期间穿过该管腔。在牙科手术中用于韧带内麻醉的注射针由具有0.3mm外径的管制成。根据本发明,在用于剌入人体或动物体的端部设置这种管,其具有相对定位的主斜面4和次斜面5,并在两个斜面之间具有相对小的角度D。以这种方式,斜面4和5之间的相交产生相对于针的管状体1的纵轴A的倾斜切割边缘6。切割边缘6的定向基本依赖于两个斜面之间的彼此相对定向。随着斜面之间角度D的逐渐增加,这种相对于管状体1的轴A的定向越来越远离相对于轴A的垂直配置。然而,切割边缘6的定向也依赖于两个斜面中的每一个与管状体1的纵轴A—起形成的角度。在用于韧带内麻醉的注射针的情况下,主斜面4与纵轴A之间的角度B以及次斜面5与纵轴A之间的角度C至少近似相等,并且考虑到技术制造限制尽可能小。通过使相对于纵轴A的角度B和C小于10°,制造出非常平坦的针,其可以深深地插入韧带。同时,两个斜面4和5中的每一个与纵轴A之间的小角度(尤其是次斜面5与纵轴A之间的小角度C)只能通过使用比根据ISO9626标准的管的情况下更厚的壁的特殊管来实现,该标准例如设置以下值<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为了制造根据本发明的针,通过使用具有较厚壁的管(因为其相对于标准针具有减小的内径Ll),即,通过减小针的管腔的直径,可以使次斜面5更接近于管状体1的纵轴A,这减小了针的端部3处管腔的长度。以这种方式,例如,注射针可以得到以下特性<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此外,次斜面5和纵轴A之间的角度C可以相对于传统针而减小。将类似的想法应用于主斜面4的定向以及与纵轴A—起形成的角度Bl的定向。在图1至图4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角度B1和C以相同的公差相等,并具有7。±1°的数值。能够用于韧带内麻醉的根据本发明的注射针主要具有两个优点。首先,通过使针具有叶片状端部,可以使其更加深地剌入组织。因此,抑制了注射期间的泄露,并使针尽可能少地受到其在更加深入地剌入组织时遇到的阻力的横向分量。此外,通过使用较厚壁的针,经受治疗的人或动物可以受益于更加刚性的管这一优点,并因此,使得针较少会经受传统针的变形、明显弯曲和对于主要来源的偏离。总的来说,根据本发明的针在下面两个不同方面相对于传统针做出了改进,每一个方面都为加大剌入路径的线性度而相互独立地做出贡献。同时,这些优点可相加起来并被扩大。为了完全实现本发明所提供的优点,根据本发明的针有利地在容纳管状体的针的管座(base)8上设置有图9所示的定位标记M。该标记相对于主斜面4位于针的背面。这使得专业人员知道针的主斜面实际上与粘膜平行。当根据本发明的注射针被应用于Troncular麻醉(即,用于沉积药品并且麻醉剂药品显著接近神经干)时,传统上使用口径25的针(即,具有0.5mm的外径)。然而,为了使这些针受益于本发明的配置,它们由仅具有约O.20mm的内径的管制成。其结果是针具有比标准针的壁更厚的壁。针壁厚度的增加首先使得其刚性得到加强,因此,减小了其剌入组织时的弯曲。接下来,通过壁厚的增加,可以使次斜面更加接近管状体1的纵轴A而不会穿透管腔。因此,对于图5至图8所示的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所制造的注射针,再次发现其基本配置与参照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描述的相同。然而,由于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针的口径E1相比,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针具有较大口径E2,以及由于内径L2相应地且较少程度上地大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针的内径L1,所以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针的主斜面41不能够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主斜面的角度一样小。因此,主斜面41与纵轴A—起形成的角度B2为约2(T至25°,例如为21°±1°。与此不同,次斜面51与导管1的纵轴A—起形成的角度C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针的角度C相同,g卩,小于lO。,优选为7。±1°。因此,对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次斜面5和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次斜面51,可以实现与纵轴A—起形成的角度C达到6°。尽管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针的主斜面和次斜面不具有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一样的小角度,但针的端部仍然经受几乎相等的反向力,明显具有较小的横向分量,这显著减小了针在剌入人体或动物体的组织时的偏离风险。权利要求一种注射针,用于将药品注射到人体或动物体中,所述针包括管状体(1),具有两个相对端部(2,3),所述两个相对端部包括用于连接至产品供应装置的第一端部(2)和用于刺入所述人体或所述动物体的第二端部(3),所述第二端部(3)设置有主斜面(4)和次斜面(5),所述次斜面(5)与所述主斜面(4)相对定位并且与所述主斜面(4)一起形成所述针尖(7)和相对于所述管状体的纵轴(A)倾斜的单个切割边缘(6),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边缘(6)在穿过所述管状体(1)的所述纵轴(A)的所述主斜面(4)的中间面的任意一侧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斜面(5)与所述管状体(1)的所述纵轴(A)—起形成小于10度的角(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斜面(4)与所述管状体(1)的所述纵轴(A)—起形成5度至25度之间的角(B)。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斜面(4)与所述管状体(1)的所述纵轴(A)—起形成5度至10度之间的角(B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斜面(4)和所述次斜面(5)在它们之间形成15度至30度之间的角(D)。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其特征在于,对于不同的针口径(E1,E2),所述管状体(1)具有小于标准值的内径(Ll,L2)。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定位标记(M),相对于所述针的纵轴(A),所述定位标记(M)被定位为与主斜面(4)相对。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药品注射到人体或动物体中的注射针。该针包括管状体(1),具有用于刺入人体或动物体的端部(3),端部(3)设置有形成针尖(7)的主斜面(4)和次斜面(5)。根据本发明,次斜面(5)与主斜面(4)相对定位并且与主斜面(4)一起形成相对于管状体(1)的纵轴(A)倾斜的单个切割边缘(6),该切割边缘(6)在穿过管状体(1)的纵轴(A)的主斜面(4)的中间面的任意一侧延伸。文档编号A61M5/32GK101721763SQ20091020672公开日2010年6月9日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1日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8日发明者艾伦·维拉第申请人:艾伦·维拉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