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0998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的药物。
背景技术
呼吸系统在人体的各种系统中与外环境接触最频繁,接触面积大。在呼吸过程中, 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微生物、异性蛋白过敏原、尘粒及有害气体等皆可 吸入呼吸道肺部引起各种病害。其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原发性感染以病毒感染最多见, 最先出现于上呼吸道,随后可伴发细菌感染;外源性哮喘及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呼吸道 感染性疾病依然高居小儿感染性疾病的首位,肺炎依然是5岁以下儿童的首位死因,2005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Lancet杂志上公布2000 2003年儿童死亡病因评估报告全球死亡儿 童1060万例,其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3%归因于6种疾病,首位是肺炎(占19%)。
肺炎是小儿的常见疾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多见于婴幼 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以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尤高。多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 也可继发于麻疹、百日咳等疾病。体质虚弱和营养不良小儿患本病后,病程较长,病情亦重, 易合并心功能衰竭等症。 支气管炎也是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患病率高,其病因大多为细菌或病毒所致,一
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达高峰。当患支气管炎时,小儿常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
食欲减退或伴呕吐、腹泻等,较小儿童还可能有喘憋、喘息等毛细支气管炎表现。还可能发
展成为支气管肺炎;小儿支气管炎为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气喘
等。本病属于中医儿科学"咳嗽"、"喘证"等范围,临床表现以实证多见。 百日咳,系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呼
吸道卡他性炎症,后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后伴有特殊的吸气性吼声为特征,因其病
程可拖延3 4个月之久,故名为"百日咳"。本病四季皆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多见,任何
年龄皆可发病,但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百日咳的治疗一般采用支持、对症、抗菌治疗,应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高价免疫球蛋白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疗程长疗效差。 上述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常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但此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大,患
者一般希望选用副作用小的中成药进行治疗,然而,目前治疗效果满意、显效快的的纯中药
制剂尚难见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效快、治疗效果满意的治疗小儿呼吸道和 肺部感染的药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党参9 15、虎杖9 15、前胡4. 5 12、杏仁3 9、化橘红3 9、白前4. 5 12、板蓝根6 15、穿山龙9 15、徐长卿3 9、木蝴蝶1. 5 6、五味子1. 5 12、川贝母3 12、半夏3 12。 该药物制备原料中还包括紫菀5 9重量份、桔梗3 9重量份中的至少一种,添 加此类辅助成分,可增强治疗效果。 所述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党参9 15、虎杖9 15、前胡4. 5 9、杏仁3 9、化橘红3 9、白前4. 5 9、板蓝根6 12、穿山龙9 15、徐长卿3 9、木蝴蝶1. 5 3、五味子1. 5 6、川贝母 3 9、半夏3 9、紫菀5 9、桔梗3 9。 所述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党参9 12、虎杖9 12、前胡4. 5 6、杏仁3 6、紫菀5 7、化橘红3 6、 半夏3 5、白前4. 5 7、板蓝根6 9、穿山龙9 13、桔梗3 7、徐长卿3 6、木蝴蝶 1. 5 2、五味子1. 5 4、川贝母3 6。 