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6592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中药组 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高血压、高血脂及 高血糖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常见病,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大多数患者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现 有的治疗该病的西药虽缓解症状迅速,但复发率高,且停药后就会反弹,而现有的中药疗效 不显著,服药周期长,且市场上较少,治标不治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降压、降脂、降糖、 防治动脉硬化、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并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的中药组合 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 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葛根10-50 份蒿本10-50 份决明子10-50份白术 ΙΟ-δΟ 份柏子仁10-50份川芎10-50 份
丹参10-50份 菊花10-50份 黄芪10-50份 云苓10-50份 当归10-50份 银杏叶10-50份
白芷10-50份 石决明10-50份 党参10-50份 甘草10-20份 五味子10-50份 茶叶3-10份生山楂10-50份。上述的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 份的原料药制成葛根20-40 份蒿本20-40 份决明子20-40份白术 20-40 份柏子仁20-40份川芎20-40 份
丹参20-40份 菊花20-40份 黄芪20-40份 云苓20-40份 当归20-40份 银杏叶20-40份
白芷20-40份 石决明20-40份 党参20-40份 甘草12-18份 五味子20-40份 茶叶5-10份生山楂20-40份。上述的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优选 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葛根33. 6份、丹参28. 0份、白芷27. 4份、蒿本26. 5份、菊花30. 0份、 石决明28. 7份、决明子32. 5份、黄芪28. 0份、党参36. 5份、白术32. 7份、云苓23. 6份、甘 草14. 3份、柏子仁36. 7份、当归32. 8份、五味子31. 6份、川芎29. 8份、银杏叶32. 0份、茶叶6. 5份、生山楂26. 8份。 上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保健茶或口服液。所述重量份可以为克、两、斤、公斤、吨等重量计量单位。本发明全方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扩张冠状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液粘稠 度、控制血糖、降低血脂的作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具有较好的降压、降脂、降糖、防治 动脉硬化、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并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保健茶携带方 便,可长期饮用,无任何毒副作用,具有提高免疫力、养生、保健作用;口服液身体吸收快,活 血化瘀效果佳,对其他器官无毒害作用,疗效明显,同时对高血压后遗症患者症状有缓解功 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用的原料药为葛根50g、丹参20g、白芷28g、蒿本20g、菊花35g、石决明 40g、决明子20g、黄芪40g、党参35g、白术25g、云苓10g、甘草12g、柏子仁40g、当归20g、五 味子50g、川芎40g、银杏叶30g、茶叶5g、生山楂30g。本实施例采用保健茶制备工艺(1)按重量份称取各味药材;(2)对各味药材进行去杂质、清洗,将清洗后的药材混合并用水蒸汽加热20分钟 使药材熟化;将熟化后的药材置于真空度为0. OlMPa,温度为85°C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20 分钟;(3)将步骤(2)中干燥后的药材加水加热浸提两次,加水量为干燥后的药材水 =1 5,加热温度为80°C,第一次加热时间为2小时,第二次加热时间为1小时;合并两次 提取液,过滤除去杂质;将合并后的提取液在真空度为0. 05MPa,温度为60°C条件下进行真 空浓缩,制得浸膏;(4)将步骤(3)中的浸膏烘干,烘干温度为110°C,然后粉碎、包装,每袋10g,每 IOg含原生药3g。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用的原料药为葛根20g、丹参50g、白芷20g、蒿本50g、菊花20g、石决明 20g、决明子40g、黄芪20g、党参10g、白术40g、云苓20g、甘草18g、柏子仁20g、当归40g、五 味子30g、川芎50g、银杏叶40g、茶叶8g、生山楂IOgo本实施例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实施例3本实施例所用的原料药为葛根30g、丹参30g、白芷40g、蒿本30g、菊花40g、石决明 30g、决明子30g、黄芪30g、党参40g、白术20g、云苓50g、甘草15g、柏子仁10g、当归30g、五 味子40g、川芎30g、银杏叶50g、茶叶10g、生山楂20g。本实施例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实施例4本实施例所用的原料药为葛根33. 6g、丹参28. 0g、白芷27. 4g、蒿本26. 5g、菊花
