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078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中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月经先后无定期是女士常见的疾病,表现在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逾7 天以上,并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区别。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粘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中医症候为肝气郁滞表现为月经周期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胸胁、乳房以及小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苔薄白或薄黄,脉弦。肾气不足表现为月经周期不定,量少,色淡黯,质稀,神疲乏力,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苔少,脉细尺弱。中医治疗本病,以疏肝理气、清热凉血、健脾益气、调理冲任气血为治则,使肝气舒达,经血流畅。临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 治愈率高,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中药。为实现以上目的,一种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柴胡4 6g、木香3 6g、陈皮6 9g、川芎3 6g、白术6 9g、 茯苓3 6g、丹参3 6g、鸡内金6 9g、麦芽6 9g、熟地黄6 9g、枸杞子6 8g、当归6 9g、白芍3 6g、砂仁6 9g、合欢草3 6g、甘草3 6g。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底、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高,无任何副作用。本发明中柴胡性味苦,微寒,归肝经、胆经。功能与主治肝郁气滞,胸肋胀痛。木香味辛;苦;性温。功效行气止痛;调中导滞。陈皮性温,味辛、味苦。入脾经、胃经、肺经。 功效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白术苦、 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川芎味辛,性温。归肝、 胆、心包经。功效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可行血中之气。茯苓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功能主治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归肝经。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鸡内金甘,寒。归脾、胃、小肠、 膀胱经。功能主治消积滞,健脾胃。麦芽甘,平。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熟地黄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经;肾经;肺经。 功能主治养肝;滋肾;润肺。当归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养血柔肝。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白芍功用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砂仁味辛,性温。归脾经、胃经、肾经。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合欢草味甘苦、性平,归心、肝、脾经。功能主治安神解郁,理气和胃,清肝明目。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水煎服用,每日1剂。每服药煎两遍,共煎出 200ml,早晚各服100ml。经过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有效率为95%以上,治愈率90%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一种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柴胡4 6g、木香3 6g、陈皮6 9g、川芎3 6g、白术6 9g、茯苓 3 6g、丹参3 6g、鸡内金6 9g、麦芽6 9g、熟地黄6 9g、枸杞子6 8g、当归6 9g、白芍3 6g、砂仁6 9g、合欢草3 6g、甘草3 6g。实施例2 —种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中药,其优选是柴胡6g、木香3g、陈皮6g、 川芎3g、白术6g、茯苓6g、丹参6g、鸡内金9g、麦芽6g、熟地黄9g、枸杞子6g、当归9g、白芍 3 6g、砂仁9g、合欢草6g、甘草3g。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资料本发明的中药,多年来临床上应用,治疗病人上百例,特别对肝气郁滞,肾气不足的患者,效果更佳。禁忌月经不调的崩漏患者。二、诊断标准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逾7天以上,并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区别。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三、服药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服药煎2遍,每遍煎30分钟,过滤,取出滤液, 两次共煎出200ml,早晚各服100ml。四、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维持3个月以上。好转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未愈月经周期末见变化。五、治疗效果经过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有效率为95%以上,治愈率90%以上。禁忌月经不调的崩漏患者。六、典型病例1、李X,17岁,学生。2008年春季因月经周期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胸胁、乳房以及小腹胀痛,脘闷不舒3个月。经服用本发明中药15剂,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维持3个月以上。至今未再复发。2、陈X,19岁,学生。因月经周期不定,量少,色淡黯,质稀,神疲乏力,腰骶酸痛,头晕耳鸣。2个月于2009年10月来诊。查体面色黄,消瘦。患者要求服用本发明中药20 剂,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维持3个月以上。至今未再复发。3、高XX,女,21岁,工人。2009年10月来诊。患者主诉月经周期延后,经行不畅, 色暗有块,乳房胀痛4个月。经服本发明20剂后,诸症状消失,至今未再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柴胡4 6g、木香3 6g、陈皮6 9g、川芎3 6g、白术6 9g、茯苓3 6g、丹参3 6g、 鸡内金6 9g、麦芽6 9g、熟地黄6 9g、枸杞子6 8g、当归6 9g、白芍3 6g、砂仁6 9g、合欢草3 6g、甘草3 6g。
2.一种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中药其优选方是柴胡6g、木香3g、陈皮6g、川芎3g、白术6g、茯苓6g、丹参6g、鸡内金9g、麦芽6g、熟地黄9g、枸杞子6g、当归9g、白芍3 6g、砂仁9g、合欢草6g、甘草3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柴胡4~6g、木香3~6g、陈皮6~9g、川芎3~6g、白术6~9g、茯苓3~6g、丹参3~6g、鸡内金6~9g、麦芽6~9g、熟地黄6~9g、枸杞子6~8g、当归6~9g、白芍3~6g、砂仁6~9g、合欢草3~6g、甘草3~6g。本发明中药治疗本病,以疏肝理气、清热凉血、健脾益气、调理冲任气血为治则,使肝气舒达,经血流畅。临床常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禁忌月经不调的崩漏患者。经过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有效率为95%以上,治愈率90%以上。
文档编号A61P15/00GK102210834SQ20111013740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5日
发明者姜元芳, 王春兰 申请人:姜元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