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618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施方式涉及磁共振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磁共振成像装置(以下,称为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的 摄像,例如依照以下顺序进行。首先,以在由静磁场与倾斜磁场重叠而形成的磁场中心配置 摄像对象部位的方式将被检体设置在MRI装置中。接着,在MRI装置中执行定位图像的摄 像,并在MRI装置的显示部中显示定位图像。由此,例如技师等操作者使用所显示出的定位 图像进行关心区域(以下,称为ROI (Region OfInterest))的指定。接着,在MRI装置中执 行正式摄像(以下,称为正式扫描(scan)),MRI装置依照所指定的ROI重建医用图像。但是,在MRI装置的摄像中,存在使用多线圈(multi coil)的情况(日本特开 平10-179551号公报、美国专利第6794872号说明书、日本特开2008-29834号公报等)。 多线圈是指具有多个接收从被检体中所放射出的磁共振信号(以下,称为NMR(Nuclear MagneticResonance 核磁共振)信号)的要素线圈的接收线圈。使用多线圈时,NMR信号 以对要素线圈分配的信道(channel)单位被收集。因此,提出了以下技术,即、将在适合于 摄像的信道中收集NMR信号作为目的,自动地选择在摄像中使用的要素线圈。例如,MRI装 置确定与磁场中心重叠的要素线圈,并将确定的要素线圈作为在摄像中使用的要素线圈进 行选择。然而,在上述的以往技术中,对于技师等操作者,存在难以判断是否恰当地做出了 信道的选择的课题。例如,存在被检体未被适当设置,原本摄像对象部位偏离磁场中心的情 况,或者选择与磁场中心重叠的要素线圈未必是选择适合于摄像的信道等情况。然而,根据 定位图像判断选择哪个信道是恰当的很困难。因此,操作者在对选择信道存在疑义时,例如 要重新拍摄定位图像。另外,在忽视信道的选择不恰当,连正式扫描都执行完了的情况下, 例如还要重做正式扫描。

发明内容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MRI装置具有收集部、重建部、显示部、受理部、校正部以及 变更后显示部。收集部,在定位图像摄像时,以对要素线圈分配的信道单位收集由多个要素 线圈分别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数据,并将收集到的磁共振信号数据以信道单位保存在存储 部。重建部,在定位图像摄像时对所选择的信道,参照存储部,根据存储在该存储部的磁共 振信号数据来重建图像。显示部,显示通过上述重建部重建的图像。受理部,受理信道选择的变更。校正部,当通过上述受理部受理变更时,对变更后的信道,参照上述存储部,利用存 储在该存储部的磁共振信号数据来校正通过上述重建部重建的图像;变更后显示部,显示 与通过上述校正部校正得到的图像有关的信息。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提出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部分内容可以从说明书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明确上述内容。通过下文中详细指出的手段和组合 可以实现和得到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发明效果根据与实施方式有关的MRI装置,能够辅助操作者进行信道选择。


结合在这里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本发明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且 与上述的概要说明以及下面的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一同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图1为表示与实施例1有关的MRI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1有关的接收线圈的图。图3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1有关的定位图像的显示的图。图4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1有关的用于信道选择的画面的图。图5为表示与实施例1有关的存储部以及控制部的详细结构的功能框图。图6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1有关的剖面数据(profile data)的图。图7A以及图7B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1有关的定位图像数据以及灵敏度图(map) 用数据的图。图8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1有关的信道选择的变更后的画面的图。图9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1有关的定位图像数据的校正的图。图10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1有关的信道选择的变更后的定位图像的显示的图。图11为表示与实施例1有关的MRI装置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12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2有关的头部用的接收线圈的图。图13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2有关的重建得到的图像的图。图14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3有关的FOV(Filed Of View 视场)指定的变更的图。图15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3有关的折叠伪影(artifact)的警告的图。图16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4有关的拼合(stitching)图像的图。图17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4有关的信道选择的画面的图。图18为表示与实施例4有关的MRI装置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19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4有关的用于信道选择的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MRI装置的实施方式。说明与实施例1有关的MRI装置。首先,利用图1至图10,说明与实施例1有关的 MRI装置的结构。图1为表示与实施例1有关的MRI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所示,与实施例1有关的MRI装置100具有静磁场磁铁1、倾斜磁场线圈2、 倾斜磁场电源3、床4、床控制部5、发送线圈6、发送部7、接收线圈8a至Se、接收部9以及计算机系统(system) 10。静磁场磁铁1呈中空的圆筒形状形成,并在内部空间产生均勻的静磁场。静磁场 磁铁1,例如,为永久磁铁以及超导磁铁等。倾斜磁场线圈2呈中空的圆筒形状形成,并在内部空间产生倾斜磁场。具体来讲, 倾斜磁场线圈2被设置在静磁场磁铁1的内侧,接受从倾斜磁场电源3提供的电流从而产 生倾斜磁场。另外,倾斜磁场线圈2是组合与相互正交的X、Y、Z各轴对应的3个线圈而形 成的,3个线圈独立地接受从倾斜磁场电源3提供的电流,产生磁场强度沿着X、Y、Z各轴变 化的倾斜磁场。