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调控可伸缩升降楼梯担架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240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人调控可伸缩升降楼梯担架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车,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120救护车上院外救护用,尤其适合居民楼内病人运送用担架车。
背景技术
120救护车接送的患者,初步统计,有80%以上来自于市区居民楼内。现我国城 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居民楼内楼梯相对比较狭窄,一般又无电梯可以利用,故用普通担架 在保持患者平卧位情况下在此狭窄空间内上下,需要3-4名强壮人员搬抬才能保证安全顺 禾U。此时存在普通担架难以适应在此狭窄空间活动及需要多名强壮人员参与搬抬等问题。120救护车上一般配备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司机,配备人员有限,患者家中现 场3-4名此类强壮人员亦很难迅速找到,故在居民楼内,如何在人员及人员力量有限情况 下安全而迅速运送患者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国内外救护担架种类繁多,也有应用于楼梯内的担架,但查阅各种信息,发现国内 外生产和销售的所谓楼梯担架,或以轮椅为雏形,使患者难以保持平卧位,或平板式,长度 可调,但调节繁琐,并且它们只考虑到了楼梯内空间的狭窄,均未考虑到现场可利用之人员 有限这一现实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首先解决传统担架不能顺利通过 狭窄楼梯,其次解决传统担架在上下楼梯时不能保持患者在平卧位下安全平稳,再次解决 现场搬运人员及力量不足,而提供一种即能使在患者平卧位下安全顺利地上下楼梯,又能 通过机械装置最大限度的节约人员及人力的安全可靠的担架车。技术方案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担架车,包括担架车床面、行走轮、气 泵系统及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车床面为床面1,在尾端设有伸缩床面15,其长边 框插入床面1的长边框孔槽内,在床面1的两长边框上的尾端焊接有支架12,其末端有车轮 11,在支架12上适当高度焊接有铰链轴C,铰接支架10的一端。在床面1的下面固定有电 动气泵2,气体输送软管3。在其头端端框下侧中间部位焊接有铰链B,连接床面1与汽缸 8,气缸8上端设有进气阀6及放气阀7,软管3与进气阀6相连。汽缸8活塞杆与行走轮9 的轴用铰链副A铰接。行走轮9安装有呈放射状均勻分布于圆周上的六个脚轮,两行走轮 之间的距离小于床面的宽度。行走轮9的中轴为滚珠轴承支撑,其轴与支架10的另一端相 铰接。在床的尾端的端边框下方设有担架车升降调控按钮14和13,在床的头端端边框下侧 设有第二升降调控按钮5和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改变在于1,床面可伸缩, 即可以适应不同高度患者,又可以便于在狭窄空间内活动;2,床面可无级升降,适应了在运 输过程中不同高度的需要;3,用气泵或油泵活塞控制升降,技术简单,且可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4,用6臂棘轮实现上下楼梯,较之3或4臂棘轮,更加利于保持床面稳定,同时棘轮承 载了患者的重量,减轻了搬运人员的负担;5,担架车的伸缩、升降均可由一人在担架一端通 过简单操作实现,利于节约人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担架车长短高低可调,且操作简 便,使用安全便捷,节约人员及人力,适用于狭窄楼梯等处运送患者。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担架车的立体结构图。在图中1是床面,2是电动气泵,3是气体输送软管,4是第二下降调控按钮,5是 第二升高调控按钮,6是进气阀,7是放气阀,8是汽缸,9是行走轮,10是支架,11是车轮,12 是支架,A是轴用铰链副,B是铰链,C是铰链轴,13是下降调控按钮,14是升高调控按钮,15 是伸缩床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担架车床面为床面1,在尾端设有伸缩床面15,其长边框 插入床面1的长边框孔槽内,在床面1的两长边框上的尾端焊接有支架12,末端有车轮11, 在支架12上焊接有铰链轴C,铰接支架10。在床面1的下面固定有电动气泵2,气体输送软 管3。在床面1的头端端框下侧中间部位焊接有铰链B,连接床面1与汽缸8,气缸8上端设 有进气阀6及放气阀7,气体输送软管3与进气阀6相连。汽缸8活塞杆与行走轮9的轴 用铰链副A铰接。行走轮9安装有呈放射状均勻分布于圆周上的六个脚轮,两行走轮之间 的距离小于床面的宽度,行走轮9的中轴为滚珠轴承支撑,其轴与支架10的另一端相铰接。 在床的尾端的端边框下方设有担架车升降调控按钮14和13,在床的头端端边框下侧设有 第二升降调控按钮5和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使用新型具体工作过程为在平地上,担 架车的行走轮9处于收缩状态,此时担架车一端由行走轮9上的两相邻脚轮着地,另一端由 转向轮11着地,这样担架车可平稳活动。上下楼梯时一人操作升降按钮使担架车升至适当 高度,由一至两人推动或拉动担架车上下楼梯,在此过程中,气缸内压缩空气可起到减震作 用,以缓冲上下台阶过程中的振动,减轻患者痛苦。当担架车行至两楼梯间平台处需要转弯 时,缩短床面长度,以利于转弯;同时两行走轮之间的距离小于床面的宽度,此结构亦利于 担架车转弯;此时楼梯扶手亦可阻碍担架车转弯,楼梯扶手一般为1米高,本担架车可升高 至1. 1米,这样可使担架车在楼梯扶手上方顺利转弯,继续上下楼梯。在此过程中担架车床 面始终保持接近水平,利于患者保持平卧,当需要缩短床面长度时,只需将患者膝关节稍屈 曲艮口可。
权利要求一种单人调控可伸缩升降楼梯担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车床面为床面(1),在尾端设有伸缩床面(15),其长边框插入床面(1)的长边框孔槽内,在床面(1)的两长边框上的尾端焊接有支架(12),末端连有车轮(11),在支架(12)上焊接有铰链轴C,铰接支架(10),在床面(1)的下面固定有电动气泵(2),气体输送软管(3);在其头端端框下侧中间部位焊接有铰链B,连接汽缸(8),气缸(8)上端设有进气阀(6)及放气阀(7),软管(3)与进气阀(6)相连,汽缸(8)活塞杆与行走轮(9)的轴用铰链副A铰接,行走轮(9)安装有呈放射状均匀分布的六个脚轮,行走轮(9)的中轴与支架(10)的另一端相铰接,在床的两端边框下方分别设有担架车升降调控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担架车,其特征在于汽缸(8)可为气泵或油泵活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单人调控可伸缩升降楼梯担架车,属医用担架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车床面为床面1,在尾端设有伸缩床面15,在床面1的两长边框上的尾端焊接有支架12,末端连有车轮11,在支架12上焊接有铰链轴C,铰接支架10。在床面1的下面固定有电动气泵2,气体输送软管3;在其头端端框下侧中间部位焊接有铰链B,连接汽缸8,汽缸8活塞杆与行走轮9的轴用铰链副A铰接。行走轮9安装有呈放射状均匀分布的六个脚轮,其中轴与支架10的另一端相铰接。在床的两端边框下方分别设有担架车升降调控按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担架车长短高低可调,且操作简便,使用安全便捷,节约人员及人力,适用于狭窄楼梯等处运送患者。
文档编号A61G1/04GK201591697SQ20092017904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6日
发明者张学苗, 牟世刚, 牟世祥, 赵煜毅 申请人:牟世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