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核内消液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6650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乳核内消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卫生部药品标准WS3-B-1159-92记载乳核内消液具有疏肝活血、软坚散结的功效,临床用于经期乳房胀痛有块,月经不调或量少色紫成块及乳腺增生。其处方为浙贝母 120g,当归70g,赤芍120g,漏芦70g,茜草120g,香附60g,柴胡IOOg,橘核60g,夏枯草IOOg, 丝瓜络30g,郁金100g,甘草15g。其制备方法是将当归、香附、柴胡、郁金提取挥发油;药渣及药液与其余浙贝母等八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 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4-1. 05,静置,倾取上清液,滤过,滤液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8-1. 10,加入上述挥发油及适量防腐剂,混勻,制成1000ml,即得。上述方法中采用煎煮法提取处方药材的有效成分,存在提取时间长、提取温度高、能耗高、热敏性成分易损失、有效成分回收率低、后处理麻烦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隔膜压滤循环提取分离一体化技术制备乳核内消液的方法,不仅可以简化工艺流程,大幅缩短生产周期,节约能耗,利于环境保护和废渣利用,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有效成分的回收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乳核内消液的制备方法,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浙贝母120份、当归70份、赤芍120份、漏芦70份、茜草120份、香附60份、柴胡100份、橘核60份、夏枯草100份、丝瓜络30份、郁金100份和甘草15份,包括以下步骤
a.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的提取
al.将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混合,粉碎成粗粉,备用;
a2.将步骤al所得的药粉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药渣和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 a3.向步骤a2所得的药渣中加水,搅拌加热至60-90°C,将料浆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再将预热至60-90°C的水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启动隔膜压滤机的压榨程序,收集压榨液;将两次压滤液、压榨液和步骤a2所得的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记为提取液A ;
b.浙贝母、赤芍、漏芦、茜草、橘核、夏枯草、丝瓜络和甘草的提取
bl.将浙贝母、赤芍、漏芦、茜草、橘核、夏枯草、丝瓜络和甘草混合,粉碎成粗粉,备用; b2.向配料罐中加入步骤a3所得的提取液A和水,加热至50-90°C并保温;将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将配料罐中的水泵入隔膜压滤机,至压滤液回流入配料罐时,在搅拌条件下向配料罐中加入步骤bl所得药粉,加毕,在50-90°C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之后将三通阀切换至滤液贮罐位置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再将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向配料罐中加入水,在50-90°C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之后将三通阀切换至滤液贮罐位置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启动隔膜压滤机的压榨程序,收集压榨液;合并两次压滤液和压榨液,记为提取液B ; c.制剂
将步骤1^2所得的提取液B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4-1. 05,静置,倾取上清液,滤过,滤液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 10,加入步骤a2所得的挥发油及防腐剂,混勻,加水至规定量,即得乳核内消液;
或者,将步骤所得的提取液B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 10,超滤膜滤过,滤液加入步骤a2所得的挥发油及防腐剂,混勻,加水加水至规定量,即得乳核内消液。优选的,所述步骤a3是先向药渣中加入相当于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总重量2-4 倍的水,搅拌加热至75-85°C,保温搅拌5-15分钟,将料浆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 再将相当于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总重量1-3倍的预热至75-85°C的水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