所述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党参11 15、虎杖11 15、前胡6 9、杏仁6 9、紫菀7 9、化橘红6 9、 半夏6 9、白前6 9、板蓝根9 12、穿山龙12 15、桔梗6 9、徐长卿6 9、木蝴蝶 2 3、五味子3 6、川贝母6 9。 所述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可制成口服液剂、散剂、胶囊剂、片 剂、丸剂或颗粒剂等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口服液剂制备方法为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味药材,直接或粗碎后放入砂 锅或陶罐中,按药材水之重量比为1 : 1.2 4加水浸泡20 40分钟,大火烧开后以文 火煎煮20 30分钟,滤出药汁,再次加水煎煮15 20分钟后,除去药渣,合并两次所得药 汁,将其浓縮或稀释至原药材总重量的2. 5 6倍,灭菌后灌装即成。 口服液剂成人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200ml ;1 5个月婴儿,每次喂服5 10ml, 每日6 8次;6个月 1岁婴儿,每次喂服10 15ml,每日6 8次;1 2岁幼儿,每次 喂服15 20ml,每日4 6次;3 5岁幼儿,每次喂服20 25ml,每日4 6次;5岁以 上儿童,每次50ml,每日4次。 所述丸剂制备方法为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味药材,研碎过20 100目筛备用, 按药材总重量的1. 5 2. 5倍取蜂蜜加热至滚沸后,再加入上述药材粉均匀搅拌后制成药 丸,每粒8 10g。成人每次1粒,一日三次,儿童根据年龄酌减。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味药材,研碎过60 200目筛即为散齐U,每次服用2. 3 4g,儿童根据年龄酌减;或过筛后装入胶囊,制成胶囊,每粒0. 5g,每次服用4 8粒,儿童 根据年龄酌减。 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味药材,研碎过60 200目筛, 按药材总重量的0. 5 1倍加入药用填充剂,压制成片剂,每片1 1. 5g,每次服用2 4 片。 本发明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 1.功能与主治抗炎、抗病毒、止咳平喘。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 小儿肺炎、支气管炎(包括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慢性复发性气管炎、肺部感染、百日咳等症。 2.组方配伍原理与辩证用药
本方以虎杖、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前胡归肺疏散风热,配以杏仁、橘红、白 前、半夏、贝母祛痰、止咳,佐以徐长卿、木蝴蝶、穿山龙清热利湿,抗炎、止咳,还具有抗变态 反应,有抗过敏的作用,党参补益中气、健脾益肺,扶正驱邪平喘兼顾,提高患者免疫力,使 肺气宣通而痰热倶清。在上述配伍基础上,添加紫菀、桔梗之类药材,更可增加祛痰平喘之 效果。上方整体考虑调整,纲举目张,疗效显著。
此外,结合临床辨证用药,发热气喘者可加麻黄、石膏;虚寒证者可加桂枝、干姜;
脾虚大便溏薄者加薏苡仁、炒白术;脘痞纳呆加炒莱菔子、焦三仙等调和肺胃;咳喘甚者加
炒苏子降气化痰;咳黄痰者加黄芩、鱼腥草。总之在治疗的过程中,重在辨证,临证依据病
情,立法给药,随证施治。 可选用药材的药理药效简述如下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 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用于气虚不足,倦怠乏力,气急喘促,脾虚食少,面目浮 肿,久泻脱肛。 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 湿热黄疸,经闭,癥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虎杖的功用是清热解毒、 活血通经。
前胡,土当归、野当归,姨妈菜。性微寒,味苦、辛。归肺、脾、肝经。疏散风热;降气 化痰。主治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
杏仁,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 化橘红果实含柚皮甙、柚皮甙元;果皮含枸橼醛、香叶醇、芳樟醇、磷氨基苯甲酸甲 酯等。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肺、脾经。功能主治,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 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功能主治散寒,燥湿,利气,消痰。 半夏,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 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气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 结之良药。 白前,辛甘,微温。泻肺降气,下痰止嗽。治肺实喘满,咳嗽,多痰,胃脘疼痛。含三 萜皂甙、海罂粟甙元A、B、海罂粟甙A及海罂粟甙元C-黄花夹竹桃单糖甙等,芫花叶白前含
