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导致的右胁胀满、疼痛的药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导致的右胁胀满、疼痛的药膏。
背景技术:
胆囊炎是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胆汁成分改变)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胆囊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胆囊炎是指由细菌感染、高度浓缩的胆汁或反流入胆囊的胰液的化学刺激所引起的急性胆囊炎性疾病。临床特征是发热、右上腹痛和压痛、呕吐,白细胞增高等。慢性胆囊炎系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多与胆石症同时存在,少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有时可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病证。本病属于中医的“胁痛”和“胆胀”的范畴,人群中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胆囊炎中药较多,包括口服制剂,外用膏药等。中药饮片治疗主要以辨证分型论治、经方加减治疗、自拟方治疗加减治疗,但临床疗效差异较大,且不方便及时治疗;中成药治疗种类较多,如消炎利胆片、胆宁片、利胆片等,也有应用局部穴位针灸及艾灸治疗方法。但疗效均不太肯定。总体上药物治疗疗效差异较大,且应用不方便,许多病人在发病时没有良好的治疗手段而使病情加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导致的右胁胀满, 疼痛的药膏,可有效解决急、慢性胆囊炎导致的右胁胀满,疼痛的治疗问题。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药膏是由白芨5_15g、元胡5_15g、冰片3_7g、金钱草5-15g、乳香5-15g、没药5-15g、山慈姑3_7g、皂角刺5_15g、薏苡仁5_15g、水凝胶基质 3_5g、甘油0.5-lml和聚乙二醇400 1_1. 5g作原料制成,其中1)水凝胶基质的配制将卡波普940 3g加至30ml蒸馏水中,溶胀,再加入尼泊金乙酯0. 05g和氮酮3. 6ml,搅拌均勻即得;2)将白芨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得白芨粉;乳香和没药混合,粉碎成颗粒,加乳香和没药重量和的8倍量水,蒸馏6小时,收集挥发油,药液过滤,得过滤溶液,备用,药渣与元胡和薏苡仁合并,得混合药物,混合药物每次加乳香、没药、元胡和薏苡仁重量和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混合液,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每次加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重量和的8倍量水,煎煮2 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并与上述收集挥发油后的过滤溶液和混合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C测定相对密度1.2-1. 3的稠浸膏;3)取白芨粉,加入甘油,研磨8-10分钟,得白芨膏,冰片加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解,得溶解液,挥发油加聚山梨酯80 0.2g研勻,白芨膏、溶解液和加聚山梨酯80 0.2g研勻的挥发油及稠浸膏和水凝胶基质混合,研勻,得混合膏;然后将聚乙二醇400,油浴加热至90-100°C熔融,加入混合膏中,混勻,即得。本发明具有清热活血、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胆囊炎及胆结石引起的右胁胀满,疼痛等症状,本发明疗效好,成本低,易于生产,携带方便,易于使用,迅速止痛,减轻患者痛苦。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
本发明由白芨log、元胡10g、冰片5g、金钱草10g、乳香5g、没药5g、山慈姑5g、皂角刺 10g、薏苡仁5g、水凝胶基质5g、甘油Iml和聚乙二醇400 1.5g作原料制成,其中1)水凝胶基质的配制将卡波普940 3g加至30ml蒸馏水中,溶胀,再加入尼泊金乙酯0. 05g和氮酮 3. 6ml,搅拌均勻即得;2)将白芨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得白芨粉;乳香和没药混合,粉碎成颗粒,加乳香和没药重量和的8倍量水,蒸馏6小时,收集挥发油,药液过滤,得过滤溶液, 备用,药渣与元胡和薏苡仁合并,得混合药物,混合药物每次加乳香、没药、元胡和薏苡仁重量和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混合液,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每次加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重量和的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并与上述收集挥发油后的过滤溶液和混合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C测定相对密度1. 2的稠浸膏;3)取白芨粉,加入甘油,研磨9分钟, 得白芨膏,冰片加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解,得溶解液,挥发油加聚山梨酯80 0. 2g研勻, 白芨膏、溶解液和加聚山梨酯80 0. 2g研勻的挥发油及稠浸膏和水凝胶基质混合,研勻,得混合膏;然后将聚乙二醇400,油浴加热至95°C熔融,加入混合膏中,混勻,即得。实施例2
