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37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美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边使旋转部在使用者的皮肤面上旋转一边推压使用者的皮肤而施 加刺激的美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通过将可旋转地支撑在主体部的机壳上的旋转部(辊部)抵接在使 用者的皮肤上并使该旋转部旋转,对皮肤施加刺激的美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案登录第2591211号公报可是,在上述那样的美容器中,有可能随着旋转部的旋转而皮肤夹入旋转部及壳 体之间,具有难以得到适当的刺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皮肤的夹入的
美容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美容器,具备使用者可把持的 主体部;以及头部,设在该主体部的一端侧,具有旋转部;一边在上述使用者的皮肤面上使 上述旋转部旋转,一边推压使用者的皮肤而施加刺激,其要点在于,为了限制伴随着上述旋 转部的旋转的上述使用者的皮肤向上述旋转部与上述头部的主体之间的夹入,设有在该限 制时与上述使用者的皮肤抵接来确保夹入部分与上述使用者的皮肤之间的距离的限制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美容器中,其要点在于,上述限制部形 成为上述旋转部的轴向长度以上。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美容器中,其要点在于,上述限制 部从在该限制时与上述使用者的皮肤抵接的部分遍及规定范围,将与上述旋转部的距离设
定为一定。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美容器中,其要点在于,具有上述 旋转部的上述头部是经由弹性部件浮动支撑在上述主体部上而构成的;上述限制部设在被 浮动支撑的上述头部侧。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美容器中,其要点在于,上述限制 部的在其限制时与上述使用者的皮肤抵接的部分,设在比上述旋转部的旋转中心更靠近上 述主体部侧。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美容器中,其要点在于,上述旋转 部具备可自转的辊部、和可公转地支撑该辊部的公转部,构成为上述公转部在马达的驱动 下自动旋转。发明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了限制伴随着旋转部的旋转的、使用者的皮肤向 旋转部与头部的主体之间的夹入,设有在该限制时与使用者的皮肤抵接来确保夹入部分与使用者的皮肤之间的距离的限制部。通过该限制部,使使用者的皮肤从旋转部及头部的主 体之间的夹入部分离开,所以能够抑制本装置造成的使用者的皮肤的夹入。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限制部形成为旋转部的轴向长度以上。S卩,由于至少 遍及旋转部的轴向形成限制部,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使用者的皮肤的夹入。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限制部从在其限制时与使用者的皮肤抵接的部分遍 及规定范围,将与旋转部的距离设定为一定,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使用者的皮肤的夹入。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具有旋转部的头部经由弹性部件浮动支撑在主体部 上而构成。并且,限制部设在被浮动支撑的头部侧。即,通过在浮动支撑在主体部上的头部 侧设置限制部,能够使设在头部上的旋转部与限制部的间隔为一定,所以能够更可靠地抑 制使用者的皮肤的夹入。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限制部由于在其限制时与使用者的皮肤抵接的部分 设在比旋转部的旋转中心靠近主体部侧,所以使用者的皮肤与限制部难以抵接。即,通过在 使用中抑制与限制部的抵接,能够尽量仅施加旋转部带来的对肌肤的刺激。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旋转部中具备可自转的辊部、和可公转地支撑该 辊部的公转部,构成为公转部在马达的驱动下自动旋转。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通过限 制部抑制使用者的皮肤的夹入,能够起到与上述技术方案1 5的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效 果同样的效果。