所述步骤1^2是先加入步骤a3所得的提取液A并补加水至总重量相当于浙贝母、赤芍、 漏芦、茜草、橘核、夏枯草、丝瓜络和甘草总重量的6-8倍,在55-65°C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提取时间为30-40分钟;再加入相当于上述8味药材总重量2. 5-4. 5倍的水,在55-65°C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提取时间为10-20分钟。更优选的,所述步骤a3是先向药渣中加入相当于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总重量3 倍的水,搅拌加热至80°C,保温搅拌10分钟,将料浆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再将相当于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总重量2倍的预热至80°C的水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
所述步骤1^2是先加入提取液A并补加水至总重量相当于8味药材总重量的7倍,在 65°C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提取时间为30分钟;再加入相当于8味药材总重量3. 5倍的水,在65°C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提取时间为10分钟。优选的,所述步骤c是将步骤1^2所得的提取液B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8-1. 10,超滤膜滤过,滤液加入步骤a2所得的挥发油及防腐剂,混勻,加水使成1000ml,即得乳核内消液。超滤膜的孔径可根据料液的粒径分布曲线而定,以膜孔径小于最小粒子的粒径且通量最大为宜。在本发明中,超滤膜优选孔径为50-200nm的陶瓷膜,更优选孔径为100-200nm 的中空纤维陶瓷膜。本发明所述的隔膜压滤循环提取分离一体化技术,是将配料罐的出料口通过泵 (如隔膜泵等)与隔膜压滤机的进料口连通,隔膜压滤机的出液口以三通阀分别连通配料罐的进料口和滤液贮罐的进口。当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时,隔膜压滤机的出液口与配料罐的进料口连通,构成隔膜压滤循环提取系统,配料罐中的料浆被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从隔膜压滤机出来的压滤液回流入配料罐中(药粉则被均勻地堆积在隔膜压滤机各压滤腔室的滤布面上),再作为提取溶剂被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不断循环,从而实现药材的隔膜压滤循环提取;当三通阀切换至滤液贮罐位置时,隔膜压滤机的出液口与滤液贮罐的进口连通,构成隔膜压滤固液分离系统,当药材的隔膜压滤循环提取完毕后, 将从隔膜压滤机出来的压滤液和压榨液送入滤液贮罐贮存,从而使药材提取液和药渣很好的分离。关于提取物料的问题,通常将药材粉碎成粗粉作为提取物料,难粉碎成粗粉的软性药材(如熟地黄、大枣等)可加入2-4倍量的水用饲料粉碎机或组织捣碎机粉碎成料浆作为提取物料。关于加料顺序的问题,当药材含纤维较少时,可在配料罐中直接加入药粉和提取溶剂,于搅拌条件下进行隔膜压滤循环提取;当药材富含纤维时则宜采用外循环加料法,以杜绝药粉在配料罐出料口及输料管道中堵塞而使泵料循环受阻的现象。所谓外循环加料法是先将首次提取所需的全部溶剂加入配料罐中,将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将溶剂泵入隔膜压滤机,当观察到压滤液(此时实际为溶剂)回流入配料罐时(可从配料罐的人孔进行观察),再在搅拌条件下逐步投入药粉,所得料液随之被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压滤液回流入配料罐内进行循环,而药粉则被均勻地堆积在隔膜压滤机各压滤腔室的滤布面上。关于提取温度的问题,以水为溶剂时,提取温度可以控制在50-90°C,根据偏光显微法测定结果并结合文献报道,植物组织中的淀粉糊化温度多为70-71°C,为了避免出现因淀粉糊化而阻滞细胞内含物(多为有效成分)溶出或堵塞滤布等现象,对富含淀粉的药材进行水提时,提取温度宜控制在70°C以下,优选55-65°C。而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时,视有机溶剂的沸点高低可不加热(即在室温下提取)或适当加热。关于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的问题,可根据指标成分的回收率要求及经济性要求适当调整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对于一般药材粗粉的提取,可选择提取2次,第1次提取30-40 分钟,第2次提取10-20分钟;对于药材价格较高、要求指标成分回收率较高的品种,提取次数可适当增加,如提取4次,第1次提取40-60分钟,第2-4次提取10-20分钟;亦可将最后1次的提取液作为下一批物料的首次提取溶剂进行循环套用。