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应原溶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07665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变应原溶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应原溶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过敏性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 WHO把变态反应性疾病定义为世界上第四类最重要的慢性疾病。自从1911年Noon和Freeman首次用花粉提取液来治疗花粉热以来,变应原特异性脱敏治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年中,治疗用的变应原产品经历了一系列的技术变革。从最初的变应原粗浸液到标准化的变应原疫苗(包括修饰变应原、基因重组变应原等,以及不同的给药方式如舌下滴剂、片剂等)。最初用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治疗的是变应原粗浸液,即将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变应原原料用缓冲液浸取,经过除杂、除菌过滤后直接用于特异性免疫治疗。粗浸液通常用投料比(原料重量/缓冲液体积)或总蛋白氮标示。但是这两种标定方法与变应原疫苗总生物活性的线性相关并不明显,导致变应原疫苗各批次之间差异性也很大。在上世纪70年代。欧洲和美国相继开始了标准化变应原疫苗的研究和制备。标准化变应原疫苗利用体内和体外实验测定变应原疫苗的总生物活性,建立内部参考品体系, 从蛋白组分、总蛋白含量、主要致敏蛋白含量、总生物活性等几方面对变应原疫苗的生产进行全面分析和质量控制。标准化的变应原疫苗各生产批次之间的差异性很小,大大的减少了医生用药的风险。同时,各国变态反应学界也在研究修饰后的变应原疫苗(也叫类变应原疫苗)以及基因重组变应原疫苗。修饰变应原分为物理修饰和化学修饰。物理修饰主要指含佐剂的疫苗,包括氢氧化铝佐剂疫苗、磷酸铝佐剂疫苗、吸附到酪氨酸上的疫苗。化学修饰的变应原疫苗主要包括甲醛、戊二醛、盐酸处理后的变应原疫苗。基因重组的变应原疫苗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未得到广泛应用。上世纪90年代起,欧洲开始研发用于免疫治疗的舌下给药剂型如滴剂和片剂等。 但是目前为止最常用的特异性脱敏治疗方法仍然以皮下注射为主。变应原溶媒主要用于使用变应原浸液的注射脱敏治疗中用变应原溶媒将变应原浸液或标准化的变应原疫苗稀释成梯度系列后,通过皮试确定合适的起始最低剂量,然后从最低剂量开始逐级递增给药剂量直到增加到维持剂量并维持注射一段时间后完成整个疗程。目前全世界的变态反应特异性脱敏治疗主要采用这种方法。由于稀释梯度的范围极广(可达1012倍),合适的变应原溶媒在治疗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美国市场上90%以上产品都需要医生用变应原溶媒配制成合适浓度后给药。近几年来,变应原疫苗生产企业正在研究开发变应原疫苗的冻干制剂。变应原疫苗的冻干制剂相对液体变应原疫苗较稳定,降低了变应原疫苗运输和储存的困难。变应原疫苗的冻干制剂在使用时也需要用变应原溶媒溶解后使用,所以开发一种稳定性的变应原溶媒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变应原溶媒的主要成分为含有苯酚的盐溶液,名称为变应原溶媒(Solvent of Allergen),又称抗原溶媒,主要成分为每9ml含氯化钠81mg ;苯酚18mg, 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症等速发型过敏性疾病配制脱敏注射用。变应原疫苗在使用时可能需要以非常高的稀释比例稀释。高稀释度时变应原疫苗有效活性蛋白浓度很低,此条件下蛋白稳定性差且容易因容器的吸附或者苯酚引起的变性而损失。人血白蛋白作为一种蛋白稳定剂,被广泛用于疫苗和蛋白质药物,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蛋白稳定剂。现有国外上市的变应原溶媒有两种其一由0. 9g/100ml氯化钠、0. 03g/100ml人血白蛋白、0. 4g/100ml苯酚组成;其二由 0. 8g/100ml 氯化钠、0. 03g/100ml、0. 02g/ml 氯化钾、0. 12g/ml 磷酸氢二钠、0. 02g/100ml磷酸二氢钾组成;以上两种国外上市的变应原溶媒,第一种变应原溶媒不含有缓冲液组分,在变应原疫苗贮存的过程中不能提供一种稳定的PH环境;第二种变应原溶媒缓冲体系是国际上一种标准的PBS缓冲液(8g/100ml氯化钠、0. 02g/100ml氯化钾、0. 12g/100ml磷酸氢二钠、 0. 02g/100ml磷酸二氢钾),PBS缓冲体系是上世纪80年代广泛用于生物医药行业的一种缓冲液,但是由于该缓冲液含有钾离子,逐渐被取代。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避免其稳定性、避免使用钾离子的变应原溶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pH环境,改善了稀释后的稳定性,提高了变应原疫苗使用时的有效性的变应原溶媒。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是提供变应原溶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应原溶媒,含有以下成分人血白蛋白、氯化钠、苯酚和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变应原溶媒,含有以下成分0. 