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内服治疗尿崩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服治疗尿崩症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尿崩症是因抗利尿激素缺乏(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肾性尿崩症)而致的内分泌疾病。以烦渴多饮、多尿、低比重尿为主要临床特征。尿崩症属中医的“消渴”、“消瘅”等范畴。《古今尿验》中记载”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皮甘者,皆是消渴病也。”《诸病源侯论》说“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寒,不能约水故也。”临证中,此类病人多无”尿甘”之征象,只是饮多、溲多。因此,认为此病乃是属于下焦虚寒,膀胱不能制约,肾关门不利之尿崩症。西医常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如,加压素)和抗利尿药物治疗(如,氢氯噻嗪),但其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并且副作用大,费用高昂,并不适合长期服用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服治疗尿崩症的中药制剂,其针对尿崩症的综合病因,辨证施治,其效果好、复发率低、标本兼治,有效解除了患者的病痛。中医认为,尿崩症的病理变化为素体阴虚,情志失调,饮食偏嗜辛辣香燥之品,致火热内扰,心肝胃火熏蒸,而使肺燥津伤。肺阴亏耗,水津不能敷布测烦渴多饮以自救。肺燥金枯,金水不能相生,有开无合,关门不固则饮一按一。或因中焦虚寒,运化失常,致津液气化不利,水津不能上承,降而不升,则口于多饮、多尿。此外,尚有劳欲过度伤及肾阴者,或外伤、手术创伤致使元神受损,肾气受戕,津液不能气化、固摄,直趋膀胱而多尿,进而口渴喜饮。病程迁延不已,每使精气耗损,阴损及阳,而致气阴两虚及阴阳两虚之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服治疗尿崩症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茯苓7-11,猪苓7-11,白术7-11,泽泻7-11,桂枝7-11,党参9-15, 沙参9-15,山药9-15。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茯苓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本经》:主胸胁逆气, 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猪苓甘淡;平。归脾;肾;肺;膀胱经。利尿渗湿。《珍珠囊》渗泄,止渴,又治淋肿。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用于脾气虚弱; 神疲乏力。《本经逢原》白术,生用有除湿益燥,消痰利水,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散腰脐间血,及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之功;制熟则有和中补气,止渴生津,止汗除热,进饮食,安胎之效。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纲目》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本草汇言》记“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止咳嗽,去肢节间风痛之药也。气味虽不离乎辛热,但体属枝条,仅可发散皮毛肌腠之间,游行臂膝肢节之处。”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诸证。《本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本经》: 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主治脾胃虚弱、 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本草正》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针对中阳虚弱所致的尿崩症,中医认为阳气者,若天与日,脾胃阳虚,运化失常,不能化生气血则纳呆,面白少华,昏倦乏力;津液失于气化,降而不升,则口干多饮,小便频数, 溲清如水;舌淡,苔白腻,脉细弱,为中阳虚弱之征。方中之选者,通阳化气,健脾生津,茯苓、猪苓、白术健脾和胃,渗泄止渴,燥湿利水;为君药,辅以党参健脾补肺、益气生津;沙参润肺化痰,益胃生津;山药健脾补肺、益胃补肾;诸药配伍精当,通阳化气、生津健脾。针对中阳虚弱所致的尿崩症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发明的中药配方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 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等剂型,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片剂、颗粒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
对40名患者使用本发明的内服治疗尿崩症的中药制剂,持续治疗1个疗程(1个月),症状得以缓解,治疗无毒副作用,通阳化气,健脾生津,显效快,治疗尿崩症总体有效率达92%, 继续服药治疗,无复发。实例
患者1 吴某,男性,33岁,最近半年常出现头晕、乏力,常口渴,尿多尿频的症状,并且小便溲清如水。经医院检查,其尿比重1. 004,尿糖(-),诊断为尿崩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半个疗程,症状初步缓解,口渴症状减轻,头晕、乏力症状缓解,但仍然尿频,夜间排尿 2-3次;继续服药半个疗程,尿频症状消失,排尿恢复正常,医院复查其尿比重恢复到正常水平,病情痊愈。患者2:林某,女性,31岁,体质甚弱,多饮多尿,一日饮水多达4000-5000毫升,常头晕、乏力,伴有失眠。后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1周后,多饮多尿的症状得到控制,饮水量降至2000-3000毫升,两腿较前有力,排尿次数减少。继续服药半个疗程,上述的症状基本消失,饮水量恢复正常,小便次数进一步降至正常水平,不再有口渴感,能控制饮水量,尿比重亦正常,痊愈。患者3 田某,男性二8岁,患尿崩症2个多月,尿频尿多,饮水量大,但又经常口舌干燥,并伴有头晕、心烦、盗汗,尿比重1. 003,尿糖(-)。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半个疗程后,口渴饮水的症状减轻,饮水量减少,同时尿频症状消失,其他头晕、心烦等症状也得到缓解,继续服药半个疗程,上述症状全部消失,痊愈,至今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1
一种内服治疗尿崩症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茯苓7,猪苓7,白术7, 泽泻7,桂枝7,党参9,沙参9,山药9。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茯苓7,猪苓7,白术7,泽泻7,桂枝7,党参9,沙参9,山药9 ;将上述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1 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兼用药液清洗患部,1个月为一疗程。实施例2
一种内服治疗尿崩症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茯苓11,猪苓11,白术 11,泽泻11,桂枝11,党参15,沙参15,山药15。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茯苓11,猪苓11,白术11,泽泻11,桂枝11,党参15,沙参15,山药15 ;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 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
一种内服治疗尿崩症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茯苓9,猪苓9,白术9, 泽泻9,桂枝9,党参12,沙参12,山药12。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茯苓9,猪苓9,白术9,泽泻9,桂枝9,党参12,沙参12,山药12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加入适当辅剂硬脂酸镁,压片机压片, 包衣,即得片剂。实施例4
一种内服治疗尿崩症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茯苓9,猪苓9,白术9, 泽泻9,桂枝9,党参12,沙参12,山药12。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茯苓9,猪苓9,白术9,泽泻9,桂枝9,党参12,沙参12,山药12 ;洗净, 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0. 4g/粒胶
权利要求
1.一种内服治疗尿崩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茯苓 7-11,猪苓7-11,白术7-11,泽泻7-11,桂枝7_11,党参9_15,沙参9_15,山药9_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茯苓9,猪苓9,白术9,泽泻9,桂枝9,党参12,沙参12,山药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采用片剂、颗粒剂、 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采用溶液剂、片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服治疗尿崩症的中药制剂,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茯苓7-11,猪苓7-11,白术7-11,泽泻7-11,桂枝7-11,党参9-15,沙参9-15,山药9-15。相比于现有技术,针对尿崩症的综合病因,辨证施治,其效果好、复发率低、标本兼治,有效解除了患者的病痛。
文档编号A61P7/12GK102366514SQ20111029287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6日
发明者谢培德 申请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