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366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吸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痰器,专门用于吸引和收集呼吸道中产生大量的痰液的 医疗工具,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医院进行呼吸道疾病治疗时,经常会在呼吸道中产生大量的痰液,如不对这 些痰液及时有效地进行清理就会影响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目前临床上所用的吸痰 器由吸引管、排出管和标有容量刻度的透明储液瓶组成,但在应用时排出管连接负压管 后不能固定在操作台上,须由助手扶持清理呼吸道;储液瓶在操作台上易倾斜致使痰液 流入负压管;医护人员操作不同步延误了吸痰时间;吸引管上没有刻度不易掌握深度; 手动操作的简易装置两手操作起来比较繁琐,而目前医院使用的吸痰器大多是电动的, 虽然效果较好,但存在以下缺点一是体积大,移动搬运不方便;二是吸痰管上面没有 刻度标记,在吸痰时对吸痰管插入呼吸道内的深度难以掌握,医务人员只能凭经验控制 吸痰管进入呼吸道内的深度;三是在吸痰管过程中,患者口腔中的飞沫容易造成医患之 间的交叉感染;四是吸痰管前端比较锐利,很容易刮伤病患呼吸道粘膜,给病患增加痛 苦。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吸痰管插入深度容易掌握控制,不会刮伤 病患呼吸道粘膜,能避免医患之间相互感染的吸痰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入深度容易掌握控制,不会刮伤 病患呼吸道粘膜,能避免医患之间相互感染的吸痰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吸痰器,包括吸引管、负压吸引气囊、吸引头和储液瓶,其特征在于所 述储液瓶上插装有转压管,所述转压管连接负压球,所述转压管与负压球设有转压阀, 所述吸引管上设有防雾板。以下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引管为三通管,一端插入储液瓶中,一端与吸引头相连通,另一端与负 压吸引气囊相连通,所述吸引管与负压吸引气囊之间设有转压阀。所述吸引头与吸引管之间连接有万向转管。所述吸引管靠近万向转管的一端插装有防雾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在使用时可以减轻对病人的造成 的不适,不会给病人带来压迫的感觉,操作简单,吸管壁上有尺度标示,易于掌握插管 深度,吸痰管插入深度容易掌握控制,能防止吸痰管对病患呼吸道粘膜的损伤,由医护 直接操作吸痰,吸痰及时可降低窒息发生;万向转管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减少了工作 量,并且为吸引管与吸引头分离的设计,更加卫生安全,防雾板的设计避免病患口腔中的飞沫污染医护人员,避免了交叉感染。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引管,2-负压吸引气囊,3-储液瓶,4-防雾板,5-转压管,6_万向转 管,7-转压阀,8-吸引孔,9-转压阀,10-刻度,11-负压球,12-吸引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吸痰器,包括吸引管1、负压吸引气囊2、吸引头12和 储液瓶3,所述储液瓶3上插装有转压管5,所述转压管5连接负压球11,所述转压管5 与负压球11设有转压阀9,所述吸引管1上设有防雾板4,所述吸引管1为三通管,一端 插入储液瓶3中,一端与吸引头12相连通,另一端与负压吸引气囊2相连通,所述吸引 头12的端部均勻分布着吸引孔8,所述与吸引头12相连接的吸引管1上设有刻度10,所 述吸引管1与负压吸引气囊2之间设有转压阀7,所述吸引头12与吸引管1之间连接有万 向转管6,所述吸引管1靠近万向转管6的一端插装有防雾板4。
权利要求1.一种吸痰器,包括吸引管(1)、负压吸引气囊(2)、吸引头(12)和储液瓶(3),其 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3)上插装有转压管(5),所述转压管(5)连接负压球(11),所述 转压管(5)与负压球(11)设有转压阀(9),所述吸引管⑴上设有防雾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1)为三通管,一端 插入储液瓶(3)中,一端与吸引头(12)相连通,另一端与负压吸引气囊(2)相连通,所 述吸引管(1)与负压吸引气囊(2)之间设有转压阀(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头(12)与吸引管(1) 之间连接有万向转管(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1)靠近万向转管 (6)的一端插装有防雾板(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痰器,包括吸引管、负压吸引气囊、吸引头和储液瓶,所述储液瓶上插装有转压管,所述转压管连接负压球,所述转压管与负压球设有转压阀,所述吸引管上设有防雾板,在使用时可以减轻对病人的造成的不适,不会给病人带来压迫的感觉,操作简单,吸管壁上有尺度标示,易于掌握插管深度,吸痰管插入深度容易掌握控制,能防止吸痰管对病患呼吸道粘膜的损伤,由医护直接操作吸痰,吸痰及时可降低窒息发生;万向转管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减少了工作量,并且为吸引管与吸引头分离的设计,更加卫生安全,防雾板的设计避免病患口腔中的飞沫污染医护人员,避免了交叉感染。
文档编号A61M1/00GK201791132SQ20102026477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1日
发明者李丽 申请人:李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