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ct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66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ct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指一种多功能CT检查床。
背景技术
在CT检查中,经常需要调换病人的前后体位,以获取更好的检查效果。而普通的 CT检查床一般都是检查人员来回调节,直至获取最佳位置时,放可以检查,这样,不仅费时 费力,工作效率低下,也会使长时间的躺在检查床上的患者倍感紧张。在现有技术当中,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216600,
公开日为2009年4月8日的实 用新型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新型CT检查床”,该实用新型包括床板和底座,其特征是在床板 上设有滑动板。本实用新型虽然结构简单,但是依然需要检查人员或其他在场的人员进行 体力上的协助,当患者体位不对时,还需要重新再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可以方便检查人员进行无线指 导,患者可以自主调控自己体位的一种多功能CT检查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多功能CT检查床,包括底板 和床架,所述底板的中央设置为凹槽,凹槽的两侧壁设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有床板,所述底 板的尾端安装有横向液压机,横向液压机的轴与床板的尾端横面中心水平铰接。优先地,所述底板的头端一侧设置有耳塞、无线麦风以及液压机控制开关。优先地,所述无线麦风的输出端与检查人员的对讲台输入端对应连接,耳塞与检 查人员的对讲台输出端对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CT检查床安装有横向液压机和带有滑槽结构的床 板,患者可以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自主调节体位的变化,既减少了家属的负担,也减少了医 务人员的不必要的来回跑动,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CT检查床设置有耳塞和无线麦风,便于检查人员与 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以便医务人员及时掌握患者在检查时发出的信息。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CT检查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CT检查床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底板,2-床架,3-横向液压机,4-滑槽,5-床板,6-耳塞,7-无线麦风, 8-液压机控制开关,9-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15]如图1,图2中所示的一种多功能CT检查床,一种多功能CT检查床,包括底板1和 床架2,底板1的中央设置为凹槽,凹槽的两侧壁设有滑槽4,滑槽4内安装有床板5,底板 1的尾端安装有横向液压机3,横向液压机3的轴9与床板5的尾端横面中心水平铰接;另 夕卜,底板1的头端一侧设置有耳塞6、无线麦风7以及液压机控制开关8 ;无线麦风7的输 出端与检查人员的对讲台输入端对应连接,耳塞6与检查人员的对讲台输出端对应连接。病人做CT检查时,让其戴上底板1上的的耳塞6。当遇有体位不对时,检查人员可 以知道患者调控手边上的液压机控制开关8,进行微调,直至体位准确。当患者遇有特殊不 适时,也可以主动用无线麦风7与检查人员进行交流,以防意外的发生。而且,当患者特别紧张时,还可以通过耳塞播放一些轻音乐,以缓解患者的紧张 情 绪。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功能多样,可以方便病人在医务人员的指 导下进行体位的自我调节的多功能CT检查床。该实用新型既减少了医务人员不必要的来 回跑动,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便于医务人员在检查时与患者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 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多功能CT检查床,包括底板(1)和床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中央设置为凹槽,凹槽的两侧壁设有滑槽(4),滑槽(4)内安装有床板(5),所述底板(1)的尾端安装有横向液压机(3),横向液压机(3)的轴(9)与床板(5)的尾端横面中心水平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CT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头端一 侧设置有耳塞(6)、无线麦风(7)以及液压机控制开关(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CT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麦风(7)的 输出端与检查人员的对讲台输入端对应连接,耳塞(6)与检查人员的对讲台输出端对应连 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CT检查床,属于医疗机械的技术领域。该CT检查床包括底板(1)和床架(2),所述底板(1)的中央设置为凹槽,凹槽的两侧壁设有滑槽(4),滑槽(4)内安装有床板(5),所述底板(1)的尾端安装有横向液压机(3),横向液压机(3)的轴(9)与床板(5)的尾端横面中心水平铰接,所述底板(1)的头端一侧设置有耳塞(6)、无线麦风(7)以及液压机控制开关(8)。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便于医务人员在检查时与患者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减少了医务人员不必要的来回跑动,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文档编号A61B6/03GK201595840SQ20102011662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6日
发明者李兆立 申请人:李兆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