三萜皂甙。 板蓝根,苦,寒。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 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 脑,乙脑,肺炎,丹毒,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 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徐长卿,别名逍遥竹、一枝香、英雄草。味辛,性温。入肝、胃经。镇痛、止咳、利水
消肿、活血解毒。主治胃痛、牙痛、风湿疼痛、经期腹痛、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等。徐长卿
的全草含有牡丹酚、与肉珊瑚甙元、去酰牛皮消甙元、茸毛牛奶藤甙元和去酰萝摩甙元极为
相似的物质以及醋酸、桂皮酸等,长卿根的主要成分是丹皮酚(牡丹酚)、黄酮甙、氨基酸、
糖类,并含微量生物碱,徐长卿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穿山龙,苦,平。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痛,风湿关节痛,筋骨麻木,大骨节
病,跌打损伤,支气管炎。穿山龙含薯蓣皂甙,纤细薯蓣皂甙,穗菝葜甾甙,25-D-螺甾-3,5_ 二烯及对羟基苄基酒石酸。 五味子,温;酸、甘;归肺、心、肾经。功能与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川贝母,功效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木蝴蝶,苦、甘,凉。归肺、肝、胃经。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用于肺热咳嗽,喉痹,音鹏,肝胃气痛。木蝴蝶种子、茎皮含黄芩甙元,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利尿、利胆,降胆固醇的作用。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部,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能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 紫菀,别名山白菜、青菀、小辫、返魂草。苦、甘,微温。归肺经。润肺下气,消痰止咳。主治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含有表无羁萜醇、紫苑皂甙、紫苑酮、槲皮素等。
3.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
症状发热、咳嗽、气喘。
体征两肺( 一侧或两侧)可闻干性或湿性罗音。
有效在接受本发明药物治疗1 3天,临床症状咳嗽、气喘减轻,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肺部干、湿性罗音明显减少。
痊愈上述症状均消失。
无效上症状未发生改变。 发明人二十多年来先后接诊千余名患者,年龄从1个月到 70岁,其中年龄1个月 1岁者280余人,1 4岁者740余人,5 7岁者180余人,8 12岁者50余人,13 18岁者10余人,19 29岁者6余人,30 50岁者12余人,51 70岁者9余人。
随访观察了其中的180例病人,按上述疗效标准,统计结果如下有效率95%,治愈率90%。 下面仅列举一些具体病例说明 病例1 丁天赐,男,1岁半,河南省巩义市北山口镇南山口村人。患支气管肺炎,在巩义某医院通过输液给药,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激素等治疗一周,疗效甚微,因咳喘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患儿呼吸极度困难,病情危重。于1994年3月9日来发明人处就诊体温38. 6t:,三凹征明显,听两肺满布哮呜音及显性罗音,给服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口服液剂(肺康宁饮液),每次15ml,每2小时一次,服药1天后,体温下降至36. 5°C ,咳嗽、气喘明显改善,三凹征消失,两肺干湿性罗音减少,继续服药治疗14天,两肺呼吸音清晰,追访6年无复发。 病例2刘路杰,男,8个月,河南省巩义市大峪沟镇胡家沟村人。患肺炎,在镇、市医院治疗,效果差,分别入住郑州市三家省级医院两月多,耗资近万元,咳喘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期间曾三次出现心衰),春节期间返家,1993年元月16日慕名前来发明人处就诊体温38.『C,咳嗽、气喘,两肺大量干湿性罗音,胸片显示为支气管肺炎。给服本发明实施例l所述口服液剂(肺康宁饮液),每次10ml,每小时一次,服药8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服药三周,咳喘消失,两肺呼吸音清晰,追访io年无复发。
6
