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835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窥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利用(固体)摄像元件来拍摄图像的内窥镜装置的技术领域,详细而言,涉及在内窥镜中能够进行图像校正,且能够容易地记录或更新进行校正的校正参数的内窥镜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生物体中是否有病变部位、病变部位发展到了什么程度的诊断等中使用内窥镜(电子内窥镜)。在内窥镜中,通过向生物体的一部分照射光,用CXD传感器等摄像元件拍摄反射回来的光,并将拍摄到的图像显示于显示器,由此来观察生物体表面的颜色、明亮度、构造等的变化,医生根据此观察来判断病变部位的状态。众所周知,拍摄图像的摄像元件通过将拍摄图像的像素(光量的测定点)二维地排列而构成。这里,摄像元件的各像素并不具有完全均等的特性,而是例如按每个像素具有灵敏度的差异(灵敏度不均勻)等。另外,在摄像元件的像素中,也存在无法输出与拍摄到的图像(入射光量)相应的适当的信号的、所谓缺陷像素。并且,也存在摄像元件所输出的图像的R、G、B各色的平衡(所谓白平衡)不恰当的情况。在具有这样的摄像元件特性差异(个体差异)的状态下即使拍摄图像,也无法得到适当的图像。特别是,在使用于医疗用的用途的内窥镜中,用不适当的图像进行的诊断会成为导致诊断错误等的重大问题。为此,在内窥镜装置中,通过对由摄像元件拍摄到的图像进行灵敏度不均勻校正、 缺陷像素校正、白平衡调整等校正,从而能够输出没有因各个像素的个体差异等而引起的像素劣化的适当的图像。另外,以往,图像的这种校正是在对内窥镜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并显示于显示装置中的处理器装置中进行的,但也提出了各种在内窥镜中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校正并输出到处理器装置中的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窥镜装置在进行弯曲部的弯曲、吸引/吸水等的内窥镜的操作部中,设有进行灵敏度不均勻校正的电路、进行缺陷像素校正的电路、以及进行暗电流校正(偏移(offset)校正)的电路。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内窥镜装置在用于与处理器装置连接的内窥镜的连接器中,设有进行白平衡调整等图像校正的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和存储DSP校正图像用的校正参数的存储单元。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如下内窥镜装置同样在内窥镜的连接器中,设有将图像从RGB变换成YCC且在变换时进行色调或亮度校正、或者还进行伽马校正或白平衡调整的信号处理电路、和存储信号处理电路校正图像用的校正参数的存储单元。专利文献1 JP特开昭63-1177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 JP特开2003-153859号公报专利文献3 JP特开2006-2123 号公报如这些专利文献所记载的那样,灵敏度不均勻校正或白平衡调整,作为一例,通过如下方式进行预先按每个像素计算并存储校正用的参数(校正参数),针对拍摄到的图像,按每个像素利用该校正参数对图像进行校正(对图像进行处理)。另外,缺陷像素校正通过如下方式进行预先检测并存储缺陷像素,针对拍摄到的图像,利用周围像素的图像数据来补充各缺陷像素。因此,在内窥镜中进行这样的校正的情况下,需要使内窥镜所具有的存储器存储 (写入)校正参数。另外,每个像素的灵敏度不均勻或缺陷像素等、内窥镜所使用的CCD传感器等摄像元件的个体差异,有时也随着时间经过而发生变化。在产生了这种经时变化的情况下,为了稳定地拍摄适当的内窥镜图像,也优选进行校正参数的重新计算或缺陷像素的重新检测等校正参数的更新、即所谓的内窥镜校正(校准)。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所述的内窥镜装置中,完全没有考虑这种校正参数的存储、更新。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内窥镜装置中,在组装有进行图像校正的DSP的内窥镜连接器中,也组装了对白平衡调整的校正参数进行订正的单元。