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648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草药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治疗各种胃病的中药药物比比皆是,但是治疗效果而言却有千差万别,有的疗效好,有的却很差,目前市场上主要治胃病的药如“三九胃泰”“胃康宁胶囊”等,也确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服药就好,不服药就痛,甚至吃不下东西,治疗效果不理想,不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系粉末型,易服用,易根治,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采用的是纯中草药,无副作用。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草药物,它由以下中草药物按重量份配比为香椽8-10g、香附12-15g、顺楝子16-18g、青木香8-10g、山楂18_20g、鸡内金23_25g、黄苓 6-10g、黄莲 ll_13g。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草药物的制备方法将上述重量份配比的八味中草药分别粉碎,将黄苓、黄莲久蒸久晒共九次;又将香椽、香附、川楝子、青搢蒸三次,每次蒸一小时,再晒干;再将山楂、鸡内金用白酒浸泡M小时后,去汁取渣,蒸两小时晒干打粉,再与上述六味药渣混合后再粉碎成粉末,即得该中草药物。本发明中草药物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三至五克,用温开水或米汤吞服。经对180例胃病患者治疗情况的统计,以十天为一个治疗疗程,经治疗在一个疗程内自觉疼痛症状缓解,在二至六个疗程后痊愈。采用本中草药物治疗各种胃病,其有益效果是疗效确切,疗效好,疗程短,患者乐于服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结合下面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草药物,它由以下中草药物按重量份配比为香椽 9g、香附13. 5g、顺楝子17g、青木香9g、山楂19g、鸡内金Mg、黄苓8g、黄莲12g。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重量份配比的八味中草药分别粉碎,将黄苓、黄莲久蒸久晒共九次;又将香椽、香附、川楝子、青搢蒸三次,每次蒸一小时,再晒干;再将山楂、鸡内金用白酒浸泡M小时后,去汁取渣,蒸两小时晒干打粉,再与上述六味药渣混合后再粉碎成粉末,即得该中草药物。实施例2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草药物,它由以下中草药物按重量份配比为香椽8g、香附12g、川棟子18g、青木香10g、山楂18g、鸡内金23g、黄苓6g、黄莲12g。其制备方法按实施例1。本发明中草药物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三至五克,用温开水或米汤吞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草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中草药物按重量份配比为香椽8-10g、香附12-15g、顺楝子16-18g、青木香8-10g、山楂18_20g、鸡内金23_25g、黄苓 6-10g、黄莲 ll_13g。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草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重量份配比的八味中草药分别粉碎,将黄苓、黄莲久蒸久晒共九次;又将香椽、香附、川楝子、青搢蒸三次,每次蒸一小时,再晒干;再将山楂、鸡内金用白酒浸泡M小时后,去汁取渣,蒸两小时晒干打粉,再与上述六味药渣混合后再粉碎成粉末,即得该中草药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草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中草药物按重量份配比为香椽9g、香附13. 5g、顺楝子17g、青木香9g、山楂19g、鸡内金Mg、黄苓8g、黄莲12g。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草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中草药物按重量份配比为香椽Sg、香附12g、川楝子18g、青木香10g、山楂18g、鸡内金23g、黄苓6g、黄莲12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草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的中草药组份按重量配比为香椽8-10g、香附12-15g、顺梀子16-18g、青木香8-10g、山楂18-20g、鸡内金23-25g、黄苓6-10g、黄莲11-13g。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重量份配比的八味中草药分别粉碎,将黄苓、黄莲久蒸久晒共九次;又将香椽、香附、川楝子、青楿蒸三次,每次蒸一小时,再晒干;再将山楂、鸡内金用白酒浸泡24小时后,去汁取渣,蒸两小时晒干打粉,再与上述六味药渣混合后再粉碎成粉末,即得该中草药物。该药每天服三次,每次3至5克,用温开水或米汤吞服,治疗胃病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K35/37GK102366507SQ201110251628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
发明者陈永洪 申请人:陈永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