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6784阅读:9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
背景技术
脑中风西医分为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两大类;中医分证标准有中经络和中 脏腑两种。无论是出血性脑中风,还是缺血性脑中风,凡无意识障碍的按中经络辩证;有意 识障碍的按中脏腑辩证。两者论病病因相同,其病位在脑,病因在风,风入脑络,造成大脑经 络运行受阻,实为脑中风。临床表现在神志昏迷、脑窍闭塞、口眼啮斜、偏身麻木、半身不遂、 语言不清、吞咽困难、频繁抽搐。轻的患者(1)五指半握拳,用力时能屈动;(2)跨步不平 衡,乏力;(3)舌体偏硬,讲话语言不清;(4)神志意识有时不清。重的患者(1)五指拘紧握 拳,失去屈动功能,上肢肌力为0级;(2)大小腿强硬,失去肢体痛觉功能,失去着力功能,下 肢肌力为0级;(3)舌体向内萎缩,不能表达语言;(4)目闭口合,不省人事,神志昏迷,导致 偏瘫或全瘫状态。目前脑中风治疗方法有静脉给药、针灸、口服中西成药。当患者出现脑中风状态 时,送医院后,通常采用静脉给药,约有20 %的患者能治愈,约60 %的患者无法治愈,造成 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还有约20%的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其有效率低。有的患者出 现脑中风时,运用针灸疗法,临床发现,个别脑中风患者通过针灸后病情会有好转,但是治 愈率低,其有效率只有10 20% ;还有的患者通过中成药或中西药,其服药时间长,病情好 转缓慢,治愈率一般只有10 15%,其有效率同样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发生脑中风20日内,治疗脑中风有显著疗效的药 物。路路通别名枫树、枫香树、枫实、枫果、枫木上球、枫香果、狼目、狼眼、九空子、枫 木球,其果实别名聂子、枫球子、狼眠,具有祛风通络、行气退肿、活血散瘀功能。黑老虎别名冷饭团、万丈红、钻骨风、酒饭干团、臭饭团、酒饭团、过山龙藤、大钻、 透地连珠、紫根藤、外红消、红过山、大叶南五味,具有祛风去湿、行气活血的作用。透骨消别名活血丹、连线草、连钱草、金钱草,能祛风消肿,行气通络。薜荔别名凉粉果、老鸦馒头、木瓜藤、壁石虎、吊有子、凉粉子、木莲,茎叶名“薜荔 络石藤”,能驱风活络、行气通络。马鞭草别名顺将草、狗牙草、铁马鞭、马板草、龙牙草、风颈草、狗咬草,紫顶龙芽 草、野荆芥、马鞭、狗牙草、马鞭稍、小铁马鞭、顺捋草、蜻蜓草、退血草、铁马莲、疟马鞭、土荆 芥、燕尾草、白马鞭、蜻蜓饭、铁扫帚。具有通经散瘀、祛风遂水。石南藤别名酒饼藤、山蒴、爬岩香、巴岩香、南藤、湖北胡椒、丁父、丁公寄、丁公 藤、搜山虎、蓝藤、满天香、小风藤,具有祛风湿、舒经络、强腰膝。本发明通过严谨的组方选用上述中草药,既能祛风通经、搜风入络,又能达到行气通络、软化经络,故为方中的君药。用风药治疗脑中风,已被大量的现代药理研究所证实;祛 风药能改善脑血管、脑神经的反应性促使脑供血,复通脑神经,调整脑循环;驱风药和行气 药都能扩张脑血管活跃脑微循环,增加血流灌注,达到血行风自灭的药理疗效。木贼别名木贼草、驳节草、无芯草、驳市花、锉草、笔头草、笔筒草、节骨草,能疏风 散热、止血。桂枝别名香桂枝、竺枝、柳桂,具有发表散寒、温通经络、通阳化气之功。葛根别名野葛、苦葛、粉葛,葛条、甘葛、葛藤、葛麻,能发散风寒,解肌解热。蔓荆子别名水稔子、白背扬、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木耳、小刀 豆藤、白背风、白背草,具有疏风散热、清利头目、醒神之功。本发明通过严谨的组方选用木贼、桂枝、葛根和蔓荆子为方中的臣药,药理研究证 明,疏风药和散寒药合并运用,具有复通经脉,通阳化气之功,能祛除因风生病,提升人体气 化功能,间接促进血液畅通,调节脑血管,复通脑神经,及时修复大脑因风受损的神经和血 管功能使之正常运行。