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载保护的植入体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663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过载保护的植入体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的植入体防护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具有过载保护的植入体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统假肢要通过一个与患者残肢相配的由树脂材料制成的接受腔与假肢连联,假肢通过软组织和接受腔传力,不符合人体生物力学规律,由于接受腔的透气性差, 界面环境恶劣,残肢皮肤易受损伤,而且由于残肢肌肉萎缩须经常更换接受腔。骨植入式假肢是假肢装配领域的一种新技术,这种装配方法不需要接受腔,在截肢手术的同时,将一个由生物相容金属材料制成的植入体植入残端骨内,实现骨性健合,植入体的另一端做经皮密封伸出体外与假肢连接。目前国际上只有瑞典有这种假肢的报道并己在临床上试用,但由于在连接体的结构设计上没有考虑过载保护问题,当假肢收到较大外力作用时,植入体常发生弯曲和断裂。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目的是解决现有骨植入假肢在结构设计上没有考虑过载保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过载保护的植入体防护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过载保护的植入体防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植入体、上连接体、下连接体、球面滑块和压紧螺母,以及固定在所述下连接体上的假肢联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体与下连接体的接触面为一球面,所述球面滑块同下连接体的接触面是与上下连接体接触面同心的球面,通过球面滑块和压紧螺母将上下连接体连接起来,并使上下连接体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矩小于植入体伸出端颈部的许用弯曲力矩。
所述上连接体颈部的直径(12小于植入体伸出端颈部的直径Cl1,且上连接体颈部的许用弯曲力矩小于植入体伸出端颈部的许用弯曲力矩,所述上下连接体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矩小于上连接体颈部的许用弯曲力矩。
本发明所述植入体保护装置具有过载打滑功能,当假肢受到的外力超过限定值时假肢与植入体之间产生一定量的相对滑动,从而可以保护植入体和残肢骨免遭破坏。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植入体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植入体保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植入体1、上连接体 2、下连接体3、球面滑块4和压紧螺母5,以及固定在所述下连接体3上的假肢联接管6,上连接体2的上端设有内六方孔,该内六方孔用来与植入体1伸出端的外六方头连接,内六方孔的孔壁开有一个纵向槽,通过上连接体端部的耳端用螺栓将植入体1伸出端的外六方头夹紧。上连接体2的下端为半径为R的半球头下连接体3的上端为半径为R的球窝与上连接体2的同心球头接触;上下连接体通过球形滑块4和压紧螺母5 连接;球面滑块4上的球面与上连接体的球面为一同心球面;通过压紧螺母5调节上下连接体球形接触面之间的压力,使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矩小于植入体1伸出端颈部的许用弯曲力矩,同时也小于上连接体2颈部的许用弯曲力矩。当植入体与上连接体采用相同材料时,上连接体颈部的直径d2要小于植入体伸出端颈部的直径Cl1,从而使得上连接体颈部的许用弯曲力矩小于伸出端颈部的许用弯曲力矩。因此,当骨植入假肢受到较大外力作用时,上下连接体的球形接触面首先打滑,从而既保护了植入体也保护了上连接体使其免遭弯曲破坏。
权利要求
1.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的植入体防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植入体、上连接体、下连接体、球面滑块和压紧螺母,以及固定在所述下连接体上的假肢联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体与下连接体的接触面为一球面,所述球面滑块同下连接体的接触面是与上下连接体接触面同心的球面,通过球面滑块和压紧螺母将上下连接体连接起来,并使上下连接体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矩小于植入体伸出端颈部的许用弯曲力矩;所述上连接体颈部的直径(12小于植入体伸出端颈部的直径Cl1,且上连接体颈部的许用弯曲力矩小于植入体伸出端颈部的许用弯曲力矩,所述上下连接体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矩小于上连接体颈部的许用弯曲力矩。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的植入体防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植入体、上连接体、下连接体、球面滑块和压紧螺母,以及固定在下连接体上的假肢联接管,所述上连接体与下连接体的接触面为一球面,所述球面滑块同下连接体的接触面是与上下连接体接触面同心的球面,通过球面滑块和压紧螺母将上下连接体连接起来,并使上下连接体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矩小于植入体伸出端颈部的许用弯曲力矩。本发明具有过载打滑功能,当假肢受到的外力超过限定值时假肢与植入体之间产生一定量的相对滑动,从而可以保护植入体和残肢骨免遭破坏。
文档编号A61F2/00GK102475586SQ20101055343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2日
发明者杜冲 申请人: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