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泵手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5246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镇痛泵手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用于术后护理的镇痛泵手控装置。
背景技术
为减轻手术后病人的疼痛,一般采用镇痛泵自动注入镇痛药液,原有的镇痛泵功能较单一,加注药液较麻烦,不能实现病人自控加注。近来出现了一些具有病人自控加注药液功能的镇痛泵,在注液管路中增加手控药液囊,使病人可以自行手控加注药液,但其控制装置结构较复杂、操作不便,不仅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使用可靠性也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并且操作方便可靠的镇痛泵手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有一个外壳,外壳内有一条主注液管和一条手控注液管,它们并联在前后两端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在手控注液管中串接有一个手控药液囊,在手控药液囊上方的外壳上,安装有一个用来挤压手控药液囊的手控按钮,在手控注液管中还串接有一个防止药液倒流的逆止装置,所述的逆止装置由一个外套和一个芯轴组成,外套前端的出口与手控注液管相连,芯轴由外套后端插入到外套内腔中,在芯轴中心开有一个纵向的中心孔,中心孔后端接手控注液管,其前端封闭,同时在中心孔侧壁上开有与外部相通的侧向通孔,在芯轴的前段套有一个弹性套管,弹性套管将上述的侧向通孔外口覆盖封闭。
本实用新型不仅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方便,并且由于采用弹性套管式的逆止装置,也使制造安装更加简便,同时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逆止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镇痛泵手控装置外壳1内的主注液管2和手控注液管3并联在前后两端的进液口4和出液口5之间,主注液管和手控注液管中都串接有控制流量的定量流量管6,在手控注液管中的手控药液囊7上方,安装有一个用来挤压手控药液囊的手控按钮8,在手控注液管中还串接有一个防止药液倒流的逆止装置9。逆止装置9的结构如图2所示,它是由一个外套10和一个芯轴11组成,外套10前端的出口与手控注液管3相连,芯轴11由后端插入到外套内腔中,在芯轴中心开有一个纵向的中心孔12,中心孔后端接手控注液管3,其前端封闭,同时在中心孔12侧壁上开有与外部相通的侧向通孔13,在芯轴11的前段套有一个乳胶材料的弹性套管14,弹性套管将上述的侧向通孔13外口覆盖封闭。在正常注液过程中,逆止装置9截止,药液通过主注液管2注入病人体内,当病人按动手控按钮8,挤压手控药液囊7时,由于中心孔12进口方向压力增大,弹性套管14被顶开,使定量的药液通过,实现手控加注药液;而加注后,弹性套管迅速回复,防止了药液回流和回血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镇痛泵手控装置,包括有一个外壳(1),外壳内有一条主注液管(2)和一条手控注液管(3),它们并联在前后两端的进液口(4)和出液口(5)之间,在手控注液管(3)中串接有一个手控药液囊(7),在手控药液囊上方,安装有一个用来挤压手控药液囊的手控按钮(8),其特征是在手控注液管(3)中还串接有一个逆止装置(9),所述的逆止装置由一个外套(10)和一个芯轴(11)组成,外套前端的出口与手控注液管(3)相连,芯轴(11)由后端插入到外套内腔中,在芯轴中心开有一个纵向的中心孔(12),中心孔后端接手控注液管(3),其前端封闭,同时在中心孔侧壁上开有与外部相通的侧向通孔(13),在芯轴(11)的前段套有一个弹性套管(14),弹性套管覆盖封闭在上述侧向通孔(13)的外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用于术后护理的镇痛泵手控装置。该装置在手控注液管中还串接有一个逆止装置,所述的逆止装置由一个外套和一个芯轴组成,外套前端的出口与手控注液管相连,芯轴由外套后端插入到外套内腔中,在芯轴中心开有一个纵向的中心孔,中心孔后端接手控注液管,其前端封闭,同时在中心孔侧壁上开有与外部相通的侧向通孔,在芯轴的前段套有一个弹性套管,弹性套管将上述的侧向通孔外口覆盖封闭。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并且操作方便、可靠。
文档编号A61M5/00GK2536237SQ0221831
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4日
发明者夏元振 申请人:夏元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