小蓟又名刺儿菜,野红花、小刺盖、刺菜、猫蓟、青刺蓟、千针草、刺蓟菜、刺儿菜、 青青菜、萋萋菜、枪刀菜、野红花、刺角菜、木刺艾、刺杆菜、刺刺芽、刺杀草、荠荠毛、小恶鸡 婆、刺萝卜、小蓟姆、刺儿草、牛戳刺、刺尖头草、小刺盖、七七牙,能凉血止血,散瘀消肿。勾藤别名吊藤、钩藤钩子、钓钩藤、莺爪风、嫩钩钩、金钩藤、挂钩藤、钩丁、倒挂金 钩、钩耳,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作用。丹参别名南丹参、紫丹参、七星麻、红根、血参根、大红袍,能活血化瘀、扩张血管。九节茶别名草川瑚、九节风、竹节菜、接骨莲、肿节风,观音茶、接骨木、驳节茶、嫩 头子、草珠兰、山石兰、按骨兰,山鸡茶、鸡膝风、山胡椒、骨风消、大威灵仙、九节兰、青甲子、 满山香、隔年红、九节红、十月红、九节蒲、鸡骨香、接骨茶、鱼子兰,具有活血散瘀、祛风通络 之功。毛冬青别名毛皮树,乌尾丁、痈树、六月霜、细叶冬青、细叶青、苦田螺、老鼠啃、山 冬青、毛披树、茶叶冬青、水火药、喉毒药、米碎丹、高山冬青、猫秋子草、毛雌子、美仔蕉、毛 莱、六青、矮梯、耐糊梯、火烙木、山熊胆、毒药、酸味木,能活血通脉,退肿止痛。本发明通过严谨的组方选用小蓟、勾藤、丹参、九节茶和毛冬青为方中的左药,复 方功能是活血、凉血、化瘀血、清血热作用,能促使大脑瘀血能散,缺血能通,血管软化,血液 畅通,协同大脑的脑络与神经正常复通。临床发现,大脑出血、缺血长期血管运行不畅,都会 自生内风,因血管和神经是协同运行而循环的。临床验证,在祛风,治风病时也应兼治血管、 血液,推动血管血液畅通循环。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本发明药物还与巴戟、狗脊、芡实、甘 草组合。巴戟别名鸡长风、鸡眠藤,鸡肠风,鸡眼藤,三角藤,巴戟天,能补肾阳、强筋骨、壮 腰膝、祛风湿。狗脊别名金毛狗脊,能补肝肾,强筋骨。芡实别名鸡头、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能益泻固精、健脾。因脑中风患者都是脑脉脑络痹阻,或血溢脑脉外造成偏瘫或全瘫引起全身经络舒 缩,造成四肢功能肌力失调,虽因用祛风、驱风、活血、扩张软化血管的复方用药,推动了血 管、血液、经络正常运行。临床发现,手脚经络虽有功能好转,但上肢手臂肌力、下肢大小腿肌力在运动时还会感到手脚麻木、乏力。故本发明中用巴戟、狗脊,强筋壮骨,强补经络;用 芡实来调补肾精、固精;用甘草来调和诸药,提高复方组合临床药理功能发挥协同疗效,故 为方中的史药。临床验证,本发明的君臣佐史,复方用药组合,对脑中风造成后遗症、上肢肌 力失调、下肢肌力为0级、生活不能自理、手脚强硬卷屈、偏瘫、全瘫,只要患者在20日内及 时运用都能取得疗效快速、完全康复的疗效。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路路通8 18份、黑老虎10 20份、透骨 消6 12份、薜荔10 18份、九节茶15 20份、马鞭草5 20份、石南藤8 20份、木 贼10 25份、丹参10 25份、巴戟10 20份和甘草8 12份。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路路通8 18份、黑老虎10 20份、透骨消6 12 份、薜荔10 18份、九节茶15 20份、马鞭草5 20份、石南藤8 20份、木贼10 25 份、丹参10 25份、巴戟10 20份、甘草8 12份、桂枝6 12份、葛根10 20份和 慢荆子8 20份。本发明还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路路通8 18份、黑老虎10 20份、透骨消6 12份、薜荔10 18份、九节茶15 20份、马鞭草5 20份、石南藤8 20份、木贼10 25份、丹参10 25份、巴戟10 20份、甘草8 12份、桂枝6 12份、葛根10 20份、 慢荆子8 20份、小蓟8 12份、勾藤8 16份、毛冬青10 30份、狗脊15 30份和 芡实6 18份。