本发明是由白芨5g、元胡5g、冰片3g、金钱草5g、乳香5g、没药5g、山慈姑3g、皂角刺 5g、薏苡仁5g、水凝胶基质3g、甘油0.5ml和聚乙二醇400 Ig作原料制成,其中1)水凝胶基质的配制将卡波普940 3g加至30ml蒸馏水中,溶胀,再加入尼泊金乙酯0. 05g和氮酮 3. 6ml,搅拌均勻即得;2)将白芨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得白芨粉;乳香和没药混合,粉碎成颗粒,加乳香和没药重量和的8倍量水,蒸馏6小时,收集挥发油,药液过滤,得过滤溶液, 备用,药渣与元胡和薏苡仁合并,得混合药物,混合药物每次加乳香、没药、元胡和薏苡仁重量和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混合液,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每次加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重量和的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并与上述收集挥发油后的过滤溶液和混合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C测定相对密度1. 3的稠浸膏;3)取白芨粉,加入甘油,研磨8分钟, 得白芨膏,冰片加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解,得溶解液,挥发油加聚山梨酯80 0. 2g研勻, 白芨膏、溶解液和加聚山梨酯80 0.2g研勻的挥发油及稠浸膏和水凝胶基质混合,研勻,得混合膏;然后将聚乙二醇400,油浴加热至90°C熔融,加入混合膏中,混勻,即得。实施例3
本发明是由白芨15g、元胡15g、冰片7g、金钱草15g、乳香15g、没药15g、山慈姑7g、皂角刺15g、薏苡仁15g、水凝胶基质5g、甘油Iml和聚乙二醇400 1.5g作原料制成,其中1) 水凝胶基质的配制将卡波普940 3g加至30ml蒸馏水中,溶胀,再加入尼泊金乙酯0. 05g 和氮酮3. 6ml,搅拌均勻即得;2)将白芨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得白芨粉;乳香和没药混合,粉碎成颗粒,加乳香和没药重量和的8倍量水,蒸馏6小时,收集挥发油,药液过滤,得过滤溶液,备用,药渣与元胡和薏苡仁合并,得混合药物,混合药物每次加乳香、没药、元胡和薏苡仁重量和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混合液,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每次加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重量和的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并与上述收集挥发油后的过滤溶液和混合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C测定相对密度1. 3的稠浸膏;3)取白芨粉,加入甘油,研磨10分钟,得白芨膏,冰片加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解,得溶解液,挥发油加聚山梨酯80 0. 2g研勻,白芨膏、溶解液和加聚山梨酯80 0. 2g研勻的挥发油及稠浸膏和水凝胶基质混合,研勻,得混合膏;然后将聚乙二醇400,油浴加热至100°C熔融,加入混合膏中,混勻,即得。实施例4:
本发明是由白芨log、元胡10g、冰片5g、金钱草10g、乳香10g、没药10g、山慈姑5g、 皂角刺10g、薏苡仁10g、水凝胶基质4g、甘油0. 8ml和聚乙二醇400 1. 3g作原料制成,其中1)水凝胶基质的配制将卡波普940 3g加至30ml蒸馏水中,溶胀,再加入尼泊金乙酯 0. 05g和氮酮3. 6ml,搅拌均勻即得;2)将白芨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得白芨粉;乳香和没药混合,粉碎成颗粒,加乳香和没药重量和的8倍量水,蒸馏6小时,收集挥发油,药液过滤,得过滤溶液,备用,药渣与元胡和薏苡仁合并,得混合药物,混合药物每次加乳香、没药、 元胡和薏苡仁重量和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过滤, 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混合液,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每次加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重量和的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并与上述收集挥发油后的过滤溶液和混合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C测定相对密度1. 3的稠浸膏;3)取白芨粉,加入甘油,研磨9分钟,得白芨膏,冰片加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解,得溶解液,挥发油加聚山梨酯80 0.2g研勻,白芨膏、溶解液和加聚山梨酯80 0.2g研勻的挥发油及稠浸膏和水凝胶基质混合,研勻,得混合膏;然后将聚乙二醇400,油浴加热至95°C熔融,加入混合膏中,混勻, 即得。以上所述药物,其中
