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十二直肠溃疡的中草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2891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十二直肠溃疡的中草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中草药配制品,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草药制剂。
背景技术
十二指肠溃疡系属中医胃脘痛的范畴,其特征是反复发作在胃脘部疼痛,其病因是四时气候,寒冷不均,饮食不节,常吃辛辣食品,排除精神因素的刺激,对胃部疼痛也有关系,诸多因素互相影响,致使病发频繁,缠绵日久不愈,该病的发生临床上如肝气横行锛溢, 侵扰脾胃,脾虚不定,胃气不降,久病失治,积而成病,传统中医常以舒肝解郁,补气健脾,清理湿热,行气除积,止痫,等治则,临床中,有待更进一步结合现代中医中药发展,探索发掘更为缩短病程,疗效确切,无复发的中草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常见的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草药,本配方能迅速调节肝,脾,胃,肠的关系,从而达到舒肝,健脾和胃润肠,止痛功能及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选用符合中药标准,药物资源广泛易取的优质中草药
山香根18-24份;石仙桃18-24份,旱莲草18-24份;杨梅18-24份;刺苋12-18份;黄蛇根24-30份;脾草18-M份;番薯12-18份;鼠乳根18- 份;海螵蛸36-66份;延胡索 24-36份;两面针M-36份。优选的所述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草药制剂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制剂
山香根M份;石仙桃M份,旱莲草M份;杨梅M份;刺苋18份;黄蛇根30份;脾草 24份;番薯18份;鼠乳根M份;海螵蛸66份;延胡索36份;两面针36份。本发明的配伍思想本配以海螵蛸、山香根、脾草为君;以延胡索、石仙桃、旱莲草、杨梅为臣;以刺苋、黄蛇根、番薯为佐;以鼠乳根、两面针、杨梅为使。配方中各种药物质的作用
山香根为唇形科山香属植物山香以全草入药。性味与归经辛、苦,平。功能与主治 疏风利湿,行气散瘀。用于感冒头痛,胃肠炎,痢疾,腹胀;外用治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痈肿疮毒,虫蛇咬伤,湿疹,皮炎。石仙桃为单子叶植物药兰科石仙桃的全草。性味与归经甘、苦,凉。入肺、肝二经。功能与主治润肺止咳,化淤止痛。用于肺痨咳嗽、咳喘气逆者。用于跌打损伤肿痛者。旱莲草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性味与归经性寒,味咸。入肝、肾经。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补肾,益阴。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刀伤出血,须发早白,白喉,淋浊、带下,阴部湿痒,老鼠痣。杨梅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杨梅,以根、树皮及果实入药。性味与归经根、树皮苦,温。功能与主治根、树皮散瘀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牙痛;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刺苋苋科苋属植物绿苋,以全草及根入药。性味归经甘,凉。入肺,肝二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止痛;解毒消肿;清肝明目;散风止痒;杀虫疗伤;治痢疾;目赤;乳痈;痔疮;胃出血;便血;痔血;胆囊炎;胆石症;湿热泄泻;带下;小便涩痛;咽喉肿痛;湿疹;痈肿;牙龈糜烂;蛇咬伤等。黄蛇根桑科柘属植物。性味归经微苦,平。功能主治止咳化痰,祛风利湿,散瘀止痛。用于肺结核,黄疸型肝炎,肝脾肿大,胃、十二指肠溃疡,风湿性腰腿痛;外用治骨折, 跌打损伤。脾草为菊科鸡儿肠属鸡儿肠。性味归经昧甘,微涩央苦辛,气味微香,性微温, 无毒。功能主治内服有健脾去积、消风止泻之效能,人脾经。民间常用于主治消化不良、食积泄泻、小儿疳积泄泻、食后善饥、胃风上腹作痛、胃虚寒之胃痛、肝炎及妇女月经不凋等, 笔者曾用此药治疗多例虚、寒性之胃部疾患,均获良效。番薯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块根。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脾、肾二经。功能与主治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鼠乳根为鼠李科勿儿茶属老鼠耳。性味归经味涩微甘,性温,无毒。入肝肾经。 功能主治内服消痰散结、消风占积;外用散结消炎、消肿。主治肺结核、肝炎、胃寒痛、瘰疬痰结、胃风作痛、筋骨酸痛、腰部酸痛、疝气。叶外治瘰疬痰结等。海螵蛸为乌鰂科动物无针乌鰂或金乌鰂的内壳。性味与归经,味咸,微温。入肝、 肾经。功能与主治,除湿,制酸,止血,敛疮。治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延胡索为多年生草本罂粟科植物的干燥根茎。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肝、脾经。功能与主治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两面针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性平,味苦、味辛;入肝经、 胃经。功能与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及其制备步骤
本发明的中草药制剂,是参照传统中药炮制学规范制作成传统的中药散剂口服。制作步骤是选上述中草药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的优质药品,按其重量配比称取所需服用的疗程,先除去杂质,烘干,用药用粉碎机,超微粉碎,过800目筛,分装在无菌瓶内, 封盖加压,高温灭菌,即成本发明制剂,以待服用,也可参照中药学炮制规范制成任何一种剂型均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及服用方法本发明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草药散剂,具有制作简便,操作工艺简单,原材料资源广泛易取,生产成本低廉,,病人服用方便,使用安全, 无副作用,以健脾除湿,舒肝解郁,行气止痛和胃润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确切,效果稳定,是广大人民低收入人群最为理想的药品。本中药散剂,服用时取散剂8_12g用温水吞服,一日三次,服十天为一个疗程,一般在服用一至二个疗程均有明显效果,根据病情,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草药散剂,其配方是由以下重量g的优质原料制成山香根24g ;石仙桃24g,旱莲草24g ;杨梅24g ;刺苋18g ;黄蛇根30g ;脾草24g ;番薯
18g ;鼠乳根24g ;海螵蛸66g ;延胡索36g ;两面针36g。上述中草药必须选用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的优质药品制成本发明口服散剂,在医师指导下具其病情,酌情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常见的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山香根18-24份;石仙桃18-24份,旱莲草18-24份;杨梅18-24份;刺苋12-18份;黄蛇根M-30份;脾草18-M份;番薯12-18份;鼠乳根18-M份;海螵蛸36-66份;延胡索 24-36份;两面针M-36份。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优选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草药制剂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制剂山香根M份;石仙桃M份,旱莲草M份;杨梅M份;刺苋18份;黄蛇根30份;脾草 24份;番薯18份;鼠乳根M份;海螵蛸66份;延胡索36份;两面针36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常见的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草药,山香根18-24份;石仙桃18-24份,旱莲草18-24份;杨梅18-24份;刺苋12-18份;黄蛇根24-30份;脾草18-24份;番薯12-18份;鼠乳根18-24份;海螵蛸36-66份;延胡索24-36份;两面针24-36份。本配以海螵蛸、山香根、脾草为君;以延胡索、石仙桃、旱莲草、杨梅为臣;以刺苋、黄蛇根、番薯为佐;以鼠乳根、两面针、杨梅为使。该中草药散剂具有制作简便,操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病人服用方便,使用安全,无副作用,以健脾除湿,舒肝解郁,行气止痛和胃润肠,治疗疗效确切,效果稳定,是广大人民低收入人群最为理想的药品。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2366548SQ201110320179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0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邓华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