另外,Z轴方向与静磁场设为同一方向。在此,通过倾斜磁场线圈2产生的X、Y、Z各轴的倾斜磁场,例如,分别与切片 (slice)选择用倾斜磁场(is、相位编码(encode)用倾斜磁场Ge以及读出(read out)用倾 斜磁场Gr对应。切片选择用倾斜磁场(is被使用于任意地决定摄像断面。相位编码用倾斜 磁场Ge被使用于根据空间的位置改变NMR信号的相位。读出用倾斜磁场Gr被使用于根据 空间的位置改变NMR信号的频率。倾斜磁场电源3,根据从计算机系统10所发送的脉冲序列(pulse sequence)执行 数据,向倾斜磁场线圈2供给电流。床4具备载置被检体P的顶板如,并将顶板如以载置了被检体P的状态向倾斜磁 场线圈2的空洞(摄像口)内插入。通常,床4以长度方向与静磁场磁铁1的中心轴成平 行的方式进行设置。床控制部5驱动床4,将顶板如向长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移动。发送线圈6产生高频磁场。具体来讲,发送线圈6被配置在倾斜磁场线圈2的内 侧,接受由发送部7提供的高频脉冲,从而产生高频磁场。发送部7,根据从计算机系统10所发送的脉冲序列执行数据,将与拉莫尔 (Larmor)频率对应的高频脉冲发送至发送线圈6。接收线圈8a至Se接收NMR信号。具体来讲,接收线圈8a至Se被配置在倾斜磁 场线圈2的内侧,通过高频磁场的影响接收从被检体P所放射的NMR信号。另外,接收线圈 8a至Se将接收到的NMR信号输出至接收部9。在此,利用图2说明接收线圈8a至Se。图2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1有关的接收线 圈的图。具体来讲,如图2所示,接收线圈8b以及8c,分别为配置在被检体P的背与顶板 如之间的脊椎用的接收线圈,并全部为具有多个接收NMR信号的要素线圈的多线圈。在图 2表示的例子中,接收线圈8b以及8c分别具有4个要素线圈。另外,接收线圈8d以及Se, 分别为装置在被检体腹侧的腹部用的接收线圈,并全部为具有多个接收NMR信号的要素线 圈的多线圈。在图2表示的例子中,接收线圈8d以及Se分别具有4个要素线圈。另外,接收线圈8a为装置在被检体P头部的头部用的接收线圈,并具有多个接收 NMR信号的要素线圈的多线圈。在图2表示的例子中,接收线圈8a具有3个要素线圈。在 此,对信道,虽然分配一个或者多个要素线圈,但是在实施例1中,为了便于说明,以一个信 道分配一个要素线圈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因此,在图2表示的例子中,3个要素线圈被分 别分配信道“1吐”、“2吐”、“3吐”。返回图1,接收部9根据从计算机系统10所发送的脉冲序列执行数据,基于从接收 线圈8a至Se所输出的NMR信号生成NMR信号数据。具体来讲,接收部9通过数字(digital)变换从接收线圈8a至Se所输出的NMR信号来生成NMR信号数据,并将生成的NMR信号数 据发送至计算机系统10。在此,与实施例1有关的MRI装置100在执行正式扫描之前,分别进行剖面数据的 收集、定位图像数据的收集以及灵敏度图用数据的收集。因此,接收部9针对每个剖面数据 的收集阶段、定位图像数据的收集阶段、灵敏度图用数据的收集阶段以及正式扫描数据的 收集阶段,基于从接收线圈8a至Se所输出的NMR信号生成NMR信号数据。另外,接收部9 存储接收线圈8a至Se具有的要素线圈与信道的分配关系,并以信道单位生成NMR信号数 据。计算机系统10进行MRI装置100的整体控制或者NMR信号数据的收集、图像的重 建等。计算机系统10具有接口部11、数据收集部12、控制部13、存储部14、显示部15以及 输入部16。接口部11与倾斜磁场电源3、床控制部5、发送部7以及接收部9连接,并控制在 所连接的各部与计算机系统10之间接收发送的数据的输入输出。数据收集部12收集由接收部9所发送的信道单位的NMR信号数据。数据收集部 12在收集NMR信号数据时,将收集到的NMR信号数据以信道单位保存在存储部14中。存储部14以信道单位存储通过数据收集部12收集到的NMR信号数据。另外,存储 部14以被检体P单位存储通过后述的图像重建校正部1 生成的图像数据。例如,存储部 14 为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随机存储器)、ROM (Read Only Memory 只读存储器)、 闪存(flash memory)等半导体存储器元件,或者为硬盘、光盘等。另外,针对存储部14在 后面进行详细地说明。显示部15显示通过后述的图像重建校正部1 生成的图像或者用于信道选择的 画面等。例如,显示部15为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设备。例如,显示部15,如图3所示,显示定位图像。图3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1有关的 定位图像的显示的图。例如,显示部15在一个窗口内,在左侧显示在实施例1中显示为定 位图像的矢状(sagittal)图像的窗口,在右侧显示在实施例1中显示为正式扫描的图像的 轴向(axial)图像的窗口。矢状图像是指从侧面看到被检体P的纵断面的图像。另外,轴 向图像是指从体轴方向看到被检体P的横断面的图像。另外,显示部15在窗口的右下方, 显示“0K”按钮与“Cancel”按钮。如后述,“0K”按钮以及“Cancel”按钮在信道选择的变 更以及确定时使用。另外,例如,显示部15如图4所示,显示用于信道选择的画面。图4为用于说明与 实施例1有关的用于信道选择的画面的图。例如,显示部15依照实际的排列来显示接收 线圈8a至Se具有的要素线圈所分配的信道。例如在实施例1中的接收线圈8a,由于具有 3个要素线圈,所以显示部15如图4所示,显示3个信道(“头部lch”、“头部2ch”、“头部 3ch”)。另外,显示部15在窗口右下方,显示“0K”按钮与“Cancel”按钮。如后述,“0K”按 钮与“Cancel ”按钮在变更信道选择时使用。返回图1,输入部16从操作者接受各种操作或者信息输入。例如,输入部16为鼠 标或者轨迹球等指示设备(pointing device)、模式切换开关等选择设备,或者键盘等输入 设备。控制部13,通过控制上述的各部来综合地控制MRI装置100。例如,控制部13为 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专用集成电路)或者 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集成电路,或者为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器)或者MPU(Micro Processor Unit 微处理器)等电子电路。 另外,针对控制部13在以下进行详细地说明。接着,利用图5,说明存储部14以及控制部13的详细结构。图5为表示与实施例 1有关的存储部以及控制部的详细结构的功能框图。如图5所示,存储部14具有图像数据 存储部14a、剖面数据存储部14b、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14c、灵敏度图用数据存储部14d、正 式扫描数据存储部14e。图像数据存储部1 与数据收集部12以及图像重建校正部1 连接,以信道单位 存储通过数据收集部12收集到的NMR信号数据。另外,图像数据存储部Ha存储的NMR信 号数据被使用于图像重建校正部13e的处理。在此,如上述,与实施例1有关的MRI装置100在执行正式扫描之前,分别进行剖 面数据的收集、定位图像数据的收集以及灵敏度图用数据的收集。因此,图像数据存储部 1 针对每个剖面数据的收集阶段、定位图像数据的收集阶段、灵敏度图用数据的收集阶段 以及正式扫描的数据收集阶段,通过数据收集部12保存NMR信号数据,并针对每个各阶段 存储NMR信号数据。剖面数据存储部14b与图像重建校正部13e以及信道自动选择部1 连接,存储 剖面数据。具体来讲,剖面数据存储部14b以信道单位存储通过图像重建校正部13e生成 的剖面数据。另外,剖面数据存储部14b存储的剖面数据被使用于信道自动选择部13b的处理。在此,剖面数据表示每个要素线圈的灵敏度,并表示要素线圈的排列方向的灵敏 度。