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髋臼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7826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髋臼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髋白骨折的内固定解剖型接骨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及交通业的意外事故频繁发生,其中很多病人往往同时合并髋白骨折。根据髋白骨折的分型来看,髋白后壁骨折及后柱骨折在所有髋臼骨折中所占比例最高,约占一半左右。由于髋白骨折常涉及髋关节面,且常合并股骨头后脱位,因此,多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要求关节面解剖复位并给予足够内固定支持以得到早期功能锻炼,避免髋关节不稳定及创伤性关节炎形成。髋白后壁及后柱骨折的内固定方式主要为螺钉或钢板固定,各自的使用指征不同。由于髋臼的解剖结构比较特殊,其后壁为特殊的拱圆形,关节盂边缘较为菲薄,只有 2 3mm,采用钢板固定时有一定的困难。目前临床的做法是将骨折块复位后,临时固定,然后使用一合适长度的重建钢板预弯,多余长度的钢板需要剪去,随后再进行固定操作。如图 1所示,普通钢有版体12和螺钉孔11组成,板体12中间部位有弯曲度13构成。实际在操作中,由于局部视野暴露有限,需要反复调整钢板的弯曲度,以尽量适应髋臼后壁的形状, 保持钢板的伏贴且螺钉孔角度单一,螺钉难以理想固定。目前所使用的钢板,其宽度常保持均一,与其他部位使用的钢板完全一样。而髋臼后壁的宽度并不均勻,且存在一拱形弧度,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固定后的钢板与骨折部位的骨质并不完全帖服,可能存有一定的间隙,这就容易造成应力的分布不均,最终导致内固定失败,钢板会发生断裂,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严重者需要再次手术处理,这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综上所述,在目前使用的髋臼后壁内固定钢板,由于设计上的缺陷,手术中使用并不方便。不但与髋白后壁的形状不相符合,需要术中临时调整折弯,使钢板质量下降;而且钢板的厚度均一,固定并不伏贴,容易造成内固定失败,影响整个手术质量和术后患者的恢
Μ. 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可用于髋臼后壁及后柱骨折内固定的解剖型钢板。本发明的钢板是在原有的普通钢板基础上加以改进而获得,由医用不锈钢或钛合金制成,可反复高温消毒。该解剖型钢板与目前临床使用的普通钢板相似,由板体和两翼部构成;从侧面看,板体似“礼帽状”,中间部分拱起部呈一弧度,与髋白的解剖形状相符合,两端部略翘起,以适应髋白与上端髂骨及下端坐骨结节延续处的解剖形状。本发明的钢板厚度并不均勻,侧系与髋臼后壁边缘相接处,薄的一侧系与髂骨相接触,厚的一侧系与髋臼后柱相接触,中间略宽,整体设计与髋白的骨质厚度变化相一致。
所述的螺钉孔为圆形或椭圆形,位于板体及两翼部,板体上数量分布为7 12个, 两翼部数量一般为3 5孔,所述的板体上有多角度锁定孔及兼用型螺钉孔,可为锁定螺孔HA3. 5mm、HA2. 7mm 或者普通螺钉HB4. 0mm。所述的克氏针孔呈圆形,直径为1. 5mm或2. 0mm,位于板体中间部分。所述的两翼上有兼用型螺孔,直径可分为HA3. 5mm或HB4. Omm两种,位于板体的两端。所述的钢板为医用不锈钢或者钛合金制成。所述的板体中心与板体两翼过度处呈145° 170°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合理,选择性更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生的手术时的各种不便。


图1是现有技术钢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如图3图2所示的一种髋臼钢板,包括板体1,所述的板体1中间部分拱起呈一弧度5,两翼部分略翘起,所述的板体1宽度并不均勻,侧系与髋白后壁边缘相接处,薄的一侧系与髂骨相接触,厚的一侧系与髋臼后柱相接触,中间部位略宽并向两翼逐渐过渡,髋臼钢板上有螺钉孔3,所述的螺钉孔3为兼用型螺钉孔,位于板体1的两翼及与其衔接处,在两翼上数量一般为3 5孔、衔接处一般为2孔,可为锁定螺孔HA3. 5mm或者普通螺钉孔 HB4. 0mm。再如图2所示的板体1上有克氏针孔4呈圆形,直径为1. 5mm或者2. 0mm,位于板体1中间部分。板体1上有多角度锁定螺孔2,多角度锁定螺孔2,直径可分为HA3. 5mm或者HA2. 7mm,位于在板体的中间部位。所示的板体1为医用不锈钢或者钛合金制成。所示的板体中心与板体两翼呈145° 170°角。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髋白钢板,包括板体,所述的板体中间部分拱起呈一弧度,两翼部分略翘起,所述的板体宽度并不均勻,侧系与髋臼后壁边缘相接处,宽的一侧系与髋臼后柱接触,中间部位略宽并向两翼逐渐过渡,另一侧系与髂骨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板体上有多角度锁定螺钉孔、兼用型螺钉孔及克氏针孔,螺钉孔与克氏针孔均为7 12孔,两翼部为兼用型螺钉孔, 一般数量为3 5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白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上有多角度锁定螺钉孔及兼用型螺钉孔,可为锁定螺孔HA3. 5mm、HA2. 7mm或者普通螺钉HB4. 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髋白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上有克氏针孔呈圆形,直径为1. 5mm或者2. 0mm,位于板体中间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髋臼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翼部分为兼用型螺钉孔,可为锁定孔HA3. 5mm及普通螺钉孔HB4. 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臼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为医用不锈钢或者钛合金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白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两翼与板体中心部分过度处呈145° 170°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髋臼解剖型钢板。该解剖型钢板由板体和两端翼部构成钢板板体似“礼帽状”,中间部分拱起部呈一弧度,与髋臼的解剖形状相符合,两端翼部略翘起,以适应髋臼与上端髂骨及下端坐骨结节延续处的解剖形状本发明钢板的板体宽度并不均匀,侧系与髋臼后壁边缘相接处,一侧系与髋臼后柱接触,中间逐渐过渡,另一侧系与髂骨相接触,整体设计与骽臼的骨质厚度变化相一致,髋臼钢板中间部位稍宽于两翼部分,中间部位除了多角度锁定螺孔外尚有兼用型螺钉孔及克氏针孔。本发明在手术中仅需要根据骨折情况略作调整即可使用,与局部骨质伏贴性好,不会形成较大孔隙,且置入螺钉时可避免螺钉进入关节腔内。
文档编号A61B17/80GK102499749SQ201110294518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谢友军 申请人:谢友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