当以醇-水混合溶液为提取溶剂时,在提取完毕后可用水进行隔膜压滤透洗并压榨药渣,所得压滤液和压榨液测定醇含量后,可作为下一批物料提取溶剂的配制液进行循环套用。在用水进行隔膜压滤透洗时,还可关闭隔膜压滤机四角出液阀中处于低位的两个出液阀,使水充分浸漫上部滤层,以加强透洗效果。关于复方制剂处方中部分药材需先提取挥发油,药渣再与其它药材合并进行水煎的问题,由于与水共沸提取挥发油的过程长达数小时,药材的水溶性成分在提取挥发油的过程中已充分溶于水相中,故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将药渣与其它药材合并进行水煎,而为了保证有效成分的回收率同时节约后续浓缩能耗,可在提取挥发油后,用2-4倍量的水加热至60-90°C隔膜压滤透洗药渣,透洗1-2次,所得透洗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作为其它药材的首次水提溶剂。关于隔膜压滤机的问题,滤布宜选用聚丙烯复丝滤布,其透气量选择原则为用有机溶剂提取时宜选用透气量较小(如3-10L/m2. s)的滤布,用水提取时宜选用透气量较大 (如50-1200L/m2.s)的滤布。隔膜滤板宜选择聚丙烯等符合药用要求的塑料材质。料液管道宜选用304以上不锈钢或非聚氯乙烯的塑料管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提高了有效成分的回收率本发明采用隔膜压滤循环提取法替代煎煮法提取处方药材的有效成分,该方法系采用0. 5-0. 6Mpa的压力驱动,循环提取堆积于数百个洗脱面上的粉末层,具有加压柱层析或加压渗漉的效果,提取效率显著提高,提取温度降低,热敏性成分损失减少,指标成分的回收率大幅提高,例如,总生物碱的含量比现有方法提高约45% ;而且,因隔膜压滤机采用的滤布孔径远低于目前用于药渣与煎液分离的滤网孔径,所得提取液的澄清度好。(2)简化了工艺流程,缩短了生产周期提取同样重量的处方药材,采用煎煮法需要3小时,而采用隔膜压滤循环提取法不超过1小时,提取时间缩短60%以上;而且,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循环提取与固液分离的一体化,不存在煎煮法所存在的后续固液分离的烦恼。(3)节约能源将Im3水从20°C加热至55-65°C 需原煤18. 4-21. Ag,而加热至98°C需原煤37. ^cg,同比降耗42-51% ;处方药材的提取时间由3小时缩短至1小时,同样使提取能耗大大降低。(4)利于环境保护和废渣利用经隔膜压滤循环提取分离一体化技术处理后的药渣为近干的粉末态块状物,含水量少,不仅便于转运,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便于废渣的后续利用,如添入煤粉中燃烧以减少煤炭用量、生物发酵作饲料,干馏制作为炭块作取暖或家用燃料等。(5)现有方法中要求将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及药液与其余浙贝母等八味加水煎煮,由于与水共沸提取挥发油的过程长达数小时,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的水溶性成分在提取挥发油的过程中已充分溶于水相中,故本发明方法不再将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的药渣与其余诸药进行共煎,而仅以热水对药渣进行透洗,透洗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作为提取其余诸药的溶剂套用,以节约提取溶剂用量、降低后续浓缩能耗。(6)虽然现有方法在制剂步骤中采用将浓缩后的提取液静置,倾取上清液,过滤等操作以除去不溶性成分,但仍然存在成品易产生摇之不散的沉淀而不符合合剂项下相关规定的质量问题,本发明在对提取步骤进行改进的同时,还对制剂步骤进行了改进,以超滤膜直接过滤替代先静置再取上清液过滤的方法,彻底解决了分子量3万以上无效组分(如淀粉、蛋白质、粘液质等)对成品性状的影响,并进一步缩短了生产周期。


图1为隔膜压滤循环提取分离一体化技术的优选配套装置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隔膜压滤循环提取分离一体化技术的优选配套装置图如图1所示,配料罐的出料口通过隔膜泵与隔膜压滤机的进料口连通,隔膜压滤机的出液口以三通阀分别连通配料罐的进料口和滤液贮罐的进口,当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时,隔膜压滤机的出液口与配料罐的进料口连通,从隔膜压滤机出来的压滤液回流入配料罐,构成隔膜压滤循环提取系统; 当三通阀切换至滤液贮罐位置时,隔膜压滤机的出液口与滤液贮罐的进口连通,从隔膜压滤机出来的压滤液进入滤液贮罐贮存,构成隔膜压滤固液分离系统。实施例1
处方浙贝母2. 4kg,当归1. 4kg,赤芍2. 4kg,漏芦1. 4kg,茜草2. 4kg,香附1. 2kg,柴胡 2kg,橘核1. 2kg,夏枯草2kg,丝瓜络600g,郁金2kg,甘草300g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的提取