例如,扫描控制部13a在剖面数据的收集阶段,以对要素线圈的排列方向,即Z轴方向 施加倾斜磁场的方式控制各部,数据收集部12,例如以信道单位收集1编码量的NMR信号 数据。由此,图像重建校正部1 根据NMR信号数据生成投影数据,并保存在剖面数据存储 部14b中。图6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1有关的剖面数据的图。例如,在“头部lch”、“头部 2ch”、“头部3ch”为在摄影范围内的对要素线圈分配的信道时,剖面数据以信道单位表示如 图6所示的灵敏度。另外,剖面数据通常被使用于判断要素线圈的位置等情况。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Hc与图像重建校正部1 连接,存储定位图像数据。具体 来讲,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14c存储通过图像重建校正部1 生成的定位图像数据。另外, 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14c存储的定位图像数据通过显示部15进行显示。图7A以及7B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1有关的定位图像数据以及灵敏度图用数据的 图。图7A例示定位图像数据,图7B例示灵敏度图用数据。例如,当通过信道自动选择部1 选择“头部2ch”时,扫描控制部13a在定位图像数据的收集阶段,以使用“头部2ch”的要 素线圈的方式控制各部,数据收集部12收集NMR信号数据。由此,图像重建校正部1 根 据NMR信号数据生成定位图像数据,并保存在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14c中。定位图像数据 存储部14c,例如,存储在图7A中例示的定位图像数据。灵敏度图用数据存储部14d与图像重建校正部1 连接,并存储灵敏度图用数据。 具体来讲,灵敏度图用数据存储部14d以信道单位存储通过图像重建校正部1 生成的灵 敏度图用数据。另外,灵敏度图用数据存储部14d存储的灵敏度图用数据被使用于图像重建校正部13e的处理中。在此,灵敏度图用数据表示每个要素线圈的灵敏度,表示灵敏度的空间分布。例 如,扫描控制部13a在灵敏度图用数据的收集阶段,以使用全身用的接收线圈(省略图示) 以及成为收集灵敏度图用数据的对象的各要素线圈对同一切片进行摄像的方式控制各部, 数据收集部12,例如以信道单位收集32编码量的NMR信号数据。由此,图像重建校正部1 根据通过接收线圈接收到的NMR信号数据生成参考图像,根据通过要素线圈接收到的NMR 信号数据生成测量图像。并且,图像重建校正部13e,通过对每个像素(pixel)求出参考图 像与测量图像之比,以信道单位生成灵敏度图用数据,并保存在灵敏度图用数据存储部14d 中。例如,灵敏度图用数据存储部14d存储图7B中例示的灵敏度图用数据。在图7B中例示的灵敏度图用数据,从左起依次为分配了“头部lch”的要素线圈的 灵敏度图用数据、分配了 “头部2ch”的要素线圈的灵敏度图用数据、分配了 “头部3ch”的 要素线圈的灵敏度图用数据。分配了“头部lch”的要素线圈,如图2所示,位于被检体P的 头顶部侧。因此,在将头部的矢状图像设为摄影范围的情况下,如图7B所示,头顶部侧且下 侧的亮度变高,相反,体侧且上侧的亮度变低。分配了 “头部2ch”的要素线圈,如图2所示,位于被检体P的头部中央。因此,在 将头部的矢状图像设为摄影范围的情况下,如图7B所示,下侧的亮度变高,相反,上侧的亮 度变低。分配了 “头部3ch”的要素线圈,如图2所示,位于被检体P的体侧。因此,在将头 部的矢状图像设为摄影范围的情况下,如图7B所示,体侧且下侧的亮度变高,相反,头顶部 侧且上侧的亮度变低。这样,灵敏度图用数据的特性针对每个要素线圈而不同。另外,上述 的灵敏度图用数据的特性只不过是一个例子,根据要素线圈的配置等而变化。正式扫描数据存储部He与图像重建校正部1 连接,存储正式扫描的数据。具 体来讲,正式扫描数据存储部14e以被检体P单位存储通过图像重建校正部1 生成的正 式扫描的图像数据。另外,正式扫描数据存储部14e存储的正式扫描的图像数据通过显示 部15进行显示。返回图5,控制部13具有扫描控制部13a、信道自动选择部13b、信道选择变更受理 部13c、ROI指定受理部13d以及图像重建校正部13e。扫描控制部13a与信道自动选择部13b、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以及ROI指定受 理部13d连接,从而控制扫描。具体来讲,扫描控制部13a经由接口部11在倾斜磁场电源 3、床控制部5、发送部7以及接收部9等各部间进行发送接收信号,同时依照预先设定的摄 像条件等,控制剖面数据的收集、定位图像数据的收集、灵敏度图用数据的收集以及正式扫 描的数据的收集。例如,扫描控制部13a在定位图像数据的收集阶段,当从信道自动选择部1 接收 信道的识别信息时,以使用通过识别信息识别的信道所分配的要素线圈的方式控制各部。 另外,扫描控制部13a,在正式扫描的数据的收集阶段,从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中接收 信道的识别信息,当从ROI指定受理部13d中接收ROI的指定时,以使用通过识别信息识别 的信道所分配的要素线圈来对所指定的ROI进行摄像的方式控制各部。信道自动选择部13b与剖面数据存储部14b以及扫描控制部13a连接,并自动选 择在摄像时使用的信道。具体来讲,信道自动选择部1 参照剖面数据存储部14b,确定基 于以信道单位存储的剖面数据的与磁场中心重叠的信道,将确定的信道作为在摄像时使用的信道进行选择。即、MRI装置100由于具有磁场中心的位置信息,因此信道自动选择部 13b,例如,选择在磁场中心剖面数据的灵敏度最强的信道。例如,信道自动选择部1 选择 “头部2ch”。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对信道分配要素线圈,因此当信道自动选择部1 选择信 道时,就选择了在摄像时使用的要素线圈。并且,信道自动选择部1 将选择的信道的识别 信息发送至扫描控制部13a。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与输入部16、图像重建校正部13e以及扫描控制部13a 连接,受理基于操作者的信道选择的变更。例如,当在图3中例示的画面中按下“Cancel” 按钮时,切换到图4中例示的用于信道选择的画面上来显示。在图4中,接收线圈8a内,通 过信道自动选择部1 选择了 “头部2ch”。然后,操作者,例如,通过按下表示要选择的信 道的图标(icon),来变更信道选择。由此,例如如图8所示,以替换已经选择的“头部2ch”, 选择“头部lch”的方式进行变更。图8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1有关的信道选择的变更后的 画面的图。由此,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将经由输入部16受理了的信道的识别信息发送 至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另外,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受理基于操作者的信道确定。例如,在图8中例示 的画面中按下“0K”按钮,返回图3中例示的画面,当在图3例示的画面中再次按下“0K”按 钮时,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将该时所选择的信道的识别信息发送至扫描控制部13a。ROI指定受理部13d与输入部16以及扫描控制部13a连接,受理基于操作者的ROI 的指定。例如,如图3所示,在左侧的窗口中,假定显示在实施例1中为定位图像的矢状图 像。然后,操作者,例如通过使用鼠标等输入部16对矢状图像进行拖动(drag)操作,来进 行ROI的指定。由此,ROI指定受理部13d,将经由输入部16受理了的ROI信息发送至扫描 控制部13a。另外,在实施例1中,在执行正式扫描前,未显示右侧的窗口的轴向图像。当指 定了 ROI而执行了利用扫描控制部13a的正式扫描,并通过图像重建校正部1 重建正式 扫描的图像数据后,在右侧的窗口显示轴向图像。