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射线防护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29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升降式射线防护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射线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病人在做局部医学影像(放射)检查时,为了防止人体非影像检查部位受到放射损害,目前一般是将防护隔离罩布做成含铅的围裙、隔离衣、帽、脖套等可穿戴遮挡的用品,在做影像(放射)检查前佩带或遮挡在病人非检查的部位。上述防护用品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如下缺点和不足之处1、穿戴式防护用品必须穿戴在病人身上,操作麻烦,使用前要对病人做防护的指导,每个病人因理解有差异,延长了影像检查的时间;2、将上述防护用品接触病人身体重复使用,容易引起交叉感染,而在大型医院每天有大量病人作检查,如果对防护用品一人一换做消毒处理,工作量大且成本高;3、因每个病人身材不同,常因防护用品穿戴不合适而影响防护效果;4、上述防护用品都要用重量较大的铅,给老、弱、残、 孕、急的病人佩带,身体承受的负担大,容易产生不适感,且易产生恐惧感,如果遇到不配合的儿童、或不能自理的病人需家属搀扶摄片,家属可能受到辐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升降射线防护帘,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做影像检查前,使用穿戴式防护用品操作麻烦,穿戴不便,延长检查时间,多个病人重复使用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消毒处理工作量大且成本高,以及佩带在,特别是重症病人身上负担大,并存在病人家属也可能受到辐射的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升降式射线防护帘,包括主帘、带动主帘升降的转轴和驱动装置,所述主帘上开有主照射窗口。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主帘的下端具有可折叠或展开的翻折部。所述主帘的正面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一副帘,所述第一副帘的面积大于所述主照射窗口的面积,且开有面积小于所述主照射窗口面积的第一副照射窗口,所述第一副照射窗口与所述主照射窗口连通。所述第一副照射窗口的中心与所述主照射窗口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一副帘的背面上、下端及所述主帘的正面上、下端对应设有扣合结构。所述第一副帘的上端呈向所述第一副帘背面弯折的搭钩状。所述主帘的正面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二副帘,所述第二副帘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副照射窗口的面积,且开有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副照射窗口面积的第二副照射窗口,所述第二副照射窗口与所述主照射窗口连通。所述主帘的正面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三副帘,所述第三副帘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副照射窗口的面积,且开有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副照射窗口面积的第三副照射窗口,所述第三副照射窗口与所述主照射窗口连通。所述第一副帘、第二副帘和第三副帘的面积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I、采用本发明升降式射线防护帘,病人在进行医学影像检查时,只需将防护帘设置在人体与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射线源)之间,通过控制驱动装置带动转轴及防护帘升降,就可调整防护帘的高低,来选择人体需要遮挡的部位挡住,即可防止人体非检查部位受到损害,无需对病人做防护的指导,节约了检查的时间;2、主帘与各副帘可自由搭配使用,形成各种大小的照射窗口,在保证各种面积大小检查部位的检查需要的同时,能充分保护非检查部位受到辐射损伤。3、本发明升降式射线防护帘不接触人体,不会引起疾病交叉感染,只要室内定期消毒即可,使用成本低;4、本发明升降式射线防护帘可适用于多种身高的患者,适用性强;5、不需要将重量大的防护用品佩带在病人身上,不会给病体增加体力和心理上的负担,若有不配合的儿童、或不能自理的病人需家属搀扶摄片时,家属亦可得到防护;6、本发明升降式射线防护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安全、方便,使用时全部由工作人员操作,缩短了医学影像检查的时间。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升降式射线防护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帘和第一副帘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帘和第一副帘另一种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帘和第二副帘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帘与第一副帘、第二副帘形成前后层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参照图I所示,本实施例升降式射线防护帘,包括主帘I、带动主帘I升降的转轴2和驱动装置3,主帘I上开有主照射窗口 4。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下述的正面、背面以本实施例升降式射线防护帘的安装和使用状态为准,朝向医学影像设备的面为正面,朝向病人的面为背面。主帘I采用现有铅防护服的材料制作,一般为含铅胶皮,是医学常用射线防护材料,且背面固设有刚性骨架12以增加主帘I的强度和稳固性;主照射窗口 4用于露出病人身体的检查部位,为尽可能满足较大部位检查的需要,如胸部连同腹部一起检查,其面积较大,约为14X17英寸。可通过在医学影像检查室的天花板上设置天轨,从而将转轴2安装固定在天轨上,安全可靠,或直接借助医学影像检查室的两相对墙壁安装固定;转轴2与主帘I可通过缠绕在转轴2上的钢丝11连接从而带动主帘I升降。驱动装置3可采用电机,为实现智能控制,还可以设置控制系统实现转轴2的遥控转动。为了满足身材较为高大的病人的防护需要,主帘I的下端具有可折叠或展开的翻折部5。翻折部5即为在主帘I的下端延长一段,通过设置挂扣实现其折叠或展开,当遇到身材高大的病人时,本实施例升降式射线防护帘升降至病人身体的检查部位,如果主帘I的高度不够而不能有效遮挡病人的下肢部位,可解开挂扣将翻折部5展开,充分地将病人全身非检查部位遮挡,大大增强了防护效果,平时使用时可将其扣合折叠,使用方便。参照图2所示,为使本实施例升降式射线防护帘在尽可能满足各大小部位的检查需要的同时,能起到充分的射线防护效果,在主帘I的正面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一副帘6,第一副帘6的面积大于主照射窗口 4的面积,且在第一副帘6上开有面积小于主照射窗口4面积的第一副照射窗口 7,第一副照射窗口 7与主照射窗口 4连通。这样一来,当检查部位面积较小时,如胸部、腹部等部位,第一副帘6的帘布可遮挡部分主照射窗口 4,利用其面积较小的第一副照射窗口 7露出检查部位进行检查。以主照射窗口 4的面积为14X17英寸为例,第一副帘6的面积可为15X18英寸,第一副照射窗口 7的面积可为IOX 12英寸。 