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透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01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血液透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血液透析系统。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HD)是血液净化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式之一。血液透析利用弥 散和超滤原理将患者的血液、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在透析膜内外两侧呈反向流动,借助 于膜内外两侧的溶质浓度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通过弥散作用达到两侧浓度平衡,清 除人体内新陈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同时可补充需要的物质,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现有血液透析设备一般由血液透析器、管路、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A浓缩液泵、A浓缩液接 头、B浓缩液泵、B浓缩液接头、供水端接头、排液端接头、废液罐和控制电路组成,存在以下 不足1)除气齿轮泵既作为除气使用,又推动平衡腔膜片,齿轮泵转速控制困难,整机水 路运行压力较高,水路部件使用寿命短。2)对反渗水的除气时没有循环进行,要达到除气效果需要较大的除气负压,齿轮 磨损较快,运行噪音较高。3)需要专门气泵对废液进行排气,多数气泵不能通水,故抽气的管路不能清洗或消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除气效果好、能有效降低整机水路运行 压力的血液透析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血液透析系统,包括血液透析器、容量平衡及超滤装 置、供水端接头、排液端接头、废液罐、A浓缩液泵、A浓缩液接头、B浓缩液泵、B浓缩液接 头和控制电路,其中A浓缩液泵、B浓缩液泵和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连 接,所述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的透析液出口接头通过管路与血液透析器的透析液侧第一接 头连接,血液透析器的透析液侧第二接头通过管路与废液罐的进液接头连接,废液罐的出 液接头通过管路与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的废液入口接头相接,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的废液 出口接头通过管路与排液端接头连接,其关键在于所述供水端接头通过管路与进水罐的进液接头连接,进水罐的出液接头通过管路 与节流构件的进口连接,该节流构件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齿轮泵的进口连接,第一齿轮 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串联加热器后与分离罐的进液接头连接,分离罐的第一出液接头通过管 路与进水罐的回流接头相接,在进水罐的顶部设置有排气接头;所述分离罐的第二出液接头与第一三通管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一三通管的第二端 串联A浓缩液泵后与A浓缩液接头连接,第一三通管的第三端与第二三通管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三通管的第二端串联B浓缩液泵后与B浓缩液接头连接,第二三通管的第三端与电导 监测器的一端连接,该电导监测器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的透析液入口接头相接;所述第一齿轮泵、加热器和电导监测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反渗水经供水端接头及管路进入进水罐,而进水罐中的反渗 水在第一齿轮泵的作用下,顺序经过节流构件、第一齿轮泵、加热器、分离罐后,再从分离罐 的第一出液接头回到进水罐形成循环,在循环过程中反渗水不断的经过除气和加热,由于 气体较轻,故通过节流构件分离的气泡和部分液体会从分离罐的第一出液接头回到进水罐 中,气体通过进水罐的上部排气接头排出。节流构件内设置有很小的细孔,当第一齿轮泵转速较高时,该第一齿轮泵前会产 生较大的负压,该负压即将反渗水中溶解的微气泡变成连续的大气泡,然后通过循环管路 在进水罐中排出。分离罐的下部都是无气泡并经过加热的反渗水,通过与A浓缩液泵吸入A浓缩液、 B浓缩液泵吸入的B浓缩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透析液,经过电导监测器监测配置的透析液 是否满足使用要求,然后该透析液进入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的透析液入口接头。透析液从 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的透析液出口接头出来后进入血液透析器的第一膜外接头,然后透析 液经过与血液进行物质和水分 交换后,再从第二膜外接头出来进入废液罐中,废液再从该 废液罐的出液接头进入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的废液入口接头,然后再从该容量平衡及超滤 装置的废液出口接头出来从排液端接头排出。