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疫苗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5575阅读:8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疫苗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的改进,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 性疫苗注射器。
背景技术
疫苗接种是人类在与传染病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是对传染病预防的一种具体措 施,也是控制传染病发生与爆发的有效手段。疫苗的接种是通过注射器来实现的。众所周 知,注射器反复使用会造成疾病的传播,在对个体接种某种疫苗的同时,可能会造成另一种 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甚至引发传染病的暴发。所以,一次性注射器开始在疫苗注射中投入 使用。目前所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针筒、活塞推柄、活塞、针座接头、注射针和自毁装 置构成,自毁装置设在针筒内部,都是在注射完毕后自行毁形,有的通过在注射器活塞轴上 设置凸台来实现自锁。总之,其自毁的关键技术都是在于注射器筒和注射器活塞轴之间的 配合而完成锁定,以达到自毁的目的。这些自毁注射器的不足在于一是结构复杂;二是装 配繁琐,而且锁定的配合部位都是在注射器筒与注射器活塞轴的上部位置,空注射器的活 塞不能推到针筒底部,否则注射器将自毁报废,这样,在抽药时针筒内就会存有一段空气, 在注射疫苗时,空气就会进入人体,存有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实现自毁,而且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毁形 彻底、造价低廉、使用安全的一次性疫苗注射器。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一次性疫苗注射器,由针 筒、活塞推柄、活塞、针座接头和注射针构成,活塞卡在针筒内,在活塞推柄的前端固定连接 上活塞,针座接头固定在针筒的前端,并且与针筒的内腔相连通,注射针的针座套接在针座 接头上,在注射针上设针冒,其特征在于在针筒的中部侧壁上设有条形孔,在条形孔内设有
易拉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条形孔沿针筒的轴向设置,其长度为 3-20mm,其宽度为l_5mm ;所述的易拉盖的一端设有易拉环,易拉盖厚度与针筒的壁厚一 致,易拉盖内表面与针筒的内表面平滑,以不影响活塞的滑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所使用的带自毁装置的一次性注射器相比, 由于采用了易拉盖的方式,且这种易拉盖是设在针筒的壁上,所以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毁 形彻底、造价低廉,毁形时不需要针筒和活塞轴的配合,从而避免了注射疫苗过程中因注射 注射器存留空气,空气进入人体造成人体损伤的隐患,是使用更加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图IA-A局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一次性疫苗注射器,由针筒1、活塞推柄2、活塞3、 针座接头4和注射针5构成,活塞3卡在针筒1内,在活塞推柄2的前端固定连接上活塞3, 针座接头4固定在针筒1的前端,并且与针筒1的内腔相连通,注射针5的针座套接在针座 接头4上,在注射针5上设针冒6,其特征在于在针筒1的中部侧壁上设有条形孔,在条形孔 内设有易拉盖7,当将疫苗注射完毕后,撕下易拉盖7,条形孔则开口,针筒1则毁坏,不能再 利用,从而达到了 一次使用的目的。
所述的条形孔沿针筒1的轴向设置,其长度为3-20mm,其宽度为l_5mm ;所述的易 拉盖7的一端设有易拉环8,易拉盖7厚度与针筒1的壁厚一致,易拉盖7内表面与针筒1 的内表面平滑,以不影响活塞3的滑动。这种结构,在使用前,活塞能推到针筒底部,吸药时 不存空气。注射完毕后,操作人员顺便握住易拉环,即撕下易拉盖,针筒即损坏不能再使用, 达到彻底报废的目的。
权利要求一种一次性疫苗注射器,由针筒(1)、活塞推柄(2)、活塞(3)、针座接头(4)和注射针(5)构成,活塞(3)卡在针筒(1)内,在活塞推柄(2)的前端固定连接上活塞(3),针座接头(4)固定在针筒(1)的前端,注射针(5)的针座套接在针座接头(4)上,在注射针(5)上设针冒(6),其特征在于在针筒(1)的中部侧壁上设有条形孔,在条形孔内设有易拉盖(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疫苗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孔沿针筒(1)的 轴向设置,其长度为3-20mm,其宽度为l_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疫苗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易拉盖(7)的一端设 有易拉环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疫苗注射器,由针筒(1)、活塞推柄(2)、活塞(3)、针座接头(4)和注射针(5)构成,在活塞推柄(2)的前端固定连接上活塞(3),针座接头(4)固定在针筒(1)的前端,注射针(5)的针座套接在针座接头(4)上,在注射针(5)上设针冒(6),其特征在于在针筒(1)的中部侧壁上设有条形孔,在条形孔内设有易拉盖(7)。该注射器,由于采用了易拉盖的方式,且这种易拉盖是设在针筒的壁上,所以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毁形彻底、造价低廉,毁形时不需要针筒和活塞轴的配合,从而避免了注射疫苗过程中因注射注射器存留空气,空气进入人体造成人体损伤的隐患,使用更加安全。
文档编号A61M5/50GK201625282SQ201020131220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6日
发明者张修雷, 朱桂爱 申请人:张修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