图像重建校正部13e与剖面数据存储部14b、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14c、灵敏度图 用数据存储部14d、正式扫描数据存储部14e以及图像数据存储部1 连接。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在剖面数据的收集阶段,参照图像数据存储部14a,根据存 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14a中的信道单位的NMR信号数据生成剖面数据。并且,图像重建校 正部1 将生成的信道单位的剖面数据保存至剖面数据存储部14b中。另外,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在定位图像数据的收集阶段,参照图像数据存储部 14a,根据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Ha中的规定信道的NMR信号数据生成定位图像数据。例 如,图像重建校正部13e根据使用“头部2ch”收集到的NMR信号数据生成定位图像数据。 并且,图像重建校正部1 将生成的定位图像数据保存在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14c中。另外,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在灵敏度图用数据的收集阶段,参照图像数据存储部 14a,根据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14a中的信道单位的NMR信号数据生成灵敏度图用数据。 并且,图像重建校正部1 将生成的信道单位的灵敏度图用数据保存在灵敏度图用数据存 储部14d中。另外,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当从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中接收信道的识别信息 时,参照灵敏度图用数据存储部14d,读出通过识别信息识别出的信道的灵敏度图用数据。 另外,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参照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14c,读出定位图像数据。并且,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利用读出的灵敏度图用数据校正读出的定位图像数据,并将校正了的定位 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部15。例如,如图8所示,假定以通过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来选择“头部lch”的方 式受理信道选择的变更。由此,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参照灵敏度图用数据存储部14d,读出 “头部lch”的灵敏度图用数据。另外,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参照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14c, 读出使用“头部2ch”的要素线圈收集到的定位图像数据。并且,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如图 9所示,利用读出的灵敏度图用数据校正读出的定位图像数据的亮度。图9为用于说明与实 施例1有关的定位图像数据的校正的图。S卩、读出的定位图像数据,由于根据利用“头部2ch”的要素线圈收集到的NMR信 号数据生成,所以如图7B所示,成为图像上方的亮度低,下方的亮度高的图像数据。另一方 面,校正后的定位图像数据利用“头部lch”的灵敏度图用数据被校正。在此,“头部lch”的 灵敏度图用数据,如图7B所示,右上方的亮度低,左下方的亮度高。因此,校正后的定位图 像数据,如图9例示的那样,成为右上方的亮度低,左下方的亮度高的图像数据。这样,图像 重建校正部13e,例如将图10左侧例示那样的矢状图像输出至显示部15。图10为用于说 明与实施例1有关的信道选择的变更后的定位图像的显示的图。在此,图像重建校正部1 从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中接收到的信道,不是通过 信道自动选择部13b自动选择的信道,而是通过操作者所选择的信道。因此,图像重建校正 部13e利用灵敏度图用数据校正定位图像数据,输出到显示部15,从而向操作者提供“在变 更了信道选择的情况下,图像中出现怎样的不同”的判断材料。例如,在患部存在于被检体P的头部中央附近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存在与选择 “头部2ch”相比更期望选择“头部lch”的情况(参照图3右侧例示的正式扫描的数据(轴 向图像)、以及图10右侧例示的正式扫描的数据(轴向图像))。操作者由于对定位图像进 行ROI的指定,所以当在显示部15上见到所输出的定位图像时,在想要指定的ROI的亮度 低的情况下,能估计对于正式扫描的数据亮度也会变低的情况。因此,操作者为了使正式扫 描的数据的亮度提高,要考虑变更信道选择,以使定位图像中与ROI相符合的区域的亮度 变高。与实施例1有关的MRI装置10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向操作者提供判断材料。另外,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在正式扫描的数据的收集阶段,参照图像数据存储部 14a,根据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1 中的规定信道的NMR信号数据来重建图像数据。并且, 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将重建得到的图像数据保存在正式扫描数据存储部14e中。接着,利用图11,说明与实施例1有关的MRI装置的处理顺序。图11为表示与实 施例1有关的MRI装置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首先,通过扫描控制部13a的控制进行剖面数据的收集(步骤 S101)。具体来讲,通过图像重建校正部13e生成剖面数据,生成的剖面数据被保存在剖面 数据存储部14b中。接着,信道自动选择部13b,基于磁场中心选择信道(步骤S102)。具体来讲,信道 自动选择部13b,参照剖面数据存储部14b,例如,选择在磁场中心剖面数据的灵敏度最强 的信道。例如,选择接收线圈8a的“头部2ch”。并且,通过扫描控制部13a的控制进行定位图像数据的收集(步骤S103),接着,进 行灵敏度图用数据的收集(步骤S104)。接着,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参照定位储部14c,重建定位图像数据,并使其显示在显示部的15中(步骤S105)。例如,如图3中 表示的左侧的窗口那样显示矢状图像。在此,MRI装置100,一边待机一边判断在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中是否受理信 道选择的变更,或者是否受理信道确定(步骤S106)。当在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中受理信道选择的变更时,图像重建校正部1 利 用与变更后的信道对应的灵敏度图用数据来校正矢状图像,并使其显示在显示部15(步骤 S107)。即、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当从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中接收信道的识别信息时, 参照灵敏度图用数据存储部14d,读出通过识别信息所识别的信道的灵敏度图用数据。