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美容器的外观图。图2是美容器的剖视图。图3是美容器的剖视图。图4是美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美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美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马达壳体及电池基台的立体图。图8是美容器的头部的俯视图。图9是另一例的美容器的头部的立体图。图10是另一例的美容器的头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按照

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表示本发明的美容器的外观图。美容器10由美容器主体部11、和连接在该美 容器主体部11的一端侧上的头部12构成主体。美容器主体部11如图2及图3所示,在其主体部侧机壳13内部,具备设在电池基 台14上的蓄电池15、通过来自该蓄电池15的电力供给而被旋转驱动的马达16、和具有进 行该马达16等的各种控制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基板17。主体部侧机壳13以筒状构成,使连接头部12的上端侧沿宽度方向(在图1中是 左右方向)扩大,形成为在被使用者把持时容易把持的大小。
此外,在主体部侧机壳13上,如图1及图3所示,在外侧面13a的前部侧,以向外 部露出的方式设有用来进行电源开启关闭操作及马达16的速度调节的开关部件20。该开 关部件20在由开关橡胶推压板21 (参照图6)及主体部侧机壳13夹持着环状的开关橡胶 22的状态下,开关部件20的后部侧的凸部20a插入在形成于开关橡胶22的大致中心部上 的沿前后方向为凹状而设置的凹部中。此外,在该开关部件20的前部侧的外缘部20b被大 致圆环形状的开关面板23向主体部侧机壳13内部(后部)侧推压的状态下,通过将开关 面板23的钩部与主体部侧机壳13在前后方向上卡止,防止开关部件20的脱落。另外,开 关橡胶22通过被开关橡胶推压板21及主体部侧机壳13夹持而弹性变形,所以防止了水等 的浸入。此外,主体部侧机壳13在其外侧面13a上的比上述开关部件20靠下侧,形成有沿 上下方向为大致相同形状的贯通孔13c。在该贯通孔13c中,压入固定着将与电路基板17 电连接的LED25(参照图3)导光的LED盖26,防止水等的浸入。并且,通过LED25进行充电 显示以及后述的辊块61的旋转速度的模式显示。此外,在主体部侧机壳13的下部侧的开口部13b上,设有将该开口部13b封闭的 大致圆盘状的下侧盖30。在下侧盖30上,如图6所示,在其外周上形成有槽部30a,并且在该槽部30a中安 装有主体0形环31。并且,在下侧盖30上,如图2所示,形成有共计两个从其下表面到上表 面贯通的贯通孔30b,在该贯通孔30b的各自中分别以夹着0形环34 (参照图6)的状态插 通着螺钉32。并且,将插通在贯通孔30b中的上述螺钉32的前端侧连结在形成于沿着主 体部侧机壳13的长度方向配置的电池基台14的下部的螺纹孔14a中,以将主体部侧机壳 13的开口部13b封闭的方式安装有下侧盖30。此时,由于使主体0形环31弹性变形以使 其将下侧盖30与主体部侧机壳13的间隙填埋,并且在上述螺钉32的连结时使插通在螺钉 32上的0形环34弹性变形以使其将螺钉32及下侧盖30的贯通孔30b之间的间隙填埋,所 以适当地密封而防止了水等的液体的浸入。在下侧盖30上,与安装在电池基台14的下部上的插头基台35为一体的插头端子 36向下方突出,构成为该突出的插头端子36能够与未图示的外部电源电连接。并且,通过 将该插头端子36与外部电源连接,由隔开规定间隔固定在电池基台14上的两个电池配件 37 (参照图5)夹持的蓄电池15经由与电池配件37电连接的电路基板17 (参照图3及图 5)以及电池配件37被充电。在电池基台14的上部,如图2、图3及图5所示,通过一体成形设有有底筒状的收 容部40。在该收容部40中,在其内侧设有收容马达16的马达壳体41。马达壳体41构成 为有底筒状,并且通过在从其下部侧的开口部41a收容着马达16的状态下将大致圆盘状的 壳体盖42通过螺钉43安装在马达壳体41上,将其开口部41a封闭。此外,在壳体盖42的下表面上,如图5及图7所示,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凸部42a, 并且在该凸部42a上安装有能够沿上下方向伸缩的浮动弹簧45。并且,浮动弹簧45的下端 侧如图2及图3所示,与收容部40的底部40a抵接。因此,通过浮动弹簧45可在上下方向 规定范围内移动地浮动支撑壳体盖42及马达壳体41。此外,马达壳体41如图3及图5所示,具备共计两个与大致扁平形状的马达16的 扁平面16a对置的扁平面41b,在各扁平面41b上,分别形成有两个从这些扁平面41b的外侧向与扁平方向正交的方向(前后方向)突出的突出支撑部41c。形成在各扁平面41b上 的突出支撑部41c支撑凸轮辊轴47的两端,并且在该凸轮辊轴47上可旋转地设有凸轮辊 48。该凸轮辊48与收容马达壳体41的收容部40的内侧面抵接,如上所述,当马达壳体41 向上下方向移动时,凸轮辊48在与收容部40的内侧面抵接的状态下旋转。