01-lg/100ml人血白蛋白、 0. 5-lg/100ml氯化钠、0. 2-0. 5g/100ml苯酚和2mM-100mM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pH5. 5-8. 5。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应原溶媒,含有以下重量比的活性成分 0. 03g/100ml人血白蛋白、0. 5g/100ml氯化钠、0. 4g/100ml苯酚、50mM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ρΗ6· 0-8. 0。 所述人血红白蛋白的为人注射用人血白蛋白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该变应原溶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氯化钠溶液和苯酚溶液的配制;2)用活性炭脱色和除热源;3)过滤除去炭颗粒;4)在炭脱色和除热原后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人血白蛋白;5)除菌过滤;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变应原溶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氯化钠和苯酚用30_100°C的注射用水溶解,全部溶解后,用30_60°C的注射用水定容,备用;
2)加入0. 2-2%的针用活性炭,30-60°C搅拌30-60min,除去溶液中的热原,并脱色;3)用0. 22 μ m-1 μ m的滤膜或钛棒过滤,除去炭颗粒,脱炭后的盐溶液用30_60°C 注射用水定容;加入0. 05%针用活性炭,60°C搅拌吸附30分钟,用0. 22 μ m-1 μ m的滤膜或钛棒过滤,除去活性炭;4)在除去碳颗粒后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人血白蛋白搅拌混勻,用注射用水定容;5)混勻的溶液经0. 45 μ m膜或滤芯过滤,再经0. 22 μ m膜或滤芯除菌过滤,然后无菌分装。本发明所述mM为毫摩尔每升;所述针用活性炭中的“%”为g/100ml。本发明还提供了变应原溶媒在制备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与目前市场的变应原溶媒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变应原溶媒具有以下优势1)主要成分中含有人血白蛋白,含有人血白蛋白的变应原溶媒可以保持稀释后低浓度变应原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提高了变应原疫苗原液使用的有效性;2)原国外上市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变应原溶媒中,含有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保障变应原活性成分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PH环境,可以提高变应原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本发明的变应原的溶媒缓冲液为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不含有钾盐,因为钾盐在临床上使用,能使病人增加疼痛的感觉,所以本发明的变应原溶媒使用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体系相对其它缓冲液体系安全有效;3)本发明利用浓配稀释法,相对传统工艺,将针用活性炭由一次加入药液吸附改为二次加入药液吸附,控制活性炭吸附作用的温度,大大提高成品的澄明度;4)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应用方面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是将变应原原液用溶媒稀释,形成IO-1UO-2UO-3UO^ IO-5------等10倍系列梯度,根据皮试结果,从最小浓度开始注射直到维持剂量;现市售的变应原溶媒,主要成分为0. 9%氯化钠、0. 2%苯酚,在变应原原液10倍系列稀释的过程中,较小浓度的产品蛋白变性快,实际效价和理论效价差异性大,整个治疗过程不能保证有效;与现市售的变应原溶媒相比,本发明的变应原溶媒含有人血白蛋白和缓冲液组分,在系列稀释梯度的产品中,蛋白含量较小的产品比较稳定,在稀释后,实际的效价和理论上的效价差异不大,能保证有效稳定的治疗效果。