另 外,图像重建校正部13e,从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14c中读出定位图像数据,利用读出的灵 敏度图用数据,校正读出的定位图像数据的亮度,并使其显示在显示部15。例如,以接收线 圈8a的“头部lch”被选中的方式受理信道选择的变更,并如图10中例示的左侧的窗口那 样显示矢状图像。由此,MRI装置100,再次待机来判断是否受理信道选择的变更,或者是否受理信 道确定(步骤S106),在受理了信道确定的情况下,转移到基于ROI指定受理部13d的ROI 指定中(步骤S108)。并且,当ROI指定受理部13d受理ROI的指定时(步骤S108肯定),转移到基于扫 描控制部13a的正式扫描中(步骤S109)。另外,图像重建校正部13e,根据通过正式扫描 收集到的NMR信号数据重建图像数据,并使其显示在显示部15。即、图像重建校正部13e, 当从ROI指定受理部13d中接收ROI的指定时,参照图像数据存储部14a,依照ROI重建图 像数据,并使其显示在显示部15。例如,如图10中例示的右侧窗口那样显示轴向图像。另外,与实施例1有关的MRI装置100,虽然依照上述处理顺序执行了处理,但是本 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执行定位图像数据的收集(步骤S103) 与灵敏度图用数据的收集(步骤S104)。另外,在实施例1中,将MRI装置100分别进行剖 面数据的收集、定位图像数据的收集以及灵敏度图用数据的收集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在根据收集到的灵敏度图用数据生成剖面数据的方法等也可 以是在可以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生成其他数据的情况下,恰当地生成需要的数据的方法。在 这种情况下,上述处理顺序还与方法相应地进行变更。如上所述,在与实施例1有关的MRI装置100中,通过扫描控制部13a的控制,数 据收集部12在定位图像摄像时,以对要素线圈分配的信道单位收集分别由多个要素线圈 接收到的NMR信号数据。并且,数据收集部12将收集到的NMR信号数据以信道单位保存在 存储部14中。另外,图像重建校正部13e,针对定位图像摄像时所选择的信道,参照存储部 14,根据存储在存储部14中的NMR信号数据重建定位图像。另外,显示部15显示重建得到 的定位图像。另外,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受理信道选择的变更。并且,图像重建校正部 13e,当通过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受理了变更时,针对变更后的信道,参照存储部14,利 用存储在存储部14中的NMR信号数据校正定位图像。另外,显示部15显示与校正得到的 定位图像有关的信息。由此,根据实施例1,由于表示在变更了信道选择的情况下在图像中出现怎样的不 同的信息被显示在显示部15,所以操作者能够根据该信息判断哪个信道的选择是恰当的。 另外,被显示在显示部15的信息,由于为利用在最初定位图像摄像时收集到的NMR信号数据生成的信息,因此无须重做定位图像的摄像。作为结果,摄像时间被减短,患者的负荷也 降低了。接着,说明实施例2。在实施例1中,说明了在变更信道选择时,利用灵敏度图用数 据校正定位图像的方法,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变更信道选择时,也可以是重建定位图 像的方法。以下,作为实施例2,说明重建定位图像的方法。在实施例2中的接收线圈8a,与实施例1 一样,为装置在被检体P头部的头部用的 接收线圈,为具有多个接收NMR信号的要素线圈的多线圈。在实施例2中,被检体P的头部 与接收线圈8a的信道的关系,例如成为图12所示那样。另外,在实施例2中,定位图像为 如图12所示的轴向图像。另外,图12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2有关的头部用的接收线圈的 图。另外,在实施例2中的扫描控制部13a,在定位图像数据的收集阶段,不只使用由 信道自动选择部1 选择的信道所分配的要素线圈收集定位图像数据,而是以对所有要素 线圈收集定位图像数据的方式控制各部。因此,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在定位图像数据的收 集阶段,参照图像数据存储部14a,根据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1 中的所有信道的NMR信 号数据以信道单位生成定位图像数据。另外,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14c存储所有信道的定 位图像数据。基于这种结构,例如,假定接收线圈8a内,通过信道自动选择部1 选择了 “头部 3ch”。然后,操作者,除已经选择的“头部3ch”以外,以选择“头部lch”以及“头部2ch”的 方式,在用于信道选择的画面上按下图标。由此,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将经由输入部 16受理的信道的识别信息发送至图像重建校正部13e中。另一方面,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当从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中接收信道的识 别信息时,参照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14c,读出定位图像数据。例如,图像重建校正部13e, 当从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接收识别“头部lch”、“头部2ch”以及“头部3ch”的识别信 息时,从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14c分别读出“头部lch”、“头部2ch”以及“头部3ch”的定 位图像数据。并且,图像重建校正部13e,根据读出的定位图像数据重建合成图像(Sum Of Squares 平方和),并将重建得到的合成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图13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2有关的重建得到的图像的图。重建得到的图像被认 为,如图13所示,图像全体的亮度提高变亮。即、当所有“头部lch”、“头部2ch”以及“头部 3ch”被选择时的合成图像的某点的图像信号S,将“头部lch”的某点的图像信号设为Si, 将“头部2ch”的某点的图像信号设为S2,将“头部3ch”的某点的图像信号设为S3时,通过 "S = S1*S1+S2*S2+S3*S3”的算式(“*”表示相乘,根据情况为右边全体的根(root))进行 计算。由此,用粗线的圈表示的患处附近的亮度也增强,医用图像的画质也提高了。另外,在实施例2中,例如在进行从“头部3ch”到“头部lch”的信道选择的变更 时,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当从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中接收识别“头部lch”的识别信息 时,从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14c中读出“头部lch”的定位图像数据。并且,图像重建校正部 13e也可以将读出的定位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部15。如上所述,在与实施例2有关的MRI装置100中,通过扫描控制部13a的控制,数 据收集部12在定位图像摄像时,以对要素线圈分配的信道单位收集分别由多个要素线圈 接收到的NMR信号数据。并且,数据收集部12将收集到的NMR信号数据以信道单位保存在存储部14中。另外,图像重建校正部13e,针对定位图像摄像时所选择的信道,参照存储部 14,根据存储在存储部14中的NMR信号数据重建定位图像。另外,显示部15显示重建得到 的定位图像。