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构成中,为了订正校正参数,除了进行图像校正的DSP、存储器以外,还需要在连接器中设置CXD传感器、光源、图像分析单元等。因此,连接器大型化而且装置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提供一种如下的内窥镜装置在用于由摄像元件拍摄图像来进行诊断的内窥镜装置中,能够输出在内窥镜中进行了使用灵敏度不均勻校正或缺陷像素校正等的校正参数的图像校正后的图像,且除了进行图像校正的器件、存储器以外,不用设置新的器件、信号线、连接器等,就能容易地使内窥镜存储校正参数,而且在产生了内窥镜的经时变化等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需要容易进行校正参数的更新。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内窥镜,其通过摄像元件来拍摄图像;控制装置,其与该内窥镜连接;和参数生成单元,其生成用于对摄像元件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校正的校正参数,内窥镜具有校正单元,其利用校正参数对摄像元件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校正;和存储单元,其存储校正参数,根据控制装置的指示,参数生成单元生成校正参数,并通过校正单元将该生成的校正参数记录到存储单元中。在这样的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中,优选控制装置具有参数生成单元,此时优选用于将由校正单元校正后的图像从内窥镜输出到外部装置的图像信号线与控制装置连接,且利用该图像信号线,从控制装置向校正单元提供校正参数,校正单元将该校正参数记录到存储单元中。或者,优选校正单元具有参数生成单元。并且,优选校正单元由能改写程序的逻辑器件构成。根据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不需要追加除了进行图像校正的校正单元和存储校正参数的存储单元以外的器件、信号线、连接器等,就能容易地使内窥镜的存储单元存储(写入)校正参数,从而在内窥镜中进行利用灵敏度不均勻校正或缺陷像素校正等的校正参数的图像校正,而且在产生了内窥镜的经时变化等的情况下也能容易地进行校正参数的更新。因此,根据本发明,不会导致内窥镜的大型化和高成本,能够从内窥镜稳定地输出利用适当的校正参数进行了图像校正后的图像。


图1是概念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的一例的图。图2 (A)是概念性地示出内窥镜的检查镜部的构成的框图,图2 (B)是概念性地示出其视频连接器的构成的框图。图3是概念性地示出图1所示的内窥镜装置的构成的框图。图4㈧ ⑶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的作用的概念图。符号说明10内窥镜装置12内窥镜14处理器装置16光源装置18显示装置20输入装置26插入部28操作部30 通用线(universal cord)32连接器36视频连接器38软性部40弯曲部42 检查镜(scope)部46摄像透镜48CCD 传感器50照明用透镜52 光导讨控制基板56AFE 基板58控制部59 串行 I/F60图像校正部60a图像信号线62存储器
5
63白色光产生部64窄带光产生部68图像处理部70条件设定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示出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图1概念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的一例。图1所示的内窥镜装置10,作为一例具有内窥镜12 ;处理器装置14,其对内窥镜 12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处理等;光源装置16,其提供在内窥镜内进行拍摄(观察)用的照明光;显示装置18,其显示内窥镜拍摄到的图像;和输入装置20,其用于输入各种指示等。在图示例的内窥镜装置10中,作为一例,处理器装置14作为本发明中的控制装置发挥作用,而且具有参数生成单元。如图1所示,内窥镜12与通常的内窥镜同样地具有插入部沈、操作部观、通用线 30、连接器32、和视频连接器36。另外,与通常的内窥镜同样地,插入部沈具有基端侧的长条状的软性部38、配置有CCD传感器48等的前端的检查镜部(内窥镜前端部)42、和位于软性部38与检查镜部42之间的弯曲部(角度(angle)部)40,而且,操作部观设有使弯曲部40弯曲的操作旋钮28a等。图2 (A)用框图概念性地示出检查镜部42的构成。