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爬楼梯的电动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88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爬楼梯的电动轮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特别是一种可爬楼梯的电动轮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轮椅结构是有一个车架,在车架上方设有座椅,车架的下方前后及两侧安装有行走轮,位于后侧的行走轮为主动轮,在两个主动轮之间车架上装有电动变速装置,电动变速装置的输出轴通过联轴离合机构与主动轮相接。这种结构的轮椅只适合于在平地使用,无法上下楼梯,上下楼时,必须有他人协助,给使用者带来麻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好操作、易控制、灵活方便、具有上下楼梯功能的电动轮椅,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可爬楼梯的电动轮椅,包括车架1、座椅2、电动变速装置29和与电动变速装置29相接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机构有装在车架1下方的主动轮5和从动轮10,与主动轮5和从动轮10相配有行走履带6 ;所述的车架1上设有助爬器,其结构是在从动轮10的轮轴11上连接有支架12,在支架12上装有爬楼后轮14和爬楼前轮19,与爬楼后轮14和爬楼前轮19相配有爬楼履带18,支架12的一端上设有拨动轴与拨杆8底端上的长孔9相配,拨杆8与车架1转轴连接,拨杆8的上端接有拨杆手柄20,与拨杆8相配有卡位板22,卡位板22固定在车架1上;所述的助爬器为四组,分别装在位于车架1前部的左右两侧的从动轮10的轮轴11上和位于车架1后部的左右两侧的主动轮5的轮轴上,在左右两侧之间连接有连杆31 ;所述的座椅2通过吊轴3和吊架4吊装在车架1上。[0005] 本实用新型的可爬楼梯的电动轮椅,其中所述的车架1的前侧固定有固定套17,与固定套17相配有前立管21,在前立管21的底端装有前中间轮15,在固定套17与前立管21之间设有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可爬楼梯的电动轮椅,其中所述的升降装置结构是在固定套17上设有斜槽32,在固定套17与前立管21之间设有转套24,转套24与把手25的一端固定连接,把手25自斜槽32内伸出,在前立管21上固定有上套30和下套16,所述的转套24位于上套30和下套16之间,并在转套24与上套30之间设有上轴承23,在转套24和下套16之间设有下轴承26。所述的斜槽(32)的两端为平槽。 本实用新型的可爬楼梯的电动轮椅,由于具有助爬器,不但可在平地行走,上下楼时,可利用助爬器协助实现上下楼,使用者可自行操作,无需他人帮忙,整体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动作灵活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0009] 图2是图1所示的左视示意图;[0010] 图3是电动减速机构与主动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0011] 图4是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1为车架,2为座椅,在座椅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吊架4,通过吊架4和吊轴3将座椅2吊挂在车架1上,使用时,无论车架1在地面上倾斜多少角度,座椅2座面在重力作用下始终处于水平位置,保证使用者身体不随车倾斜。 在车架1的下方后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主动轮5,在车架1的下方前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从动轮10。同侧的从动轮10和主动轮5之间配有行走履带6。在车架1上位于从动轮10和主动轮5之间排列安装有三个过渡轮7。 如图2、3所示在车架1的下方后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电动变速装置29,变速装置29中的电机输出轴带动蜗杆,与蜗杆相配的蜗轮安装在主动轴上,与主动轴相平行设置有从动轴,主动轴与从动轴上设有相互啮合原齿轮,从动轴上的各齿轮成一体结构并套装在从动轴上,通过变速拨动杆进行换位变速,使电动变速装置29可输出三个不同转数。电动变速装置29两侧的输出轴通过联轴离合装置27与主动轮5相连接。联轴离合装置27可为电磁离合器或机械式手动离合器。 如图1、2所示车架1上设有助爬器,该助爬器的结构是在从动轮10的轮轴11上连接有L形支架12,在支架12上通过转轴13安装有爬楼后轮14和爬楼前轮19,与爬楼后轮14和爬楼前轮19相配有爬楼履带18。支架12的一端上设有拨动轴与拨杆8底端上的长孔9相配,拨杆8与车架1转轴连接,拨杆8的上端接有拨杆手柄20。