另外,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受理信道选择的变更。并且,图像重建校正部 13e,当通过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受理变更时,针对变更后的信道参照存储部14,根据 存储在存储部14中的NMR信号数据重建定位图像。另外,显示部15显示与重建得到的定 位图像有关的信息。由此,根据实施例2,与实施例1 一样,由于表示在变更了信道选择的情况下在图 像中出现怎样不同的信息被显示在显示部15,因此操作者能够根据该信息判断哪个信道的 选择是恰当的。另外,显示部15中所显示的信息,由于为利用在最初的定位图像摄像时收 集到的NMR信号数据所生成的信息,因此无须重做定位图像的摄像。作为结果,摄像时间被 缩短,患者的负荷也减轻了。接着,说明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中说明了,在由操作者受理了信道 选择的变更时,通过将变更后的定位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向操作者提供“在变更了信道选 择的情况下,在图像中出现怎样的不同”的判断材料的事例。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例如,在由操作者还受理了 FOV指定的变更时,通过将变更后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也可 以再向操作者提供“在变更了 FOV的情况下,在图像中出现怎样的不同”的判断材料。例如,假定MRI装置100由操作者受理了以从“50 X 50”到“20 X 20”变更FOV指 定的指示。然后,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参照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14c,读出定位图像数据, 依照“20X20”的FOV指定来校正或者重建图像,并显示在显示部15。例如,图像重建校正 部13e,如图14所示,替换在符号a所示的轴向图像,显示在符号b所示的轴向图像。或者, 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如符号c所示,也可以对依照“20X20”的FOV指定剪切出的图像实施 扩大处理并加以显示。另外,图14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3有关的FOV指定的变更的图。另外,例如,在通过FOV指定的变更产生折叠伪影时,也可以显示该图像或者警告。在此,针对折叠伪影进行简单地说明。在MRI的领域中,公知称为平行(parallel) 成像法的高速摄像法。平行成像法为通过使用多线圈,并且省略相位编码,将图像的重建所 需的相位编码数减至要素线圈数分之一的方法。例如,具有3个要素线圈的头部线圈的情 况,由于各要素线圈可以以1/3的相位编码数收集NMR信号即可,因此可以缩短摄像时间, 从而实现摄像的高速化。在此,在重建了由各要素线圈收集到的NMR信号的图像中,在该图像的端部发生 折叠。因此,在平行成像法中,利用各要素线圈的灵敏度不同的特点进行展开与各要素线圈 对应地得到的各图像各自的展开处理,通过将进行了展开处理的各图像进行合成,取得无 折叠的图像。不过,只要被检体的实际区域没有包括于在摄像条件下指定的FOV中,就会产生 折叠伪影。例如,当倍速率为2倍速率时,折叠限于至多2点的重叠,当进行将2点重叠作 为前提的展开处理时,应该能取得无折叠的图像。然而,当指定被检体的实际区域未包括的 FOV时,例如形成为局部产生3点重叠的局面,即使进行将2点重叠作为前提的展开处理,折 叠也不会消失。在此,例如,假定MRI装置100从操作者受理了以从“50 X 50”至“20 X 20”变更FOV指定的指示。由此,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参照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14c,读出定位图像 数据,依照“20X20”的FOV指定来校正或者重建图像,并显示在显示部15。例如,图像重 建校正部13e,如图15所示,替换符号a所示的轴向图像,显示符号b所示的轴向图像。在 符号b的轴向图像中产生折叠伪影。或者,图像重建校正部13e,也可以在重建NMR信号数 据从而解析被检体的实际区域,判断在指定的FOV中未包括的情况时,如符号c所示,显示 “发生折叠伪影! ”的警告信息。另外,图15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3有关的折叠伪影的警告 的图。另外,在实施例3中,说明了在受理了 FOV指定的变更的情况下显示变更后的图像 的方法,或者在通过FOV指定的变更发生折叠伪影的情况下显示该图像或者警告的方法。 这些方法并非一定将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中说明了的方法作为前提。即、在实施例3中 说明了的这些方法,可与随着信道选择的变更来校正或者重建图像的方法分开,分别单独 地实施。例如,数据收集部12在定位摄像时,收集NMR信号数据并保存在存储部14中。另 外,图像重建校正部13e,根据存储在存储部14中的NMR信号数据重建图像(定位图像,或 者模式化表示预测为取得执行了正式扫描的结果的图像的示意图像等)。另外,显示部15 显示重建得到的图像(例如,图14的符号a的图像、图15的符号a的图像等)。另外,扫描 控制部13a受理FOV指定的变更,并将此告知于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并且,图像重建校正 部13e,为了形成变更后的F0V,利用存储在存储部14NMR信号数据校正或者重建在显示部 15显示中的图像,显示部15显示校正或者重建得到的图像(例如,图14的符号b的图像、 符号c的图像以及图15的符号b的图像等),或用于告知在校正或者重建得到的图像中产 生的变化的信息(例如,图15的符号c的信息等)。接着,说明实施例4。在实施例4中,说明摄像的对象图像为“拼合图像”的情况。在MRI装置的摄像中,使用在对跨越被检体的多个部位的宽广范围进行摄像时, 一边移动载置了被检体的顶板一边对部分地重复了多个图像进行摄像,将摄像了的图像进 行接合从而合成于一张图像的方法。这样,将多个图像进行接合从而合成于一张图像的处 理称为“拼合处理”,将通过拼合处理所取得的合成图像称为“拼合图像”。图16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4有关的拼合图像的图。例如,与实施例4有关的MRI 装置100,将收集图16例示的“拼合图像”的内容作为执行了正式扫描的结果。另外,以下, 将移动顶板的同时进行的一次摄像称为“阶段(stage)”。在图16中例示的“拼合图像”为 接合了通过3个阶段的摄像收集到的3张图像(符号a的图像,符号b的图像以及符号c 的图像)的图像。那么,例如与上述的实施例1有关的MRI装置100,通过利用灵敏度图用数据校正 定位图像数据,并输出到显示部15,来向操作者提供“在变更了信道选择的情况下,在图像 中出现了怎样的不同”的判断材料。这点,与实施例4有关的MRI装置100,在将校正后的 定位图像数据输出到显示部15,向操作者提供判断材料这点上也是相同的。不过,与实施例 4有关的MRI装置100还考虑摄像的对象图像为“拼合图像”的情况。图17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4有关的用于信道选择的画面的图。如图17例示那样, 与实施例4有关的显示部15,作为定位图像,显示实施了拼合处理的拼合图像。在图16中, 虽然例示了为摄像的对象图像的冠状(coronal)图像,但是与此对应的定位图像为在图17中例示的矢状图像。在摄像的对象图像为拼合图像时,在操作者中,存在例如所谓“要收集在拼合图像 的边界区域中的亮度变化平稳的图像”的要求。每个阶段的各定位图像即使被独立显示,操 作者也难以判断在拼合图像的边界区域中的亮度变化是否平稳。与此相对,当作为定位图 像显示实施了拼合处理的拼合图像时,操作者判断在拼合图像的边界区域中的亮度变化是 否平稳就较为容易。