本发明具有驱风醒神、复通脑窍、驱风通络、祛风消肿、通经活血、软化血管、消肿 止痛、强壮筋骨、补肾固精、强壮腰肌经络之功。无论是脑出血性中风,还是脑缺血性中风或 是手术开颅、打孔引流后的脑出血性中风,在静脉给药无见效时,患病在20日内,只要病情 稳定,能吞流汁药液,及时运用本发明的药物,疗效最佳,有效率达97. 62%。1.本发明治疗脑中风的临床疗效1.资料1. 1诊断标准收集病者完整的疾病资料,临床诊断依据,中医诊断标准,根据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血管病分类诊断标 准,经CT或MRI检查证实出血性脑中风、缺血性脑中风。1. 2 一般资料选自1998年8月-2010年3月在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平远县人民医院、平远 县中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增城市人民医院、大埔县人民医院、兴宁市人民医院、丰顺县人 民医院、蕉岭县人民医院、南奥县人民医院住院1-30日的脑中风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共 收集已出院的脑缺血性中风患者88例(男性55例、女性33例);在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中 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42岁;在脑缺血性中风患者中,住院1 4日的4例,住院5 15日的55例,住院16 30日的29例。在出血性脑中风患者80例中(男性48例、女性 32例),出血性脑中风患者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38岁;住院1 4日的脑出血性中风 患者有2例,住院5 15日的有47例,住院16 30日的有31例。出院时按出院证明CT复查报告结论分别是左侧顶叶脑出血、右脑出血、左侧大 脑基底节区溢血、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脑冠出血、左侧大脑前动脉破裂出血。缺血性脑中 风按出院CT影像提示左侧大脑基底节区右侧脑干区脑梗塞,右脑血栓阻塞、右侧基底节聂叶多发性脑梗寒、右侧基底节脑梗塞、左侧额叶放射冠区基底节脑梗塞、左侧前动脉血管 梗塞、左侧枕叶颞叶及脑冠多发性脑梗塞等不同程度的多发性脑梗塞。1. 3临床症状在出血性脑中风80例中,实施开颅手术共22例(男性15例、女性7例),其中不 能吞食流汁液,插胃灌服的有10例,能吞流汁药液的有12例,其临床症状是意识神志有时 不清,会讲错话,口嘴邪歪,上肢肌力0分,语言不清,下肢肌力失调,双手向内卷曲,五手指 不能握拳,生活不能自理,神经功能病残程度积分5分以下。左右脑打孔引流出血的有44 例(男性25例、女性19例),临床症状是神志正常,左上肢关节强硬,肌力0分,左下肢肌 力4分,右上肢关节不能运动,右手臂能屈动,五指半握拳,右脚跨步大小腿失去着力,能吃 稀粥,病残程度积分9 13分。左右脑出血性脑中风未动手术静脉给药的有14例(男性 8例、女性6例),临床症状语言表达反应迟钝,左脚乏力,跨步着力不平衡,左手能半握拳, 右手能屈拳。五指不能屈动,讲话时口嘴会邪歪,都能吃稀粥,病残程度积分6 9分。缺血性脑中风患者88例中,其中右脑大面积梗塞1例(女1例),临床症状是口 框紧闭,神志昏迷,双手大小臂强硬卷屈,双手五指不能屈动,向内拘紧握拳,双脚大小腿经 络舒缩,强硬卷屈,上下肌力0级,不能自吞流汁液,插胃灌服,病残程度积分0分。右脑大 面积陈旧性梗塞28例(男15例、女性13例),临床症状是吞咽困难,能吞流汁液,口嘴喁 斜,语言有时不清,左上肢关节正常,左手五指能半握拳,失去屈动功能,左脚功能失调,病 残程度积分5分。右脑梗塞21例(男性12例、女性9例),临床症状是能吃稀粥,左手臂 上肢肌力正常,左手臂下肢肌力乏力,五指半握拳,不会屈动,左下肢关节乏力,跨步需人扶 助,讲话时口嘴喁邪,舌体轻度感觉偏硬,病残程度积分10 13分。