病例3张进普,男,5岁,河南省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村人。在幼儿满月期着凉后发病,后因着凉反复发作,咳喘5年,多次前往郑州某儿童医院治疗,诊断为变异性支气管哮喘,治疗后反复发作缠绵不愈。1994年8月16日来诊,气喘噜噜,两肺满布干性罗音。服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药物10天后,咳平喘息,两肺呼吸音清晰,巩固治疗一周,追访10年无复发。 病例4宁苑婷,女,1岁,河南省温县城关镇张庄村人。2002年7月患支气管肺炎,住巩义市某医院治疗一周,耗资千余元,病情稍有转机,后前来发明人处就诊,不发热,咳嗽,微喘,两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给服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口服液剂4天后,咳止喘平,两肺呼吸音清晰。巩固治疗一周痊愈。追访两年无复发。 病例5夏荷花,女,11岁,河南省项城县老城区夏巴村人。自幼患支气管炎,每年冬春季天气变冷受凉后即发病,缠绵不愈。2002年IO月在某市防疫站拍胸片诊断为肺结核,抗痨治疗两月无效。当年12月26日来发明人处就诊,咳嗽,气喘,吐白色痰,量较多,两肺可闻干性罗音,胸片显示,两肺纹理增粗紊乱,两肺门影增浓,以右侧为重,服实施例6制备的口服液剂5天,咳嗽、吐痰明显减少,再服药治疗15天,两肺哮鸣音消失,巩固服药治疗5天,2003年2月5日拍胸片显示两肺野清晰。追访两年无复发。 病例6李浩阳,男,3个月,河南省巩义市区人。患支气管肺炎,住某医院治疗,体温39t:,采取抗炎、抗病毒、解热、物理降温等治疗手段,体温不降,咳喘不息。2004年2月6日前来发明人处就诊体温38.『C,两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给服实施例2所述口服液剂,每次10ml,每2小时服一次,10小时后体温下降至36. (TC,咳喘明显减轻,三天后两肺干湿性罗音消失,巩固治疗三天后出院,追访三年无复发。 病例7范文菲,女,8岁,河南省巩义市涉村镇上庄村人。4岁时因受凉后咳嗽,反复发作4年,四处求医治疗未愈。2004年7月13日来发明人处就诊咳嗽,活动时气喘,听两肺可闻及少量干性罗音,服实施例9所述口服液剂4天后咳喘明显减轻,再服药治疗10天后两肺干性罗音消失,服药15天停药,追访5年无复发。 病例8翟亚奇,女,10岁,郑州市大峪沟矿务局职工家属。患儿出生至满月后因受
凉咳嗽,渐而发喘,反复发作io年,在郑州某儿童医院诊断为变异性支气管哮喘,经多家医
院治疗,咳喘未能得到有效控制。2002年9月12日,因咳喘复发,前来发明人处就诊不发热,两肺可闻及哮鸣音,余(-),服用实施例13所制备的胶囊剂5天,咳止喘平,巩固治疗二周痊愈。追访5年无复发。 病例9谷自豪,男,11个月,郑州市大峪沟矿务局三矿职工家属。2005年患支气管炎,求医省市级多家医院,住院治疗两个月,花费2万余元,咳喘未能完全控制。于2006年3月前来发明人处就诊不发热,咳嗽,时有发喘,两肺可闻少量干性罗音,服实施例10所述的口服液剂,每次10ml,每2小时l次,服药3天后咳喘止。继续巩固治疗2周,两肺呼吸音清晰。追访5年无复发。 病例10岳金彩,女,38岁,河南省巩义市大峪沟镇大峪沟村人。自幼患支气管炎,一年四季遇天气变凉就复发,并逐年加重,咳嗽,吐痰,动则即喘,难以操持家务,为治愈咳喘奔波于各地,阅医无数,未能得到有效治疗。于1994年2月20日来发明人处就诊体态消瘦,桶状胸,叩鼓音,两肺哮鸣音,胸片显示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服实施例11所述口服液剂每日早晚各一次,服药IO天后始感症状好转,再服药20天,咳嗽、气喘明显减轻,吐痰减少。坚持服药40天后,诸症悉除。后以实施例4所述丸剂巩固治疗两个月停药。追
访io年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液剂,由下列原料制成党参12kg、虎杖12kg、前胡6. 5kg、杏仁6kg、化橘红6kg、白前7kg、板蓝根9kg、穿山龙12kg、徐长卿6kg、木蝴蝶2kg、五味子4kg、川贝母6kg、半夏6kg、紫菀7kg、桔梗6kg。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味药材粗碎后放入砂锅或陶罐中,按药材水之重量比为l : 2加水浸泡30分钟,大火烧开后以文火煎煮20分钟,滤出药汁,再次加水煎煮15分钟后,除去药渣,合并两次所得药汁,将其浓縮或稀释至400L左右,灭菌后灌装即成。
实施例2 —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液剂,由下列原料制成党参9kg、虎杖9kg、前胡4. 5kg、杏仁3kg、化橘红3kg、白前4. 5kg、板蓝根6kg、穿山龙9kg、徐长卿3kg、木蝴蝶1. 5kg、五味子1. 5kg、川贝母3kg、半夏3kg、紫菀5kg、桔梗3kg。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液剂,由下列原料制成党参15kg、虎杖15kg、前胡9kg、杏仁9kg、化橘红9kg、白前9kg、板蓝根12kg、穿山龙15kg、徐长卿9kg、木蝴蝶3kg、五味子6kg、川贝9kg、半夏9kg、紫菀9kg、桔梗9kg。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中药丸剂,由下列原料制成党参11kg、虎杖12kg、前胡7kg、杏仁8kg、化橘红7kg、白前6kg、板蓝根10kg、穿山龙13kg、徐长卿7kg、木蝴蝶2. 5kg、五味子4. 5kg、川贝母7kg、半夏8kg、紫菀6kg、桔梗6kg。
