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儿童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2398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儿童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化学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儿童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儿童专用药物的研制和生产,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医疗界呼吁和重视的,但儿童专用药物特别是口服药物仍然满足不了临床应用和需求。对于抗菌药物的应用,供儿童专用的剂量和规格,以及适合于儿童口味的品种就更少了。抗生素对不少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控制或消灭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抗生素的滥用和细菌耐药性问题。在儿童患者必须使用抗生素时,最好能遵循以下原则能口服抗菌药物解决的就不要打针,能用低级抗生素的就不要用高级的特殊抗生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用药原则而提供一种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价格低廉, 适合儿童口味的治疗儿童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为原料药琥乙红霉素120 130、蔗糖粉400 800、海藻酸钠30 60、甜菊素5 15、羟丙基纤维素10 30、十二烷基硫酸钠1 5、柠檬黄6 10、橙味香精4 8、羧甲基淀粉钠4 8。本发明干混悬剂的具体制备方法是按照重量份数1)、先将琥乙红霉素、蔗糖粉、甜菊素,过筛混合均勻,再依次加入海藻酸钠、羟丙基纤维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柠檬黄、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勻并粉碎成细粉备用;2)、将步骤1)制得的细粉加入适量稀乙醇溶液,充分搅拌后,制得软材,再用30目筛制得湿颗粒;3)、然后再将湿颗粒45°C干燥,30目筛整粒后,再加入橙味香精混勻,装入包装中,制成干混悬剂产品。本发明组方中琥乙红霉素为主药,琥乙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体内被水解,释放出红霉素而起抗菌作用。红霉素可透过细菌细胞膜,在接近供位(“P”位)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成可逆性结合,阻断了转移核糖核酸(t-RNA)结合至“P”位上,同时也阻断了多肽链自受体(“A”位)至“P”位的转移,因而细菌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从而起到抑菌或杀菌作用。辅料蔗糖粉为稀释剂、矫味剂;海藻酸钠为助悬剂; 羟丙基纤维素为崩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表面活性剂;柠檬黄为润色;甜菊糖为矫味剂; 橙味香精为矫味剂;羧甲基淀粉钠为崩解剂。本发明制得干混悬剂,供儿童患者服用,规格为50mg/包、IOOmg/包。
(一 )、本发明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如下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供儿童患者服用,规格为50mg/包、IOOmg/包。发明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的关键是控制其沉降容积比及在分散性,沉降容积比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混悬剂性能及其用量,其次是不容物颗粒大小。在同等试验条件下,以沉降容积比作参数,比较混悬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海藻酸钠的助悬作用,发现当沉降容积比在1小时内大于0.9时所需的海藻酸钠用量仅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的1/3,且沉降慢,再分散性好。故选用海藻酸钠作为本品的助悬剂。海藻酸钠做混悬剂时其吸水速度极快,易形成小胶团,影响外观。适当加入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钎维素(吸水快,无粘性),可避免海藻酸钠形成小胶团。琥乙红霉素不溶于水,过六号筛后颗粒直径小于150士6. 6mm,其表面积较大,具疏水性,在混悬剂中分散不均,故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无味无臭),以使其分散均勻,且再分散性良好。选用稀释剂蔗糖和甘露醇实验时发现,蔗糖的沉降比甘露醇慢,且蔗糖溶于水后有一定的粘度,具甜味,对助悬及口味均有一定作用。完全用人工甜味剂不能有效遮盖琥乙红霉素的不适味道。用蔗糖、填味素配合应用较适合,加入少量柠檬黄、橙味香精,感官悦目,酸甜适宜,吸引患儿服用。此外,相关考察证明,所用辅料不干扰琥乙红霉素的含量测定,且配伍相对稳定。在预实验基础上设计3个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处方,用二种工艺手法(粉末直接混合法和湿法制粒法)制备,相对比较有关项目,如口感、沉降容积,在分散性,混悬物的均勻性、粉末或颗粒的流动性(用休止角表示)等,列表一。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样品的制备1、2、3号样品的制备足量称取原辅料,将琥乙红霉素、蔗糖粉、甜菊素先混合,再加海藻酸钠、羟丙基纤维素、十二烷基硫酸钠、色素、橙味香精、羧甲基淀粉钠,过6号筛混合2-3次。4、5、6号样品的制备将处方量得琥乙红霉素、蔗糖、甜菊素混合,再加海藻酸钠、 羟丙基纤维素、十二烷基硫酸钠、色素、羧甲基淀粉钠充分拌合后,加适量稀乙醇,制成软材,30目筛制粒2次,45°C干燥,30目筛整粒,加香精混合均勻。表一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不同处方的比较(50mg/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儿童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琥乙红霉素120 130、蔗糖粉400 800、海藻酸钠30 60、甜菊素5 15、羟丙基纤维素10 30、十二烷基硫酸钠1 5、柠檬黄6 10、橙味香精4 8、羧甲基淀粉钠4 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儿童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聚按照重量份数1)、先将琥乙红霉素、蔗糖粉、甜菊素,过筛混合均勻,再依次加入海藻酸钠、羟丙基纤维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柠檬黄、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勻并粉碎成细粉备用;2)、将步骤1)制得的细粉加入适量稀乙醇溶液,充分搅拌后,制得软材,再用30目筛制得湿颗粒;3)、然后再将湿颗粒45°C干燥,30目筛整粒后,再加入橙味香精混勻,装入包装中,制成干混悬剂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儿童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是以琥乙红霉素、蔗糖粉、海藻酸钠、甜菊素、羟丙基纤维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柠檬黄、橙味香精、羧甲基淀粉钠为原料,按照1)先将琥乙红霉素、蔗糖粉、甜菊素,过筛混合均匀,再依次加入海藻酸钠、羟丙基纤维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柠檬黄、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并粉碎成细粉备用;2)将步骤1)制得的细粉加入适量稀乙醇溶液,充分搅拌后,制得软材,再用30目筛制得湿颗粒;3)然后再将湿颗粒45℃干燥,30目筛整粒后,再加入橙味香精混匀,装入包装中,制成干混悬剂产品。本发明具有规格规格统一、容易掌握剂量及加水量不受限制、携带使用方便、适合于患儿口味、疗效显著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K9/16GK102379890SQ20111030708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1日
发明者张建国 申请人:山西皇城相府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