图1 变应原溶媒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人血白蛋白购自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规格为20% (10g:50ml),在此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不应该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 变应原溶媒1、组成50mM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0. 5g/100ml氯化钠、0. 4g/100ml苯酚、0. 03g/100ml人血白蛋白,pH8. 0,该注射液的规格是1. 8ml/瓶。2、制备方法(如图1流程图所示)1)称取 99. 23g 磷酸氢二钠(0. 699mol)、6· 12g 磷酸二氢钠(0. 051mol)、75g 氯化钠和60g苯酚,用2L 60°C注射用水溶解,用60°C注射用水定容至8L,备用;2)当温度降至30°C时,加入0. 2%针用活性炭,30°C搅拌30分钟;3)使用Iym钛棒将溶液过滤,除去炭颗粒,脱炭后的盐溶液用60°C注射水定容至 14. 5L,加入0. 05%针用活性炭,60°C搅拌吸附30分钟,用0. 8 μ m膜过滤,除去活性炭;4)在除去炭的盐溶液中加入22.5ml 20%的人血白蛋白搅拌混勻,用注射用水定容至15L,经0. 45 μ m滤柱过滤,再经0. 22 μ m滤柱过滤除菌,无菌分装,压塞,扎盖。3、各项检定指标如下内毒素、无菌检查、成品合格率检查。具体检测方法参照1)内毒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凝胶限度试验(见2010药典三部附录XIIE);2)无菌检查见2010药典三部附录XIIA ;3)成品合格率检查成品经灯检,瓶子、瓶盖有破损处,瓶内有可见异物为不合格
Φ 口
广 BFI ;4)成品合格率=合格成品/成品总数。检测结果表1 表 1
性状无色澄明液体
Γ 内毒素含量<10EU/ml--
无菌检查___
成品合格率__91%_实施例2 变应原溶媒1、组成50mM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0. 5g/100ml氯化钠、0. 4g/100ml 苯酚、0. 03g/100ml人血白蛋白,pH7.0,注射液的规格是1. 8ml/瓶。2、制备方法1)称取 72. 85g 磷酸氢二钠(0. 512mol)、28· 44g 磷酸二氢钠(0. 237mol)、75g 氯化钠、60g苯酚,用2L 60°C注射用水溶解,用60°C注射用水定容至8L ;2)当温度降至30°C时,加入0. 2%的针用活性炭,30°C搅拌30分钟;3)将溶液用Iym钛棒过滤,除去炭颗粒,脱炭后的盐溶液用60°C注射水定容至 14. 5L ;加入0. 05%针用活性炭,60°C搅拌吸附30分钟,用0. 8 μ m膜过滤,除去活性炭;4)在除去炭颗粒后的盐溶液中加入22. 5ml20%的人血白蛋白搅拌混勻,用注射用水定容至15L,经0. 45 μ m滤柱过滤,再经0. 22 μ m滤柱过滤除菌,无菌分装,压塞,扎盖。3、各项检定指标表2 (方法同实施例1)表2
权利要求
1.一种变应原溶媒,其特征在于,该变应原溶媒含有以下成分人血白蛋白、氯化钠、 苯酚和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应原溶媒,其特征在于,该溶媒含有以下成分 0. 01-lg/100ml 人血白蛋白、0. 5-lg/100ml 氯化钠、0. 2-0. 5g/100ml 苯酚和 2_100mM的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PH为5. 5-8. 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应原溶媒,其特征在于,该溶媒含有以下成分 0. 03g/100ml人血白蛋白、0. 5g/100ml的氯化钠、0. 4g/100ml苯酚、50mM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PH为5. 5-8.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应原溶媒,其特征在于,所述pH为6.0-8. 0。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变应原溶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盐溶液和苯酚溶液的配制;2)用活性炭脱色和除热原;3)过滤除去炭颗粒;4)在炭脱色和除热原后的盐溶液中,加入人血白蛋白。5)除菌过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盐和苯酚用30-100°C的注射用水溶解,全部溶解后,用30-60°C的注射用水定容,2)加入0.2% -2%的针用活性炭,30-60°C搅拌30-60min,除去溶液中的热原,并脱色;3)用0.22 μ m-1 μ m的滤膜或钛棒过滤,除去炭颗粒,脱炭后的盐溶液用30-60°C注射用水定容;加入0. 05%针用活性炭,60°C搅拌吸附30分钟,用0. 22 μ m-1 μ m的滤膜或钛棒过滤,除去活性炭;4)在除去炭颗粒后的盐溶液中加入0.01%-1%的人血白蛋白搅拌混勻,用注射用水定容;5)混勻的溶液经0.45 μ m膜或滤芯过滤,再经0. 22 μ m膜或滤芯除菌过滤,然后无菌分装。
7.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变应原溶媒在制备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应原溶媒及其制备方法,该变应原溶媒含有以下成分人血白蛋白、氯化钠、苯酚和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本发明提供的变应原溶媒稀释配制的变应原产品比较稳定,活性蛋白不容易发生变性或被吸附,提高了变应原疫苗使用的有效性。
文档编号A61K47/02GK102178955SQ201110105489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乔秉善, 任雅丽, 何立峰, 姜敏, 汤承祁, 牛占坡, 白彩明, 裴潇竹 申请人:北京新华联协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