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茯苓总三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11074阅读:8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茯苓总三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有效部位的提取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茯苓总三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茯苓Poria cocosGctiw.) Wolf为常用中药,自古以来药食两用。史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为多孔菌科真菌Poria cocosGctw.)Wolf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 归人心脾肺经。具有祛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秽,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茯苓的主要成份为茯苓聚糖、三萜类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无机盐等。其中茯苓多糖和三萜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国内外对茯苓多糖、三萜等成份及其药理作用、生物活性方面作了较多的研究,并且有了较大的进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从茯苓中分离了多种三萜化合物,并对其药理作用、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茯苓三萜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抗炎作用、免疫调节作用、 胰岛素作用增强活性和利尿作用等。因此,开发研究茯苓总三萜提取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茯苓资源丰富,但临床应用中多采用水煎煮提取的方法,该方法容易造成三萜类成分的损失。结合现代化学与药理研究成果,对茯苓三萜类成分加以开发利用,发掘新药,将对传统中药茯苓的开发与应用有现实意义。然而,关于茯苓总三萜的提取工艺尚未见有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茯苓总三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乙醇回流提取、闪蒸浓缩、干燥等步骤而获得茯苓总三萜的有效部位提取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茯苓总三萜提取物在制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措施如下一种茯苓总三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称取茯苓片,按照其重量的4 8倍加入浓度为60 80V/V%的乙醇浸泡3-12 小时;(2)浸泡后回流提取1-3次,每次时间为1-2小时,合并提取液,即得到乙醇回流提取液;在步骤(1)的浸泡完成后直接加热进行第一次回流提取,提取完后分离出提取液,后续每次提取前加入8倍原料茯苓片重量的70v/v%的乙醇作为提取剂;(3)将乙醇回流提取液抽滤,得到滤液;(4)将滤液经闪蒸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 1. 10 (水的密度=1),并回收乙醇;(5)将所得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即得茯苓总三萜提取物产品,收集干燥的提取物,密封,称重,置于干燥处保存。在步骤(1)中,乙醇的最佳浓度是70V/V%。在步骤(1)中,乙醇的最佳用量为茯苓片重量的8倍。在步骤O)中,所述的回流提取最佳次数为2次,第一次2小时,第一次1小时。在步骤(5)中,所述的喷雾干燥操作条件如下进风口温度为175°C,出风口温度为90°C,雾化盘转速为29040转/分钟。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茯苓总三萜提取物中总三萜含量以茯苓酸计为 31-58wt%。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茯苓总三萜提取物可用于制备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媒,所得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国内外未见相关资料报道。其提取工艺流程简单,溶媒可重复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能源,无环境污染,减少了生产中的安全隐患,符合中药产业现代化的要求。本发明所得的茯苓总三萜提取物具有很好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不仅可单独使用又可以于其他药物配伍联合使用。本发明所得的茯苓总三萜提取物适用于多种药用的剂型,如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和喷雾剂等。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方法及其应用。茯苓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一般以饮片的形式使用,该药材可从各茯苓产地直接购得,本发明方法中使用到的茯苓片购自有“茯苓之乡”之称的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实施例1 一种茯苓总三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称取茯苓片,加入该茯苓片重量的4倍的,浓度为60V/V%的乙醇浸泡12h ;2、浸泡后,回流提取2小时,即得到乙醇回流提取液;3、将乙醇回流提取液抽滤,得到滤液;4、将滤液经闪蒸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1 1. 10,并回收乙醇;5、将所得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即得茯苓总三萜提取物产品。收集干燥的提取物,密封,称重,置干燥处保存。经测试,制得的茯苓总三萜提取物中,总三萜的含量为31.(以茯苓酸计), 干膏得率为1.18% (重量)。实施例2 一种茯苓总三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称取茯苓片,加入该茯苓片重量的6倍的,浓度为70V/V%的乙醇浸泡IOh ;2、浸泡后,回流提取2小时,即得到乙醇回流提取液;3、将乙醇回流提取液抽滤,得到滤液;