左脑大面积陈旧性梗塞 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临床症状是右侧偏瘫,右上肢肌力0分,五指拘紧握拳,失 去屈动功能,右下肢肌力功能失调,向内拘屈,肌力0分,语言有时不正常,对讲反应迟钝, 能吃流汁液,病残程度积分5分。左脑梗塞12例(男性10例、女性2例),临床症状是右 手五指半握拳,用力时会屈动,能屈举头顶高,语言正常,讲话时会流口水,口嘴轻度喁斜, 右脚跨步着力不平衡,跨步时会麻痹,跨步需人扶助,右侧头部会麻痹,能吃稀粥,病残程度 积分10 13分。2.治疗方法口服每日用300克本发明的药粉煲汤,每次口服150毫升,每日服三次,饭后15 分钟服,30日为一疗程,共服2个疗程。灌服不能进食流汁液的患者、先插胃管内,用注射器吸入营养液100_200ml,直 接灌注胃管内,每隔5小时灌服流汁营养液,15分钟后用注射器将150毫升药液直接注入胃 管内,每日灌服三次,共灌450毫升药液。根据脑中风轻症患者的情况,可服用本发明的第一、二种组方;脑中风重症的患 者,可服用本发明的第三种组方。2. 2疗效标准采用计分发法,着眼于神志、语言和运动的恢复程度,判断康复率。治愈偏瘫肢体恢复、中风症状消失、神志正常、语言表达无困难,生活能自理,满 分28分。显效语言表达尚不完全流利,肌力恢复III-IV级,自然跨步有轻度乏力感觉,生活能自理或半自理,神志正常,积分在10 14分。有效生命体征正常,偏瘫肢体好转,肌力恢复II-III级,语言表达不清,生活不 能自理,积分6 9分。无效积分为0-5分。3.治疗结果本发明治疗脑中风共168例(缺血性脑中风88例、出血性脑中风80例),治愈143 例,占85. 12% ;显效13例,占7. 74% ;有效8例,占4. 76% ;无效4例,占2. 38%。3. 1无论出血性脑中风、缺血性脑中风,只要患者能吞流汁药液,心、肝、脾、肺、肾 无严重病变,即使是手术开颅、打孔引流积血的脑中风后遗症,口服本发明的药物,具有快 速康复的希望。3. 2无论患者脑出血多少,在未开脑颅时,患者合并出现脑中风状态,只要患者病 情稳定,能吞流汁药液,服用本发明的药液疗效最佳。患者服用3-8日,临床发现神志、意 识、语言恢复快,服药10-30日偏瘫症状快速好转,偏身经络舒缩转软,手脚能伸能屈,手指 握拳伸屈有力,大小腿强硬经络恢复,跨步有力。3. 3患者发生缺血性脑中风2-15日内,服用本发明的药物30日治愈率达85.3%, 患者发生出血性、缺血性脑中风15 20日内,服用本发明的药物30日,有效率97.2%,有 严重五脏合并症病变的脑出血、脑缺血中风的患者,用药无效仅占2.4%。典型病例一吴X娟,女,46岁。2009年10月7日上午,突然倒在地上,即送广东省龙川县人民 医院救治。CT提示左侧顶叶脑出血29cc。用静脉点滴给药18日,病情虽有好转,但右手 失去肌力,右脚失去着力,住院18日于2009年10月25日转入梅州市人民医院,CT提示 1、脑出血;2、高血压3级,每天用静脉滴药医治,住院15日未见病情好转,于2009年11月 10日偏瘫出院。出院证明书提示1、脑出血;2、高血压病3级。2009年11月12日患者出 院病状是右脚不能抬高,稍动能平移,但失去肌力、着力,右手肩关节会痛,肌力差,右手五 指不能屈伸,向内半握拳,神志欠佳,偏瘫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该患者经临床诊断分析,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科《中风病诊断与疗效 评定标准》(试行)、西医诊断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各类 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患者属于出血性中风后遗病。