如图2(A)所示,检查镜部42配置有摄像透镜46、CXD传感器((固体)摄像元件)48、照明用透镜50、以及光导52。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检查镜部42还设有用于插通钳子等各种治疗器具的钳子管道及钳子口、用于进行吸引、送气、送水等的送气/送水管道及送气/送水口等。钳子管道穿过弯曲部40及软性管38与设置于操作部观的钳子插入口连通,送气/送水管道穿过弯曲部40、软性部38、操作部28及通用线30与连接器32的、与吸引单元、送气单元、 送水单元之间的连接部连通。光导52穿过弯曲部40、软性部38、操作部观、及通用线30,插通到与光源装置16 连接的连接器32。 后述的光源装置16所照射出的照明光从连接器32入射到光导52,由光导52进行传输,在检查镜部42中从光导52的前端部入射到照明用透镜50,并通过照明用透镜50照射到观察部位。另外,照射到了照明光的观察部位的图像,通过摄像透镜46成像于CXD传感器48 的受光面。CXD传感器48的输出信号通过信号线从检查镜部42经由弯曲部40、软性部38、操作部观、通用线30、以及连接器32被送到视频连接器36 (后述的AFE基板56)。内窥镜12在通常的观察时(诊断时),将视频连接器36与处理器装置14的连接部Ha连接,并将连接器32与光源装置16的连接部16a连接来使用。另外,在连接器32上,与通常的内窥镜同样地,还连接着对观察部位进行吸引或送气的吸引单元或送气单元、用于向观察部位喷水的吸水单元等。
图2B用框图概念性地示出视频连接器36的构成。在内窥镜12的视频连接器36中配置有控制基板M及AFE (AnalogFront End)基板56。控制基板M对内窥镜12进行控制,配置有对内窥镜12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CPU) 58。另外,在AFE基板56配置有图像校正部60及存储器62。在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10中,在内窥镜12中进行灵敏度不均勻校正或缺陷像素校正等与CCD传感器48的特性差异相关联的图像校正。图像校正部60利用校正参数进行这些图像校正,优选由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能改写程序的逻辑器件(所谓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可编程逻辑器件)构成。 存储器62存储由图像校正部60进行图像校正用的校正参数。存储器62只要为能改写数据的存储器,则可利用EEPROM或DRAD等各种公知的存储器(存储单元)。另外,存储器62既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在使用易失性存储器的情况下, 每当起动内窥镜时需要生成及写入后述的校正参数。在内窥镜12中,对于由图像校正部60实施的图像校正并没有特别限定,举例说明了各种图像校正(图像处理)。作为一例,举例说明了灵敏度不均勻校正(灵敏度差异校正(增益不均勻校正))、 偏移校正、缺陷像素校正、白平衡调整、色相饱和度校正、以及伽马校正(灰度校正)等中的一个以上。特别是,适当地举例说明了灵敏度不均勻校正及偏移校正。图像校正部60中的各校正全都用如下公知的方法来进行即可,即利用预先生成并存储于存储器62中的校正参数等来处理图像数据。例如,如果为灵敏度不均勻校正,则对各像素的图像数据乘以对应的灵敏度不均勻校正参数即可。另外,如果为偏移校正,则从各像素的图像数据中减去对应的偏移校正参数即可。并且,如果为缺陷像素校正,则针对作为校正参数而存储的缺陷像素使用周边像素进行补充即可。并且,也可基于所实施的图像校正的种类,根据需要,通过特殊光观察和白色光观察来将与观察光分别对应的校正参数存储到存储器62中,图像校正部60利用与观察光相应的校正参数进行图像校正。存储器62所存储的校正参数也可根据需要在任意时刻进行更新(也可在任意时刻对内窥镜12进行校正)。内窥镜12的校正采用公知的方法来进行即可。另外,为了生成后述的校正参数并写入到存储器62中,也可利用个人计算机或专用装置在工厂出货等时生成校正参数并提供给/存储到内窥镜12的存储器58等中。或者,也可在起动时以一天一次或一周一次等规定的间隔来进行更新。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AFE基板56中,除了配置图像校正部60及存储器62 以外,也可配置相关双采样电路、放大器、A/D变换器等。CCD传感器48的输出信号首先被相关双采样电路处理来去除噪声,然后被放大器放大,并在由A/D变换器将其变换成数字信号之后提供给图像校正部60。在图示例的内窥镜装置10中,如果视频连接器36与处理器装置14的连接部14a 连接,则控制部58通过RS232C等串行I/F (接口)59与处理器装置14连接。另外,如果在图像校正部60上连接有用于向外部装置输出图像的图像信号线(例
