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伞状圈套的腔静脉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663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伞状圈套的腔静脉插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带伞状圈套的腔静脉插管。
背景技术
随着心脏外科总体水平的提高,一些患者可能要多次接受心外科手术,如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分期矫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搭桥手术)后再次或多次搭桥手术二尖瓣狭窄行闭式扩张术后再次换瓣或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后出现瓣膜毁损(如生物瓣毁损)及瓣膜手术相关并发症而需再次行瓣膜置换手术等。这些患者由于心脏己接受过手术,心包腔内广泛粘连,尤其是心房一腔静脉处,再次手术需建立体外循环。在建立体外循环时,需完全游离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及右房以便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插管及套带。由于上、下腔静脉及右房处广泛粘连,需用剪刀、电刀锐性分离+钝性分离进行解剖,非常费力、费时,且因未建立体外循环,万一上述部位破裂,可能引起大出血,死亡律非常高。临床实践中经常出现在分离这些部位时,心房或腔静脉损伤而大出血致病人伤亡的情况.所以长期以来,再次及多次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前的准备工作,成为一项棘手而危险的工作。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国内外尚未见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伞状圈套的腔静脉插管,可以避免广泛分离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及右房。只要能看见右房,则在右房切一小口,将本新型带圈套的插管送入右房后,再进一步送入腔静脉。此时,伞状的圈套可以在腔静脉内撑住腔静脉内壁从而阻断静脉血流入右房。本发明主要用于拟行二次或多次心脏手术的患者,也可以用于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入右房较短或较粗而难于游离腔静脉的手术患者。腔静脉插管可利用伞状圈套于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内实施阻断,从而避免了为阻断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而广泛游离右房、上腔姆脉、下腔静脉与心包之间的粘连。带降套的腔静脉插管分两个部分用软弹性医用硅胶制成的伞样圈套;腔静脉插管。两部分可以在生产时制成一个整体,或分开生产,由心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根据需要进行组装。其工作原理是伞样圈套其伞口开向插管的远心端,在使用时,由于伞外径大于腔静脉内径,且有一定的张力,当插管由右房进入腔静脉时,可以在腔静脉内撑住静脉内壁, 从而阻断静脉血的回流。也可以在插管后,阻断主动脉后,切开右房,将伞的开口方向朝插管的近心端反折,使伞开口向腔静脉而阻断静脉血回流入右房。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的优点
1、省掉了分离右房、腔静脉、心包之间的粘连这一手术步骤;
2、省掉了游离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并套阻断带这一手术步骤。从而最大程度地缩短了手术时间,极大地减少了心脏损伤的机会,减少了发生大出血的危险性,降低了死亡率。


图1屯带圈套腔静脉插管侧视三维图其中①一伞样圈套②一腔静脉插管; 图2侧位整体剖视图3伞样圈套侧视三维图; 图4伞样圈套侧面剖视图; 图5底视整体带圈套腔静脉插管图; 图6俯视整体带圈套腔静脉插管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带降套的腔静脉插管分两个部分用软弹性医用硅胶制成的伞样圈套;腔静脉插管。两部分可以在生产时制成一个整体,或分开生产,由心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根据需要进行组装。其工作原理是伞样圈套其伞口开向插管的远心端,在使用时,由于伞外径大于腔静脉内径,且有一定的张力,当插管由右房进入腔静脉时,可以在腔静脉内撑住静脉内壁, 从而阻断静脉血的回流。也可以在插管后,阻断主动脉后,切开右房,将伞的开口方向朝插管的近心端反折,使伞开口向腔静脉而阻断静脉血回流入右房。
权利要求
1.带伞状圈套的腔静脉插管,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伞样圈套和插管两部分组成,伞口开向插管远心端,使用时,由于伞外径大于腔静脉内径,从而阻断静脉血回流。
2.根据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伞状圈套的腔静脉插管,其特征在于使用方式是既可用圈套直接在腔静脉内阻断腔静脉,也可将其折叠盖住腔静脉至右房的入口。
3.根据照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带伞状圈套的腔静脉插管,其特征是该插管及其伞样圈套由软弹性医用硅胶材料制成。
全文摘要
该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由医用软弹性硅胶制成伞样圈套及腔静脉插管,在心脏手术中可避免游离心脏腔静脉、右房、心包之间的粘连及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套带以阻断腔静脉的手术操作,解决了首次心脏手术时腔静脉难于游离之并套带的间题,并在心脏手术时于腔静脉内部阻断腔静脉血回流入右房,从而大大简化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心脏手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
文档编号A61B17/00GK102475556SQ20101055344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2日
发明者杜冲 申请人: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