2009年11月12日停用一切西药疗 法,即用本发明的中草药,每上午9时,中午12时,晚上7时,饭后15分钟服药,用治疗脑中 风的药物第三种组方,每用量一剂,煲药6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药量,一个疗程30日。 服药3日后,患者右脚肌力好转、手扶墙壁能慢步行走;服药10日后,右脚着力恢复,患者能 独自跨步慢行,右手五指能伸能屈,但无握力;续服30日汤药,电话随访,右脚着力恢复快, 患者能平稳行走跨步,生活自理,但跨步时仍感觉乏力、怕跌,右手功能肌力好转,五指能握 拳。为防止脑病复发,患者坚持又续服30日汤药,于2010年1月13日回访,发现患者右脚 肌力着力正常,下蹲弯腰平稳有力,五指伸屈、伸举,握拳有力,在家能劈柴、做饭,已康复到 正常健康水平。典型病例二李X然,男,53岁,2005年12月15日早上起床时,感觉左手无力,左脚乏力,即送 平远县人民医院救治,CT提示双侧基底节、双侧丘脑、右颞放射性多发性脑梗塞。采用西医静脉滴药一日,患者于2005年12月16日上午偏瘫出院,出院诊断1、脑梗塞;2、高血压 三级。16日上午患者出院症状是左手肢力功能全失调,五指拘紧握拳,左脚皮肤偏冷,左 脚能伸,不能屈,稍动能平移,下肢趾关节不能屈动,失去着力,神志疲倦,能吃稀粥、穿衣、 生活不能自理,血压100 180mmHg,瘫痪在床。该患者经临床诊断分析,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科《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 标准》(试行),西医诊断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会议修订《各类脑 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属于缺血性脑中风。2005年12月17日,患者停用一切西医疗法,即用 本发明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第二种组方,每上午8时,中午12时,晚上7时,饭后15分钟服药, 每用量一剂,煲药量为6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药量,连服一个疗程30日。服药6日后, 左脚着力好转,能下床大小便;服药10日后回访,患者手扶木棍,能慢步行走,左手五指能 自然屈动,但无握力;服药20日后随访,患者不用木棍慢步煅炼行走,但跨步乏力,左手五 指屈动有握力,左手臂肌力好转能屈,能伸到头顶高,但不能直举,血压下降90 150mmHg ; 服药30日再访,患者能下蹲、弯腰,左脚肌力、着力,跨步平稳,上肢关节活动伸举正常,伸 举肌力恢复,但伸举时有麻痹感觉,血压恢复降到75 130mmHg。为了巩固疗效,患者续服 30日汤药,共服药汤60日,临床再次回访发现患者左脚肌力屈动正常,下蹲、弯腰、跨步、 着力平稳有力,左臂关节活动自然,无软痛、无麻痹感觉,五手指握拳屈动有力,血压稳定在 75 125mmHg,神志意识正常,生活完全自理,重返工作岗位。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其不代表为本发明的唯一实施方 式。实施例一路路通8克、黑老虎10克、透骨消6克、薜荔10克、九节茶15克、马鞭草5克、石 南藤8克、木贼10克、丹参10克、巴戟10克和甘草8克混合均勻,粉碎、干燥、灭菌、包装、 制成粉剂。实施例二路路通18克、黑老虎20克、透骨消12克、薜荔18克、九节茶20克、马鞭草20克、 石南藤20克、木贼25克、丹参25克、巴戟20克和甘草12克,按常规方法制成片剂。实施例三路路通13克、黑老虎15克、透骨消9克、薜荔14克、九节茶18克、马鞭草12克、 石南藤14克、木贼17克、丹参18克、巴戟15克和甘草10克,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实施例四路路通8克、黑老虎10克、透骨消6克、薜荔10克、九节茶15克、马鞭草5克、石南 藤8克、木贼10克、丹参10克、巴戟10克、甘草8克、桂枝6克、葛根10克和慢荆子8克, 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实施例五路路通18克、黑老虎20克、透骨消12克、薜荔18克、九节茶20克、马鞭草20克、 石南藤20克、木贼25克、丹参25克、巴戟20克、甘草12克、桂枝12克、葛根20克和慢荆 子20克,按常规方法制成口服液。