7如,并行的总线)60a,且视频连接器36与处理器装置14的连接部1 连接,则通过并行的 I/F将处理器装置14和图像校正部60连接。此外,图示例的装置在内窥镜12的视频连接器36中具有控制基板M及AFE基板 56,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果可能,也可将控制基板M及AFE基板56的至少一方配置于检查镜部 42。另外,也可将控制基板M及AFE基板56的至少一方配置于与光源装置16连接的连接器32。并且,也可将控制基板M及AFE基板56的至少一方配置于操作部28。在内窥镜装置10中,如前所述,内窥镜12在通常的观察时(诊断时)将视频连接器36与处理器装置14的连接部1 连接,并将连接器32与光源装置16的连接部16a连接来使用。图3用框图概念性地示出内窥镜装置10的构成。光源装置16是照射出由内窥镜12进行观察用的照明光的公知的照明装置。如图 3所示,图示例的光源装置16除了具有用于进行通常观察的白色光产生部63之外,还具有用于进行窄带观察的窄带光产生部64。另外,在本发明中,光源装置16并不限定于该构成,既可以只具有白色光产生部 63,也可以取代窄带光产生部64、或者除了窄带光产生部64之外具有产生红外光的红外光产生部等用于进行窄带光观察以外的特殊光观察的观察光的产生部。白色光产生部63所产生的白色光通过光导63a、另一方面窄带光产生部64所产生的窄带光通过光导64b,都被传输到连接部16a。两观察光都通过在连接部16a连接内窥镜12的连接器32,而从连接部16a传输到内窥镜12的光导52,进而通过光导52传输到检查镜部42,从而从观察光透镜50照射到观察部位。处理器装置14对内窥镜12所拍摄到的图像实施规定的处理并显示于显示装置 18,具有图像处理部68、条件设定部70和控制部74而构成。CXD传感器48所拍摄到的图像(图像数据)在由视频连接器36的图像校正部60 进行了图像校正之后,通过图像信号线60a提供给处理器装置14,在处理器装置14 (图像处理部68)中实施了各种图像处理之后显示于显示装置18。另外,处理器装置14及光源装置16除了图示的部位以外,当然也可以具有存储装置或电源装置等、公知的内窥镜装置的处理器装置及光源装置所具有的各种部位。控制部74是进行处理器装置14的控制以及内窥镜装置10整体的控制的部位。图像处理部68对内窥镜12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与通过输入装置20输入的指示相应的处理等各种图像处理,并作为显示装置18的显示用的图像(图像数据)。另外,由图像处理部68进行的图像处理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利用噪声去除、轮廓增强(锐度处理)等各种公知的图像处理。此外,这些图像处理都利用在内窥镜装置中进行的公知的方法来进行即可。条件设定部70对由视频连接器36的图像校正部60进行的图像校正所使用的校正参数(图像校正条件)的生成、缺陷像素的检测、图像处理部68中的图像处理条件等进行设定。另外,在本发明中,图像处理部68中的图像处理条件的设定、内窥镜10的图像校正部60中的校正参数的生成、缺陷像素的检测等,根据所实施的处理以公知的方式进行即可。条件设定部70所设定的、在图像校正部60的图像校正中使用的校正参数被送到内窥镜12的图像校正部60,并由图像校正部60写入(更新)到存储器62中。以下,通过说明校正参数的生成及向存储器62的写入,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10。在生成校正参数时(进行内窥镜的校正时),首先制作用于生成校正参数的校正用图像。如果通过输入装置20等发出了校正参数的生成指示(对内窥镜12进行校正的指示),则控制单元74使显示装置18显示进行用于制作校正用图像的拍摄的指示。校正用图像,作为一例,通过由内窥镜12拍摄白色被摄体等浓度均勻的被摄体等而制作。为了制作校正用图像而由内窥镜12拍摄到的图像,被提供给条件设定部70,进行后述的处理。另外,此时拍摄到的图像(图像数据)在图像校正部60中不进行任何处理, 通过图像信号线60a送到处理器装置14,并提供给条件设定部70。另外,也可在用于制作该校正用图像的拍摄之前或之后,为了生成偏移校正用的校正参数,而在将检查镜部42完全遮光的状态下进行拍摄,并将该图像提供给条件设定部 70,生成偏移校正参数(offset)。偏移校正参数的生成利用公知的方法即可。这里,校正用图像可根据一枚图像(一帧)来制作,但优选通过适当取出设定的规定枚数(规定帧数)的图像,并在条件设定部70中进行加法平均来制作校正用图像。