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人性化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2427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人性化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担架,具体涉及一种可使伤员身体 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的多功能人性化担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 的损害。然而,受灾地往往地形复杂、交通设施和救援设备落后,因而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 不便。目前发生自然灾害时伤员转移依旧使用的上简易的担架,在地形复杂地区转移伤者 时,伤员的身体颠簸严重而且在转移过程中伤员的身体不能保持水平状态,因而伤员在被 转移过程中感觉极为不适,严重时甚至可威胁到伤员的生命。在救援抢险中,担架是救护伤员的重要医疗器械,它肩负着将伤员快速转移的责 任,但普通担架在具有一定坡度的道路(如楼梯或陡峭的山路)上使用时,难以保持担架 面水平,给伤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虽然市场上现有担架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然而这些担 架只适合于在医院和环境相对较好的地方使用,根本无法用于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的复杂地 形,而且这些担架价格较高,重量较大,无法大规模投入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人性化担 架,该担架可终保持水平状态,采用双把手设计,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采用模块化设计,降 低使用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人性化担架,其特征 在于包括弧形车体,所述弧形车体上侧设置有上侧面始终保持水平的活动支撑架,所述活 动支撑架上侧设置有活动担架。上述的多功能人性化担架,其特点是所述弧形车体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支腿,所 述支腿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支腿上端设置有弧形轨道,所述支腿上端不同于弧形轨道 一侧固定有上把手和下把手,所述弧形轨道之间固定有车体横梁。上述的多功能人性化担架,其特点是所述活动支撑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长连 杆,所述长连杆两端均固定有斜支杆,所述斜支杆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活动担架的担架定 位柱,所述斜支杆下端设置有用于将活动支撑架安装在弧形轨道上的导轨滑轮和滑套,所 述斜支杆之间设置有多根横连杆。上述的多功能人性化担架,其特点是所述支腿上位于导轨滑轮和滑套之间设置 有锁紧装置。上述的多功能人性化担架,其特点是所述活动担架包括担架杆和托布,所述担架 杆下侧设置有与担架定位柱相配的定位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该多功能人性化担架设计有圆弧导轨自平衡机构,使该担架在斜坡环境下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极大的方便了救援人员进行救援工作,同时减轻了病人转移途中的痛苦 及不适。(2)该多功能人性化担架采用双把手设计,可推可抬,结构简单,方便实用。(3)该多功能人性化担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批量生产,并且拆装、维修、更 换也更加方便,从长远角度来看,降低了使用成本。(4)该多功能人性化担架设有设计了锁死装置,保证在不需要保持平衡时将其锁 定,确保伤者安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弧形车体的主视图。[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弧形车体的俯视图。[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弧形车体的左视图。[0024]图9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支撑架的主视图。[00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支撑架的俯视图。[0026]图11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支撑架的左视图。[0027]图12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担架的主视图。[0028]附图标记说明[0029]1-弧形车体;1-1-支腿; 1-2-万向轮;[0030]1-3-弧形轨道;1-4-上把手; 1-5-下把手;[0031]1-6-车体横梁;2-活动支撑架;2-1-长连杆;[0032]2-2-斜支杆;2-3-担架定位柱;2-4-导轨滑轮[0033]2-5-滑套; 2-6-横连杆; 2-7-锁紧装置[0034]3-活动担架;3-1-担架杆; 3-2-托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多功能人性化担架,包括弧形车体1,所述弧形车体1上侧 设置有上侧面始终保持水平的活动支撑架2,所述活动支撑架2上侧设置有活动担架3。如图6-图8所示,所述弧形车体1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支腿1-1,所述支腿1-1下 端安装有万向轮1-2,所述支腿1-1上端设置有弧形轨道1-3,所述支腿1-1上端不同于弧 形轨道1-3 —侧固定有上把手1-4和下把手1-5,下把手1-5在地形复杂时便于抬动,上把 手1-4在平坦地面可以推动,实现伤者的快速转移,所述弧形轨道1-3之间固定有车体横梁 1-6。如图9-图11所示,所述活动支撑架2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长连杆2-1,所述长连杆2-1两端均固定有斜支杆2-2,所述斜支杆2-2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活动担架3的担架定 位柱2-3,所述斜支杆2-2下端设置有用于将活动支撑架2安装在弧形轨道1-3上的导轨滑 轮2-4和滑套2-5,所述斜支杆2-2之间设置有多根横连杆2-6。如图5和图12所示,所述活动担架3包括担架杆3-1和托布3_2,所述担架杆3_1 下侧设置有与担架定位柱2-3相配的定位槽。如图4所示,所述支腿1-1上位于导轨滑轮2-4和滑套2_5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 2-7,保证在不需要保持平衡时将其锁定,确保伤者安全。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人性化担架的工作过程是将该多功能人性化担架的弧形车体 1、活动支撑架2和活动担架3组装完毕,其中弧形车体1的主体结构由不锈钢弧形轨道1-3 制成,活动支撑架2的通过其下端的导轨滑轮2-4和滑套2-5安装在圆弧轨道1-3上,当该 担架在具有一定坡度(如楼梯或陡峭的山路)的道路上使用时,弧形轨道1-3上的活动支 撑架2会通过导轨滑轮2-4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动至平衡状态,从而使躺在活动担架3上的 人始终保持平衡,减轻了痛苦和不适。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 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多功能人性化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车体(1),所述弧形车体(1)上侧设置有上侧面始终保持水平的活动支撑架(2),所述活动支撑架(2)上侧设置有活动担架(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人性化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车体(1)包括多 根竖直设置的支腿(1-1),所述支腿(1-1)下端安装有万向轮(1-2),所述支腿(1-1)上 端设置有弧形轨道(1-3),所述支腿(1-1)上端不同于弧形轨道(1-3) —侧固定有上把手 (1-4)和下把手(1-5),所述弧形轨道(1-3)之间固定有车体横梁(1-6)。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人性化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撑架(2)包括 平行设置的两根长连杆(2-1),所述长连杆(2-1)两端均固定有斜支杆(2-2),所述斜支杆 (2-2)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活动担架(3)的担架定位柱(2-3),所述斜支杆(2-2)下端设置 有用于将活动支撑架(2)安装在弧形轨道(1-3)上的导轨滑轮(2-4)和滑套(2-5),所述斜 支杆(2-2)之间设置有多根横连杆(2-6)。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人性化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1)上位于导 轨滑轮(2-4)和滑套(2-5)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2-7)。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人性化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担架(3)包括担 架杆(3-1)和托布(3-2),所述担架杆(3-1)下侧设置有与担架定位柱(2-3)相配的定位 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人性化担架,包括弧形车体,所述弧形车体上侧设置有上侧面始终保持水平的活动支撑架,所述活动支撑架上侧设置有活动担架。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该担架可始终保持水平状态,采用双把手设计,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采用模块化设计,降低使用成本。
文档编号A61G1/02GK201692183SQ20102024084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8日
发明者何天佐, 刘成会, 刘晨敏, 吴彬, 周磊, 曹侯丽, 杨升, 梁虎, 欧阳敏, 王与权, 蔡晓琰, 郭瑞, 陈小丽, 韩利华 申请人:长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