与拨杆8相配有卡位板22,卡位板22固定在车架1上。 其中助爬器为四组,分别装在位于车架1前部的左、右两侧的从动轮10的轮轴11上和位于车架1后部的左、右两侧的主动轮5的轮轴上,在左、右两侧之间连接有连杆31。拨动拨杆手柄20可使支架12、爬楼后轮14、爬楼前轴19、爬楼履带18 —起相对于轮轴11的中心转动角度。 如图1、2、4所示在车架1的前侧中间处固定有固定套17,与固定套17相配有前立管21,在前立管21的底端通过中间轮轴装有前中间轮15,在固定套17与前立管21之间设有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结构是在固定套17上设有斜槽32,在固定套17与前立管21之间设有转套24,转套24与把手25的一端固定连接,把手25自斜槽32内伸出,在前立管21上固定有上套30和下套16,所述的转套24位于上套30和下套16之间,并在转套24与上套30之间设有上轴承23,在转套24和下套16之间设有下轴承26。所述的斜槽32的两端为平槽。 使用过程如下平时在平地上使用时,可通过拨杆手柄20拨动拨杆8使助爬器处于抬起状态(如图l所示的状态);通过电控装置使电动变速装置带动主动轮5转动,通过行走履带6、从动轮10驱动整体向前移动行走。行走时可搬动把手25使其处于斜槽32的下端平槽内,使前立管21及前中间轮15处于最底位置并前中间轮15着落于地面,同时行走履带6前部翘起,利用前中间轮15和行走履带6的后部行走。如需要上下楼梯,可通过拨杆手柄20拨动拨杆8使前、后助爬器处于放下状态,即各履带底面处于同一平面并同时压落在楼梯的各台阶的棱角处,增大了前后的跨度,此时使用者及座椅仍处于铅垂状态,通
4过位于中间的有动力输入的行走履带6驱动整体上、下楼梯,助爬器的放下或抬起可根据楼梯实际情况随意操作。
权利要求一种可爬楼梯的电动轮椅,包括车架(1)、座椅(2)、电动变速装置(29)和与电动变速装置(29)相接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机构有装在车架(1)下方的主动轮(5)和从动轮(10),与主动轮(5)和从动轮(10)相配有行走履带(6);所述的车架(1)上设有助爬器,其结构是在从动轮(10)的轮轴(11)上连接有支架(12),在支架(12)上装有爬楼后轮(14)和爬楼前轮(19),与爬楼后轮(14)和爬楼前轮(19)相配有爬楼履带(18),支架(12)的一端上设有拨动轴与拨杆(8)底端上的长孔(9)相配,拨杆(8)与车架(1)转轴连接,拨杆(8)的上端接有拨杆手柄(20),与拨杆(8)相配有卡位板(22),卡位板(22)固定在车架(1)上;所述的助爬器为四组,分别装在位于车架(1)前部的左右两侧的从动轮(10)的轮轴(11)上和位于车架(1)后部的左右两侧的主动轮(5)的轮轴上,在左右两侧之间连接有连杆(31);所述的座椅(2)通过吊轴(3)和吊架(4)吊装在车架(1)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爬楼梯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的前侧 固定有固定套(17),与固定套(17)相配有前立管(21),在前立管(21)的底端装有前中间 轮(15),在固定套(17)与前立管(21)之间设有升降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爬楼梯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结构是 在固定套(17)上设有斜槽(32),在固定套(17)与前立管(21)之间设有转套(24),转套 (24)与把手(25)的一端固定连接,把手(25)自斜槽(32)内伸出,在前立管(21)上固定有 上套(30)和下套(16),所述的转套(24)位于上套(30)和下套(16)之间,并在转套(24) 与上套(30)之间设有上轴承(23),在转套(24)和下套(16)之间设有下轴承(26),所述的 斜槽(32)的两端为平槽。
专利摘要可爬楼梯的电动轮椅,包括车架、座椅、电动变速装置和行走机构,行走机构有装在车架下方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及履带;车架上设有助爬器,其结构是在从动轮的轮轴上连接有支架,在支架上装有爬楼后轮和爬楼前轮,与爬楼后轮和爬楼前轮相配有爬楼履带,支架的一端上设有拨动轴与拨杆底端上的长孔相配,拨杆与车架转轴连接,拨杆的上端接有拨杆手柄,与拨杆相配有卡位板,卡位板固定在车架上;助爬器为四组,分别装在位于车架前部的左右两侧的从动轮的轮轴上和位于车架后部的左右两侧的主动轮的轮轴上,在左右两侧之间连接有连杆;座椅通过吊轴和吊架吊装在车架上。具有可上下楼梯、整体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动作灵活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G5/06GK201492595SQ200920016450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0日
发明者李雨水 申请人:李雨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