取得(制作)了校正用图像的条件设定部70对该校正用图像进行分析,生成用于由内窥镜12的图像校正部60进行图像校正的校正参数。校正参数的生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用与图像校正部60所实施的图像校正相应的公知方法来生成即可。例如,如果为白平衡调整用的校正参数,则在校正用图像中针对各像素来计算校正系数,该校正系数例如用于以G图像为基准对R图像及B图像进行校正(相对于G图像取R和B图像的平衡)以得到白色图像,并将该校正系数作为校正参数即可。如果为灵敏度不均勻校正用的校正参数,则计算任意区域(包括全像素)的平均值,在校正用图像中,通过进行乘法运算,来针对各像素计算出使得像素值成为与平均值相同的值的校正系数,并将该校正系数作为校正参数即可。如果为缺陷像素校正用的校正参数,则计算校正用图像的平均值,将相对于该平均值,值的差异在规定的阈值以上的像素检测为缺陷像素,并将检测出的缺陷像素的位置作为校正参数即可。另外,如果为偏移校正(暗电流时的校正)的校正参数,则将在对检查镜部42进行了遮光的状态下拍摄到的图像作为偏移校正用的校正参数即可。条件设定部70生成了校正参数后,将校正参数提供给内窥镜12,并写入(存储) 到存储器62中。在图示例的内窥镜装置10中,该校正参数向存储器62的写入是经由图像校正部 60以在图4A中概念性地示出的方式进行的。另外,在图4中,实线表示校正参数的流向,虚线表示控制信号的流向。条件设定部70制作了校正参数后,处理器装置14(控制部74)向配置于内窥镜12 的视频连接器36 (控制基板54)处的控制部58输出指示开始写入校正参数的信号。接收到该信号的控制部58从处理器装置14向图像校正部60输出指示接收校正参数的信号。图像校正部60通常只进行从图像信号线60a向外部装置的图像输出,但接收到该指示的图像校正部60使自身处于可从外部装置接收数据的状态,并且使图像信号线 60a的I/F处于可传送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的状态。图像校正部60成为可接收校正参数的状态后,从处理器装置14向图像校正部60 传送校正参数。另外,图像校正部60将发送来的校正参数写入到存储器62的规定区域。图像校正部60将所有校正参数都写入到存储器62之后(校正参数的更新结束后),校正参数向内窥镜12的写入(或校正)结束。因此,内窥镜12的图像校正部60在此之后利用写入到存储器62中的校正参数来对CXD传感器48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校正。由以上说明可知,根据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10,能够容易地进行校正参数向内窥镜所具有的存储器62的写入,因此能够输出在内窥镜12中进行了灵敏度不均勻校正或缺陷像素校正等、对CCD传感器48的特性差异进行校正的图像校正之后的图像,而且进行图像校正用的校正参数的更新、即内窥镜的校正也能够根据需要容易地进行。并且,除了在内窥镜12中进行图像校正所需的图像校正部60 (FPGA等)、存储器 62以外,不用追加新的器件、信号线、连接器、I/F等,而利用内窥镜原有的连接来进行校正参数的记录、更新。因此,也不会发生内窥镜12的成本增加或构成部位的大型化等,而且, 也无需为了校正参数的记录、更新,而敞开内窥镜12的内部。另外,上述例子,因为利用作为并行总线的图像信号线60a,并利用图像校正部60 从处理器装置14向存储器62写入校正参数,因此能够高速地进行校正参数的写入。图3及图4㈧所示的例子是图像校正部60利用用于向外部输出已校正图像的图像信号线60a,进行了来自处理器装置14的校正参数的传送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如果本发明为经由图像校正部60向存储器62写入校正参数的构成,则可采用利用现有的信号线或I/F的各种构成。作为一个例子,也可如图4(B)所示,利用在控制部58与处理器装置14之间的通信中使用的串行I/F59,来从处理器装置14传送校正参数。即、与上述同样地,在处理器装置14的条件设定部70制作了校正参数后,处理器装置14向控制部58发出开始传送校正参数的指示,并通过串行I/F59向控制部58传送校正参数。另外,控制部58将接收到的校正参数发送到图像校正部60中。图像校正部60与前述同样地将发送来的校正参数写入到存储器62的规定区域。或者,也可如图4 (C)所示,将串行I/F59与图像校正部60连接而不是与控制部58 连接,来从处理器装置14传送校正参数。此时,控制部58与处理器装置14之间的通信经由图像校正部60来进行。
