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虚寒性头疼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0273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虚寒性头疼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虚寒性头疼的中药组合物,属纯中草药。
背景技术
虚寒性头疼是指阳虚外感寒邪引起的头疼,通常伴随咽疼,发病时肌体抵抗力低下,神疲欲卧,舌苔水滑,脉象沉细。目前西医治疗无特效方法,且用药有较大的毒副作用, 成本高。其它中药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在治疗效果方面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虚寒性头疼的中药组合物,通过散寒解表,温经助里,平冲降逆,从根本上治疗虚寒性头疼,以克服现有治疗该类疾病药品的缺陷。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虚寒性头疼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处方为麻黄10-20份,石菖蒲 10-20份,黑大豆10-20份,附子10-20份,小鬼钗10-20份,细辛8-12份,灸甘草8-12份; 所述的份均指重量份。优选的处方是麻黄15份,石菖蒲15份,黑大豆15份,附子15份,小鬼钗15份, 细辛10份,灸甘草10份。本发明方剂主要的中草药根据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分析,药性及药理作用如下麻黄性味归经温;辛、微苦;归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石菖蒲性味归经温;辛、苦;归心、胃经。功能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腕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黑大豆黑豆性平、味甘;归脾、肾经;具有消肿下气、润肺燥热、活血利水、祛风除痹、补血安神、明目健脾、补肾益阴、解毒的作用;用于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风痹痉挛、产后风疼、口噤、痈肿疮毒,可解药毒,制风热而止盗汗,乌发黑发以及延年益寿的功能。附子性味归经大热;辛、甘;归心、肾、脾经;毒。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湾, 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小鬼钗性味归经味苦;微甘;性凉。归肝、脾、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活血;解毒。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肠炎腹泻;小便涩痛;风湿痹痛;跌打瘀肿;痈疽疮疖;毒蛇咬伤。细辛性味归经温;辛;归肺、肾、心经;小毒。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灸甘草性味归经平;甘;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本方是治疗虚寒性头疼的的有效组方,当寒邪侵入人体, 内寒外束,郁热不宣,毛窍紧闭,经络上下阻塞,邪气不能向外散发,而向上腾冲,很快侵蚀到头部,引起头疼。通过服用本发明的药既能温经通阳,发汗解肌,表气和,温煦四肢,解表以散外寒,解除头部酸痛,又能止疼兼顾打通经脉,瓦解内部寒邪,祛阴邪,稳心志,平冲降逆,使正气归位,恶气沉降、化解。理顺五脏六腑,能从根本上治疗虚寒性头疼,且治疗周期短,成本低,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理想。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治愈率达91. 5%,总有效率达到97. 9%,无明显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处方实例一取麻黄10份,石菖蒲10份,黑大豆10份,附子10份,小鬼钗10份,细辛8份,灸甘草8份。服法及用法水煎服,每服一剂,每日1次,发汗。处方实例二 取麻黄15份,石菖蒲15份,黑大豆15份,附子15份,小鬼钗15份,细辛10份, 灸甘草10份.。服法及用法同实施例一。处方实例三取麻黄20份,石菖蒲20份,黑大豆20份,附子20份,小鬼钗20份,细辛12份,灸甘草12份。服法及用法同实施例一。以下是临床报告自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发明人在烟台福山区人民医院应用本发明处方实例二治疗虚寒性头疼患者75例,并与同期应用口服感冒软胶囊与口服APC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10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男30例,女45例;年龄 (39. 5士 15. 27)岁;病程(60士 1)天;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9. 5士 15. 27) 岁;病程(58士 1)天。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 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2. 1对照组采用口服感冒软胶囊与口服APC每天2次。疗程1周。2. 2治疗组采用口服本发明药晚水煎服。疗程1周。2. 3观察项目①临床疗效;②治疗前后头沉或头痛,怕冷,四肢骨头肌肉酸痛发紧及血沉变化。2.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 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判断疗效标准》中有关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试验室检查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改善或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3. 2治疗结果3.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 9%对照组为76. 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 05)。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虚寒性头疼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处方为麻黄10-20份,石菖蒲 10-20份,黑大豆10-20份,附子10-20份,小鬼钗10-20份,细辛8-12份,灸甘草8-12份; 所述的份均指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虚寒性头疼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处方为麻黄15 份,石菖蒲15份,黑大豆15份,附子15份,小鬼钗15份,细辛10份,灸甘草1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虚寒性头疼的中药组合物,其处方为麻黄10-20份,石菖蒲10-20份,黑大豆10-20份,附子10-20份,小鬼钗10-20份,细辛8-12份,灸甘草8-12份;所述的份均指重量份。通过服用本发明的药既能温经通阳,发汗解肌,表气和,温煦四肢,解表以散外寒,解除头部酸痛,又能止疼兼顾打通经脉,瓦解内部寒邪,祛阴邪,稳心志,平冲降逆,使正气归位,恶气沉降、化解。理顺五脏六腑,能从根本上治疗虚寒性头疼,且治疗周期短,成本低,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理想。临床治愈率达91.5%,总有效率达到97.9%。
文档编号A61P25/04GK102198201SQ20111011564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5日
发明者周国生, 宫兆荣 申请人:宫兆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