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功能康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02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肢体功能康复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肢体功能康复的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肢体功能康复仪。
背景技术
由于病痛或后遗症等原因,导致人体的肢体功能障碍,而要恢复肢体的功能,逐渐 康复,不仅仪是加强锻炼那么简单。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否 则可能适得其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肢体功能康复仪。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肢体功能康复仪,包括一主板、连接主板的电源、传感器、隔离变压器和治疗电极; 所述主板包括CPU、显示模块、操作按键、波形调制器和功率放大器,所述CPU连接显示模 块、操作按键和波形调制器,所属波形调制器连接功率放大器;所述CPU还连接传感器,所 述功率放大器连接隔离变压器,所述隔离变压器连接治疗电极。 所述电源为内置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还包括一可用于外部电源的充电器。 使用本实用新型肢体功能康复仪可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肢体功能康复仪,包括一主板、连接主板的电源、传感器、隔离变压器 和治疗电极;所述主板包括CPU、显示模块、操作按键、波形调制器和功率放大器,所述CPU 连接显示模块、操作按键和波形调制器,所属波形调制器连接功率放大器;所述CPU还连接 传感器,所述功率放大器连接隔离变压器,所述隔离变压器连接治疗电极。 所述电源为内置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还包括一可用于外部电源的充电器。 CPU可以受控于传感器,来控制电极输出剌激脉冲,达到肌肉收縮的目的。可以通 过设定延迟时间(脚后跟抬起到仪器开始输出脉冲剌激的时间)和剌激时间(仪器开始脉 冲剌激到剌激结束的时间)来使仪器的输出频率与患者的步态节奏相一致。 使用方法,将传感器置于脚后跟处,电极附于腓小股外侧肌群。调节主机输出电流 强度,使足尖能够翘起。站立行走,根据步态节奏调整延迟时间与剌激时间,进行自主训练
3行走。 该训练为主动训练,即判断患者的行动意识来运动,非强迫运动。当患者没有运动 运动意识(脚后跟不抬起)时,仪器不会有剌激电流输出。 目前市场上没有这类产品,近似的产品都是用于被动治疗的,低中频电剌激,或肌 肉剌激器。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传感器,并精心调制了专用波形分别来剌激上肢和下肢,效果 明显。 因为是主动训练,更能增强患者信心。 为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介绍几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情况。
1.提足 目的 增强足部的背屈、外翻、以及踝关节的灵活运动,以及帮助足下垂患者在行走过程
中提足行走。
放置方式 将仪器放置在患者腰部或衣袋中,电极置腓小骨外侧肌群神经处固定(或腓总神 经处),将传感器放置鞋跟底部,患者行走时传感器判断患者的行走意识,仪器产生一个伴 随患者步伐的治疗信号,借以达到与患者步伐同步的治疗效果。 强度 以患者足部正常抬起为宜 2.握手、展手 目的 增强握手、展手功能的康复。
放置方式 握手将电极置患者手臂前臂屈肌(手臂内侧机群)固定,传感器放在功能正常手 中,按压传感器,控制患病手臂握手。
展手将电极置患者手臂前壁伸肌(手臂外侧肌群)固定,传感器放在功能正常手 中,按压传感器,控制患病手臂握手。
3.功能性电剌激 目的受损神经元的恢复,治疗肌肉萎縮、肌张力低下。
放置方式将两个电极并置于病变部位的两端或对置于病变部位固定。
强度调整强度至耐受限(注损伤严重的患者自身感觉不明显,需操作者观察到
肌肉收縮为宜。) 4.锻炼肌肉 目的治疗肌肉萎縮、肌张力低下。
放置方式将电极放置(并置或对置)治疗部位固定。 强度调节至耐受限为宜(注损伤严重的患者自身感觉不明显,需操作者观察到 肌肉收縮为宜。)
权利要求肢体功能康复仪,其特征为包括一主板、连接主板的电源、传感器、隔离变压器和治疗电极;所述主板包括CPU、显示模块、操作按键、波形调制器和功率放大器,所述CPU连接显示模块、操作按键和波形调制器,所属波形调制器连接功率放大器;所述CPU还连接传感器,所述功率放大器连接隔离变压器,所述隔离变压器连接治疗电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功能康复仪,其特征为所述电源为内置可充电锂离子 电池。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功能康复仪,其特征为还包括一可用于外部电源的充 电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肢体功能康复仪,包括一主板、连接主板的电源、传感器、隔离变压器和治疗电极;所述主板包括CPU、显示模块、操作按键、波形调制器和功率放大器,所述CPU连接显示模块、操作按键和波形调制器,所属波形调制器连接功率放大器;所述CPU还连接传感器,所述功率放大器连接隔离变压器,所述隔离变压器连接治疗电极。本实用新型科学合理,进行肢体康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N1/36GK201481992SQ20092017551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1日
发明者裴之秀 申请人:裴之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