此外,在马达壳体41的上端侧,设有通过螺钉49固定在马达壳体41上的大致圆 盘状的马达基台50。在该马达基台50上,在其上端侧的外周上形成有槽部50b,在该槽部 50b中,固定着由柔软材料(例如橡胶)构成的大致圆筒状的主体衬垫51的上端。此外,在 收容部40的上端侧,在沿径向突出的凸缘部40b上,在其外周侧形成有槽部,在该槽部中固 定着主体衬垫51的下端。因此,通过主体衬垫51防止了水等的液体从主体部侧机壳13的 上侧的开口部13d的浸入。此外,在马达壳体41向上下方向的移动时,主体衬垫51被适当 地变形,所以抑制了给马达壳体41的动作带来妨碍。收容在马达壳体41中的马达16如上所述,呈大致扁平形状,如图2及图3所示, 在使马达16的马达轴16b从形成在马达壳体41的底部中央上的贯通孔41d及形成在上述 马达基台50的大致中央位置上的贯通孔50a突出的状态下安装。此外,在马达16的马达 轴16b上,以插通着截面为M字状的密封部件52的状态在轴前端侧压入固定着小齿轮55。 并且,马达16的与马达轴16b相反侧的下端部受从马达壳体42的底部中心向上方向突出 的突出支撑部42b支撑,防止马达16的脱落。此外,马达16在与马达轴16b相反侧具备共 计两个端子16c,在该端子16c上分别连接着导线44(参照图5)的一端。并且,各导线44 的另一端连接在电路基板17上。连接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美容器主体部11的一端侧上的头部12如图4所示,具 备传递马达16的旋转驱动力的由多个齿轮构成的驱动传递机构60、和在由该驱动传递机 构60传递的旋转驱动力作用下旋转的辊块61。构成驱动传递机构60的驱动齿轮62如图2 图4所示,其基端侧与设在马达轴 16b上的小齿轮55啮合,并且在通过螺钉49与马达壳体41的上端侧固定的马达基台50中 压入驱动齿轮轴63的一端侧,上述驱动齿轮62以该驱动齿轮轴63为旋转中心可旋转地设 置。此外,驱动齿轮轴63的另一端侧通过插通在0形环64中的两个螺钉65压入固定在与 马达基台50固定的第1基台66中。并且,通过0形环64防止水等的液体从插通螺钉65 的未图示的螺纹孔浸入。此外,受驱动齿轮轴63支撑的驱动齿轮62的前端侧与中间齿轮70啮合。该中间 齿轮70的一端被第1基台66支撑,并且另一端被中间齿轮轴72支撑,该中间齿轮轴72被 安装在第1基台66上的第2基台71支撑,该中间齿轮70设置成能够以该中间齿轮轴72 为中心旋转。另外,中间齿轮轴72设置成向相对于驱动齿轮轴63正交的方向延伸,通过中 间齿轮70及驱动齿轮62,将马达16的旋转方向变换为正交的方向。中间齿轮70与连结齿轮73啮合。该连结齿轮73通过连结齿轮轴74可旋转地设 置,该连结齿轮轴74的一端被第1基台66支撑,并且另一端被第2基台71支撑。此外,连 结齿轮73与辊齿轮75啮合,该辊齿轮75受一端被第1基台66支撑、并且另一端被第2基 台71支撑的旋转支撑轴76可旋转地支撑。此外,在辊齿轮75上,通过未图示的螺钉可一体旋转地设有构成作为构成头部12 的旋转部的辊块61的第1安装台81。
构成辊块61及公转部的第1安装台81由插通旋转支撑轴76的插通基座部81a、 和设在该插通基座部81a的一端侧的大致圆盘状的被安装部81b构成。另外,被安装部81b 的一部分部分插通在沿设在右侧缘部66b上的旋转支撑轴76的轴向(在图2中是宽度方 向)贯通的贯通孔66c中,该右侧缘部66b比第1基台66的上表面66a突出,该插通部位 的轴向端部与上述辊齿轮75抵接并用螺钉固定。在插通基座部81a的轴向另一端侧(与 上述被安装部81b的相反侧),设有插通有上述旋转支撑轴76的构成公转部的大致圆盘状 的第2安装台85。该第2安装台85安装在比上述第1基台66的上表面66a突出的左侧缘 部66d上。此外,在第1安装台81的插通基座部81a的径向外侧,可与第1安装台81 —体旋 转(公转)地设有辊部90。此外,辊部90由通过大致圆柱状的金属部件(例如铝或黄铜 等)构成的辊主体90a、和覆盖辊主体90a的外周面的通过柔软材料(例如橡胶等)构成的 辊套90b构成。在辊主体90a的轴向端部上分别压入固定着作为自转轴的辊旋转轴91的一端侧, 各辊旋转轴91的另一端侧与形成在上述第1安装台81及第2安装台85上的卡合凹部92 卡合,可旋转(自转)地支撑着辊主体90a。此外,在辊主体90a上,在轴向端部侧的各自的 外周面上,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的槽部93。辊套90b构成为大致圆筒状,并且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凸的凸部94。 该凸部94与形成在上述辊主体90a的外周面上的槽部93卡合,防止辊套90b向轴向(在 图2中是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此外,在辊部90的夹着插通基座部81a的相反端位置(以旋转支撑轴76为中心 与辊部90沿周向180°的相反位置)上,大致圆柱状的皮肤推压部95可与第1安装台81 一体旋转(公转)而设置。在皮肤推压部95的两端上设有截面D字状的凸部95a,构成为 通过将该凸部95a压入固定到设在第1安装台81及第2安装台85上的截面D字状的凹部 96中,使其不会旋转(自转)。