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腰硬联合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525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儿腰硬联合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领域椎管内麻醉穿刺用具,尤其是应用于小儿的无损伤 椎管内麻醉的穿刺针。
背景技术
目前,椎管内麻醉,尤其“针内针”腰硬联合麻醉技术已应用于临床手术麻醉各个 领域,麻醉效果确切,经济实用,操作简单,在国内麻醉领域应用十分普遍。但采用18#—19# 硬膜外穿刺针,较粗的穿刺针对韧带,软组织损伤较大,术后腰背痛发生率较高,尤其小儿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更多。在小儿麻醉领域目前主要以全身麻醉为主,但某些存在全麻禁忌 症患儿或基层不具备全麻条件的医院,新型小儿腰硬联合穿刺针的发明显得尤为重要。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损伤大,术后腰背痛发生率高,尤其对小儿使 用损伤几率更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该针不仅能对小儿有 效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而且损伤小,术后腰背痛发生率低,很好的适应于小儿麻醉。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新型腰硬联合穿刺针, 它采用带针芯的26#穿刺针代替腰硬联合穿刺针,在穿刺针外加上硬膜外导管套管用于硬 膜外置管,及一根硬膜外导管延长管构成。其中硬膜外导管套管和硬膜外导管延长管可以 连接共同构成硬膜外导管。在小儿腰硬联合穿刺时,采用常规L3,4 (第三和第四腰椎间隙) 穿刺,水滴法或注气试验证实硬膜外穿刺成功,再进针少许有突破感或脑脊液流出表明进 入蛛网膜下腔。在蛛网膜下腔行腰麻,然后退针到硬膜外腔后(用注射器回抽穿刺针确定 无脑脊液流出,表明退到了硬膜外腔),将套在穿刺针外的硬膜外导管套管置入硬膜外腔, 后退针,再将置好的硬膜外导管套管连接硬膜外导管延长管,完成腰硬联合穿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26#穿刺针进行麻醉穿刺,对韧带软组织损伤小, 术后腰背痛发生少,尤其适合于小儿使用。该穿刺针采用的穿刺方法能有效的实施腰硬联 合麻醉,尤其适合于小儿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行长时间手术,减少全麻药用量,并能 有效的实施术后硬膜外镇痛,其麻醉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小儿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的平面图。图2是小儿腰硬联合穿刺针穿到硬膜外腔的图。图3是硬膜外导管套管置入硬膜外腔的图。图4是完成腰硬联合麻醉的图。图中①针芯②穿刺针③硬膜外导管套管④椎体⑤椎间盘⑥脊髓腔⑦黄韧带⑧棘 突⑨脊间韧带⑩脊上韧带 硬膜外导管延长管具体实施方式在图2中,常规皮肤消毒选择L3,4 (第三和第四腰椎间隙)做局部麻醉,穿刺针穿 破皮肤到达脊上韧带,退出针芯,在穿刺针尾端放入少许盐水,继续缓慢进针,有突破感或 者穿刺针尾端的盐水进入穿刺针内时表明穿刺针进入了硬膜外腔(悬滴法)。然后继续进 针,有突破感或者有液体(脑脊液)从穿刺针中流出,表明穿刺针进入了蛛网膜下腔,注药 行腰麻。腰麻后将穿刺针退出蛛网膜下腔,直到用注射器回抽穿刺针没有液体流出。图3 穿刺针退到硬膜外腔后把套在穿刺针外的硬膜外导管套管置入硬膜外腔约2厘米。图4置 完硬膜外导管套管后退出穿刺针,然后用注射器回抽硬膜外导管套管无液体流出并且有负 压,以确定硬膜外导管套管在硬膜外腔内。最后连接硬膜外导管延长管,用胶布固定好.腰 硬联合麻醉穿刺完毕。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小儿腰硬联合穿刺针,它是由穿刺针、针芯、硬膜外导管套管以及硬膜外导 管延长管组成,其特点是硬膜外导管套管和硬膜外导管延长管两部分共同组成硬膜外导 管;穿刺针内有针芯,穿刺针外套有硬膜外导管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腰硬联合穿刺针,其特点是使用26#穿刺针作为小儿 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
专利摘要一种能安全无损伤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小儿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它是以带有硬膜外导管套管的26#穿刺针(带针芯)行腰硬联合麻醉,其硬膜外导管套管用于硬膜外置管,穿刺成功后在置好的硬膜外导管套管上连接硬膜外延长管,完成腰硬联合麻醉。由于穿刺针非常细,对小儿韧带和软组织损伤很小,减小麻醉并发症,非常适合小儿椎管内麻醉。
文档编号A61M25/06GK201822897SQ201020127858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9日
发明者孙卫强 申请人:孙卫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