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软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88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式软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具体是一种分体式软担架。特别适合于搬运烧伤患者
使用。
背景技术
大面积烧伤患者因病情、手术及治疗的需要,住院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次搬运,而烧 伤患者创面裸露、伤口疼痛,会给搬运带来困难,搬运方法不当亦会加重患者痛苦。现有的 担架都是整体软担架,即承载人体的是一面积略大于人体的长方形软布,在长方形软布的 两侧是硬质担架杠,搬运人时,人体需整个躺在长方形软布上。这种结构的整体软担架与患 者接触面积大、不易放置、不适应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搬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软担架,可以利用本分体式软担架方便的搬运大面积 烧伤患者。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体式软担架,由两片相同但分体设 置的软担架组成,每片软担架有一多层布料制作的供承载人体的矩形软担架主体,在矩形 软担架主体的两侧固定有供操作人员提拉的拉环。 使用方法是搬运患者时,将一片软担架自头下放于患者肩背部,另一片经抬起双 下肢放于臀部下方,未包扎的患者担架上铺无菌烧伤垫隔离。搬运者站在病人两侧,分别抓 住软担架的拉环,同时用力,即可将患者平稳抬起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 2、搬运过程中,软担架与病人接触面积小,而且放置软担架时只需抬起患者的头 部和双下肢,不需大的翻动,患者痛苦少。 3、软担架的两端配有拉环,便于搬运者用力,搬运过程简单、省力。 4、易于清洁消毒,可反复使用,实用、耐用。 5、应用范围广,除特殊要求外,一般患者的搬运均可应用。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机构示意图。
图中1、软担架主体,2、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分体式软担架由两片相同但分体设置的软担架组成,每片软担架 有一两层布料制作的供承载人体的长方形软担架主体l,在长方形软担架主体1的两侧
3固定有供搬运人员提拉的拉环2。主体l采用加厚纯棉布制作,制作方法是将棉布裁成 80cmX50cm长方形布片,共四片,每个软担架主体1用2片长方形布片叠合在一起制作,即 矩形软担架主体1大小为80cmX50cm。软担架主体两侧部位用缝纫线每间隔2cm缝合一 道,将多层布料轧制成一整体以增加牢固度,中间部位不用线轧制以保持其柔软舒适性。再 剪4个长80cm,宽20cm的布片,用于制作软担架拉环2,将宽度对折后制作成宽10cm宽的 拉环2。在每片矩形软担架主体l的两侧各固定有两个供搬运人员提拉的拉环2。拉环布 片长度反折后与矩形软担架主体缝合在一起。两片软担架构成一副担架。
权利要求一种分体式软担架,其特征是由两片相同但分体设置的软担架组成,每片软担架有一多层布料制作的供承载人体的矩形软担架主体(1),在矩形软担架主体(1)的两侧固定有搬运人员提拉的拉环(2)。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分体式软担架,其特征是矩形软担架主体(1)的两端部位用 线将多层布料轧制成一整体。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分体式软担架,其特征是在每片矩形软担架主体(1)的两侧 各固定有两个供操作人员提拉的拉环(2)。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分体式软担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拉环(2)是将长条形拉 环布片长度反折后与矩形软担架主体缝合在一起。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分体式软担架,其特征是矩形软担架主体(1)大小为 80cmX50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具体是一种分体式软担架。特别适合于搬运烧伤患者使用。由两片相同但分体设置的软担架组成,每片软担架有一多层布料制作的供承载人体的矩形软担架主体,在矩形软担架主体的两侧固定有供操作人员提拉的拉环。使用方法是搬运患者时,将一片软担架自头下放于患者肩背部,另一片经抬起双下肢放于臀部下方,未包扎的患者担架上铺无菌烧伤垫隔离。搬运者站在病人两侧,分别抓住软担架的拉环,同时用力,即可将患者平稳抬起移动。其有益效果是制作简单,成本低。搬运过程中,软担架与病人接触面积小,而且放置软担架时只需抬起患者的头部和双下肢,不需大的翻动,患者痛苦少。
文档编号A61G1/00GK201529212SQ200920232688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4日
发明者周宜芳, 孙媛, 曹淑琴, 杨娟, 王静 申请人:曹淑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