此外,在第1安装台81上设有凸部81c,通过与第2安装台 85的凹部85a嵌合而使其不会扭歪,通过用未图示的螺钉将第1安装台81及第2安装台 85固定,防止辊部90及皮肤推压部95的倾斜及扭歪。另外,在辊部90的轴向两端面与第1安装台81及第2安装台85之间设置0. 5mm 以上的间隙,并且在皮肤推压部95的轴向两端面与第1安装台81及第2安装台85之间设 置0. 5mm以上的间隙,这些间隙优选的是1. Omm以上,通过做成这样的结构,抑制了毛发等 的缠绕。此外,在第1基台66及第2基台71上,通过螺钉102固设有构成头部侧机壳 100(参照图1)的第1盖部件101,所述头部侧壳体100为在旋转支撑轴76的轴向(在图 2中是左右方向)的外侧覆盖下部侧的头部12的主体(外壳)。该第1盖部件101由俯视大致椭圆状的筒状部101a、和从该筒状部IOla的上端的 左右侧缘向上述左右方向展开并且向上方向突出的两个突出部IOlb构成。筒状部IOla的 下部侧在插入在主体部侧机壳13的上侧的开口部13d中的状态下与马达基台50卡合。并 且,筒部IOla的上端侧的突出部IOlb形成为,使其在筒状部IOla的周向上正对。此外,在 第1盖部件101的上端侧,安装有与构成头部侧机壳100的第2盖部件105组装的构成头 部侧机壳100的第3盖部件106。
安装在第1盖部件101的上端侧的第3盖部件106沿着第1盖部件101的上端形 成为框状,设有与第1盖部件101的突出部IOlb上端侧抵接的覆盖部107。第2盖部件105具备沿着第3盖部件106的内周缘部106a形成为框状的基座部 105a、和在该基座部105a的上部侧向左右方向突出的凸部105b。此外,凸部105b形成在 与上述覆盖部107对应的位置上,该凸部105b的上端部与第3盖部件106的覆盖部107上 端侧的下表面在上下方向上卡合。因此,防止了第2盖部件105的左右的浮起。另外,在第 3盖部件106的覆盖部107的下端侧设有钩部108,通过与设在第1盖部件101上的未图示 的凹部卡合,防止了第3盖部件106的左右的浮起等。此外,在第2盖部件105的基座部105a上,在辊块61进入到第1基台66侧的旋转 方向侧(后部侧),形成有用来确保离开辊块61及第2盖部件105的后侧上端部105c之间 的夹入部分规定距离以上的作为限制部的突出壁部110,并使其从基座部105a的后侧上端 部105c向斜上方突出。突出壁部110形成为,使其沿着伴随着辊块61的旋转的最外侧的 旋转轨迹L(是图3中的辊部90的外周部位随着公转而描绘的轨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半 径13mm)向上方向呈弯曲状。此时,突出壁部110在夹入限制时与使用者的皮肤抵接,为了 确保夹入部分(例如辊块61与第2盖部件105)与使用者的皮肤之间的距离,构成为使突 出壁部110的内周面IlOa与旋转轨迹L、即辊部90(辊块61)的距离A为8mm 15mm。另 外,通过以突出壁部110及辊部90的距离A在辊部90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为IOmm 12mm、 在辊部90的宽度方向端部侧为8mm IOmm的方式构成为弯曲状,能够提高美观性,并且在 确保安全的状态下较小地构成,所以使用方便性也变好。此外,突出壁部110构成为,从能够与使用者的皮肤抵接的该突出壁部110的上端 IlOb起到距离B (例如3mm左右以上)保持上述距离A。此外,突出壁部110的上端IlOb 构成为,位于比作为辊块61的旋转(公转)中心的旋转支撑轴76靠下方侧,其上下方向的 距离C例如为2mm左右。此外,突出壁部110如图8所示构成为,沿着辊块61的轴向的突 出壁部110的轴向长度(宽度方向长度)D比上述辊部90的宽度方向长度长。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美容器10中,通过将开关部件20压入到主体部11内侧中, 电源成为开启状态,从蓄电池15经由电池配件37、电路基板17及导线44对马达16的端 子16c供给电力,马达16向一个方向旋转。并且,随着马达16的旋转,经由与马达16的小 齿轮55连接的驱动传递机构60对辊块61传递马达16的旋转驱动力,辊块61向一个方向 (在图3中是逆时针方向)旋转。此时,通过由作为通常使用侧的美容器10的前部侧的辊 块61 (辊部90及皮肤推压部95)与使用者的皮肤(特别是脸)接触,能够施加将使用者的 皮肤从下向上方向抬起那样的刺激。此外,由于辊部90可自转地构成,所以在使用者的皮 肤的表面上从下向上方向滚动,能够对使用者的皮肤施加刺激。此外,在与通常使用侧的相反侧、即在辊块61进入到与辊块61对置的第1基台66 上表面66a中的一侧即美容器10的后部侧(后侧上端部105c),设有确保第2盖部件105 的后侧上端部105c及辊块61之间的夹入部分与使用者的皮肤之间的距离的突出壁部110。 因此,随着辊块61的旋转,可在辊块61与第1基台66上表面66a及第2盖部件105的基 座部105a的后侧上端部105c侧之间发生的皮肤的夹入被抑制。此外,与作为辊块61的旋 转中心的旋转支撑轴76相比,突出壁部110的上端IlOb位于更下侧,所以在通常使用中突 出壁部110不会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抑制了给使用者带来动作中的不适感的情况。