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规格自动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841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射器规格自动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注射器规格自动识别装置等结 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编码拉杆开关式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简单可行注射器规格识别方法。它由注 射器压板、编码拉杆、中空编码拉杆导向柱、复位弹簧、磁石、一个霍尔开关和两个微动开关 组合而成。霍尔和微动开关固定在编码拉杆两侧,当拉动编码拉杆时,三个开关元件产生不 同开闭状态,形成的不同组合相对应于不同注射器规格及状态。三个开关共可表示八种不 同状态,足以满足当前常用的四种注射器规格(10毫升、20毫升、30毫升、50毫升)。阶梯型编码拉杆是此装置的关键部件,其设计的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到医用微量注 射泵使用的安全性。当前在用的编码拉杆开关式注射器规格自动识别装置,如图1所示在 安装50毫升注射器时,如果注射器压板没有到位,往左或右偏一定角度,就有可能将实际 上是50毫升的注射器识别为30毫升注射器。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医护人员若没有及时发 现并加以纠正,那么结果是医用微量注射泵实际走速快于设定走速,将有可能导致严重的 后果,这是临床应用中不希望看到的。究其原因是此装置在安装50毫升注射器时,编码拉杆定位凹槽与编码拉杆定位 凸起耦合的比较少,易产生两者的错位。错位后的编码拉杆存在一定角度,使得指示50毫 升注射器状态的两个微动开关由正常的一开一闭状态变成了两个全闭状态,而两个开关全 闭状态刚好指示的是30毫升注射器,便产生了 50毫升注射器识别错误的状况。这种情况 在编码拉杆有卡滞感时出现的几率较高,其它规格注射器因编码拉杆定位凹槽与编码拉杆 定位凸起耦合的比较多而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识别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册器规格自动识别装置,其主要是 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识别50毫升注射器容易产生错误,尤其在编码拉杆有卡滞感时出 现的错误几率较高,因此会导致医用微量注射泵使用不良事件的发生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规格自动识别装置,包括注射器压板,注射器压板连接有中 空编码拉杆导向柱,中空编码拉杆导向柱的外表面设有霍尔开关、端部固定有磁石,中空编 码拉杆导向柱内部穿接有编码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码拉杆端部接触有第一编码件、 第二编码件,两个编码件分别连接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编码拉杆的身部设有可容 纳第一编码件的上凹槽、可容纳第二编码件的下凹槽,上、下凹槽交错分布,并且编码拉杆 的最外端设有可接触第一、第二编码件的平台。上凹槽与下凹槽交错分布,使得编码拉杆上 有一部分外表面只出现上凹槽,一部分外表面同时出现上、下凹槽,一部分外表面只出现下 凹槽,这样第一编码件、第二编码件在编码拉杆上移动时,能够形成多组编码,便于识别。编码拉杆可以由不锈钢制成,磁石可以是环形磁石,其通过塑料环与磁石定位销固定在中空 编码拉杆导向柱上。上凹槽、下凹槽的位置可以互换。本实用新型上、下凹槽的长度可以根 据不同品牌的注射器进行调整,其长度与不同品牌的注射器上的刻度相适应。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凹槽与下凹槽重叠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编码件、第二 编码件的长度,上凹槽与下凹槽错开部分的长度也大于或等于第一编码件、第二编码件的 长度。编码拉杆最外端上表面的长度应小于下表面长度。这样第一编码件的行动路径就是 其先位于编码拉杆最外端的平面,然后进入上凹槽;第二编码件的行动路径就是其先位于 编码拉杆最外端的平面,然后进入下凹槽,然后位于第一编码件身部的平面上。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凹槽、下凹槽两端都设有过渡斜面,便于第一编码件、第二编 码件滑入、滑出。作为优选,所述的注射器压板、中空编码拉杆导向柱内部分别设有可定位编码拉 杆的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件,并且编码拉杆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可以将工作后的编 码拉杆拉回原位。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提高编码拉杆开关式注射器规格自动识别装置的设计 科学性,防止因人为因素引起注射器规格识别错误而导致的医用微量注射泵使用不良事件 的发生,结构简单、合理等特点。

