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经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231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痛经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在国内,1980年全国抽样调查发现痛经的患病率为 33. 19%。王红琴曾调查发现痛经的发生率高达86. 3%,张洪等对1585名女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痛经的发生率为74.03%。由此可见,痛经的发病率极高,并已成为影响妇女生活与工作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使其成为现代临床的研究热点之一。现代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孕酮分泌促进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 (PG),并使血中PGF2a浓度升高。PGF2a可以在经前数小时开始刺激子宫肌层收缩,整个经期子宫收缩呈节律性增强以致子宫张力升高,导致痛经的产生。现代医学多采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或是应用止痛、镇静剂治疗,由于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释放量,因此可防止过强的子宫肌收缩而消除痛经,目前治疗药物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中医中药治疗痛经具有很好的疗效,临床治疗多以辨证论治为主,或采用专方专药等方式治疗痛经,但内服中药存在即时止痛效果差、治疗周期长、口感差等弊端,患者难以坚持。针刺治疗痛经临床操作方便,即时止痛效果好,复发率低,但对于惧怕针刺、晕针的患者则不适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内服中药存在的止痛效果差、治疗周期长、口感差和针刺疗法适用不广泛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隔药灸脐的外治法来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在外治法中,穴位敷药和艾灸常用来治疗痛经。而神阙穴是最常选用的腧穴之一, 因神阙穴属任脉,直接与胞宫相通,可以起到直接调整胞宫寒热虚实的作用。灸法不但可以温通经脉、温中散寒、温肾健脾、益气升阳,而且可以通过自身的温热作用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隔药灸脐法将神阙的穴位特性、艾灸的温热效应、中药的四气五味综合,增强了药物治疗痛经的作用。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治疗痛经的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厚朴20份,白芥子10份,吴茱萸9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乳香9份,没药9份,乌药12份,醋元胡20份,乌贼骨15份,白僵蚕12份,五灵脂8份,炮姜12份,川牛膝15份, 肉桂10份,丁香10份,艾叶10份,冰片10份。将上述药物进行混合后超微粉碎,密封备用。隔药灸脐使用方法
①面圈的制作取面粉适量,以1:3. 5 4. 0的比例用水调和,做成圆圈状(直径约 8cm,高约2cm),面圈的中间孔应比患者本人脐孔的大小稍大0. 5cm (直径约2. Ocm),备用;
②艾炷的制作根据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进行艾炷的手工制作先将艾绒搓成大小适合的艾团,夹在左手拇食指腹之间,食指要在上,拇指要在下, 再用右手拇、食指将艾团向内向左挤压,即可将圆形艾团压缩成上尖下平之三棱形艾炷,随做随用。做成的艾炷直径约2cm,高约2cm,以燃烧10 15分钟为宜;
③令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用75%酒精在脐局部常规消毒后,将面圈绕脐一周, 取上述药末适量(约8 10g),填满脐孔,用艾炷(直径约2cm,高约2cm)置于药末上,连续施灸6 9壮,约2h,以脐周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④灸后用医用胶布固封脐中药末二4小时后自行揭下,并用温开水清洗脐部。每次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治疗,每3天1次(每个月经周期约2 3次),直至月经来潮。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本方为发明者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针对痛经的病机特点,并遵循脐疗的用药原则而创作的经验用方。厚朴味苦、辛,性温,行气,燥湿,消积,平喘,善行气滞;
白芥子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功能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本品温通经络,善散 “皮里膜外”之痰,又能消肿散结止痛,《本草纲目》“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
吴茱萸散寒止痛,助阳止泻,可用于脘腹胀痛;
三棱和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且三棱偏于破血,莪术偏于破气,常相须为用,适用于气滞血淤所致的诸般痛证,《经验良方》中莪术丸由三棱、莪术两味活血化淤中药组成,用于淤血经闭,行经腹痛,癥瘕积聚,食积腹痛;
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常相须为用,如《本草纲目》曰“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医学衷中参西录》言“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要药,……又善治女子行经腹疼,产后瘀血作痛,月事不能时下。”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可用于寒凝气滞所致胸腹诸痛症; 元胡味辛、苦,性温,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李时珍推崇元胡“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醋制可加强其止痛作用。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所述的元胡为经过炮制的醋元胡,其炮制方法可按照《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所公开的方法进行。乌贼骨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素问·腹中论》有“四乌贼骨一芦茹丸”的记载,可用于妇女血枯经闭等妇科病的治疗;