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作用效果。(1)为了限制伴随着作为旋转部的辊块61的旋转的、向辊块61 (辊部90)与构成 头部侧机壳100的第2盖部件105的后侧上端部105c之间的使用者的夹入,设有突出壁部 110。该突出壁部110从辊块61离开距离A而形成,以使其在夹入限制时与使用者的皮肤抵 接而确保夹入部分(例如辊块61与第2盖部件105)与使用者的皮肤之间的距离。并且, 通过该突出壁部110,使用者的皮肤从辊块61及后侧上端部105c之间的夹入部分离开,所 以能够抑制本装置10造成的使用者的皮肤的夹入。(2)突出壁部110形成为构成辊块61的辊部90的轴向长度以上。即,至少遍及构 成辊块61的辊部90的轴向形成突出壁部110,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使用者的皮肤的夹入。(3)突出壁部110由于从在其限制时与使用者的皮肤抵接的部分(上端110a)起 遍及规定范围(距离B)将与辊块61的距离设定为一定,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使用者的皮 肤的夹入。(4)具有作为旋转部的辊块61的头部12经由作为弹性部件的浮动弹簧45浮动 支撑在美容器主体部11上而构成。并且,突出壁部110设在被浮动支撑的头部12侧(第 2盖部件105)。即,通过在浮动支撑在美容器主体部11上的头部12侧设置突出壁部110, 能够使设在头部12上的辊块61 (辊部90)与突出壁部110的间隔一定,所以能够更可靠地 抑制使用者的皮肤的夹入。(5)突出壁部110的作为在其限制时与使用者的皮肤抵接的部分的上端IlOb设在 比作为辊块61的旋转中心的旋转支撑轴76靠近美容器主体部11侧。因此,使用者的皮肤 与突出壁部110不易抵接。即,通过在使用中抑制与突出壁部110的抵接,能够尽量仅施加 通过构成辊块61的辊部90及皮肤推压部95对皮肤的刺激。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以下这样变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从组装在第3盖部件106上的第2盖部件105(基座部 105a的后侧上端部105c)向斜上方向延伸的方式做成了形成作为限制部的突出壁部110的 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是通过连续面构成限制部(突出壁部110)的结构,而 如图9所示那样以使中途的位置为中空的方式构成限制部120。此外,也可以如图所示那样 通过与第2盖部件105分体构成的管状部件130构成限制部。总之,只要构成为将使用者 的皮肤与作为旋转部的辊块61之间的距离规定(离开)为规定距离以上就可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马达16为仅向一个方向(在图3中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使其向两个方向或向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方向旋转。但 是,在使马达16向两个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优选的是除了上述实施方式的突出壁部110以 外,还在其相反侧设置例如同样的突出壁部110。此外,在使马达16向反方向旋转的情况 下,需要将上述实施方式的突出壁部110省略,而在其相反侧设置突出壁部11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构成作为旋转部的辊块61的辊部90中,从突出壁部110 的上端起一定距离B,沿着最接近于突出壁部110的旋转轨迹L形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 也可以遍及突出壁部110的突出方向整体沿着旋转轨迹L形成,此外也可以是不沿着旋转 轨迹L的结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浮动弹簧45使作为旋转部的辊块61相对于主体部侧 机壳13 (收容部40)可浮动地构成,并且将突出壁部110设在与辊块61 —体地浮动的位置上,但并不限于此。此外,也可以将辊块61及突出壁部110做成不浮动的结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与作为辊块61的旋转中心的旋转支撑轴76相比,突 出壁部110的上端更靠近下侧、即靠近美容器主体部11,但并不限于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马达16以使辊块61自动旋转,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 用将马达16省略的结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辊部90自转及公转,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 成为,在旋转支撑轴76上直接安装辊,使其在马达16的驱动力作用下旋转(仅自转)。