其制备方法称取上述各味药材,研碎过40目筛备用,按药材总重量的2倍取蜂蜜加热至滚沸后,再加入上述药材粉均匀搅拌后制成药丸,每粒9g。 实施例5 —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液剂,由下列原料制成党参10kg、虎杖10kg、前胡5kg、杏仁4kg、化橘红4kg、白前5kg、板蓝根7kg、穿山龙9kg、徐长卿4kg、木蝴蝶2kg、五味子2kg、川贝母4kg、半夏4kg。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液剂,由下列原料制成党参15kg、虎杖15kg、前胡12kg、杏仁9kg、化橘红9kg、白前12kg、板蓝根15kg、穿山龙15kg、徐长卿9kg、木蝴蝶6kg、五味子12kg、川贝母12kg、半夏12kg。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中药丸剂,由下列原料制成党参10kg、虎杖11kg、前胡6kg、杏仁4kg、化橘红8kg、白前9kg、板蓝根8kg、穿山龙13kg、徐长卿5kg、木蝴蝶5kg、五味子10kg、川贝母7kg、半夏8kg。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4。
实施例8 —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中药丸剂,由下列原料制成党参13kg、虎杖9kg、前胡11kg、杏仁5kg、化橘红8kg、白前5kg、板蓝根14kg、穿山龙llkg、徐长卿8kg、木蝴蝶1. 8kg、五味子2kg、川贝母9kg、半夏5kg。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4。
实施例9 一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液剂,由下列原料制成党参9kg、虎杖13kg、前胡7kg、杏仁4kg、化橘红4kg、白前10kg、板蓝根11kg、穿山龙9kg、徐长卿3kg、木蝴蝶5kg、五味子7kg、川贝母11kg、半夏6kg。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 —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液剂,由下列原料制成党参14kg、虎杖11kg、前胡8kg、杏仁7kg、化橘红8kg、白前9kg、板蓝根12kg、穿山龙10kg、徐长卿8kg、木蝴蝶3kg、五味子4kg、川贝母5kg、半夏7kg、紫菀8kg。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 实施例11 一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液剂,由下列原料制成党参12kg、虎杖10kg、前胡9kg、杏仁9kg、化橘红5kg、白前11kg、板蓝根13kg、穿山龙12kg、徐长卿6kg、木蝴蝶4kg、五味子10kg、川贝母10kg、半夏10kg、桔梗7kg。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1。 实施例12 —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片剂,由下列原料制成党参
11kg、虎杖llkg、前胡6kg、杏仁6kg、化橘红6kg、白前6kg、板蓝根9kg、穿山龙12kg、徐长卿
6kg、木蝴蝶2kg、五味子3kg、川贝母6kg、半夏6kg、紫菀7kg、桔梗6kg。 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味药材,研碎过100目筛,按药材总重量的0. 5倍加入药用
填充剂,压制成片剂,每片lg。 实施例13 —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胶囊剂,由下列原料制成党参9kg、虎杖9kg、前胡4. 5kg、杏仁3kg、紫菀5kg、化橘红3kg、半夏3kg、白前4. 5kg、板蓝根6kg、穿山龙9kg、桔梗3kg、徐长卿3kg、木蝴蝶1. 5kg、五味子1. 5kg、川贝母3kg。
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味药材,研碎过80目筛,装入胶囊,制成胶囊,每粒0. 5g。
实施例14 一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液剂,由下列原料制成党参12kg、虎杖12kg、前胡6kg、杏仁6kg、紫菀7kg、化橘红6kg、半夏5kg、白前7kg、板蓝根9kg、穿山龙13kg、桔梗7kg、徐长卿6kg、木蝴蝶2kg、五味子4kg、川贝母6kg。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5 —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液剂,由下列原料制成党参9kg、虎杖12kg、前胡6kg、杏仁3kg、紫菀7kg、化橘红3kg、半夏3kg、白前7kg、板蓝根9kg、穿山龙9kg、桔梗3kg、徐长卿6kg、木蝴蝶1. 5kg、五味子4kg、川贝母6kg。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6 —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散剂,由下列原料制成党参15kg、虎杖1 lkg、前胡6kg、杏仁9kg、紫菀9kg、化橘红9kg、半夏6kg、白前6kg、板蓝根12kg、穿山龙15kg、桔梗9kg、徐长卿6kg、木蝴蝶2kg、五味子6kg、川贝母6kg。
