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创手术的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01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微创手术的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孩i创手术的套管。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手腕、脚踝等部位的神经卡压伤,只需将相 应韧带切断,手术简单,疗效良好,受到外科医生及病人的欢迎。但是由于该 手术缺乏专用医疗器械,所以在手术时,操作不是十分方便快捷,且容易伤及 手术部位周边神经和组织致使安全性不高,另外,所用手术器械并非一次性使 用也容易导致交叉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安全性高的用于 微创手术的套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微创手 术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主体为管壁上带有开孔的圆管。 所述开孔为矩形或椭圆形。 所述套管的 一端带有辅助翼。 所述辅助翼的形状为椭圓形、圆形或矩形。
采用这样的套管后,进行神经卡压伤韧带切断手术时操作简便快捷,且不 会伤及手术部位周边神经和组织,同时该套管生产成本4交^f氐,^更于手术时一次 性使用,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l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微创手术的套管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微创手术的套管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微创手术的套管的右视图; 图4是套管与穿刺引导针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手术钩刀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为套管,2为套管上的开孔,3为套管上的辅助翼,4 为穿刺引导针,5为手术钩刀。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 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 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 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 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图1、图2和图3所示,套管1的主体为管壁上带有开孔2的圆管,开孔 2可设计为矩形或椭圆形;套管1的一端带有辅助翼3,辅助翼3的形状可设 计为椭圓形、圓形或矩形。该微创手术支撑套管1的材质需便于医生详尽的观 察手术部位环境情况,其结构要求能经受手术部位的4齐压不变形和方便医生进 行韧带切断的操作。根据上述要求,可选择透明度好、硬度高、便于灭菌消毒、 无毒副反应的材料,如聚丙烯等。

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在进行腕部或其他部位的神经卡压 伤韧带切除手术时,需先将套管l套装在穿刺引导针4上,然后将穿刺引导针 4的头部从近端皮肤切口穿入,经穿刺引导针4将套管引入手术位置,再将穿 刺引导针4从远端皮肤切口处取出,将套管l滞留在手术部位,调整好位置后再将内窥镜放入套管1中以通过套管1的透明壁观察手术部位的情况,最后将
手术钩刀5伸入套管1内,当确认钩刀5行至韧带远端缘时,将刀刃通过套管 1上的开孔2向上举起勾住韧带远端缘向近端牵拉及切割,韧带即被割断。套 管1上的开孔2设计就是为了便于手术钩刀5通过开孔2来割断韧带;套管1 上的辅助翼3设计是为了便于取出穿刺引导针4时将套管1滞留在手术部位, 并可方便套管1位置的调整。
以上所述^f又为本实用新型的4交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主体为管壁上带有开孔(2)的圆管。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2)为矩形或椭圆形。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一端带有辅助翼 (3)。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翼(3)的形状为椭圆形、 圓形或矩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套管,该套管的管壁上有开孔(2),尾端上设置有辅助翼(3)。采用这样的套管后,在进行神经卡压伤韧带切断手术时操作简便快捷,且不会伤及手术部位周边神经和组织,同时该套管生产成本较低,便于手术时一次性使用,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1422913SQ20092008081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2日
发明者谢贤凯, 鸿 谭 申请人:德阳市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