al.将处方量的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混合,粉碎成粗粉,备用; a2.将步骤al所得药粉置多功能提取罐中,用直通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备用;a3.向装有提取挥发油后药渣的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当于上述4味药材总重量3倍的水,搅拌加热至80°C,保温搅拌10分钟,将料浆泵入隔膜压滤机(采用80士 10 L/m2. s聚丙烯复丝滤布)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再向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当于上述4味药材总重量2倍的预热至80°C的水,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 启动隔膜压滤机的压榨程序,收集压榨液,最后卸压,开板,卸渣;将压滤液、压榨液和步骤 a2所得的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记为提取液A ;
b.浙贝母、赤芍、漏芦、茜草、橘核、夏枯草、丝瓜络和甘草的提取
bl.将处方量的浙贝母、赤芍、漏芦、茜草、橘核、夏枯草、丝瓜络和甘草混合,粉碎成粗粉,备用;
b2.向配料罐中加入步骤a3所得的提取液A并补加水至总重量相当于上述8味药材总重量的7倍,加热至65°C并保温;将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开启配料罐的搅拌器、隔膜泵及隔膜压滤机,将配料罐中的水泵入隔膜压滤机(采用80士 10 L/m2. s聚丙烯复丝滤布), 至压滤液回流入配料罐时,向配料罐中勻速加入步骤bl所得药粉,加毕,65°C隔膜压滤循环提取30分钟,之后将三通阀切换至滤液贮罐位置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再将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向配料罐中加入相当于上述8味药材总重量3. 5倍的预热至65°C的水,保温隔膜压滤循环提取10分钟,之后将三通阀切换至滤液贮罐位置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启动隔膜压滤机的压榨程序,收集压榨液,最后卸压,开板,卸渣;合并两次压滤液和压榨液,作为提取液B ;
c.制剂
将步骤1^2所得的提取液B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8-1. 10,用孔径为IOOnm的中空纤维陶瓷膜进行超滤,滤液加入步骤a2所得的当归、香附、柴胡、郁金挥发油及防腐剂,混勻,加水使成20L,即得乳核内消液。
实施例2
处方浙贝母2. 4kg,当归1. 4kg,赤芍2. 4kg,漏芦1. 4kg,茜草2. 4kg,香附1. 2kg,柴胡 2kg,橘核1. 2kg,夏枯草2kg,丝瓜络600g,郁金2kg,甘草300g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的提取
al.将处方量的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混合,粉碎成粗粉,备用;
a2.将步骤al所得药粉置多功能提取罐中,用直通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备用;
a3.向装有提取挥发油后药渣的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当于上述4味药材总重量4倍的水,搅拌加热至85°C,保温搅拌5分钟,将料浆泵入隔膜压滤机(采用80士 10 L/m2. s聚丙烯复丝滤布)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再向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当于上述4味药材总重量3倍的预热至85°C的水,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启动隔膜压滤机的压榨程序,收集压榨液,最后卸压,开板,卸渣;将压滤液、压榨液和步骤a2 所得的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记为提取液A ;
b.浙贝母、赤芍、漏芦、茜草、橘核、夏枯草、丝瓜络和甘草的提取
bl.将处方量的浙贝母、赤芍、漏芦、茜草、橘核、夏枯草、丝瓜络和甘草混合,粉碎成粗粉,备用;b2.向配料罐中加入步骤a3所得的提取液A并补加水至总重量相当于上述8味药材总重量的8倍,加热至55°C并保温;将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开启配料罐的搅拌器、隔膜泵及隔膜压滤机,将配料罐中的水泵入隔膜压滤机(采用80士 10 L/m2. s聚丙烯复丝滤布), 至压滤液回流入配料罐时,向配料罐中勻速加入步骤bl所得药粉,加毕,55°C隔膜压滤循环提取35分钟,之后将三通阀切换至滤液贮罐位置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再将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向配料罐中加入相当于上述8味药材总重量2. 5倍的预热至55°C的水,保温隔膜压滤循环提取20分钟,之后将三通阀切换至滤液贮罐位置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启动隔膜压滤机的压榨程序,收集压榨液,最后卸压,开板,卸渣;合并两次压滤液和压榨液,作为提取液B ; c.制剂
将步骤1^2所得的提取液B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8-1. 10,用孔径为200nm的中空纤维陶瓷膜进行超滤,滤液加入步骤a2所得的当归、香附、柴胡、郁金挥发油及防腐剂,混勻,加水使成20L,即得乳核内消液。