4、将滤液经闪蒸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1 1. 10,并回收乙醇;5、将所得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即得茯苓总三萜提取物产品。收集干燥的提取物,密封,称重,置干燥处保存。经测试,制得的茯苓总三萜提取物中,总三萜的含量为38. 2wt% (以茯苓酸计), 干膏得率为1.7% (重量)。实施例3 一种茯苓总三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称取茯苓片,加入该茯苓片重量的8倍的,浓度为70V/V%的乙醇浸泡他;2、浸泡后,连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为2小时,第二次为1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即得到乙醇回流提取液;3、将乙醇回流提取液抽滤,得到滤液;4、将滤液经闪蒸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1 1. 10,并回收乙醇;5、将所得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即得茯苓总三萜提取物产品。收集干燥的提取物,密封,称重,置干燥处保存。经测试,制得的茯苓总三萜提取物中,总三萜的含量为40wt% (以茯苓酸计)。干膏得率为2. 2% (重量)。实施例4:一种茯苓总三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称取茯苓片,加入该茯苓片重量的4倍的,浓度为80V/V%的乙醇浸泡他;2、浸泡后,连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为2小时,第二次为1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即得到乙醇回流提取液;3、将乙醇回流提取液抽滤,得到滤液;4、将滤液经闪蒸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1 1. 10,并回收乙醇;5、将所得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即得茯苓总三萜提取物产品。收集干燥的提取物,密封,称重,置干燥处保存。经测试,制得的茯苓总三萜提取物中,总三萜的含量为56wt% (以茯苓酸计),干膏得率为1.3% (重量)。实施例5 一种茯苓总三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称取茯苓片,加入该茯苓片重量的6倍的,浓度为80V/V%的乙醇浸泡池;2、浸泡后,连续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为2小时,第二次为1小时,第三次1小时, 合并三次提取液,即得到乙醇回流提取液;3、将乙醇回流提取液抽滤,得到滤液;4、将滤液经闪蒸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1 1. 10,并回收乙醇;5、将所得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即得茯苓总三萜提取物产品。收集干燥的提取物,密封,称重,置干燥处保存。经测试,制得的茯苓总三萜提取物中,总三萜的含量为58wt% (以茯苓酸计)。干膏得率为1.3% (重量)。实施例6 中试放大实验
一种茯苓总三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称取茯苓片20kg,加入其8倍重量的70V/V%乙醇浸泡12小时后,回流提取两次, 第一次池,第二次加入8倍原料茯苓片重量的70v/v%乙醇回流提取lh,合并两次的提取液,将提取液抽滤,得到的滤液经闪蒸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 1. 10,并回收乙醇,将所得浓缩液经喷雾干燥,收集干燥的提取物,即得茯苓总三萜提取物中试产品,密封,称重,置于干燥处保存。三批中试放大实验结果见表1。表1中试放大试验结果表
权利要求
1.一种茯苓总三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称取茯苓片,按照其重量的4 8倍加入浓度为60 80V/V%的乙醇浸泡3-12小时;(2)浸泡后回流提取1-3次,每次时间为1-2小时,合并提取液,即得到乙醇回流提取液;在步骤(1)的浸泡完成后直接加热进行第一次回流提取,提取完后分离出提取液,后续每次提取前加入8倍原料茯苓片重量的70v/v%的乙醇作为提取剂;(3)将乙醇回流提取液抽滤,得到滤液;(4)将滤液经闪蒸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 1.10,并回收乙醇;(5)将所得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即得茯苓总三萜提取物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干燥操作条件如下进风口温度为175°C,出风口温度为90°C,雾化盘转速为29040转/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浓度是 70 v/v%o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用量为茯苓片重量的8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回流提取次数为2次,第一次时间为2小时,第一次时间为1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茯苓总三萜提取物在制备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纯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茯苓中总三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1)称取茯苓饮片,加4~8倍药材量的60%~80v/v%的乙醇浸泡3-12小时,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乙醇回流提取液;(2)将乙醇回流提取液抽滤,得到滤液;(3)将滤液经闪蒸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1.10,并回收乙醇;(4)将所得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即得茯苓总三萜提取物产品。收集干燥的提取物,密封,称重,置干燥处保存。该方法简单,所用溶媒可重复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能源。用此方法所得提取物中总三萜的含量以茯苓酸计为31-58wt%。该提取物具有很明显的抗肿瘤及调节免疫功能。
文档编号A61K36/076GK102204936SQ20111013727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5日
发明者刘国庆, 刘焱文, 叶晓川, 张卫元, 张永丹, 王光忠, 邓媛媛, 邵贝贝 申请人: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