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通过八个电磁阀及配备 的监测器,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能够保证透析液与废液经过该装置的液体量保持严格相 等。透析液和废液在进入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的时候,通过控制电路的控制实现透析液流 量的控制和从人体血液实现超滤脱水。所述供水端接头通过管路串联第一电磁阀后与进水罐的进液接头连接,在进水罐 内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该第一液位传感器及第一电磁阀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连接。 当进水罐内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第一液位传感器会传递信号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 让第一电磁阀关闭;相反,当进水罐内的液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控制电路会让第一电磁阀 打开进水直到进水罐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第一电磁阀再关闭,这样能够有效防止进水罐内 液体过多或过少,保证了水路能够正常运行。所述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的透析液出口接头与第三三通管的第一端连接,该第 三三通管的第二端串联第二电磁阀后与血液透析器的透析液侧第一接头连接,第三三通管 的第三端与第三电磁阀的一端连接,第三电磁阀的另一端与第四三通管的第一端连接,该 第四三通管的第二端与废液罐的进液接头连接,第四三通管的第三端串联第四电磁阀后与 血液透析器的透析液侧第二接头相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均通过 导线与控制电路连接。当控制电路配备的传感器监测到透析液浓度、压力等都正常时,第二 电磁阀、第四电磁阀都处于打开状态,第三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治疗正常;当相关传 感器监测到透析液有异常时,第二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立即关闭,第三电磁阀同时打开,使 异常透析液不进入血液透析器,而从旁路直接流向废液罐,保证了治疗安全。所述节流构件的出口与第五三通管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五三通管的第二端与第一 齿轮泵的进口连接,第五三通管的第三端串联第五电磁阀后与废液管的排气接头连接,在 废液管内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该第二液位传感器及第五电磁阀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 连接。当废液罐中的气体较多,液面较低时,第二液位传感器会传递信号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打开第五电磁阀,由于第一齿轮泵前负压较大,故可很快将废液罐中的气体排向第一 齿轮泵,然后使废液罐中的液面升高,直到控制电路关闭第五电磁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第一齿轮泵仅作为除气和反渗水循环加热使用,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平衡腔进 液和废液膜片的推动由自带的另外两个专门的齿轮泵推动,齿轮泵转速控制容易,整机水 路运行压力较低,水路部件使用寿命较长。2)采用专门的第一齿轮泵对反渗水进行循环除气,除气效果好,即使要达到良好 的除气效果也不需要较大的除气负压,运行噪音较小。3)只需用第一齿轮泵对废液进行排气,该段排气管路可以进行清洗消毒。4)当透析液有异常时,能够自动将异常透析液导入废液罐而不进入透析器和血液 接触,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供水端接头3与管路的一端连接,该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一电磁阀11 的进口连接,第一电磁阀11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进水罐12底部的进液接头连接。所述进水 罐12中部的出液接头通过管路与节流构件13的进口连接,节流构件13为现有技术,其结 构在此不做赘述,该节流构件13的出口与第五三通管27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五三通管27 的第二端与第一齿轮泵14的进口连接,第五三通管27的第三端与第五电磁阀28的出口连 接,该第五电磁阀28的进口通过管路与废液管5顶部的排气接头连接。从图1中可知,第一齿轮泵14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加热器15的进口连接,该加热器 15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分离罐16中上部的进液接头连接,分离罐16顶部的第一出液接头通 过管路与进水罐12中部的回流接头相接,在进水罐12的顶部设置有排气接头17,进水罐 12的内腔通过该排气接头17直接与大气相通。