在本例中,与前述同样地,处理器装置14的条件设定部70制作了校正参数后,处理器装置14经由图像校正部60向控制部58发出传送校正参数的指示。接着,处理器装置 14通过串行I/F59向图像校正部60传送校正参数。图像校正部60与前述同样地将发送来的校正参数写入到存储器62的规定区域。以上的例子是由处理器装置14(控制装置)生成校正参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采用由图像校正部60生成校正参数,图像校正部60将自身所生成的校正参数写入到存储器62中的构成。此时,处理器装置14只进行向显示装置18的显示或控制。图4 (D)示出其一例。通过输入装置20等发出了校正参数的更新指示后,处理器装置14向控制部58发出对校正参数进行更新的指示。另外,控制部58向图像校正部60指示对校正参数进行更新。在此基础上,与前述同样地,进行用于制作校正用图像的拍摄指示向显示装置18 的显示等,并进行用于制作校正用图像的拍摄。拍摄到的图像被送到图像校正部60中。图像校正部60与前述同样地,例如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加法平均来制作校正用图像。接着,图像校正部60分析所制作的校正用图像,同样地生成校正参数。生成了校正参数的图像校正部60与前述同样地,将所生成的校正参数写入到存储器62的规定区域。以上的例子是对内窥镜12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处理等的处理器装置14为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将不同于处理器装置14的计算机(PC)设为可连接内窥镜12的视频连接器36或连接器32的构成,由该装置来进行与前述各例中的处理器装置14同样的作用或处理。另外,也可以是进行与处理器装置14同样的作用或处理的、进行本发明中的校正参数的生成等的专用控制装置。以上,对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当然也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和变更。在利用内窥镜的医疗现场等可适当地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内窥镜,其通过摄像元件来拍摄图像; 控制装置,其与该内窥镜连接;和参数生成单元,其生成用于对所述摄像元件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校正的校正参数, 所述内窥镜具有校正单元,其利用所述校正参数对所述摄像元件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校正;和存储单元,其存储所述校正参数,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指示,所述参数生成单元生成校正参数,并通过所述校正单元将该生成的校正参数记录到所述存储单元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所述参数生成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由所述校正单元校正后的图像从内窥镜输出到外部装置的图像信号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利用该图像信号线,从所述控制装置向校正单元提供校正参数,校正单元将该校正参数记录到存储单元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单元具有所述参数生成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单元由能改写程序的逻辑器件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单元由能改写程序的逻辑器件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装置,在内窥镜具有使用灵敏度不均匀校正或缺陷像素校正等的校正参数的图像校正单元的内窥镜装置中,不用追加新的器件或信号线,利用现有的I/F就能记录校正参数。通过具备具有图像的校正单元及校正参数的存储单元的内窥镜、控制装置、和校正参数的生成单元,并根据控制装置的指示,由校正单元将生成单元所生成的校正参数写入到存储单元中,由此来解决上述课题。
文档编号A61B1/04GK102450998SQ20111030946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8日
发明者高松正树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