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吼喘病药物半夏茯苓膏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527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吼喘病药物半夏茯苓膏的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吼喘病药物半夏茯苓膏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吼喘病药物半夏茯苓膏的制备方法。吼喘的主要原因是肺经一向有湿痰停聚,当体质虚弱时感受外邪引起是气动痰升,阻塞肺络而致肺失肃降,呈呼吸困难痰鸣喘逆,病人十分痛苦,由于现今治疗效果不著,便使其病牵延不愈。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良好,服用方便,无任何毒性和副作用,治疗吼喘病,效果显著的半夏茯苓膏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 紫苏子IO-IOOg 桑白皮20-200g 五味子5-50g 沙参5-50g 白芥子5-50g炙半夏IO-IOOg 茯苳50-500g 麻黄5-50g
杏仁5-50g胡桃肉10-200g 淮山药10-200g 甘草5-50g
地锦草 IO-IOOg 红枣 50-500g蜂蜜 500-3000g 生姜片 100-2000g首先将紫苏子、桑白皮、五味子、沙参、白芥子、炙半夏、茯苓、麻黄、杏仁、胡桃肉、淮山药、甘草、地锦草、红枣、生姜片用适量水浸泡1-3小时后放入锅内煎煮1-3小时滤汁,然后再加水适量继续煎煮1-2小时后滤汁去渣,合并两次滤汁后澄清2-10小时,倒出清液入锅内文火进行浓缩膏状时,加入蜂蜜搅拌均匀继续煮沸冷却贮藏瓶中备用,每日服用三次,每次20g。本膏能温肺化痰,清肺止喘,对风寒犯肺引起的痰涎雍盛,气喘痰吼治疗十分理
本巨
ο
实施例
紫苏子50g 桑白皮IOOg 五味子20g 沙参20g 白芥子20g 炙半夏50g 茯苓200g麻黄20g 杏仁20g 胡桃肉IOOg
淮山药IOOg 甘草20g地锦草50g 红枣200g 生姜片500g
蜂蜜2000g首先将紫苏子、桑白皮、五味子、沙参、白芥子、炙半夏、茯苓、麻黄、杏仁、胡桃肉、淮山药、甘草、地锦草、红枣、生姜片用适量水浸泡1-3小时后放入锅内煎煮2小时滤汁,然后再加水适量继续煎煮2小时后滤汁去渣,合并两次滤汁澄清8小时后,倒出清液入锅内文火进行浓缩至膏状时加入蜂蜜搅拌均匀继续煮沸后,冷却贮藏瓶中备用,每日服用三次,每次 20g。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吼喘病药物的半夏茯苓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紫苏子IO-IOOg 桑白皮20-200g 五味子5-50g 沙参5-50g 白芥子5-50g炙半夏IO-IOOg 获荟50-500g 麻黄5-50g 杏仁5-50g胡桃肉10-200g 淮山药10-200g 甘草5-50g 地锦草 IO-IOOg 红枣 50-500g蜂蜜 500-3000g 生姜片 100-2000g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首先将紫苏子、桑白皮、五味子、沙参、白芥子、炙半夏、茯苓、麻黄、杏仁、胡桃肉、淮山药、甘草、地锦草、红枣、生姜片用适量水浸泡1-3小时后,放入锅内煎煮1-3小时滤汁。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合并两次滤汁后澄清液入锅内文火浓缩至呈膏状,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后煮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吼喘病药物的半夏茯苓膏的制备方法。是将紫苏子、桑白皮、五味子、沙参等用水浸泡后入锅内煎煮滤汁,滤汁入锅内文火浓缩呈膏状时,加入蜂蜜搅拌均匀,煮沸冷却服用。本膏能温肺化痰,清肺止喘,对风寒犯肺引起的痰涎雍盛,气喘痰吼治疗十分理想。
文档编号A61P11/06GK102908593SQ20111022012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日
发明者李合宽 申请人:李合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