所述分离罐16底部的第二出液接头与第 一三通管18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一三通管18的第二端与A浓缩液泵6的出口相接,该A浓 缩液泵6的进口通过管路与A浓缩液接头7连接,第一三通管18的第三端与第二三通管19 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三通管19的第二端与B浓缩液泵8的出口相接,该B浓缩液泵8的进 口通过管路与B浓缩液接头9连接,第二三通管19的第三端与电导监测器20的一端连接, 该电导监测器20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2的透析液入口接头2a相接。从图1还可知,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2的透析液出口接头2d与第三三通管22的 第一端连接,该第三三通管22的第二端与第二电磁阀23的进口相接,第二电磁阀23的出 口通过管路与血液透析器1的透析液侧第一接头连接,第三三通管22的第三端与第三电磁 阀24的一端连接,第三电磁阀24的另一端与第四三通管25的第一端连接,该第四三通管 25的第二端与废液罐5中部的进液接头连接,第四三通管25的第三端与第四电磁阀26的 出口相接,该第四电磁阀26的进口与血液透析器1的透析液侧第二接头相接。所述废液罐 5底部的出液接头通过管路与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2的废液入口接头2b相接,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2的废液出口接头2c通过管路与排液端接头4连接。所述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 2采用ZL 200610054252. 8于2006年12月6日所公开的结构,在此不做赘述。从图1中进一步可知,在进水罐12内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21,废液管5内设置 有第二液位传感器29。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21、第二液位传感器29、第一电磁阀11、第二 电磁阀23、第三电磁阀24、第四电磁阀26、第五电磁阀28、A浓缩液泵6、B浓缩液泵8、容量 平衡及超滤装置2、第一齿轮泵14、加热器15和电导监测器20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10 电连接,由控制电路10控制各部分的工作。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反渗水经供水端接头3及管路进入进水罐12,当进水罐12内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 度时,第一液位传感器21会传递信号给控制电路10,控制电路10让第一电磁阀11关闭; 相反,当进水罐12内的液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控制电路10会让第一电磁阀11打开进水 直到进水罐12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第一电磁阀11再关闭;而进水罐12中的反渗水在第一 齿轮泵14的作用下,顺序经过节流构件13、第一齿轮泵14、加热器15、分离罐16后,再从分 离罐16顶部的第一出液接头回到进水罐12形成循环,在循环过程中反渗水不断的经过除 气和加热,由于气体较轻,故通过节流构件13分离的气泡和部分液体会从分离罐16的第一 出液接头回到进水罐12中,气体通过进水罐12的上部排气接头17排出。节流构件13内设置有很小的细孔,当第一齿轮泵14转速较高时,该第一齿轮泵14 前会产生较大的负压,该负压即将反渗水中溶解的微气泡变成连续的大气泡,然后通过上 述循环管路在进水罐12中排出。分离罐16的下部都是无气泡并经过加热的反渗水,通过第一三通管18、第二三通 管19向电导监测器20流动,此时A浓缩液泵6吸入A浓缩液、B浓缩液泵8吸入的B浓缩 液按一定比例与反渗水混合成透析液,经过电导监测器20监测配置的透析液是否满足使 用要求,然后该透析液进入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2的透析液入口 2a接头。透析液从容量平 衡及超滤装置2的透析液出口接头2d出来后进入血液透析器1的第一膜外接头,然后透析 液经过与血液进行物质和水分交换后,再从第二膜外接头出来进入废液罐5中,废液再从 该废液罐5的出液接头进入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2的废液入口接头2b,然后再从该容量平 衡及超滤装置2的废液出口接头2c出来从排液端接头4排出。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2通 过八个电磁阀及配备的监测器,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能够保证透析液与废液经过该装置 的液体量保持严格相等。透析液和废液在进入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的时候,通过控制电路 的控制实现透析液流量的控制和从人体血液实现超滤脱水。当控制电路10配备的传感器监测到透析液浓度、压力等都正常时,第二电磁阀 23、第四电磁阀26都处于打开状态,第三电磁阀24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治疗正常;当相关传 感器监测到透析液有异常时,第二电磁阀23、第四电磁阀26立即关闭,第三电磁阀24同时 打开,使异常透析液不进入血液透析器1,而从旁路直接流向废液罐5,保证了治疗安全。当废液罐5中的气体较多,液面较低时,第二液位传感器29会传递信号给控制电 路10,控制电路10打开第五电磁阀28,由于第一齿轮泵14前负压较大,故可很快将废液罐 5中的气体排向第一齿轮泵14,然后使废液罐5中的液面升高,直到控制电路10关闭第五 电磁阀28。