实施例3
处方浙贝母2. 4kg,当归1. 4kg,赤芍2. 4kg,漏芦1. 4kg,茜草2. 4kg,香附1. 2kg,柴胡 2kg,橘核1. 2kg,夏枯草2kg,丝瓜络600g,郁金2kg,甘草300g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的提取
al.将处方量的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混合,粉碎成粗粉,备用; a2.将步骤al所得药粉置多功能提取罐中,用直通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备用;
a3.向装有提取挥发油后药渣的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当于上述4味药材总重量2倍的水,搅拌加热至75°C,保温搅拌15分钟,将料浆泵入隔膜压滤机(采用80士 10 L/m2. s聚丙烯复丝滤布)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再向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当于上述4味药材总重量1倍的预热至75°C的水,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 启动隔膜压滤机的压榨程序,收集压榨液,最后卸压,开板,卸渣;将压滤液、压榨液和步骤 a2所得的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记为提取液A ;
b.浙贝母、赤芍、漏芦、茜草、橘核、夏枯草、丝瓜络和甘草的提取
bl.将处方量的浙贝母、赤芍、漏芦、茜草、橘核、夏枯草、丝瓜络和甘草混合,粉碎成粗粉,备用;
b2.向配料罐中加入步骤a3所得的提取液A并补加水至总重量相当于上述8味药材总重量的6倍,加热至60°C并保温;将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开启配料罐的搅拌器、隔膜泵及隔膜压滤机,将配料罐中的水泵入隔膜压滤机(采用80士 10 L/m2. s聚丙烯复丝滤布), 至压滤液回流入配料罐时,向配料罐中勻速加入步骤bl所得药粉,加毕,60°C隔膜压滤循环提取40分钟,之后将三通阀切换至滤液贮罐位置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再将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向配料罐中加入相当于上述8味药材总重量4. 5倍的预热至60°C的水,保温隔膜压滤循环提取15分钟,之后将三通阀切换至滤液贮罐位置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启动隔膜压滤机的压榨程序,收集压榨液,最后卸压,开板,卸渣;合并两次压滤液和压榨液,作为提取液B ;c.制剂
将步骤1^2所得的提取液B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4-1. 05,静置,倾取上清液,滤过,滤液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8-1. 10,加入步骤a2所得的挥发油及防腐剂,混勻,加水使成 20L,即得乳核内消液。采用同一批药材原料,分别采用实施例1-3所述方法和现有方法(卫生部药品标准WS3-B-1159-92收载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并对所得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结果显示采用实施例1-3所述方法制得的产品均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且指标成分的含量更高,其中,实施例1所述方法的成本-效果比最好,所得产品中指标成分总生物碱的含量比现有方法提高约45% ;进一步,实施例1-2在制剂步骤中用超滤膜直接过滤替代先静置再取上清液过滤的方法,所得产品未产生摇之不散的沉淀,彻底解决了现有方法所得产品易产生摇之不散的沉淀而不符合合剂项下相关规定的质量问题。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乳核内消液的制备方法,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浙贝母120份、当归70份、 赤芍120份、漏芦70份、茜草120份、香附60份、柴胡100份、橘核60份、夏枯草100份、丝瓜络30份、郁金100份和甘草15份,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的提取al.将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混合,粉碎成粗粉,备用;a2.将步骤al所得的药粉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药渣和蒸馏后的水溶液备用;a3.向步骤a2所得的药渣中加水,搅拌加热至60-90°C,将料浆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再将预热至60-90°C的水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启动隔膜压滤机的压榨程序,收集压榨液;将两次压滤液、压榨液和步骤a2所得的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记为提取液A ;b.