优选地,第一副照射窗口 7的中心与主照射窗口 4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这样可使第一副帘6的帘布充分遮挡部分主照射窗口 4,且充分利用第一副照射窗口 7露出病人身体的检查部位进行检查。第一副帘6与主帘I的可拆卸连接,可通过在第一副帘6背面的上、下端及主帘I正面上、下端对应设有扣合结构8,通过将第一副帘6扣实在主帘I上实现可拆卸连接;不需要使用时可解开扣合结构8将第一副帘6拆卸下来或仅将其上端解除扣合,使第一副帘6上端处掀下来,由其下端扣合连接耷挂在主帘I的下端处,方便再次使用时安装。扣合结构8可选择子母扣或挂钩等方式,当然也可采用系绳方式,简单方便,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参照图3所示,作为第一副帘6与主帘I实现可拆卸连接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副帘6的上端呈向其背面弯折的搭钩状,且为刚性,使用时将其上端搭在主帘I的上端顶部即可。参照图4所示,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同样是为了丰富本实施例升降式射线防护帘的使用范围,满足更小面积检查部位的检查需要,如颈椎、头颅等部位,主帘I的正面上设有第二副帘9,第二副帘9的面积大于第一副照射窗口 7的面积,且开有面积小于第一副照射窗口面积7的第二副照射窗口 10,第二副照射窗口 10也与主照射窗口连通。以第一副照射窗口 7的面积为IOX 12英寸,第二副帘9的面积可为IlX 13英寸或与第一副帘6面积相近或相同,第二副照射窗口 10的面积可为8 X 10英寸。同样,第二副照射窗口 10的中心与主照射窗口 4的中心优选位于同一轴线上。第二副帘9可单独直接安装在主帘I的正面上,第二副帘9在主帘I上的安装和连接方式与第一副帘6在主帘I上的安装和连接方式相同。当然,也可不拆卸第一副帘6,然后安装第二副帘9,形成主帘I、第一副帘6、第二副帘9前后层状排列,如图5所示。同理,在主帘I的正面上还可拆卸地连接有照射窗口面积更小的第三副帘、第四副帘等,以满足更小部位的检查和射线防护需要,第三副帘的面积大于第二副照射窗口 10的面积,且开有面积小于第二副照射窗口 10面积的第三副照射窗口,第三副照射窗口与主照射窗口 4连通,以此类推。第三副帘、第四副帘等副帘的结构及安装、连接方式与上述第一副帘6及第二副帘9相同,可通过扣合或上端处搭挂,在此省略视图不再赘述。为使各副帘加工方便,第一副帘6、第二副帘9、第三副帘、第四副帘等面积相同,只需其各自的照射窗口面积不同。各副帘面积相同,还可以实现其在主帘I上通过扣合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时能够共用主帘I上的扣合结构,则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主帘I和各副帘中面积大于主照射窗口 4的其它副帘可单独自由配合使用,根据具体检查部位的面积大小来选择副帘,需要使用具有哪种大小照射窗口的副帘就直接将其安装在主帘I上即可。当然,各副帘也可不拆卸形成前后层状排列,需要使用大照射窗口时,只需将具有较小照射窗口的副帘上端解除连接,使其上端掀下来,由下端耷挂在主帘I的下端处;当需要使用小照射窗口时,各副帘前后安装形成层状排列,如图5所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升降式射线防护帘,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帘、带动主帘升降的转轴和驱动装置,所述主帘上开有主照射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升降式射线防护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帘的下端具有可折叠或展开的翻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升降式射线防护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帘的正面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一副帘,所述第一副帘的面积大于所述主照射窗口的面积,且开有面积小于所述主照射窗口面积的第一副照射窗口,所述第一副照射窗口与所述主照射窗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射线防护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照射窗口的中心与所述主照射窗口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式射线防护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帘的背面上、下端及所述主帘的正面上、下端对应设有扣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式射线防护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帘的上端呈向所述第一副帘背面弯折的搭钩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式射线防护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帘的正面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二副帘,所述第二副帘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副照射窗口的面积,且开有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副照射窗口面积的第二副照射窗口,所述第二副照射窗口与所述主照射窗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式射线防护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帘的正面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三副帘,所述第三副帘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副照射窗口的面积,且开有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副照射窗口面积的第三副照射窗口,所述第三副照射窗口与所述主照射窗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式射线防护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帘、第二副帘和第三副帘的面积相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升降式射线防护帘,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穿戴式防护用品操作不便,耽误检查时间,多个病人重复使用易引起交叉感染,消毒处理工作量大且成本高,以及佩带在病人,特别是重症病人身上负担大,并存在病人家属也可能受到辐射的问题。一种升降式射线防护帘,包括主帘、带动主帘升降的转轴和驱动装置,主帘上开有主照射窗口。采用此升降式射线防护帘,在进行医学影像检查时,只需将防护帘设置在人体与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射线源)之间,通过控制驱动装置带动转轴及防护帘升降,可调整防护帘的高低,来遮挡人体非检查部位,使照射窗口仅露出检查部位,可防止人体非检查部位受到损害,无需对病人做防护的指导,节约了检查的时间。
文档编号A61B6/10GK102670236SQ20111006222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9日
发明者高玉庆 申请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