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双腔造影硅胶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78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双腔造影硅胶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胆道造瘘、肾盂造瘘和胃 肠造瘘用的医用双腔造影硅胶管。
技术背景我们知道,T型管是广泛应用于胆道造瘘、肾盂造瘘和胃肠造瘘的一种导管,T型 管设有横管和竖管,横管和竖管为中空管并相互贯通,T型管的主要作用是为造瘘手术患者 的窦道没有形成或没有完全形成之前进行引流,当窦道完全、充分形成,拔除T型管,现在 拔除T型管的时间完全凭医生的临床经验来决定,一般在手术后半个月左右,但由于患者 的恢复速度不同,很难找到最佳的拔除时机,否则易出现胆漏、肠漏现象,必须第二次手术 将T型管重新置入患者体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医疗费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能进行窦道 造影,明确窦道形成情况的医用双腔造影硅胶管。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一种医用双腔造影硅胶管,设有T型管,其特征是T型管横管的管壁上设有造影通 道,造影通道的外壁上设有出液孔,T形管的竖管上设有注药通道,注药通道的一端与造影 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注药口相连通,注药管口上设有堵塞。本实用新型内腔道用于胆道等手术后的引流,术后可以通过注药口向造影通道内 注入造影剂,造影剂经出液孔流出并均布在窦道内,从而判断窦道是否形成完整,以达到正 确拔除T形管,具有结构新颖、成本低廉、手术后能进行通过T型管对窦道造影,明确窦道形 成情况,做到适时拔除T型管,既避免了再次手术的痛苦,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 患者的经济负担等优点。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所示,一种医用双腔造影硅胶管,设有T型管,其特征是T型管横管的管壁 上设有造影通道1,造影通道1的外壁上设有出液孔,T形管的竖管上设有注药通道2,注药 通道2的一端与造影通道1相连通,另一端与注药口 3相连通,注药管口 3上设有堵塞4, 本实用新型内腔道用于胆道等手术后的引流,术后可以通过注药口向造影通道内注入造影 剂,造影剂经出液孔流出并均布在窦道内,从而判断窦道是否形成完整,以达到正确拔除T 形管,具有结构新颖、成本低廉、手术后能进行通过T型管对窦道造影,明确窦道形成情况,
3做到适时拔除T型管,既避免了再次手术的痛苦,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 济负担等优点。
权利要求一种医用双腔造影硅胶管,设有T型管,其特征在于T型管横管的管壁上设有造影通道,造影通道的外壁上设有出液孔,T形管的竖管上设有注药通道,注药通道的一端与造影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注药口相连通,注药管口上设有堵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医用双腔造影硅胶管,其设有T型管,特征是T型管横管的管壁上设有造影通道,造影通道的外壁上设有出液孔,T形管的竖管上设有注药通道,注药通道的一端与造影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注药口相连通,注药管口上设有堵塞,本实用新型内腔道用于胆道等手术后的引流,术后可以通过注药口向造影通道内注入造影剂,造影剂经出液孔流出并均布在窦道内,从而判断窦道是否形成完整,以达到正确拔除T形管,具有结构新颖、成本低廉、手术后能进行通过T型管对窦道造影,明确窦道形成情况,做到适时拔除T型管,既避免了再次手术的痛苦,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1591896SQ201020300399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1日
发明者岳华, 慕常松 申请人:慕常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