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突出壁部110的轴向(宽度方向)的长度D比构成 作为旋转部的辊块61的辊部90的轴向(宽度方向)的长度长,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 比辊部90的轴向(宽度方向)的长度短的结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与作为通常使用侧的突出壁部110形成位置相反侧的主 体部侧机壳13的前部设置开关部件20,但并不限于此,开关部件20例如也可以设在主体部 侧机壳13的后部等、任意的位置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有由截面D字状的凸部95a限制自转的圆柱状的皮肤推压 部95,但也可以采用将该皮肤推压部95省略的结构。此外,该皮肤推压部95并不限于圆柱 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但是,优选的是与皮肤的抵接面为弯曲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有1个可自转地设置的辊部90,但也可以采用设有两个以 上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将与马达16的旋转驱动方向通过驱动传递机构60变 换为正交的方向而使辊块61旋转,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使马达16与辊块61的旋转 方向为相同方向的结构。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数值,例如辊部90的轴向两端面与第1安装台81及第2安装 台85之间的间隙、皮肤推压部95的轴向两端面与第1安装台81及第2安装台85之间的间 隙、旋转轨迹L的半径、距离A、距离B、距离C等不过是一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变更。
权利要求
一种美容器,具备使用者可把持的主体部;以及头部,设在该主体部的一端侧,具有旋转部;该美容器一边在上述使用者的皮肤面上使上述旋转部旋转,一边推压使用者的皮肤而施加刺激,其特征在于,为了限制伴随着上述旋转部的旋转的上述使用者的皮肤向上述旋转部与上述头部的主体之间的夹入,设有在该限制时与上述使用者的皮肤抵接来确保夹入部分与上述使用者的皮肤之间的距离的限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形成为上述旋转部的轴向长度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美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从在该限制时与上述使用者的皮肤抵接的部分遍及规定范围,将与上述旋 转部的距离设定为一定。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美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旋转部的上述头部是经由弹性部件浮动支撑在上述主体部上而构成的;上述限制部设在被浮动支撑的上述头部侧。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美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的在其限制时与上述使用者的皮肤抵接的部分,设在比上述旋转部的旋转 中心更靠近上述主体部侧。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美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部具备可自转的辊部、和可公转地支撑该辊部的公转部,构成为上述公转部 在马达的驱动下自动旋转。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皮肤的夹入的美容器。为了限制伴随着作为旋转部的辊块(61)的旋转的、使用者向辊块(61)(辊部(90))与构成头部侧机壳的第2盖部件(105)的后侧上端部(105c)之间的夹入,设有突出壁部(110)。该突出壁部(110)从辊块(61)离开距离A而形成,以使其在夹入限制时与使用者的皮肤抵接而确保夹入部分(例如辊块(61)与第2盖部件(105))与使用者的皮肤之间的距离。
文档编号A61H7/00GK101933879SQ201010218010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9日
发明者竹内利浩, 筏井和康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