430. 0g、石决明28. 7g、决明子32. 5g、黄芪28. 0g、党参36. 5g、白术32. 7g、云苓23. 6g、甘草 14. 3g、柏子仁36. 7g、当归32. Sg、五味子31. 6g、川芎29. 8g、银杏叶32. 0g、茶叶6. 5g、生山 楂 26. 8g。本实施例采用口服液制备工艺(1)按重量份称取各味药材;(2)除茶叶外,对其它各味药材进行清洗、切片、混合,将混合后的药材与茶叶 加水煎煮,加水量为混合后的药材水=1 8,提取煎液;将提取的煎液在真空度为 0. 05MPa,温度为50°C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制成稠膏;(3)在步骤⑵中浓缩的稠膏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酒精用量为lOOOmL, 室温浸泡40小时;收取经酒精浸泡后的药液,向药液中加入IOOg蔗糖,并加水调整药液总 量至 3000mL ;(4)将步骤(3)中加入蔗糖和水的药液在85°C条件下蒸馏去酒精,然后去药渣、过 滤;将过滤后的药液进行灭菌、装瓶,每瓶20mL,每20mL含原生药3g。实施例5本实施例所用的原料药为葛根33g、丹参40g、白芷30g、蒿本35g、菊花30g、石决明 10g、决明子50g、黄芪33g、党参30g、白术30g、云苓36g、甘草10g、柏子仁30g、当归50g、五 味子30g、川芎20g、银杏叶28g、茶叶7g、生山楂36g。本实施例制备工艺同实施例4。实施例6本实施例所用的原料药为葛根40g、丹参10g、白芷10g、蒿本40g、菊花50g、石决明 32g、决明子10g、黄芪50g、党参20g、白术50g、云苓30g、甘草14g、柏子仁33g、当归35g、五 味子10g、川芎38g、银杏叶10g、茶叶7. 5g、生山楂50g。本实施例制备工艺同实施例4。实施例7本实施例所用的原料药为葛根10g、丹参22g、白芷50g、蒿本10g、菊花10g、石决明 50g、决明子35g、黄芪10g、党参50g、白术10g、云苓40g、甘草20g、柏子仁50g、当归10g、五 味子20g、川芎10g、银杏叶50g、茶叶3g、生山楂40g。本实施例制备工艺同实施例4。用法用量保健茶用开水浸泡服用,每日和喝水一样不受限制的饮用;口服液每 日服用3次,每次1支,饭后1小时服用。疗效判定标准患者无头晕、头痛、头胀感觉,血压、血液粘稠度、血脂、血糖等相关 指数正常,饮食起居正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增强。无效和治疗前相比较,各方面无任何进步。一般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260例,治疗组200例,对照组60例。其中,治疗组病 种高血压100例,高血脂50例,高血糖50例。饮用保健茶120例,其中高血压60例,高血 脂30例,高血糖30例;服用口服液80例,其中高血压40例,高血脂20例,高血糖20例。 对照组病种高血压20例,高血脂20例,高血糖20例,其中高血压患者服用卡托普利片,高 血脂患者服用烟酸肌醇酯片,高血糖患者服用格列吡嗪片。表1两组疗效情况对比 本发明临床观察病例260例,其中治疗组20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本发明 保健茶和口服液,其中饮用保健茶120例,每日和喝水一样不受限制的饮用;服用口服液80 例,口服,每日3次,每次1支,饭前1小时服用;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其中高血压患者 服用卡托普利片,高血脂患者服用烟酸肌醇酯片,高血糖患者服用格列吡嗪片,用法按说明 书所示常规用量给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其结果为治疗组中饮用保健茶120 例,饮用1个月后查体相关指标指数下降,目前仍坚持服用,查血压、血脂、血液粘稠度、血 糖均正常,其中高血压60例,治愈55例,占91. 67%,有效5例,占8. 33%,总有效率100%; 高血脂30例,显效25例,占83. 33%,有效5例,占16. 67%,总有效率100%;高血糖30例, 显效20例,占66. 67%,有效10例,占33. 33%,总有效率100%。服用口服液80例,其中 高血压40例,治愈30例,占75 %,显效10例,占25 %,总有效率100 % ;高血脂20例,显效 20例,占100%,总有效率100%;高血糖20例,显效15例,占75%,有效5例,占25%,总有 效率100%。对照组60例,其中高血压20例,服药期间血压可控,治愈10例,占50%,无效 10例,占50%,总有效率50%,治愈的多是轻微患者,且治疗过程中容易复发,停药后就出 现反弹,大部分只可缓解,一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并发症等问题;高血脂 20例,大部分患者服药期间血脂及血液粘稠度可控,显效10例,占50%,有效5例,占25%, 无效5例,占25%,总有效率75%,治疗过程中容易复发,大部分只可缓解,一部分患者在治 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并发症等问题;高血糖20例,部分患者服药期间血糖可控,显效10 例,占50%,无效10例,占50%,总有效率50%,治疗过程中容易复发,停药后就出现反弹, 需长期服用药物,一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问题。两组 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配方独特、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稳定性强、无毒 副作用、标本兼治,患者服用后未出现并发症、复发等不良发应,适合药品上市推广。典型病例病例1张某,男,52岁,家住镇安县米粮镇,于2010年2月3日就诊。自述头痛、头晕5年
