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15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手术器械,具体为一种用于骨折复位手术的器械。
背景技术
四肢骨折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病例。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先由人工复位,并用持骨钳等类似器械临时固定,然后用髓钉或钢板永久固定。由于骨折部位附着肌肉产生的拉力,因此在人工复位后必须用持骨钳或类似器械进行临时固定。现有的临时固定工具主要是持骨钳或称夹持钳等,其由两支铰接的夹持器组成,其中每支夹持器均包括前部弯曲的夹持臂和后部的手柄,两支弯曲的夹持臂构成一个夹持孔,手柄上有固定器。如中国专利200720158804. x公开的"骨科手术专用夹持固定钳";200520125055. 1公开的"一种骨科手术专用夹持固定钳";03214466. 0公开的一种"骨折复位持骨钳";200720176799. 5公开的"一种骨科复位钳";03207762. 9公开的"一种持骨钳"等在结构上大体类似。这种器械的不足之处在于夹持臂为上下单臂,夹持不稳,易滑动,常造成手术失败。第二是前部为单孔结构,夹持后进行螺钉固定或钢板固定时操作空间很小,为了增加操作空间,两支夹持固定器间距必须加大,距离创口较远,容易导致复位失败,特别是粉碎性骨折和多段骨折手术时,更增加操作困难。第三是两支夹持固定器间没有连接,临时固定期间需有专人扶持,稍有疏忽,复位后的骨头即会再次发生断裂移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解决了临时固定期间操作不便,两支临时固定钳间相互不关联及单臂夹持不稳,易滑动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包括两支通过铰轴铰接的夹持钳臂,
两支夹持钳臂头部抓柄相对弯曲构成一个夹持孔,夹持钳臂的尾部为夹持手柄,在夹持手
柄上有手柄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有一支夹持钳臂头部抓柄为双头抓柄。 —种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夹持孔与铰轴间有操作孔。 —种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有一支两端制有卡槽的固定杆,在双头
夹持钳臂手柄上制有与所述卡槽匹配的卡柱,采用固定杆将两个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连
为一体。 —种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卡式固定杆两端的卡槽数量为4-6个。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采用双头抓柄与单头抓柄配合,避免了
因肌肉拉力的作用使器械发生移动或滑动,同时维持了骨折复位后的长度,能确保临时固
定期间骨折断端不再发生错位,手术顺利进行。在夹持孔与铰轴间设置一个夹持孔,方便临
时固定后创口两侧的固定器械不影响下一步手术操作。用卡式固定杆将两支骨折复位固定
器连为一体,省却了临时固定期间人工把扶的不便,更主要的是保证骨折断端两侧不会再
次错位。
图1是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头夹持钳臂内侧面俯视图 图3是单头夹持钳臂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夹持手柄固定螺杆 图5是夹持手柄固定螺母 图6是固定杆 图7是固定杆俯视图 图中l-手柄固定孔2-双头夹持钳臂手柄3-铰轴4-单头抓柄5-夹持孔6-双头抓柄7-夹齿8-操作孔9-单头夹持钳臂手柄10-凸纹ll-卡槽12-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 参照附图l,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有两支通过铰轴3相互铰接的夹持钳臂组成,其中两支钳臂的头部抓柄相对弯曲,形成一个夹持孔5,夹持孔的内侧制有凸纹10,防止夹持期间打滑。上述两支头部抓柄中有一支为双头抓柄6 (如图2所示),另一支为单头抓柄4(如图3所示)。夹持钳臂的尾部为夹持手柄,在夹持手柄上有手柄固定孔1。相对弯曲的头部抓柄的上部即夹持孔5与铰轴3之间有一个操作孔8,设置该操作孔可方便下一步手术进行,如上钢板、螺钉或骨髓钉等手术时空间宽敞,视野良好,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两个孔之间有夹齿7分隔,通过夹齿7保证夹持孔5的形状。本实用新型的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还有一个如图6所示的固定杆,在该固定杆的两端有卡槽ll,在双头夹持钳臂手柄2上有与卡槽11匹配的卡柱12,临时固定时将骨折断端两侧的两个骨折复位固定器连为一体,使二者不会发生移动。确保骨折断端两侧的骨骼不再发生错位。保证下一步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采用适合制作医疗器械的不锈钢材料制作。[0020] 使用时,将骨折部位复位后,在骨折断端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其中双头抓柄6在上方,单头抓柄4在下方。抓柄将骨头夹紧后在单头夹持钳臂手柄9及双头夹持钳臂手柄2的固定孔1内贯入如图4与图5所示螺钉/母并紧固。最后用固定杆将两个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的手柄固定,使二者连为一体。[0021] 上述固定杆的固定结构不仅限于卡槽、卡柱结构,亦可采用其它类似结构。
权利要求一种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包括两支通过铰轴铰接的夹持钳臂,两支夹持钳臂头部抓柄相对弯曲构成一个夹持孔(4),夹持钳臂的尾部为夹持手柄,在夹持手柄上有手柄固定孔(1),其特征在于有一支夹持钳臂头部抓柄为双头抓柄(6)。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夹持孔与铰轴间有操作孔(7)。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有一支两端制有卡槽(11)的固定杆,在双头夹持钳臂手柄(2)上制有与所述卡槽(11)匹配的卡柱(12),通过固定杆将两个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连为 一体。
4. 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杆两端的卡槽(11)数量为4-6个。
专利摘要一种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包括两支通过铰轴铰接的夹持钳臂,两支夹持钳臂头部抓柄相对弯曲构成一个夹持孔,夹持钳臂的尾部为夹持手柄,在夹持手柄上有手柄固定孔,其中有一支夹持钳臂头部抓柄为双头抓柄。在夹持孔与铰轴间有操作孔。通过固定杆可将两个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钳式骨折复位固定器采用双头抓柄与单头抓柄配合,避免了因肌肉拉力的作用使器械发生移动或滑动,能确保临时固定期间创口不再发生错位。在夹持孔与铰轴间设置一个夹持孔,方便临时固定后创口两侧的固定器械不影响下一步手术操作。用卡式固定杆将两支骨折复位固定器连为一体,省却了临时固定期间人工把扶的不便,更主要的是保证骨折断端两侧不会再次错位。
文档编号A61B17/56GK201453347SQ20092010353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日
发明者康保全 申请人:康保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