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图导联纠错方法

文档序号:868362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心电图导联纠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电图导联纠错方法。
背景技术
动物机体组织和体液都能导电,将心电描记器的记录电极放在体表的任何两个非等电部位,都可记录出心电变化的图象,这种测量方法叫做双极导联,所测的电位变化是体表被测两点的电位变化的代数和,分析波形较为复杂。如果设法使两个测量电极之一,通常是和描记器负端相连的极,其电位始终保持零电位,就成为所谓的“无关电极”,而另一个测量电极则放在体表某一测量点,作为“探查电极”,这种测量方法叫做单极导联。由于无关电极经常保持零电位不变,故所测得的电位变化就只表示探查电极所在部位的电位变化,因而对波形的解释较为单纯。目前在临床检查心电图时,单极和双极导联都在使用。常规使用的心电图导联方法有12种。12导联体系是国际上公认的I、II、III、AVR、AVL、AVF、V1 V6导联。I 正极接左上肢,负极接右上肢;
II正极接左下肢,负极接右上肢;
III正极接左下肢,负极接左上肢;
AVR 探查电极置于右上肢,中心点端与左侧上、下肢相连;
AVL 探查电极置于左上肢,中心电端与右上肢和左下肢连;
AVF 探查电极置于左上肢,中心电端与右上肢和两上肢连;
Vl 胸骨右缘第四肋
V2:胸骨左缘第四肋
V3 :V2-V4连线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第五肋
V5 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 左腋中线与V4、V5同一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图导联纠错方法,S卩心电图导联连线在连接线接错的情况下12导数据的实际计算方式。根据标准12导心电图连线和计算原理,调整其中一部分的12导联连线及数据处理,具体调整方法如下
(1)左上肢和右上肢接反 I导联所有数据点加负号; II导联和III导联数据相互调换;AVR导联和AVL导联数据相互调换。( 2)右上肢和左下肢接反 II导联所有数据点加负号;
I导联数据等于原本采集到的III导联数据所有数据点加负号; III导联数据等于原本采集到的I导联数据所有数据点加负号; AVR导联和AVF导联数据相互调换。(3)左上肢和左下肢接反 III导联所有数据点加负号;
I导联和II导联数据相互调换; AVF导联和AVL导联数据相互调换。(4)胸导联接错
接错的胸导之间相互调换导联数据如Vl导联和V2导联的位置错位,即Vl导联和V2 导联的导联数据相互调换。


图1为标准12导心电图连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根据标准12导心电图连线(结合图1所示)和计算原理,可以得到以下连接线接错的情况12导数据的实际计算方式。( 1)左上肢和右上肢接反 I导联所有数据点加负号;
II导联和III导联数据相互调换; AVR导联和AVL导联数据相互调换。(2)右上肢和左下肢接反 II导联所有数据点加负号;
I导联数据等于原本采集到的III导联数据所有数据点加负号; III导联数据等于原本采集到的I导联数据所有数据点加负号; AVR导联和AVF导联数据相互调换。(3)左上肢和左下肢接反 III导联所有数据点加负号;
I导联和II导联数据相互调换; AVF导联和AVL导联数据相互调换。(4)胸导联接错
接错的胸导之间相互调换导联数据。如Vl导联和V2导联的位置错位,即Vl导联和V2 导联的导联数据相互调换。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心电图导联纠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标准12导心电图连线和计算原理的基础上,调整其中一部分的12导联连线及数据处理,具体调整方法如下(1)左上肢和右上肢接反 I导联所有数据点加负号; II导联和III导联数据相互调换; AVR导联和AVL导联数据相互调换;(2)右上肢和左下肢接反 II导联所有数据点加负号;I导联数据等于原本采集到的III导联数据所有数据点加负号; III导联数据等于原本采集到的I导联数据所有数据点加负号; AVR导联和AVF导联数据相互调换;(3)左上肢和左下肢接反 III导联所有数据点加负号;I导联和II导联数据相互调换; AVF导联和AVL导联数据相互调换;(4)胸导联接错接错的胸导之间相互调换导联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电图导联纠错方法,其特征在于,胸导联接错如Vl导联和V2导联的位置错位,即Vl导联和V2导联的导联数据相互调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电图导联纠错方法,即心电图导联连线在连接线接错的情况下12导数据的实际计算方式,此方法在标准12导心电图连线和计算原理的基础上,调整其中一部分的12导联连线及数据处理,具体连接线接错有如下情况1、左上肢和右上肢接反;2、右上肢和左下肢接反;3、左上肢和左下肢接反;4、胸导联接错。根据以上情况分别进行相应的导联调整和数据调整。
文档编号A61B5/0402GK102349828SQ20111030983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3日
发明者曾文斌, 钟玉秋 申请人:纳龙(苏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