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592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 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 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 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 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剌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剌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 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目前,对该症治疗主要采用按摩、推拿等理疗为主的方法,但是往往疗效甚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对颈椎病治疗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
本发明采用过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 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羌活8-12、独活10-20、蒿本8-15、防风 10-20、甘草8-15、川尊10-18。 本发明以祛风除湿,温经活络为目的进行组方,所选取的原料中的羌活,其性味 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之功,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 肩背酸痛等症治疗;独活,其性味性微温,味辛、苦,具有祛风湿,通痹止痛之功,用于风寒 湿痹、腰膝疼痛等症治疗;蒿本,其性味辛,温,入膀胱经,具有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之功;防 风,其性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之功,主治外感 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等症;甘草,其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调和诸药之功,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等症治疗;川穹,性味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用于胸胁剌痛,跌扑肿痛,头痛,风 湿痹痛等症。 本发明中药所选原料严格科学,制成的中药对人体无副作用,针对颈椎病疗效好、 疗程短,经临床实验有效率达到90%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选取羌活10克,独活15克,蒿本10克,防风15克,甘草 10克,川芎12克作为一剂,按照常规方法煎煮2次,药液对匀后,分2次服,每日一剂。
实施例2 —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选取羌活8g、独活20g、蒿本8g、防风20g、甘草8g、川芎18g作为一剂,按照常规方法煎煮2次,药液对匀后,分2次服,每日 一剂。
实施例3 —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选取羌活12g、独活10g、蒿本15g、防风10g、甘草15g、川 芎10g作为一剂,按照常规方法煎煮2次,药液对匀后,分2次服,每日一剂。
实施例4 —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选取羌活9g、独活18g、蒿本13g、防风13g、甘草9g、川芎 16g作为一剂,按照常规方法煎煮2次,药液对匀后,分2次服,每日 一剂。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羌活8-12、独活10-20、蒿本8-15、防风10-20、甘草8-15、川芎10-18。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为解决目前对颈椎病治疗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该中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的药剂羌活8-12、独活10-20、蒿本8-15、防风10-20、甘草8-15、川芎10-18。本发明以祛风除湿,温经活络为目的进行组方本发明中药所选原料严格科学,制成的中药对人体无副作用,针对颈椎病疗效好、疗程短,经临床实验有效率达到90%以上。
文档编号A61K36/484GK101700272SQ20091022968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8日
发明者于福源, 张晓玲, 董兰芬 申请人:张晓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