实施例六路路通12克、黑老虎19克、透骨消8克、薜荔13克、九节茶17克、马鞭草13克、 石南藤15克、木贼18克、丹参17克、巴戟16克、甘草9克、桂枝10克、葛根14克和慢荆子 14克,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实施例七路路通8克、黑老虎10克、透骨消6克、薜荔10克、九节茶15克、马鞭草5克、石 南藤8克、木贼10克、丹参10克、巴戟10克、甘草8克、桂枝6克、葛根10克、慢荆子8克、 小蓟8克、勾藤8克、毛冬青10克、狗脊15克和芡实6克混合均勻,粉碎、干燥、灭菌、包装、 制成粉剂。实施例八路路通18克、黑老虎20克、透骨消12克、薜荔18克、九节茶20克、马鞭草20克、 石南藤20克、木贼25克、丹参25克、巴戟20克、甘草12克、桂枝12克、葛根20克、慢荆子 20克,小蓟12克、勾藤16克、毛冬青30克、狗脊30克和芡实18克混合均勻,粉碎、干燥、灭 菌、包装、制成粉剂。实施例九路路通11克、黑老虎13克、透骨消8克、薜荔13克、九节茶16克、马鞭草11克、 石南藤13克、木贼16克、丹参16克、巴戟14克、甘草9克、桂枝8克、葛根14克、慢荆子10 克,小蓟11克、勾藤13克、毛冬青21克、狗脊25克和芡实13克,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路路通8~18份、黑老虎10~20份、透骨消6~12份、薜荔10~18份、九节茶15~20份、马鞭草5~20份、石南藤8~20份、木贼10~25份、丹参10~25份、巴戟10~20份和甘草8~12份。
2.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路路通8 18 份、黑老虎10 20份、透骨消6 12份、薜荔10 18份、九节茶15 20份、马鞭草5 20份、石南藤8 20份、木贼10 25份、丹参10 25份、巴戟10 20份、甘草8 12 份、桂枝6 12份、葛根10 20份和慢荆子8 20份。
3.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路路通8 18 份、黑老虎10 20份、透骨消6 12份、薜荔10 18份、九节茶15 20份、马鞭草5 20份、石南藤8 20份、木贼10 25份、丹参10 25份、巴戟10 20份、甘草8 12 份、桂枝6 12份、葛根10 20份、慢荆子8 20份、小蓟8 12份、勾藤8 16份、毛 冬青10 30份、狗脊15 30份和芡实6 18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路路通8~18份、黑老虎10~20份、透骨消6~12份、薜荔10~18份、九节茶15~20份、马鞭草5~20份、石南藤8~20份、木贼10~25份、丹参10~25份、巴戟10~20份和甘草8~12份。本发明具有驱风醒神、复通脑窍、驱风通络、祛风消肿、通经活血、软化血管、消肿止痛、强壮筋骨、补肾固精、强壮腰肌经络之功。无论是脑出血性中风,还是脑缺血性中风或是手术开颅、打孔引流后的脑出血性中风,在静脉给药无见效时,患病在20日内,只要病情稳定,能吞流汁药液,及时运用本发明的药物,疗效最佳,有效率达97.62%。
文档编号A61K36/85GK101926892SQ20101024683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日
发明者黄超权 申请人:黄超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