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核钩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491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杨梅核钩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杨梅核钩球,尤其是涉及一种圆片状的杨梅核钩 球,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技术的医院口腔科喉部钩取鱼刺,是采取一把钳子,医生 先通过眼睛观察,然后给病人口腔内含服麻醉药剂,当达到病人口腔内的 舌头非常麻木之后,还要由病人自己把舌头抓住,再由医生发挥其技艺进 行操作,成功率极低,因而造成萍多患者自己数日之后吞服到胃中,也有 采用电视探头在显示器下由医生操作,不但费用昂贵,而且钳子在喉头傳 留时间更长,使患者无法配合,在巷实用新型未作出之前,完全是靠医生 的手艺进行操作,技术舍量很低,,fe者很痛苦,医院收费很昂贵,至今为 止还无圆片状的杨梅核钩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圆片状的杨梅核钩球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 的是为了提供一补圆片状的杨梅核钩球,该杨梅核钩譽的体积比人们平时 :fe^梅核呑入胃中的要小,故比较安全(在杨梅成熟丰节,民间流传着呑 服几颗杨梅核可以把胃肠中的头发等垃圾排出,效果比较好,没有发生事 故的报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杨梅核核平面、 细绳左边、细绳右边、孔洞、杨梅核上的纤维、固定许、杨梅核核心组成, 其特征在于杨疾核核平面上的杨梅核核心上留有孔洞,在孔洞内套入细绳 左边,使细绳貪过杨梅核核心上的固定杆,从孔洞内成为细绳右边可拉出, 使用时患者把细绳左边从孔洞内f过后,细绳左边再从固定杆上返回孔洞, 成为细绳右边从孔洞内拉出,4吏细绳左边和细绳右边达到平行,然后把该 钩g入食道中,再把细绳让患者自己用手轻轻拉出,钩球上的杨梅核上 的纤维与杨;^核核平面能把卡在喉部或食道上部的鱼刺轻^^拉出,如果不 成功,可把细绳左边从手上松开,把细绳右边拉动使细绳与杨梅核脱离后, 把杨梅核吞入胃中,不会造成对人体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大实用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1申l.杨梅核核平面,2.细绳左边,3.细绳右边,4.孔洞,5.杨 梅核上的纤维,6.固定#, 7,杨梅核核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由杨梅核核平面1、细绳左边2、细绳右边3、孔洞4、杨 梅核上的纤维5、固定杆6、杨;f^核核心7组成,其特征在于杨梅核核平面 l上的杨梅核核心7上留有孔洞4,在孔洞4内套入细绳左边2,使细绳f 过杨梅核核心7上的固定軒6,从孔洞4内成为细绳右边3可拉出,使用 时患者把细绳左边2从孔洞4内穿过后,细绳左边2再从固定杆6上返回 孔洞4,成为细绳右边3从孔洞4内拉出,使细绳左边2和细绳右边3达 到平行,然后把该钩球吞入食道中,再把细绳让患著自己用手轻轻拉出, 钩球上的杨梅核上的纤维与杨梅核核平面1能把卡在喉部或会道上部的鱼 刺轻松拉出,如果不成功,可把细绳左边2从手上松开,把细绳右边3拉 动使细绳与杨;^核脱离后,把杨梅核吞入胃中,不会造成对人体的损伤。
权利要求1.一种杨梅核钩球,由杨梅核核平面(1)、细绳左边(2)、细绳右边(3)、孔洞(4)、杨梅核上的纤维(5)、固定杆(6)、杨梅核核心(7)组成,其特征在于杨梅核核平面(1)上的杨梅核核心(7)上留有孔洞(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梅核钩球,其特征在于孔洞(4)内套入细 绳左边(2),使细绳穿过杨梅核核心(7)上的固定杆(6),从孔洞(4)内 成为细绳右边(3)可拉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杨梅核钩球,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它由杨梅核核平面、细绳左边、细绳右边、孔洞、杨梅核上的纤维、固定杆、杨梅核核心组成,其特征在于杨梅核核平面上的杨梅核核心上留有孔洞,在孔洞内套入细绳左边,使细绳穿过杨梅核核心上的固定杆,从孔洞内成为细绳右边可拉出,使用时患者把细绳左边从孔洞内穿过后,细绳左边再从固定杆上返回孔洞,成为细绳右边从孔洞内拉出,使细绳左边和细绳右边达到平行,然后把该钩球吞入食道中,再把细绳让患者自己用手轻轻拉出,钩球上的杨梅核上的纤维与杨梅核核平面能把卡在喉部或食道上部的鱼刺轻松拉出,其有益效果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大实用性。
文档编号A61B17/50GK201361091SQ200920112368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9日
发明者康 吴 申请人:康 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