权利要求
一种血液透析系统,包括血液透析器(1)、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2)、供水端接头(3)、排液端接头(4)、废液罐(5)、A浓缩液泵(6)、A浓缩液接头(7)、B浓缩液泵(8)、B浓缩液接头(9)和控制电路(10),其中A浓缩液泵(6)、B浓缩液泵(8)和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2)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10)连接,所述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2)的透析液出口接头(2d)通过管路与血液透析器(1)的透析液侧第一接头连接,血液透析器(1)的透析液侧第二接头通过管路与废液罐(5)的进液接头连接,废液罐(5)的出液接头通过管路与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2)的废液入口接头(2b)相接,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2)的废液出口接头(2c)通过管路与排液端接头(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端接头(3)通过管路与进水罐(12)的进液接头连接,进水罐(12)的出液接头通过管路与节流构件(13)的进口连接,该节流构件(13)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齿轮泵(14)的进口连接,第一齿轮泵(14)的出口通过管路串联加热器(15)后与分离罐(16)的进液接头连接,分离罐(16)的第一出液接头通过管路与进水罐(12)的回流接头相接,在进水罐(12)的顶部设置有排气接头(17);所述分离罐(16)的第二出液接头与第一三通管(18)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一三通管(18)的第二端串联A浓缩液泵(6)后与A浓缩液接头(7)连接,第一三通管(18)的第三端与第二三通管(19)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三通管(19)的第二端串联B浓缩液泵(8)后与B浓缩液接头(9)连接,第二三通管(19)的第三端与电导监测器(20)的一端连接,该电导监测器(20)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2)的透析液入口接头(2a)相接;所述第一齿轮泵(14)、加热器(15)和电导监测器(20)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端接头(3)通过管路 串联第一电磁阀(11)后与进水罐(12)的进液接头连接,在进水罐(12)内设置有第一液位 传感器(21),该第一液位传感器(21)及第一电磁阀(11)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2) 的透析液出口接头(2d)与第三三通管(22)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三三通管(22)的第二端串 联第二电磁阀(23)后与血液透析器(1)的透析液侧第一接头连接,第三三通管(22)的第 三端与第三电磁阀(24)的一端连接,第三电磁阀(24)的另一端与第四三通管(25)的第一 端连接,该第四三通管(25)的第二端与废液罐(5)的进液接头连接,第四三通管(25)的第 三端串联第四电磁阀(26)后与血液透析器(1)的透析液侧第二接头相接,所述第二电磁阀 (23)、第三电磁阀(24)和第四电磁阀(26)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构件(13)的出口与第 五三通管(27)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五三通管(27)的第二端与第一齿轮泵(14)的进口连 接,第五三通管(27)的第三端串联第五电磁阀(28)后与废液管(5)的排气接头连接,在废 液管(5)内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29),该第二液位传感器(29)及第五电磁阀(28)均通 过导线与控制电路(10)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血液透析系统,供水端接头与进水罐的进液接头连接,进水罐的出液接头与节流构件的进口连接,节流构件的出口与第一齿轮泵的进口连接,第一齿轮泵的出口串联加热器后与分离罐的进液接头连接,分离罐的第一出液接头与进水罐的回流接头相接;分离罐的第二出液接头与第一三通管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一三通管的第二端串联A浓缩液泵后与A浓缩液接头连接,第一三通管的第三端与第二三通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三通管的第二端串联B浓缩液泵后与B浓缩液接头连接,第二三通管的第三端串联电导监测器后与容量平衡及超滤装置的透析液入口接头相接。本发明中齿轮泵转速控制容易,运行噪音较小,整机水路运行压力较低,水路部件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A61M1/14GK101829371SQ20101017811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0日
发明者任应祥, 刘智勇, 李昔华, 沈洪, 甘华, 罗自宜, 高光勇 申请人: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