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49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血压系指循环系统内血压高于正常而言,通常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形成高血压的原因有多种,但血管硬化,血管管腔内狭窄堵塞,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减缓也是其中重要原因。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症,它对心、脑、肾、血管等造成持续性伤害,最终导致患者产生这些器管的病变造成伤残和死亡,给人类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对于高血压的治疗,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根治方法。长期应用西药治疗,有严重的副作用,如也能对心、肾、肝等器管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本发明具有补气养血,清肝泻火,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熄风潜阳,通脉降压的作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对高血压有良效。对高血压的治疗可以达到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简便,容易推广的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由太子参、黄芪、山萸肉、决明子、葛根、天麻、红花、丹参、川芎、当归、钩藤、玄参、罗布麻、夏枯草、山楂、菊花、槐米、泽泻十八味中药构成。本发明制剂中有关药物成份主要功能主治与配制本发明中的太子参,性味甘、微苦、平。含淀粉,皂甙,果糖等。补气养血,健脾生津。主治脾虚泄泻,食欲不振,肺虚喘咳,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本发明中的黄芪,性味甘、微温。含胆碱,甜菜碱,叶酸,氨基酸,糖类等。补气固表,托毒生肌。主治表虚自汗,盗汗,气虚血脱,脾虚泄泻,痈疽不溃或溃不收敛及一切元气不足之症。本发明中的山萸肉,又名山茱萸,性味酸、涩、微温。含山萸甙,皂甙,鞣质,浸食子酸,苯甲酸,酒石酸,维生素A,树脂,糖类等。温补肝肾,涩精,止汗。主治阳痿遗精,腰膝酸疼,小便频数,自汗。本发明中的决明子,性味苦、甘、凉。含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蛋白质,脂肪,粘液质及色素等。清肝火,袪风热,益肾明目。主治肝热头痛,青盲内障,目赤肿痛,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本发明中的葛根,性味甘、辛、平。含淀粉,异黄酮类,生物碱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主治头痛,项背强,烦渴泄泻,麻疹不透。本发明中的天麻,性味辛、温。含粘液质,生物碱,甙类,维生素A。袪诸风,定惊痫。主治头昏眩晕,半身不遂,风寒痹痛,虚风头痛,四肢拘挛,惊风癫痫。本发明中的红花,性味辛、温。含红花黄色素,红花式,异红花红色素,红花油等。活血、养血,破瘀,通经止痛。主治经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瘀血作疼。本发明中的丹参,性味苦、微温。含丹参酮甲、乙、丙,色素,维生素E等。去瘀生新,活血调经,安神宁心,益气养血。主治心绞痛,心腹邪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瘀血腹疼。本发明中的川芎,性味辛、温。含挥发油,挥发性油状生物碱,酚性成分,内脂类,阿魏酸等。行气开郁,袪风燥湿,活血止痛。主治风冷头疼眩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本发明中的当归,性味甘、辛。含挥发油,棕榈酸,蔗糖,维生素B12,烟酸,维生素E等。补血活血,化瘀生新,调经润燥,润肠胃,温经止痛。主治血虚头痛,腰疼,心腹诸疼,大便燥结,痿痹,癥瘕,痈疽疮疡,经来腹疼,崩漏等。本发明中的钩滕,性味甘、寒。含钩藤碱,异钩藤碱等多种生物碱。清热,熄风,镇惊。主治头目眩晕,小儿惊痫,痉挛。
本发明中的玄参,性味苦、微寒。含生物碱,挥发油,玄参素,植物留醇,氨基酸,糖类,脂肪等。养阴生津,清火解毒。主治热病烦渴,发斑,咽喉肿痛,瘰疠,便秘。本发明中的罗布麻,性味苦、微寒。含2%黄酮类,儿茶素,蒽醌,谷氨酸,留类化合物等。降血压。主治肝火亢盛的高血压,头痛,眩晕等症。本发明中的夏枯草,性味辛、苦、寒。含水溶性无机盐类,生物碱样物质,维生素B1,乌索酸,夏枯草甙等。清肝明目,散结解毒等。主治瘰疠,瘿,乳痈,目珠疼痛,羞明流泪。本发明中的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含枸橼酸,苹果酸,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山楂酸,解脂酶,糖类,黄酮类,蛋白质等。消积,行瘀,破滞气。主治内积不消,脘闷便泄,痰饮,症瘕,痞满,疝气,产后恶露不尽,痛经,小儿乳食停滞。本发明中的菊花,性味甘、苦、微寒。含腺嘌呤,氨基酸,菊甙,胆碱,黄酮类和挥发油,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1,刺槐素等。散风,清热,明目,解毒。主治风热头痛,目眩,目赤,疔疮,肿毒,痈疽。本发明中的槐米,性味苦、微寒。含芦丁,槲皮素,树脂,鞣质等。凉血,止血。主治吐血,衄血,血痔,血痢,崩漏,风热目赤。本发明中的泽泻,性味甘、微寒。含三萜类化合物,挥发油,生物碱,糖类,天门冬素,植物留醇,树脂,有机酸,胆碱等。渗湿,利尿。主治膀胱湿热,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泻痢,淋浊。根据中医学的理论,高血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禀赋不足与体质偏盛偏衰等因素,导致人体脏腑阴阳失衡,气血失调,气机升降失常,风火内生,痰瘀交阻而发病。病位在肝肾心脾,肝肾阴阳失调是本病的病机重点,其重点是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肝阳上亢,痰湿瘀阻,气滞血淤。本发明具有补气益血,清肝泻火,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熄风潜阳,通脉降压的功效,经临床应用证明对高血压有良好疗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血脉,降血压,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有良好防治效果O
具体实施例方式I.原料药配方及重量比例太子参15份、黄芪15份、山萸肉15份、决明子18份、葛根15份、天麻12份、红花10份、丹参10份、川弯20份、当归15份、钩藤15份、玄参12份、罗布麻30份、夏枯草30份、山楂18份、菊花20份、槐米12份、泽泻12份。2.将上述原料药称量配齐,用制药设备器械炮制合格,提纯,浓缩,混合均匀后制成胶囊,片剂,丸剂,颗粒,口服液等不同剂型备用。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特征是原料药配方及重量比为太子参15份、黄芪15份、山萸肉15份、决明子18份、葛根15份、天麻12份、红花10份、丹参10份、川芎20份、当归15份、钩藤15份、玄参12份、罗布麻30份、夏枯草30份、山楂18份、菊花20份、槐米12份、泽泻12份;将上述原料药称量配齐,用制药设备器械炮制合格,提纯,浓缩,混合均匀后制成胶囊,片剂,丸剂,口服液,颗粒不同剂型备用。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它主要由太子参、黄芪、决明子、葛根、天麻、川芎、钩藤、罗布麻、夏枯草等十八种中药原料药组成。本发明具有补气益血,清肝泻火,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熄风潜阳,通脉降压的功效,经临床应用证明可以通血脉、降血压,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文档编号A61P9/12GK102895530SQ20111025197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陈冠卿, 崔海霞, 陈洪涛, 陈洪波 申请人:陈冠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