白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五灵脂味苦、甘,性温,归肝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炮姜温中散寒,温经止血;
川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肉桂味甘辛,性大热,功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药性论》载“治冷气腹痛”,功能温经散寒之
痛;
艾叶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可治疗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
等;
冰片开窍、止痛,《新修本草》曰“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本草纲目》谓“通诸窍”, 本组方中主要用其通经走络,携诸药直达病所,增加药物的渗透吸收。以上诸药以“通”为主,旨在调理气血,而且多有芳香气味,以利于药物吸收和促进气血流通,如吴师机曰“须知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效治疗妇女痛经,减轻妇女痛苦,提高妇女生活质量;且用药都为中药,无毒副作用;采用隔药灸脐的治疗方法,具有简、便、验、廉、捷的优点,集中了穴位、灸法、药物的多重作用,具有显效快、疗效确切、无痛苦的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痛经的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厚朴20份,白芥子10份,吴茱萸9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乳香9份,没药9份,乌药12份,醋元胡20份,乌贼骨15份,白僵蚕12份,五灵脂8份,炮姜12份,川牛膝15份, 肉桂10份,丁香10份,艾叶10份,冰片10份。将上述药物进行混合后超微粉碎,密封备用。临床效果验证实验 1、临床资料
在山东省某中医医院中纳入50名症状典型的痛经患者,进行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实验,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18岁,平均年龄23岁。2、治疗方法
按照上述隔药灸脐的使用方法进行治疗,每次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治疗,脐疗每3天1 次(每个月经周期约2 3次),直至月经来潮。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 随访1个月经周期。3、疗效标准
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的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the 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 CMSS)评分,疗效判定标准指数η=(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X 100% 痊愈疼痛完全消失,η ^ 95%,显效疼痛明显减轻,η ^ 70%, 有效疼痛减轻,η ^ 30%,无效疼痛无明显改善,η < 30%, 4、治疗结果统计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50名患者中,有M名患者痊愈,痊愈率达到48%,15名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显效率30%,11名患者疼痛症状减轻,有效率22%,总有效率达到100%,有效率=(痊愈数量+显效数量+有效数量)/患者总数量*100%。随访1个月经周期,无复发。治疗个例
1、程某某,女,21岁,未婚。患者6年前月经初潮时即有经期小腹疼痛,曾口服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经期小腹胀痛,以经至第1天最为严重,疼痛拒按,冷汗淋漓,5 6小时后可稍缓解,但仍需卧床休息,疼痛持续两天左右,经量较少,色黯黑,有血块。时伴有腹泻、恶心、食欲不振、乏力、腰骶酸痛等症状。应用本发明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治疗第1个月经周期后,患者感觉小腹疼痛及其他症状无明显减轻,但月经的血块增多,色黯;随后两个月症状出现明显减轻,1疗程结束后腹痛基本治愈,随访1个月经周期无复发。2、郝某某,女,25岁,育有一子。患者9年前因饮食生冷出现经期小腹疼痛,后每于经期出现小腹冷痛,未行系统治疗。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以经期第1天为重,腹痛难忍,拒按,坐卧不安,面色咣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2 3小时后疼痛可稍微缓解,但仍需卧床休息,服止痛药不能缓解,经量少,经血色黯,有血块。伴见畏寒、手足欠温,腰部酸痛等症状。应用本发明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即感腹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1疗程治疗结束后腹痛完全消失,随访1个月经周期无复发。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痛经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厚朴20份,白芥子10份,吴茱萸9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乳香9份,没药9份, 乌药12份,醋元胡20份,乌贼骨15份,白僵蚕12份,五灵脂8份,炮姜12份, 川牛膝15份,肉桂10份,丁香10份,艾叶10份,冰片1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一种治疗痛经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解决了内服中药存在的止痛效果差、治疗周期长、口感差和针刺疗法适用不广泛的问题,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厚朴20份,白芥子10份,吴茱萸9份,三棱15份,莪术15份,乳香9份,没药9份,乌药12份,醋元胡20份,乌贼骨15份,白僵蚕12份,五灵脂8份,炮姜12份,川牛膝15份,肉桂10份,丁香10份,艾叶10份,冰片10份。有效治疗妇女痛经,减轻妇女痛苦,提高妇女生活质量;且用药都为中药,无毒副作用;采用隔药灸脐的治疗方法,具有简、便、验、廉、捷的优点,集中了穴位、灸法、药物的多重作用,具有显效快、疗效确切、无痛苦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2198260SQ20111013885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
发明者杜冬青, 王秀英, 马玉侠, 高树中 申请人:山东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