白芨又称白及,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晾至湿度适宜,切片,干燥,功用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主治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
元胡,又称延胡索,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粗碎;功用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心腹诸痛,疝痛,四肢血滞痛;
冰片主含挥发油,左旋龙脑,桉树脑等;功用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主治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金钱草去泥土,洗净,晒干;功用清热,利尿,镇咳,消肿,解毒,主治黄疸,水肿,膀胱结石,疟疾,风湿痹痛;
乳香拣去砂子杂质;功用调气活血,定痛,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 没药拣去杂质,打成碎块,功用散血去瘀,消肿定痛,主治心腹诸痛,癥瘕,痈疽肿
痛;
山慈姑除尽须根,洗净,清水浸泡2 4小时,取出润透,切片,晒干;功用消肿,散结,化痰,解毒,主治痈疽疔肿,瘰疬,喉痹肿痛;
皂角刺又称皂刺,是豆科落叶乔木皂荚树枝上的棘刺,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切片,晒干;功用消毒透脓,搜风,主治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薏苡仁除去皮壳及杂质,筛去灰屑,功用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痺、清热排脓;主治痈疽疔肿,瘰疬,喉痹肿痛;
水凝胶基质性质柔软,适用于退热贴、镇痛贴、农用薄膜、调湿剂、石油化工中的堵水调剂,食品中的保鲜剂、增稠剂,医疗中的药物载体等;
甘油别名丙三醇,适用于水溶液的分析、溶剂、气量计及水压机缓震液、软化剂、抗生素发酵用营养剂、干燥剂、润滑剂、制药工业;
聚乙二醇400 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黏稠液体;略有微臭,适用于增塑剂、软化剂、增湿剂,并用于制药膏和药物。本发明针对胆囊炎基本病理为气滞、瘀血、湿热等实邪闭阻胁肋部经脉,故采用清热活血、理气止痛为主要治法,集活血、通经、理气之药与经络共同作用,活血清热、理气止痛使经络通而胁痛止。本发明应用于临床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本发明的临床资料如下
一、诊断标准
有急性或慢性胆囊炎病史;上腹或右肋部位胀闷不适或隐痛,疼痛有时可向右腰背或右肩胛区放射,食后腹胀、嗳气、恶心、消化不良,特别在进油腻食物后更明显;胆囊区有压痛,莫非氏征阳性;胆囊B超检查观察胆囊大小、形态、壁厚、壁光滑度及胆汁透声性;慢性胆囊炎症状及体征诊断和胆囊B超检查轻重分级及计分标准见参考文献排除有胆囊结石、 肝硬化、严重心脏病及高血压病患者。二、临床资料
共观察治疗320例,均为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0例中,男90例, 女70例;年龄20—62岁,平均37. 1岁;病程3 7年,平均4. 1年;对照组160例中,男88 例,女72例;年龄18—62岁,平均40. 1岁;病程2 7年,平均4. 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史无明显差异(P >0. ,具有可比性。二、治疗方案
1、对照组口服胆宁片(和黄药业)每次4片,每天3次,口服,疗程为2周;
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本发明药膏,疗程为2周;
①主穴阿是穴、膝四、胆囊穴。配穴期门、阳陵泉、关元;
②使用时,把本发明药膏放入无纺布胶布中间的材料圈内,灌满材料圈,使软膏表面与材料圈齐平,药物对准穴位,固定好无纺布胶布,成直径为5cm,厚度约l-2cm圆形贴剂,主穴及配穴穴位各一贴敷,12h更换一次,如患者出现局部烧灼疼痛或皮疹及时去除敷贴。三、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B超检查胆囊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B超检查胆囊炎症明显减轻; 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好转,发作次数减少; 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B超检查均无改变。四、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Q. 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五、结果