例如,操作者在看到图17中例示的画面所显示出的定位图像时,例如在符号a的 图像与符号b的图像的边界区域中,由于符号a侧的亮度高,但符号b侧的亮度低,因此认 为该亮度变化不平稳,作为拼合图像不自然。这种不自然的情况也被设想为在通过正式扫 描所收集的冠状图像中也同样会出现。因此,操作者变更信道选择以使得在至少作为定位 图像的拼合图像的边界区域中的亮度变化变得平稳。另外,在图17的例子中,在与用于信道选择的画面相同的画面上显示拼合图像。 通过对操作者提示被检体与信道的相对的位置关系,起到可以更简单地进行信道选择的变 更的效果。另外,在相同画面上显示用于信道选择的画面与定位图像的方法可以在实施例 1或者实施例2中一样适用。接着,利用图18,说明与实施例4有关的MRI装置的处理顺序。图18为表示与实 施例4有关的MRI装置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如图18所示,首先,扫描控制部13a,作为摄像条件之一,例如受理FOV的指定(步 骤S201)。另外,并不只限于FOV的指定,例如,在通过鼠标的操作指定多个关心部位的情 况,或者在称作“颈椎的第5号”名字被多个指定的情况等都可以。接着,扫描控制部13a决定阶段数(步骤S202)。例如,扫描控制部13a,根据在步 骤S201中的FOV的指定为宽广范围的情况,决定“3阶段”。并且,针对每个阶段,进行以下步骤S203至S206的处理。首先,通过扫描控制部13a的控制进行剖面数据的收集(步骤S20!3)。具体来讲, 通过图像重建校正部1 生成剖面数据,生成的剖面数据被保存在剖面数据存储部14b中。接着,信道自动选择部1 基于磁场中心选择信道(步骤S204)。具体来讲,信道 自动选择部13b,参照剖面数据存储部14b,例如,选择在磁场中心剖面数据的灵敏度最强 的信道。并且,通过扫描控制部13a的控制进行定位图像数据的收集(步骤S2(^),接着,进 行灵敏度图用数据的收集(步骤S206)。在此,扫描控制部13a对在步骤S 202中决定的所有阶段判断是否结束了处理 (步骤S207)。当判断为未结束(步骤S207否定)的情况下,再次,返回至步骤S203的处理。另一方面,例如结束了 3阶段的处理,在判断为扫描控制部138对所有阶段结束了 处理(步骤S207肯定)的情况下,接着,图像重建校正部1 重建定位图像数据,并使其显 示在显示部15 (步骤S208)。这时,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参照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14c,根据针对每个阶段收 集到的各定位图像数据,重建3张定位图像,对重建得到的定位图像实施拼合处理,从而生 成拼合图像。并且,图像重建校正部13e,使拼合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 (步骤S208)。例如,如图17所示,显示实施了拼合处理的矢状图像。接着,MRI装置100 —边待机一边判断在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中是否受理信 道选择的变更,或者是否受理信道确定(步骤S209)。当在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中受理信道选择的变更时,图像重建校正部13e, 利用与变更后的信道对应的灵敏度图用数据校正矢状图像,并使其显示在显示部15(步骤 S210)。S卩、图像重建校正部13e,当从信道选择变更受理部13c中接收信道的识别信息 时,参照灵敏度图用数据存储部14d,读出通过识别信息所识别的信道的灵敏度图用数据。 另外,图像重建校正部1 从定位图像数据存储部Hc中读出定位图像数据,利用读出的灵 敏度图用数据,校正读出的定位图像数据的亮度,并使其显示在显示部15。在此,图像重建校正部13e,虽然对实施拼合处理前的独立的定位图像进行这种校 正处理,但是其后,利用校正后的定位图像再次实施拼合处理,并使新的拼合图像显示在显 示部15。由此,MRI装置100再次待机判断是否受理信道选择的变更,或者是否受理信道确 定(步骤S209),在受理了信道确定的情况下,转移至基于ROI指定受理部13d的ROI指定 (步骤 S211)。并且,当ROI指定受理部13d受理ROI的指定(步骤S211肯定)时,转移至基于 扫描控制部13a的正式扫描(步骤S212)。另外,图像重建校正部1 根据通过正式扫描收 集到的NMR信号数据重建图像数据,并使其显示在显示部15。另外,可以任意地变更上述处 理顺序的点等与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是一样的。另外,在图17的例子中,虽然说明了作为定位图像显示实施了拼合处理的拼合图 像的方法,但是也不一定要显示拼合图像,例如图19所示,也可以是并列显示独立的定位 图像。图19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4有关的用于信道选择的画面的图。即使在图19中表示的情况中,操作者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判断在拼合图像的边 界区域中的亮度变化是否平稳。例如,假定操作者在看到图19中例示的画面中所显示出的 定位图像时,例如将在符号a的图像中的符号b侧的亮度与在符号b的图像中的符号a侧 的亮度相比,由于前者的亮度较高,后者的亮度较低,因此预测出该亮度变化不稳定,作为 该拼合图像是否会变得不自然。这种不自然的情况也被预想为在通过正式扫描所收集的冠 状图像中也同样会出现。因此,操作者一边比较独立的定位图像一边变更信道选择以使得 边界区域中的亮度变化变得平稳。另外,虽然在实施例4中,例举利用灵敏度图用数据校正定位图像数据的方法,说 明了摄像的对象图像为“拼合图像”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如实施例2,即使在 信道选择变更时重建定位图像的方法中,也可以同样适用于摄像的对象图像为“拼合图像” 的情况。另外,本发明除上述实施例以外,也可以在各种不同方式中实施。例如,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中说明了,当从操作者受理信道选择的变更时,在 显示部15中显示变更后的定位图像(矢状图像或者轴向图像)的方法。然而本发明并不 仅限于此。例如,MRI装置100也可以显示告知变更后的矢状图像或者轴向图像的亮度怎 样变化的信息。例如,在信道选择的变更前在矢状图像或者轴向图像上指定了 ROI的情况下,MRI装置100应该是掌握矢状图像或者轴向图像上的ROI的位置。因此,MRI装置100 也可以显示“R0I的亮度显著下降。”的警告信息。另外,例如,假定MRI装置100从操作者受理了信道选择的变更。由此,MRI装置 100也可以推测在正式扫描中的重建时间并加以计算,并将计算出的重建时间显示在显示 部15。另外,例如,假定MRI装置100从操作者受理了倍速率的变更。由此,MRI装置100, 例如在被变更为高倍速率的情况下,也可以生成使灵敏度降低的定位图像,并显示在显示 部15。另外,也可以输入与摄像条件有关的其他条件,并将依照所输入的条件生成或者计算 出变更后的信息显示在显示部15。另外,在上述实施例子中,虽然说明了在定位图像摄像时使用自动地选择信道功 能的方法,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即使在定位图像摄像时操作者选择了信道的情况下, 可以同样适用于本发明。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中,为了方便说明,虽然利用每个要素线圈的灵敏度的特性 与横向方向不同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在每个要素线圈的灵敏度的 特性在头部周向上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每个要素线圈的灵敏度的空间上的分布对定 位图像的亮度进行校正等。本发明不是直接被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发明的 要旨的范围内变形各种构成要素来具体化、或者适当地组合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过 程要素,从而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所有构成要素中删除一些个构成 要素。