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晕止吐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82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晕止吐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医疗工具,尤其是一种可防止由于乘坐各种交通 工具而产生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症状,或因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感的防晕止 吐夹。
技术背景-
为了防止和治疗各种因乘坐交通工具(汽车、轮船、飞机等)而产生的头 晕、恶心等症状,或因怀孕、药物及其他症候引起同样症状时,现在主要采用 药物治疗和辅助工具治疗两种方法。服用药物治疗难免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不 良影响,且难以保证效果。现有的辅助工具普遍采用如下结构在一个松紧带 的内侧设置有塑料制的凸起,将松紧带戴在手腕处,使塑料凸起对准腕处的内 关穴,通过对内关穴长久的压迫,来防止和治疗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欲呕 吐的症状。但是这种形式的晕车带存在的问题是无法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 来进行调整(使用者的手腕粗细不等),因此较难准确的对准穴位,且无法调整 对穴位势力的大小,效果不佳,且这种晕车带只能挤压内关穴,无法对位于人 体手背处的合谷穴进行按摩和挤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巧妙,使用方便,操作简便,成本低、效果好,能够自由调节按摩力度和位置 的防晕止吐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晕止吐夹,包括分别固定连接有自 由臂1的上壳体2和下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2和下壳体3通过 位于其圆心位置的螺栓4连接为一体,且二者可以相对转动,活动齿5套接在 设置于上壳体2中的导向柱6上,在活动齿5与上壳体2之间设置有弹簧7, 活动齿5的圆周上开设有凹槽8,设置在上壳体2上的凸起9与之相配,同样 通过相配的凹槽和凸起连接在下壳体3内的固定齿10与活动齿5相啮合,设置 在可纵向移动的复原按钮11上的顶柱12与活动齿5的下端面相接触。
在所述的自由臂1的端头上设置有电气石块13。所述的顶柱12为三个,且在圆周上等距分布。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可对任意调节自由臂的角度,以达到最佳的按摩力度,同时自由臂与人体 属于点接触,使对穴位的按摩位置更加准确,效果极佳;且可以对位于人体手 背处的合谷穴进行按摩,这是以往的松紧带式的防晕止吐辅助工具所不能实现 的;且本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操作简易,成本低廉,便于推 广应用,具备广泛的市场前景。

-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 示 一种防晕止吐夹,两个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上壳体2和下壳体3,在上壳体2 和下壳体3上均连接有弧形的自由臂1,在自由臂1的端头处设置有电气石块 13;上、下壳体通过位于其圆心处的螺栓4连接为一体,且二者可以相对转动, 在上壳体2内部设置有导向柱6,活动齿5套接在导向柱6上,且在活动齿5 与上壳体2之间还夹设有弹簧7;活动齿5的圆周上开设有多个凹槽8,与之相 配的凸起9位于上壳体2的内壁上,这种结构形式可以保证活动齿5只能相对 于上壳体2纵向移动而无法转动;同样通过此种结构连接在下壳体3上的固定 齿10与活动齿5相啮合,在下壳体3外侧还连接有复原按钮11,复原按钮ll 能够在下壳体3上纵向移动,设置于复原按钮11上的三个顶柱12与活动齿5 的下端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晕止吐夹的工作过程如下初始状态下,两个相对 的自由臂l的端头相接触,形成一个封闭的类似圆形的结构;当需要使用本装 置对穴位进行按摩时,按下复原按钮ll,使其向下壳体3内部移动,顶在活动 齿5下端面的顶柱12便会推动活动齿5向上壳体2方向移动,弹簧7被压縮, 此时活动齿5脱离与固定齿10的接触,然后扳动自由臂l,使两个自由臂l张 开到合适的角度并夹在手腕的内关穴上(或手背的合谷穴上),夹持的位置和力 度合适后,松开复原按钮ll,弹簧7将活动齿5顶回原位,活动齿5与固定齿 IO再一次接触并卡死(即二者不能发生相对转动),也就是说上壳体2和下壳体3也不能发生相对转动,自由臂l定位;
使用完毕后,再一次按下复原按钮ll,活动齿5与固定齿IO再一次分离, 扳动自由臂1,使两个自由臂1恢复到初始位置(两自由臂1的端头相互接触) 即可。
在自由臂l的端部,安装有电气石块13,可促进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更
权利要求1.一种防晕止吐夹,包括分别固定连接有自由臂(1)的上壳体(2)和下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2)和下壳体(3)通过位于其圆心位置的螺栓(4)连接为一体,且二者可以相对转动,活动齿(5)套接在设置于上壳体(2)中的导向柱(6)上,在活动齿(5)与上壳体(2)之间设置有弹簧(7),活动齿(5)的圆周上开设有凹槽(8),设置在上壳体(2)上的凸起(9)与之相配,同样通过相配的凹槽和凸起连接在下壳体(3)内的固定齿(10)与活动齿(5)相啮合,设置在可纵向移动的复原按钮(11)上的顶柱(12)与活动齿(5)的下端面相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晕止吐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自由臂(1) 的端头上设置有电气石块(1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晕止吐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柱(12) 为三个,且在圆周上等距分布。
专利摘要一种防晕止吐夹,包括连接有自由臂(1)的上壳体(2)和下壳体(3),上壳体(2)和下壳体(3)通过位于其圆心的螺栓(4)连接为一体,且二者可以相对转动,活动齿(5)套接在设置于上壳体(2)中的导向柱(6)上,在活动齿(5)与上壳体(2)之间设置有弹簧(7),活动齿(5)的圆周上开设有凹槽(8),设置在上壳体(2)上的凸起(9)与之相配,同样通过相配的凹槽和凸起连接在下壳体(3)内的固定齿(10)与活动齿(5)相啮合,设置在可纵向移动的复原按钮(11)上的顶柱(12)与活动齿(5)的下端面相接触。具有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操作简便,成本低、效果好,能够自由调节按摩力度和位置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H39/04GK201414928SQ200920014530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1日
发明者罗久洲 申请人:罗久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