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塞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7952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瓶塞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为输液器头部的瓶塞穿刺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瓶塞穿刺器有两种。第一种瓶塞穿刺器的下端连接导管,导管连接滴速观察管,滴速观察管连接滴 斗,存在配件多,工序多,握手细手感差等缺点,详见附图1。第二种瓶塞穿刺器的下端外圈具有环形沟,下端中间延伸出滴速观察管,配套 滴斗上端开口嵌入瓶塞穿刺器环形沟并密封连接,减少了配件和工序。但由于所配滴斗 上端开口很粗,必然出现重力性壁厚不均,与环形沟配合容易出现漏气导致输液风险; 开口粗容易变形,难以进行自动化组装;持握部位为环形沟和滴斗,手感差,详见附图 2。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塞穿刺器,以解决目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种瓶塞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部具有档手板,档手板下方具有滴速观察 管,滴速观察管插入配套滴斗上端开口并与其密封连接,档手板还向下延伸出握手套, 握手套包裹滴速观察管和滴斗上端开口。所述瓶塞穿刺器握手套比档手板和配套滴斗细;瓶塞穿刺器档手板、握手套和 配套滴斗三者构成马鞍形握手结构。相对目前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直接与滴斗连接,省去中间部件,成本低,工序少。2、由于通过滴速观察管与所配滴斗为内插连接,容易实现自动化,并且不容易 漏气,降低输液风险。3、马鞍形握手结构手感好,便于使用。
图1为目前常用的第一种瓶塞穿刺器及其配件,图2为目前常用的第二种瓶塞穿刺器及其配件,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及其配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瓶塞穿刺器1的下端连接导管2,导管2连接滴速观察管3,滴速 观察管3连接滴斗4。[0017]如图2所示,瓶塞穿刺器1的下端外圈具有环形沟11,下端中间延伸出滴速观察 管12,配套滴斗2上端开口 21嵌入瓶塞穿刺器环形沟11并密封连接。如图3所示,瓶塞穿刺器1的中部具有档手板11,档手板11的下方具有滴速观 察管12,滴速观察管12插入配套滴斗2的上端开口 21并与其密封连接,档手板11还向 下延伸出握手套13,握手套13包裹滴速观察管12和滴斗上端开口 21,握手套13比档手 板11和配套滴斗2细,档手板11、握手套13和配套滴斗2三者构成马鞍形握手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瓶塞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部具有档手板,档手板下方具有滴速观察管, 滴速观察管插入配套滴斗上端开口并与其密封连接,档手板还向下延伸出握手套,握手 套包裹滴速观察管和滴斗上端开口。
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瓶塞穿刺器,其特征在于瓶塞穿刺器握手套比档手板和配套 滴斗细;瓶塞穿刺器档手板、握手套和配套滴斗三者构成马鞍形握手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为输液器上端的瓶塞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部具有挡手板,挡手板下方具有滴速观察管,滴速观察管插入配套滴斗上端开口并与其密封连接,挡手板还向下延伸出握手套,握手套包裹滴速观察管和滴斗上端开口。具有能降低输液器成本和工序,容易实现自动化,不容易漏气进而降低输液风险,手感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J1/20GK201807014SQ20102016358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4日
发明者李华美, 黄锋 申请人:李华美, 黄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