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味药材,研碎过100目筛即为散剂。 实施例17 —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液剂,由下列原料制成党参15kg、虎杖15kg、前胡4. 5kg、杏仁9kg、化橘红9kg、白前4. 5kg、板蓝根6kg、穿山龙9kg、徐长卿3kg、木蝴蝶1. 5kg、五味子12kg、川贝母3kg、半夏12kg。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9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党参9~15、虎杖9~15、前胡4.5~12、杏仁3~9、化橘红3~9、白前4.5~12、板蓝根6~15、穿山龙9~15、徐长卿3~9、木蝴蝶1.5~6、五味子1.5~12、川贝母3~12、半夏3~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 药物制备原料中还包括紫菀5 9重量份、桔梗3 9重量份中的至少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 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党参9 15、虎杖9 15、前胡4. 5 9、杏仁3 9、化橘红3 9、白前4. 5 9、板 蓝根6 12、穿山龙9 15、徐长卿3 9、木蝴蝶1. 5 3、五味子1.5 6、川贝母3 9、半夏3 9、紫菀5 9、桔梗3 9。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 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党参9 12、虎杖9 12、前胡4. 5 6、杏仁3 6、紫菀5 7、化橘红3 6、半夏 3 5、白前4. 5 7、板蓝根6 9、穿山龙9 13、桔梗3 7、徐长卿3 6、木蝴蝶1. 5 2、 五味子1. 5 4、川贝母3 6。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 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党参11 15、虎杖11 15、前胡6 9、杏仁6 9、紫菀7 9、化橘红6 9、半夏 6 9、白前6 9、板蓝根9 12、穿山龙12 15、桔梗6 9、徐长卿6 9、木蝴蝶2 3、 五味子3 6、川贝母6 9。
6. 根据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 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口服液剂、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中的任意一种。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口服液剂制备方法为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味药材,直接或粗碎后放入砂锅或陶罐中, 按药材水之重量比为1 : 1.2 4加水浸泡20 40分钟,大火烧开后以文火煎煮20 30分钟,滤出药汁,再次加水煎煮15 20分钟后,除去药渣,合并两次所得药汁,将其浓縮 或稀释至原药材总重量的2. 5 6倍,灭菌后灌装即成。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丸剂制备方法为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味药材,研碎过40 150目筛备用,按药材总重 量的1. 5 2. 5倍取蜂蜜加热至滚沸后,再加入上述药材粉均匀搅拌后制成药丸,每粒8 10g。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药物制备方法为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味药材,研碎过60 200目筛即为散剂,或过筛 后装入胶囊,制成胶囊,每粒0. 5g。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味药材,研碎过60 200目筛,按药材总重 量的0. 5 1倍加入药用填充剂,压制成片剂,每片1 1. 5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疗小儿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的药物。其由党参、虎杖、前胡、杏仁、化橘红、白前、板蓝根、穿山龙、徐长卿、木蝴蝶、五味子、川贝母、半夏等制成。该药抗炎、抗病毒、止咳平喘,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小儿肺炎、支气管炎、慢性复发性气管炎、肺部感染、百日咳等症;本方药以虎杖、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前胡归肺疏散风热,配以杏仁、橘红、白前、半夏、贝母祛痰、止咳,佐以徐长卿、木蝴蝶、穿山龙清热利湿,抗炎、止咳,还具有抗变态反应,有抗过敏的作用,党参补益中气、健脾益肺,扶正驱邪平喘兼顾,提高患者免疫力,使肺气宣通而痰热俱清。在上述配伍基础上,添加紫菀、桔梗之类药材,更可增加祛痰平喘之效果。
文档编号A61K9/48GK101732554SQ20101010262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9日
发明者张兆君, 张文彦, 张文静, 张珂, 张艳敏, 张虎 申请人:张兆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