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塞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7953阅读:1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瓶塞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为输液器头部的瓶塞穿刺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使用的瓶塞穿刺器主要有两类。第一类为塑料穿刺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其穿刺管内并列气体通道和液体 通道,管径很粗,穿刺阻力大,并存在药瓶瓶塞被穿刺破裂导致漏液的风险。第二类为金属穿刺器,尤其以金属套管式穿刺器最优秀,具有单次穿刺并阻力 低的优点,但由于套管方式,一般由内外针和上下针座共4个部件构成,存在成本高, 组装费时,连接部位密封性无法保证导致输液时漏液甚至气泡混入液体通道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塞穿刺器,以解决目前技术 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瓶塞穿刺器,由穿刺管、穿刺管座和空气过滤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 穿刺管中空,穿刺端为封闭尖头,侧面有至少一个孔隙,其下端开口连接穿刺管座,穿 刺管座内部具有液体通道和气体通道,其气体通道一端连通空气过滤装置,另一端向穿 刺管内延伸形成延伸段,延伸段开口至少高于穿刺管侧面最低孔隙的下边缘,延伸段和 穿刺管间隙连通穿刺管座的液体通道。所述穿刺管侧面只有1个孔隙,穿刺管座延伸段开口高于该孔隙下边缘,孔隙 上端通气,孔隙下端通液。所述穿刺管侧面有上下2个孔隙,穿刺管座延伸段开口高于下孔隙下边缘,上 孔隙通气,下孔隙通液。相对目前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穿刺阻力比塑料型穿刺器低,跟金属套管型穿刺器一样。2、仅有两个部件,成本虽比塑料型穿刺器高,但比金属套管型穿刺器低。3、仅有两个部件,组装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4、两个部件间连接可采用目前最稳定的环氧树脂胶合法,漏的可能性远远低于 金属套管型穿刺器,大大减少了输液过程中漏液或气泡混入液体通道输入人体的风险。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瓶塞穿刺器,包括穿刺管1、穿刺管座2和空气过滤装置3。 其特征在于穿刺管1头部具有封闭尖头11,侧面具有孔隙12,下端开口 13连接穿刺管 座2,穿刺管座2内部具有液体通道21和气体通道22,气体通道一端23连通空气过滤装 置3,气体通道另一端向穿刺管内延伸形成延伸段24,延伸段24开口高于孔隙12的下边 缘,延伸段24和穿刺管1的间隙4连通穿刺管座2的液体通道21。使用时,气体从空 气过滤装置3经过滤后进入穿刺针座2的气体通道22和延伸段24,从延伸段24的开口排 出,通过穿刺针1的侧面孔隙12的上端进入药瓶,而药液从穿刺针1的侧面孔隙12的下 端进入,通过延伸段24和穿刺管1的间隙4,进入穿刺管座2的液体通道21。如图2所示,瓶塞穿刺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包括穿刺管1、穿刺管座2和空气 过滤装置3。其特征在于穿刺管1头部具有封闭尖头11,侧面具有上孔隙121和下孔隙 122,下端开口 13连接穿刺管座2,穿刺管座2内部具有液体通道21和气体通道22,气 体通道一端23连通空气过滤装置3,气体通道另一端向穿刺管内延伸形成延伸段24,延 伸段24开口高于下孔隙122的下边缘,延伸段24和穿刺管1的间隙4连通穿刺管座2的 液体通道21。使用时,气体从空气过滤装置3经过滤后进入穿刺针座2的气体通道22和 延伸段24,从延伸段24的开口排出,通过穿刺针1的侧面上孔隙121进入药瓶,而药液 从穿刺针1的侧面下孔隙122进入,通过延伸段24和穿刺管1的间隙4,进入穿刺管座2 的液体通道21。
权利要求1.一种瓶塞穿刺器,由穿刺管、穿刺管座和空气过滤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穿 刺管中空,穿刺端为封闭尖头,侧面有至少一个孔隙,其下端开口连接穿刺管座,穿刺 管座内部具有液体通道和气体通道,其气体通道一端连通空气过滤装置,另一端向穿刺 管内延伸形成延伸段,延伸段开口至少高于穿刺管侧面最低孔隙的下边缘,延伸段和穿 刺管间隙连通穿刺管座的液体通道。
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瓶塞穿刺器,其特征在于穿刺管侧面只有1个孔隙,穿刺管 座延伸段开口高于该孔隙下边缘,孔隙上端通气,孔隙下端通液。
3.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瓶塞穿刺器,其特征在于穿刺管侧面有上下2个孔隙,穿刺 管座延伸段开口高于下孔隙下边缘,上孔隙通气,下孔隙通液。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为输液器瓶塞穿刺器,由穿刺管、穿刺管座和空气过滤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管中空,穿刺端为封闭尖头,侧面有至少一个孔隙,其下端开口连接穿刺管座,穿刺管座内部具有液体通道和气体通道,其气体通道一端连通空气过滤装置,另一端向穿刺管内延伸形成延伸段,延伸段开口至少高于穿刺管侧面最低孔隙的下边缘,延伸段和穿刺管间隙连通穿刺管座的液体通道。采用以上结构的瓶塞穿刺器,穿刺阻力低,成本适中,组装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密封性好,使用风险低。
文档编号A61M5/38GK201807015SQ201020163590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4日
发明者李华美 申请人:李华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