浙贝母、赤芍、漏芦、茜草、橘核、夏枯草、丝瓜络和甘草的提取bl.将浙贝母、赤芍、漏芦、茜草、橘核、夏枯草、丝瓜络和甘草混合,粉碎成粗粉,备用;b2.向配料罐中加入步骤a3所得的提取液A和水,加热至50-90°C并保温;将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将配料罐中的水泵入隔膜压滤机,至压滤液回流入配料罐时,在搅拌条件下向配料罐中加入步骤bl所得药粉,加毕,在50-90°C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之后将三通阀切换至滤液贮罐位置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再将三通阀切换至配料罐位置,向配料罐中加入水,在50-90°C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之后将三通阀切换至滤液贮罐位置进行隔膜压滤,收集压滤液;压滤完毕后,启动隔膜压滤机的压榨程序,收集压榨液;合并两次压滤液和压榨液,记为提取液B ;c.制剂将步骤1^2所得的提取液B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4-1. 05,静置,倾取上清液,滤过,滤液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8-1. 10,加入步骤a2所得的挥发油及防腐剂,混勻,加水至规定量,即得乳核内消液;或者,将步骤所得的提取液B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 10,超滤膜滤过,滤液加入步骤a2所得的挥发油及防腐剂,混勻,加水加水至规定量,即得乳核内消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核内消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是先向药渣中加入相当于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总重量2-4倍的水,搅拌加热至75-85°C,保温搅拌 5-15分钟,将料浆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再将相当于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总重量1-3倍的预热至75-85°C的水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所述步骤1^2是先加入步骤a3所得的提取液A并补加水至总重量相当于浙贝母、赤芍、 漏芦、茜草、橘核、夏枯草、丝瓜络和甘草总重量的6-8倍,在55-65°C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提取时间为30-40分钟;再加入相当于上述8味药材总重量2. 5-4. 5倍的水,在55-65°C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提取时间为10-2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核内消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是先向药渣中加入相当于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总重量3倍的水,搅拌加热至80°C,保温搅拌10分钟,将料浆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再将相当于当归、香附、柴胡和郁金总重量2倍的预热至80°C的水泵入隔膜压滤机进行隔膜压滤;所述步骤1^2是先加入提取液A并补加水至总重量相当于8味药材总重量的7倍,在 65°C的条件下进行第一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提取时间为30分钟;再加入相当于8味药材总重量3. 5倍的水,在65°C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隔膜压滤循环提取,提取时间为1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乳核内消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超滤膜为孔径为50-200nm的陶瓷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核内消液的制备方法,采用隔膜压滤循环提取分离一体化技术替代现有的煎煮法提取处方药材的有效成分,不仅可以简化工艺流程,大幅缩短生产周期,节约能耗,利于环境保护和废渣利用,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有效成分的回收率;在制剂步骤中采用超滤膜直接过滤替代先静置再取上清液过滤的方法,还可以彻底解决成品易产生摇之不散的沉淀而不符合合剂项下相关规定的质量问题,并进一步缩短生产周期。
文档编号A61P15/14GK102247582SQ201110247749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
发明者冯天炯, 唐光菊, 张运伟, 蔡群辉, 郑晓东, 霍加勇 申请人: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