6多,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加剧,常伴心悸、失眠、烦躁易怒、腰膝酸软。平常嗜好烟酒及辛辣,口 味重。自述服用降压胶囊、尼群地平西药降压,症状有时好转,但常复发,10天前因熬夜引 起头痛、头晕、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面色潮红、舌质紫暗,经测量,血压170/105mmng。西医 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服用西药降压药症状好转但不明显,要求中药治疗,后服用上方口服 液2个月,复诊自述头痛、头晕基本消失,经测量,血压130/90mmng,后守该方,继续服用2个 月,1月后随访,未复发。病例2范某,男,48岁,汽修厂干部。2004年4月初诊。主诉头痛眩晕3年,伴颈项疼痛、 耳鸣眼花、口干不欲饮、小寐多梦、腰腿痛、上下肢麻木、身困乏力,脉沉细、舌淡红苔少,血 压180/110mmng,血脂检查胆固醇6. 2mm/L、甘油三酯2. 14mm/L、B脂蛋白11.08g/L,西医 诊断为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服用维脑路通等效果不佳,转求中医治疗,辨证为肝肾 阴虚。治疗方案是滋阴补肾、活血通络,用上方口服液3个月,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2个 月后症状基本消失,脉弦缓、舌苔红,血脂、血压检查均降至正常,随访多年未复发。病例3冯某,男,62岁,2004年5月9日初诊。自述目眩、头痛3年,每次发必胀痛、不敢 言语、耳鸣阵作、眩晕、四肢发麻、上肢尤甚。屡经西医治疗,均暂缓症状,不久则复发,面色 潮红、舌红少苔、脉弦细,血压22. 9/13. 3kPa,血脂6. 6mm/L,胆固醇6. 8mm/L。服用上方口服 液1个月后,头痛症状缓解,但仍少眩晕,后加服用3个月,诸症状消失,后随访多年未复发。病例 4高某,男,55岁。2000年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8. 2mm/L,餐后2小时血糖 12. 6mm/L, 2003年12月晚睡觉无症状,翌日晨发生口眼歪斜,右侧半身不遂,舌犟语塞,诊 断为中风,经用上方口服液20天后见效,继续服用3个月后能清楚言语,后与西药结合服 用,并坚持饮用上方保健茶,症状好转,能起来行走,目前仍坚持服用,血糖控制情况良好。病例5袁某,男,61岁,血压22. 9/13. 3kPa,头晕目眩、右侧手足麻木,血粘稠度6. 3,即为 脑中风前兆,服用上方口服液1个月,自觉症状消失,血粘稠度4. 2,血压18. 3/12kPa,继续 服用3个月巩固疗效,随访2年未复发。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葛根10 50份 丹参10 50份 白芷10 50份蒿本10 50份 菊花10 50份 石决明10 50份决明子10 50份 黄芪10 50份 党参10 50份白术10 50份 云苓10 50份 甘草10 20份柏子仁10 50份 当归10 50份 五味子10 50份川芎10 50份 银杏叶10 50份 茶叶3 10份生山楂10 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 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葛根20-40份 蒿本20-40份 决明子20-40份 白术20-40份 柏子仁20-40份 川芎20-40份 生山楂20-40份c丹参20-40份 菊花20-40份 黄芪20-40份 云苓20-40份 当归20-40份 银杏叶20-40份白芷20-40份 石决明20-40份 党参20-40份 甘草12-18份 五味子20-40份 茶叶5-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 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葛根33. 6份、丹参28. 0份、白芷。27. 4份、蒿本26. 5份、菊 花30. 0份、石决明28. 7份、决明子32. 5份、黄芪28. 0份、党参36. 5份、白术32. 7份、云苓 23. 6份、甘草14. 3份、柏子仁36. 7份、当归32. 8份、五味子31. 6份、川芎29. 8份、银杏叶 32. 0份、茶叶6. 5份、生山楂26. 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 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保健茶或口服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原料药葛根、丹参、白芷、蒿本、菊花、石决明、决明子、黄芪、党参、白术、云苓、甘草、柏子仁、当归、五味子、川芎、银杏叶、茶叶、生山楂制成的中药制剂。本发明具有较好的降压、降脂、降糖、防治动脉硬化、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2GK101912484SQ20101024415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日
发明者魏青山 申请人:魏青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