表1两组临床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导致的右胁胀满、疼痛的药膏,其特征在于,由白芨5-15g、 元胡5-15g、冰片3-7g、金钱草5-15g、乳香5_15g、没药5_15g、山慈姑3_7g、皂角刺5_15g、 薏苡仁5-15g、水凝胶基质3-5g、甘油0. 5-lml和聚乙二醇400 1-1. 5g作原料制成,其中1)水凝胶基质的配制将卡波普940 3g加至30ml蒸馏水中,溶胀,再加入尼泊金乙酯 0. 05g和氮酮3. 6ml,搅拌均勻;2)将白芨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得白芨粉;乳香和没药混合,粉碎成颗粒,加乳香和没药重量和的8倍量水,蒸馏6小时,收集挥发油,药液过滤,得过滤溶液,备用,药渣与元胡和薏苡仁合并,得混合药物,混合药物每次加乳香、没药、元胡和薏苡仁重量和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混合液,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每次加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重量和的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并与上述收集挥发油后的过滤溶液和混合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C测定相对密度1. 2-1. 3的稠浸膏;3)取白芨粉,加入甘油,研磨8-10分钟,得白芨膏,冰片加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解,得溶解液,挥发油加聚山梨酯80 0.2g研勻,白芨膏、溶解液和加聚山梨酯80 0.2g研勻的挥发油及稠浸膏和水凝胶基质混合,研勻,得混合膏;然后将聚乙二醇400,油浴加热至90-10(TC熔融,加入混合膏中,混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导致的右胁胀满、疼痛的药膏,其特征在于,由白芨10g、元胡10g、冰片5g、金钱草10g、乳香5g、没药5g、山慈姑5g、皂角刺10g、薏苡仁5g、水凝胶基质5g、甘油Iml和聚乙二醇400 1.5g作原料制成,其中1)水凝胶基质的配制将卡波普940 3g加至30ml蒸馏水中,溶胀,再加入尼泊金乙酯0. 05g和氮酮3. 6ml,搅拌均勻;2)将白芨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得白芨粉;乳香和没药混合,粉碎成颗粒,加乳香和没药重量和的8倍量水,蒸馏6小时,收集挥发油,药液过滤,得过滤溶液,备用,药渣与元胡和薏苡仁合并,得混合药物,混合药物每次加乳香、没药、元胡和薏苡仁重量和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混合液,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每次加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重量和的8倍量水,煎煮2 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并与上述收集挥发油后的过滤溶液和混合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C测定相对密度1. 2的稠浸膏;3)取白芨粉,加入甘油,研磨9分钟,得白芨膏,冰片加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解,得溶解液,挥发油加聚山梨酯80 0.2g研勻,白芨膏、溶解液和加聚山梨酯80 0.2g研勻的挥发油及稠浸膏和水凝胶基质混合,研勻,得混合膏;然后将聚乙二醇400,油浴加热至95°C熔融,加入混合膏中,混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导致的右胁胀满、疼痛的药膏,其特征在于,由白芨5g、元胡5g、冰片3g、金钱草5g、乳香5g、没药5g、山慈姑3g、皂角刺5g、薏苡仁 5g、水凝胶基质3g、甘油0.5ml和聚乙二醇400 Ig作原料制成,其中1)水凝胶基质的配制将卡波普940 3g加至30ml蒸馏水中,溶胀,再加入尼泊金乙酯0. 05g和氮酮3. 6ml,搅拌均勻;2)将白芨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得白芨粉;乳香和没药混合,粉碎成颗粒,加乳香和没药重量和的8倍量水,蒸馏6小时,收集挥发油,药液过滤,得过滤溶液,备用,药渣与元胡和薏苡仁合并,得混合药物,混合药物每次加乳香、没药、元胡和薏苡仁重量和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混合液,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每次加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重量和的8倍量水,煎煮2 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并与上述收集挥发油后的过滤溶液和混合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C测定相对密度1. 