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用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30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用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脉输液时用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针头在血管内必须处于轴向平行状态, 才能使输液畅通无阻。病人在输液时难免有些活动,尤其是关节部位,却要长时间刻意维 持输液部位的静态,有不方便和疲劳感。有时不小心改变体位,影响了针头位置状态,使输 液受阻。特别是儿科病人和躁动病人,自我控制力差,输液不能配合,加之儿科病人血管内 径细小,容易引起针尖斜面部分或全部刺破血管壁,导致液体外渗于皮下组织,致局部隆起 和淤血,必须更换部位重新注射,因而增加患儿和病人的痛苦及家属的担心,也增加护理难 度和护理工作量,同时增加医疗材料的消耗,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严重时导致局部组织坏 死,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为解决这些问题,护理人员常用的方法是,在输液部位的背面捆 扎一个较硬的撑板或针剂盒,这样做,不但操作不方便,大小不合适,固定不牢固,且病人感 觉不舒服,效果也不好,更不符合消毒隔离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简单实用的输液用保护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加工一个类似于并指手套的双层面料保护套,左右两侧设 有拇指孔,在保护套的手掌面内装有撑板,在保护套的手背面上,设有裸露孔,在裸露孔两 端的保护套上连接着系带。本发明还可加工成双层平面保护套,将一个矩形双层面料的中部横向均勻间隔成 条形小袋,小袋内插入硬撑条;矩形双层面料的纵向两端加工成凹形,以便捆绑时形成裸露 孔。平面保护套的4角连接着系带。采用本发明作为静脉输液时用的保护套,操作方便,病人感觉舒服,效果也好,用 品适于定型批量生产。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主视图。图中1、手掌面,2、手背面,3、系带,4、拇指孔,5、裸露孔,6、撑板,7、开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介绍本发明。 实施例1,参照图1、2,一个类似手套的保护套,由手掌面1和手背面2组成,左右 两侧都设有拇指孔4,便于左右手都能使用。手掌面夹层内装有撑板6,撑板可以是一块整体,也可以间成条形块,撑板材料可使用木板、竹板或塑料板。在手背面上,设有裸露孔5,是 注射针头位置。在裸露孔两端的保护套上,连接着带尼龙搭扣的系带3,手背面的手腕处有 开口 7连通裸露孔,便于穿戴捆扎。 实施例2,参照图3,一个矩形双层面料的保护套,在横向均勻间隔成几个条形小 袋,小袋内插入条形撑板6,在矩形双层面料的纵向两端加工成凹形,捆绑时则形成裸露孔 5。保护套4角连接着带尼龙搭扣的系带3。这种保护套适于胳膊肘部静脉输液时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输液用保护套,其特征是一个类似于并指手套的双层面料保护套,左右两侧 设有拇指孔,在保护套的手掌面装有撑板,在保护套的手背面上,设有裸露孔,在裸露孔两 端的保护套上连接着系带。
2.一种输液用保护套,其特征是在矩形双层面料上,横向均勻间隔成条形小袋,小袋 内插入硬撑条;矩形双层面料的纵向两端加工成凹形,4角连接着系带。
全文摘要
一种输液用保护套,是一个类似于并指手套的双层面料保护套,左右两侧设有拇指孔,在保护套的手掌面装有撑板,在保护套的手背面上,设有裸露孔,在裸露孔两端的保护套上连接着系带。一种输液用保护套,其特征是在矩形双层面料上,横向均匀间隔成条形小袋,小袋内插入硬撑条;矩形双层面料的纵向两端加工成凹形,4角连接着系带。采用本发明作为静脉输液时用的保护套,操作方便,病人感觉舒服,效果也好,用品适于定型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A61M5/00GK102133439SQ20101010076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6日
发明者何国平, 周乐山 申请人:中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