进而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其它优点和变更方式。因此,本发明就其更宽的方面而 言不限于这里示出和说明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的实施方式。因此,在不背离由所附的权利 要求书以及其等同物限定的一般发明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部,在定位图像摄像时,以对要素线圈分配的信道单位收集由多个要素线圈分别 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数据,并将收集到的磁共振信号数据以信道单位保存在存储部;重建部,针对在定位图像摄像时所选择的信道,参照上述存储部,根据存储在该存储部 的磁共振信号数据来重建图像;显示部,显示通过上述重建部重建得到的图像; 受理部,受理信道选择的变更;校正部,当通过上述受理部受理了变更时,针对变更后的信道,参照上述存储部,利用 存储在该存储部的磁共振信号数据校正通过上述重建部重建得到的图像; 变更后显示部,显示与通过上述校正部校正得到的图像有关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摄像区域受理部,受理摄像区域指定的变更,上述校正部,当通过上述摄像区域受理部受理了变更时,为了成为变更后的摄像区域, 利用在上述储存部中所储存的磁共振信号数据来校正上述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更后显示部显示校正得到的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更后显示部显示校正得到的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变更后显示部,显示用于告知在校正得到的图像中发生的变化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变更后显示部,显示用于告知在校正得到的图像中发生的变化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变更后显示部,显示用于告知在校正得到的图像中发生的变化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变更后显示部,显示用于告知在校正得到的图像中发生的变化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磁共振成像装置进行的摄像为将对多个图像实施了拼合处理的拼合图像输 出的操作;上述重建部,通过对重建得到的多个图像进行拼合处理而生成拼合图像; 上述显示部,显示通过上述重建部生成的拼合图像;上述校正部,通过利用校正得到的图像再进行拼合处理而生成校正后的拼合图像; 上述变更后显示部,将上述校正后的拼合图像作为与上述校正得到的图像有关的信息 进行显示。
10.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部,在定位图像摄像时,以对要素线圈分配的信道单位收集由多个要素线圈分别 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数据,并将收集到的磁共振信号数据以信道单位保存在存储部;重建部,针对在定位图像摄像时所选择的信道,参照上述存储部,根据存储在该存储部 的磁共振信号数据来重建图像;显示部,显示通过上述重建部重建得到的图像; 受理部,受理信道选择的变更;变更后重建部,当通过上述受理部受理了变更时,针对变更后的信道参照上述存储部, 并根据存储在该存储部中的磁共振信号数据来重建图像;变更后显示部,显示与通过上述变更后重建部重建得到的图像有关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摄像区域受理部,受理摄像区域指定的变更,上述变更后重建部,当通过上述摄像区域受理部受理了变更时,为了成为变更后的摄 像区域,根据存储在上述存储部的磁共振信号数据重建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更后显示部显示重建得到的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更后显示部显示重建得到的图像。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变更后显示部,显示用于告知在重建得到的图像中发生的变化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变更后显示部,显示用于告知在重建得到的图像中发生的变化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变更后显示部,显示用于告知在重建得到的图像中发生的变化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变更后显示部,显示用于告知在重建得到的图像中发生的变化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磁共振成像装置进行的摄像为将对多个图像实施了拼合处理的拼合图像输 出的操作;上述重建部,通过对重建得到的多个图像进行拼合处理生成拼合图像; 上述显示部,显示通过上述重建部生成的拼合图像;上述变更后重建部,通过利用重建得到的信道变更后的图像再进行拼合处理生成信道 变更后的拼合图像;上述变更后显示部,将上述信道变更后的拼合图像作为与上述重建得到的图像有关的 信息进行显示。
19.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部,当定位图像摄像时,收集磁共振信号数据,并将收集到的磁共振信号数据保存 在存储部;重建部,参照上述存储部,根据存储在该存储部的磁共振信号数据重建图像; 显示部,显示通过上述重建部重建得到的图像; 摄像区域受理部,受理摄像区域指定的变更;校正部,当通过上述摄像受理部受理了变更时,为了成为变更后的摄像区域,利用存储 在上述存储部的磁共振信号数据来校正上述图像;变更后显示部,显示通过上述校正部校正得到的图像。
20. 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部,在定位图像摄像时,收集磁共振信号数据,并将收集到的磁共振信号数据保存 在存储部;重建部,参照上述存储部,并根据存储在该存储部的磁共振信号数据重建图像; 显示部,显示通过上述重建部重建得到的图像; 摄像区域受理部,受理摄像区域指定的变更;校正部,当通过上述摄像区域受理部受理了变更时,为了成为变更后的摄像区域,利用 存储在上述存储部的磁共振信号数据来校正上述图像;变更后显示部,显示用于告知通过上述校正部校正得到的图像中发生的变化的信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MRI装置中包括收集部,在定位图像摄像时,以对要素线圈分配的信道单位收集由多个要素线圈分别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数据,并将收集到的磁共振信号数据以信道单位保存在存储部;重建部,针对在定位图像摄像时选择的信道,参照存储部,根据存储在该存储部的磁共振信号数据来重建图像;显示部,显示通过上述重建部重建得到的图像;受理部,受理信道选择的变更;校正部,当通过上述受理部受理了变更时,针对变更后的信道,参照上述存储部,利用存储在该存储部的磁共振信号数据校正通过上述重建部重建得到的图像;变更后显示部,显示与通过上述校正部校正得到的图像有关的信息。
文档编号A61B5/055GK102048540SQ201010535668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5日
发明者内薗真一, 市之濑伸保 申请人: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