附图1是原识别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压板在异常位置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工位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注射器压板1、中空编码拉杆导向柱2、霍尔开关3、磁石 4、编码拉杆5、第一编码件6、第二编码件7、第一微动开关8、第二微动开关9、上凹槽10、下 凹槽11、定位凹槽12、定位凸起件13、复位弹簧14、塑料环15、磁石定位销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 本例的注射器规格自动识别装置,如图2,有一个注射器压板1,注射器 压板连接有中空编码拉杆导向柱2,中空编码拉杆导向柱的外表面设有霍尔开关3,中空编 码拉杆导向柱内部穿接有编码拉杆5,注射器压板1、中空编码拉杆导向柱2内部分别设有 可定位编码拉杆5的定位凹槽12与定位凸起件13,并且编码拉杆连接有复位弹簧14。中空 编码拉杆导向柱的端部通过塑料环15、磁石定位销16还固定有环形的磁石4。编码拉杆5 端部接触有第一编码件6、第二编码件7,两个编码件分别连接第一微动开关8、第二微动开 关9,编码拉杆的身部设有可容纳第一编码件的上凹槽10、可容纳第二编码件的下凹槽11, 上凹槽10较下凹槽更靠外侧,上凹槽10、下凹槽11两端都设有过渡斜面。上、下凹槽交错 分布,上凹槽与下凹槽重叠部分的长度等于第一编码件6、第二编码件7的长度,上凹槽与 下凹槽错开部分的长度也等于第一编码件、第二编码件的长度。编码拉杆的最外端设有可接触第一、第二编码件的平台。当识别50毫升注射器时,如图4所示,第一编码件6、第二编码件7都位于编码拉 杆最外端的平面上,所对应的微动开关状态为第一微动开关8、第二微动开关9都为闭合 状态,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目的为减少50毫升注射器误识别的偶发现象带来的医 疗不良事件。当识别30毫升注射器时,第一编码件6位于编码拉杆的上凹槽10内,第二编码件 7位于编码拉杆下表面的平面上,所对应的微动开关状态为第一微动开关8断开、第二微 动开关9闭合。当识别20毫升注射器时,第一编码件6、第二编码件7分别位于编码拉杆的上凹 槽10、下凹槽11内,所对应的微动开关状态为第一微动开关8、第二微动开关9都为断开 状态,这是为了保证在拉动编码拉杆时,注射器规格识别显示的连续性,即按10毫升、20毫 升、30毫升、50毫升注射器安装错误的顺序指示。当识别10毫升注射器时,如图2,第一编码件6位于编码拉杆上表面的平面上,第 二编码件7位于编码拉杆的下凹槽11内,所对应的微动开关状态为第一微动开关8闭合、 第二微动开关9断开。如果当注射器压板位于异常位置后,达到了图3所示的工位。利用下表来表示本实施例1的工作逻辑状态,其中“1”表示霍尔开关或微动开关 “闭合”状态,“0”表示霍尔开关或微动开关“断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工作逻辑表状态编号注射器规格雹尔开关3第一微动开关S第二微动开关91IOml01O220mlO0O330mlO01450mlO115注射器安楚错误1OO实施例2 本例的注射器规格自动识别装置,如图5,上凹槽10、下凹槽11交错分 布,并且上凹槽10较下凹槽更靠内侧,其余同实施例1。利用下表来表示本实施例2的工作逻辑状态,其中“1”表示霍尔开关或微动开关 “闭合”状态,“0”表示霍尔开关或微动开关“断开”状态。
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 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一种注射器规格自动识别装置,包括注射器压板(1),注射器压板连接有中空编码拉杆导向柱(2),中空编码拉杆导向柱的外表面设有霍尔开关(3)、端部固定有磁石(4),中空编码拉杆导向柱内部穿接有编码拉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码拉杆(5)端部接触有第一编码件(6)、第二编码件(7),两个编码件分别连接第一微动开关(8)、第二微动开关(9),编码拉杆的身部设有可容纳第一编码件的上凹槽(10)、可容纳第二编码件的下凹槽(11),上、下凹槽交错分布,并且编码拉杆的最外端设有可接触第一、第二编码件的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规格自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凹槽(10)与 下凹槽(11)重叠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编码件(6)、第二编码件(7)的长度,上凹槽与 下凹槽错开部分的长度也大于或等于第一编码件、第二编码件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器规格自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凹槽(10)、下凹槽(11)两端都设有过渡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器规格自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器压 板(1)、中空编码拉杆导向柱(2)内部分别设有可定位编码拉杆(5)的定位凹槽(12)与定位 凸起件(13),并且编码拉杆套设有复位弹簧(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射器规格自动识别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识别50毫升注射器容易产生错误,尤其在编码拉杆有卡滞感时出现的几率较高,因此会导致医用微量注射泵使用不良事件的发生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注射器压板,注射器压板连接有中空编码拉杆导向柱,中空编码拉杆导向柱的外表面设有霍尔开关、端部固定有磁石,中空编码拉杆导向柱内部穿接有编码拉杆,编码拉杆端部接触有第一编码件、第二编码件,编码件分别连接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编码拉杆的身部设有上凹槽、下凹槽,上、下凹槽交错分布,并且编码拉杆的最外端设有可接触第一、第二编码件的平台。
文档编号A61M5/178GK201643211SQ20102017014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6日
发明者管青华 申请人:管青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