3的稠浸膏;3)取白芨粉,加入甘油,研磨8分钟,得白芨膏,冰片加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解,得溶解液,挥发油加聚山梨酯80 0.2g研勻,白芨膏、溶解液和加聚山梨酯80 0.2g研勻的挥发油及稠浸膏和水凝胶基质混合,研勻,得混合膏;然后将聚乙二醇400,油浴加热至90°C熔融,加入混合膏中,混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导致的右胁胀满、疼痛的药膏,其特征在于,由白芨15g、元胡15g、冰片7g、金钱草15g、乳香15g、没药15g、山慈姑7g、皂角刺15g、 薏苡仁15g、水凝胶基质5g、甘油Iml和聚乙二醇400 1. 5g作原料制成,其中1)水凝胶基质的配制将卡波普940 3g加至30ml蒸馏水中,溶胀,再加入尼泊金乙酯0. 05g和氮酮 3. 6ml,搅拌均勻;2)将白芨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得白芨粉;乳香和没药混合,粉碎成颗粒,加乳香和没药重量和的8倍量水,蒸馏6小时,收集挥发油,药液过滤,得过滤溶液,备用,药渣与元胡和薏苡仁合并,得混合药物,混合药物每次加乳香、没药、元胡和薏苡仁重量和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混合液,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每次加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重量和的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并与上述收集挥发油后的过滤溶液和混合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C测定相对密度1.3的稠浸膏;3)取白芨粉,加入甘油,研磨10分钟, 得白芨膏,冰片加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解,得溶解液,挥发油加聚山梨酯80 0. 2g研勻, 白芨膏、溶解液和加聚山梨酯80 0. 2g研勻的挥发油及稠浸膏和水凝胶基质混合,研勻,得混合膏;然后将聚乙二醇400,油浴加热至100°C熔融,加入混合膏中,混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导致的右胁胀满、疼痛的药膏,其特征在于,由白芨log、元胡10g、冰片5g、金钱草10g、乳香10g、没药10g、山慈姑5g、皂角刺10g、 薏苡仁10g、水凝胶基质4g、甘油0.8ml和聚乙二醇400 1.3g作原料制成,其中1)水凝胶基质的配制将卡波普940 3g加至30ml蒸馏水中,溶胀,再加入尼泊金乙酯0. 05g和氮酮 3. 6ml,搅拌均勻;2)将白芨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得白芨粉;乳香和没药混合,粉碎成颗粒,加乳香和没药重量和的8倍量水,蒸馏6小时,收集挥发油,药液过滤,得过滤溶液,备用,药渣与元胡和薏苡仁合并,得混合药物,混合药物每次加乳香、没药、元胡和薏苡仁重量和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混合液,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每次加山慈姑、皂角刺和金钱草重量和的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并与上述收集挥发油后的过滤溶液和混合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C测定相对密度1. 3的稠浸膏;3)取白芨粉,加入甘油,研磨9分钟, 得白芨膏,冰片加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解,得溶解液,挥发油加聚山梨酯80 0. 2g研勻, 白芨膏、溶解液和加聚山梨酯80 0. 2g研勻的挥发油及稠浸膏和水凝胶基质混合,研勻,得混合膏;然后将聚乙二醇400,油浴加热至95°C熔融,加入混合膏中,混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导致的右胁胀满、疼痛的药膏,有效解决急、慢性胆囊炎导致的右胁胀满,疼痛的治疗问题,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药膏是由白芨5-15g、元胡5-15g、冰片3-7g、金钱草5-15g、乳香5-15g、没药5-15g、山慈姑3-7g、皂角刺5-15g、薏苡仁5-15g、水凝胶基质3-5g、甘油0.5-1ml和聚乙二醇4001-1.5g作原料制成,本发明具有清热活血、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胆囊炎及胆结石引起的右胁胀满,疼痛等症状,本发明疗效好,成本低,易于生产,携带方便,易于使用,迅速止痛,减轻患者痛苦。
文档编号A61K9/00GK102357215SQ20111036240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刘光伟, 段晓颖, 王春芳, 费景兰, 赵文霞 申请人:河南中医学院